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速度与风险哪个多?SSD组建RAID 0测试解析

速度与风险哪个多?SSD组建RAID 0测试解析

2012-07-05 06:00 来源:天极网硬件频道 作者:王以宁 责任编辑:王以宁·yesky 评论(10)

  利用磁盘组建阵列已经不是新鲜事,尤其是很多中小企业或家用平台,经常采取组建RAID 0阵列提升硬盘速度。磁盘阵列RAID 0作为有效提升硬盘速度的手段,其工作原理是将数据分别交由两块硬盘同时处理,并且磁盘阵列系统的安装十分简单,只需要开启几个选项稍加设置,而后就和正常安装操作系统的步骤一样。

  随着SSD固态硬盘的普及,不少用户也开始尝试使用SSD组建RAID 0阵列,利用固态硬盘虽然不必像使用磁盘那样必须选择同等型号和容量的产品,但在主控上最好还是相同的.如果两款SSD差距太大性能较低的会拖拽速度。对于SSD组建RAID 0阵列的过程并不复杂只需要几个步骤就可完成。


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

  首先按“DEL”键进入BIOS进行设置,在此我们使用的是技嘉Z77-UD5H主板,先将光标移动到“SATA模式选择”选项,该选项是调节磁盘控制模式的,如下图包括IDE模式、RAID模式以及AHCI模式。由于要组建磁盘阵列,所以我们将选项调成RAID模式。


将SATA设置为RAID模式

  将SATA设置为RAID模式后页面会出现下一步提示,按“CTRL+I”键继续设置。


RAID菜单

  选择设置界面中按“1”键是创建RAID磁盘。按“2”键是删除RAID磁盘,按“3”键是复位不需要组建的磁盘。


组建RAID选项

  其中第一选项为RAID磁盘取名,一般选择默认即可,随后按顺序依次填写列表。


信息组建成功

  组建好RAID 0后保存退出页面。

  利用SSD组建RAID 0在速度上可以提高不少,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现在SSD的寿命基本是看MLC颗粒的寿命,MLC的复写次数有限,复写达到一定次数就会减慢。正常情况下SSD有损耗平衡,让所有颗粒的复写次数基本一致,不会因为某一颗粒损耗速度很高导致浪费了其他还没怎么使用的颗粒。

  但是损耗平衡只是针对一块SSD的,组成RAID 0后两块SSD的损耗通常不一致,而RAID 0只要挂一块硬盘就会丢失所有数据,因此组建RAID 0后你存在SSD上的数据会有更大的丢失风险。不过与速度的提升相比有不少人愿意为之冒险,但是如何组建RAID 0才能让用户的冒险更有价值呢?下面笔者通过速度测试为大家进行分析。


BIWIN 240GB与ORICO 250GB固态硬盘组建RAID 0测试

  首先我们用两款不同品牌和容量但是相同主控的SSD搭建RAID 0平台,可以看出在AS SSD测试中SSD的读取速度为410.56MB/s,写入速度为496.82MB/s。速度表现中等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成倍提升。


BIWIN 240GB与ORICO 250GB固态硬盘组建RAID 0测试

  但是在ATTO读写测试中这个RAID 0平台的读写速度达到了900MB/s以上,这个速度基本上是一块SSD硬盘的一倍。从表面看这个速度确实值得冒险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SSD最大的优势是4K性能,这是机械硬盘完全无法相比的,因此SSD做系统盘性能要远高于机械硬盘。


ORICO 256GB单盘SSD速度测试

  大家可以看到使用两款不同SSD组建的RAID 0速度,与其中一款SSD单独使用时的速度相比写入速度上有明显提升,但是读取速度却有下滑。这主要是当两块SSD组建阵列后,写入数据时是两块同时写入这样速度就有明显提高,而在读取数据时就需要同时到两块SSD中寻找,因此读取时间有明显下滑。

  在4K时RAID 0的读写速度分别为18.44MB/s和70.06MB/s,而当独立使用其中一款产品时读写速度分别为20.29MB/s和67.24MB/s。不过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在AS SSD测试中,4K多线程下RAID 0的速度比单独使用SSD时有翻倍提升。在4K-64线程下RAID 0的读写速度分别为331.29MB/s,单独使用一块SSD时的读写速度分别提升到了207.56MB/s和75.79MB/s。

  刚才我们使用的是不同品牌和容量的SSD组建的RAID 0,下面我们再看看相同型号和容量的SSD在组建RADI 0后的速度表现。在此我们选用两块英特尔520系列240GB固态硬盘组建RAID 0。


英特尔520系列240GB固态硬盘 RAID 0阵列测试

  在使用英特尔520系列240GB两块SSD组建的RAID 0阵列中,顺序读取速度达到了976.16MB/s,写入速度达到了465.54MB/s。


英特尔520系列240GB固态硬盘 RAID 0阵列测试

  在ATTO测试中英特尔520系列240GB固态硬盘组建的RAID 0阵列最高读取速度突破了1000MB/s,写入速度为954MB/s。之所以在ATTO测试中速度明显高于AS SSD是因为这款软件测试的是SSD的控盘速度,相比这下还是AS SSD更加专业。


英特尔520系列240GB固态硬盘独立测试

  在了两块英特尔520固态硬盘组建的RAID 0平台下,最高读写速度分别为976.16MB/s和465.54MB/s,4K时的读写速度分别是25.45MB/s和50.33MB/s。单块英特尔520 SSD的最高读写速度分别是502.3MB/s和257.71MB/s,4K时的读写速度分别是24.17MB/s和69.30MB/s。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在4K时的读写速度差距并不大,但我们可以看出在4K多线程测试中RAID O的读写速度分别是434.89MB/s和394,68MB/s,而在使用单块SSD时多线程的读写速度只能达到230.32MB/s和222.46MB/s。这也是造成总分差距大的主要因素。
 文章总结:

  通过刚才组建的两组RAID 0阵列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用不同型号和容量的SSD也能组建RAID 0阵列,但是在效果上远远不如两块相同SSD组建的RAID 0。这主要是不同产品在速度表现上差距较大,落后的SSD会拖拽较强SSD的速度发挥,所以大家在组建SSD RAID 0时最好还是使用两款相同的产品。


  另外我们通过测试可以看出,SSD RAID 0的速度提升主要表现在4K多线程时的速度上,多线程时的高速度主要体现在大量数据存储时间上。比较适合经常存储大量数据或修图、剪辑视频的用户。但我们刚才已经强调组建SSD RAID 0会面临很大风险,组成RAID0后两块SSD的损耗通常不一致,而RAID0只要挂一块硬盘就会丢失所有数据,因此这么使用你存在SSD上的数据会有更大的丢失风险。

  其次目前阵列卡基本不支持Trim,组成阵列后就意味着Trim无效,而没有Trim的支持,GC(垃圾回收)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导致在长期使用后性能下降比较明显,所以对个人平台来说还可以尝试使用,但对企业来说风险性太大。利用SSD组建RAID 0阵列速度提升的同时也存在费用高风险大的缺点,对主流用户来说与其用便宜的SSD组RAID 0,不如买一块大容量SSD或者使用SF主控的SSD做系统盘,用机械硬盘做数据盘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电脑一样能飞起来,让SSD硬盘速度翻倍的小妙招
新一代存储芯片面世 速度比SSD快千倍(4)
折腾一天,就为了这5TB容量?
16块Intle SSD组RAID阵列极速评测
相关评论
【乐扩】双通道硬盘加速卡 SATA阵列卡RAID 不要驱动 RAID 0 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