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川师大血案嫌犯或免死,精神病成了杀人犯的护身符?

这个青年节,不少网民都有如此疑问,为什么精神病成了违法者的“护身符”?

原来今天上午,“川师大血案”犯罪嫌疑人滕某的精神鉴定结果被公布:滕某患有抑郁症,对其2016年3月27日的违法行为评定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这意味着,在一个多月前,以残忍方式杀害室友芦海清的滕某,或将因此免于死刑。

嫌疑人被确定为精神病的消息在各门户网站发布后,短时间内,网民的跟帖量便过万。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1000条网民观点进行分析,发现网络舆论场上有接近八成的网友对此表示不满和质疑。大量网民追问:抑郁症成了杀人犯的护身符?

在网民“今年我16岁辣”看来,犯罪嫌疑人买了菜刀,又骗被害人去自习室,最后要求其他室友报案,属于“预谋杀人”,“不是处于发病的精神病人能做出来的”。据此,他认为,在没有发病的情况下,嫌犯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精神病不是罪犯逃脱刑罚的理由,不是得了病就有杀人特权。”

网民“hkeith”表示,尊重精神病患者的权力,但是也应该尊重健康人的权力,不能放任精神病对健康人造成伤害。“如果要二选一,我选保护健康人。精神病杀人当与普通人同罪。”

网民“你好枫”、“sunny-呆小孩”则道出了许多人的隐忧:“几乎所有的杀人犯性格都有缺陷,正常的人是不会杀人的。那是不是所有杀人犯都可以用自己有精神障碍来逃避刑罚呢?会不会导致更多无辜的人受害?既然这是一个法律漏洞,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多事情还不采取任何补救措施?”

中青舆情监测室注意到,鉴定结果公布前,有关嫌疑人滕某患抑郁症、自闭症的说法已在舆论场引起争议。中国心理干预协会理事何日辉曾呼吁“别再污名化‘抑郁症’”。他指出,单纯的抑郁症患者只会伤害自己,不会伤害他人。现下,这一观点再次被大量网民“顶起”,并以之否定鉴定结果。

支持者不乏行业从业者。如网民“田C-ookie然”表示,作为一个心理医生,简单地说,抑郁症一般自杀自伤,精神分裂一般杀人伤人。

网民“Fruehling”同样表示不解:“真正的抑郁症只会自杀,不会去杀人!而且抑郁症是心理疾病,不是精神疾病吧?就算发病也不会丧失正常的意识和行为能力,他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

7%的网民甚至怀疑这一鉴定结果有操作痕迹:“大家都忘了嫌犯父母都在司法监狱系统工作吗?”“最后还是有钱有权的赢了”。

为什么处于弱势群体的精神病患者反倒被舆论攻击?为什么由公安机关开出的鉴定结果依然被大范围质疑?为什么有网民坚持认定滕某及家人涉嫌“脱罪”?

中青舆情分析师认为,舆论场对鉴定结果的不信任,表面上是对“精神病患者免责”的不满,实则是对“脱罪特权”滥用的恐慌。

近年来,和精神病患者相关的案件时有发生。令公众感到愤怒的是,每一起给受害者带来伤害甚至生命威胁的惨案,往往因“一纸精神病鉴定”而从轻处理。从“北京站割喉案嫌犯被认定患精神分裂,获判死缓 ”到“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些性质恶劣却被减轻处罚的案例,无一不引起舆论狂潮。原因很简单,无论是犯罪者有权有势以此脱罪也好,还是平民百姓暴起伤人也罢,这些事件中的犯罪者都无法得到应有的处罚。仅凭这一点,极易透支司法的信任,让公众产生作恶者有护身符的不安全感。

于是,当司法没能做到“公义”,舆论就为之“代劳”。无论滕某是否患有抑郁症,舆论场上看事情,都并非完全就事论事。如今滕某已被打上了“用特权脱罪”的标签,事件的舆论走向可想而知。

难道罪大恶极的嫌犯被鉴定成精神病,就一定会受到质疑?中青舆情分析师认为,答案并非绝对。纵观各种“精神病脱罪”事件,如何鉴定嫌犯是否患有精神病、如何处置患有精神病的嫌犯,直接牵动着民众心中的“公平正义”,也决定着舆情的走势。毕竟,谁也不希望精神病沦为特权开罪的特别通道。

责编:周婉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抑郁症、精神病效方
女子实名举报知名主持人强奸,警方通报双方没见过面,系女子幻觉妄想...
【舆情图说】6.68亿网民怎样参与舆论场?
得了狂躁型抑郁症,是不是离精神病不远了?
舆情监测中心
川师大学生杀人事件:抑郁症成“免死金牌”系误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