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加沙地面战打响!以军步步为营,装备战法堪称“现代巷战教科书”

作者:Walker

编辑:海鹫

经过连续20多天的高强度空中打击之后,以色列国防军从202310月底开始,正式对加沙地带展开大规模的地面作战行动,至今已经持续超过一周时间。借助于现代传媒的便利渠道,即使远离战场的人们也能零距离目击战场现况,而交战双方也充分利用这一点展开舆论战和认知战,为自己造势,恰如已经打了近两年的俄乌冲突。近期,网络上大量流传哈马斯武装在街头巷战中伏击以军装甲车辆的视频,似乎以军在地面战斗中已经进退维谷,陷于困境。那么,加沙地面战斗到底进行得如何?以军真的被哈马斯打得焦头烂额吗?本文将从以军视角,观察加沙地面战的以军装备和战术。

三路进军,拦腰截断

面对加沙地带复杂的城市环境,以军在第一阶段的战斗中表现得很有章法。他们并没有采取贸然突入、斩首哈马斯高层头目并解救人质的速战速决战术,而是兵分三路,分别从加沙地带的东北角、西北角和中部开始推进。
截至2023116的加沙地带形势图,蓝色代表以军攻占的区域。
其中攻入加沙地带中部的以军穿越的是人口密度较低的城市郊区,与海岸之间的距离大约7.5千米。他们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进展很快,113日已经抵达地中海海岸,从地面上将加沙地带分割为南北两个部分。
从西北角进攻的以军则沿着海岸一路向南,未来与中部以军汇合之后将把加沙城团团围住。不过这段距离虽然从地图上看只有约18千米,但路径上全部是濒海城市建筑群,危机四伏,并不是一个容易推进的地区。
以军攻势在卫星地图上的呈现,看起来更加直观。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尽管受着巨大的国际压力,但以军很可能对加沙城采取步步为营的战术,逐步切断这座城市与外界的各种联系通道,慢慢收缩包围圈,对还留在城市中的哈马斯武装人员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迫使他们或者主动现身,将自己暴露在以军的强大火力之下,或者面临被封死在地下隧道里的窘境。
在城市街巷中搜索前进的以军士兵。
以军的作战目标毫无疑问就是打算通过此战,将以哈马斯为代表的极端势力从加沙地带连根拔起,长痛不如短痛,精明的以色列人绝不会错过这次机会。但是,以加沙地带复杂的城市建筑及人文环境,以及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留给以色列的政治空间极为狭窄,以军要想达成自己的军事目标并不容易,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战斗,前景变数极多,结果难以料。
这场仗,不好打,但并不是因为哈马斯的军事实力有多强。
不管未来形势如何发展,加沙之战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近距离观察现代军队在城市环境下组织大规模作战的窗口特别是常年征战的以军在这方面具备相当丰富的经验,更能为我们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参考范例。

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以军在加沙城以南形成的,将整个加沙地带一分为二的战线。它承担着将加沙城市与南部区域物理隔绝的重要任务,将在未来的战斗中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以军在这里所采取的方式是,在推进的同时构筑6个坚固的支撑据点,如下图:
进攻加沙地带中部的以军在沿东南-西北轴线向地中海岸推进的同时,在战线的不同地点构筑了6个坚固据点。
第一个据点在以军从中部突入加沙地带的入口西北约1千米处。以军与哈马斯在这里进行了激战,从卫星图片上可以看到城镇建筑物破坏严重。
第二个据点设在第一个据点的西北方向约500米以外。
第三个据点在第二个据点以北约1千米处,控制加沙城南边萨拉赫丁镇的中心道路。
第四和第五个据点几乎相连在一起,位于第三个据点西北,控制着当地的主要通路。
注意在第五个据点里有一个车队正在4D9装甲推土机的带领下准备向外移动。
最靠近海岸的第六个据点的卫星图片上可以看到用红线标出的土质护堤,由D9装甲推土机进行土工作业构筑而成。图片显示,据点内至少停放有89台各式车辆。
卫星拍摄的以军在南部战线向海岸推进的最前沿先头部队,由D9装甲推土机和装甲车开路,后面跟随有配备地毯扫雷系统的美洲豹装甲工程车进行支援。从图片中可见当时战线东北方向硝烟四起,双方正在进行猛烈交火。
这些据点实际上都是由D9装甲推土机推出的大片空场,周围被一系列大型土堤和护坡所围绕保护。后续它们可以作为以军各种机械化装备的维护补给场地,也为以军步兵提供了掩蔽所以便进行休息和轮换。
以军利用D9装甲推土机推出的据点内部状态。
美洲豹装甲工程车是以军利用英国百夫长主战坦克底盘改装而来,1991年服役。车组由车长、驾驶员、炮手以及5名工兵组成,最初装备有37.62毫米机枪和一门60毫米迫击炮,后来改为车顶的遥控武器站。车体前部可以安装各类排雷设备,后部可以安装地毯扫雷系统。
车体前部安装了扫雷滚轮的以军美洲豹装甲工程车。
“地毯”扫雷系统装填了20枚温压火箭弹,每枚火箭弹重46千克,射程约为200米,整套系统总重量约为3.5吨。温压火箭弹通过空爆所产生的超压、冲击波和高温,摧毁前进道路上的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以及其他障碍物,但又不像野战中所使用的扫雷索那样威力过大,看起来很适合城市战环境。
安装在美洲豹装甲工程车后部的地毯扫雷系统装填20温压火箭弹。
接下来南部战线将要承担双重任务:向南防止加沙地带南部的哈马斯武装北上增援,同时允许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进入加沙地带北部;向北阻止哈马斯战斗人员南逃,同时还必须为逃离加沙地带北部的难民提供南下通道。如何甄别可能藏匿于加沙难民中的哈马斯武装分子,对于以军来说必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
与此同时,部署在南部战线上的以军还必须要注意时刻防范哈马斯武装对各个检查站发动的自杀式爆炸袭击。否则就可能造成以军士兵和加沙难民的重大伤亡,给以军的作战行动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在两年前20218美军撤离阿富汗行动中,826日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在喀布尔国际机场发动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182人丧生,其中美军1318伤,令拜登政府灰头土脸。
2021827日拍摄的喀布尔国际机场自杀式炸弹袭击现场照片。
同时这也是自20202月以后美军在阿富汗首次出现伤亡。而且军在829日的报复行动中又误击平民,导致包括7名儿童在内的10人死亡。有关详情可参考本号历史文章:《美军罕见为误击平民致歉,无人机凭什么认定老百姓是恐怖分子?》
从近期流出的图片和视频来看,以军在加沙北部的推进战术同样有条不紊,清晰明了。他们面对复杂的城市地带并不急于冒进,而是首先通过空袭精确打击前方已知的哈马斯目标,然后小队步兵与D9装甲推土机梅卡瓦坦克和纳玛装甲车一起进行编队推进。D9装甲推土机可用于排除道路上可能存在的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等威胁。
在城市道路上缓缓推进的以军装甲小队。
这里附带说一下,以军的纳玛装甲车英文名称为Namer,国内多译为雌虎,但其希伯来语的意思是。而且它也不是很多人认为的步兵战车,而是装甲运兵车,步兵战车的版本尚在研发中本文以下将其称为式装甲车。
以军小队在前进12千米之后,就会选择一个足够大的空场,安排梅卡瓦坦克和式装甲车在四周警戒,然后开始使用D9装甲推土机扩大场地并构筑护堤。当阵地基本完成之后,以军会派出更多D9装甲推土机拓宽道路,以便让后续部队和机械化设备进入新的阵地。
这些阵地又成为下一次前进的出发点,周而复始,逐步深入。
在加沙战场上,到处都能看到以军D9装甲推土机的身影。
由于有大量的机械化装备辅助作战,以军步兵基本上都是轻装前进,随身只携带必要的武器弹药和护具。在加沙,以军的主角实际上是那些装甲工程车辆,包D9装甲推土机(有关详情可参考本号历史文章:《以军誓要推平加沙,巷战开路先锋并非梅卡瓦坦克,而是它!》)和美洲豹装甲工程车。
轻装前进的以军步兵由于有大量机械化装备辅助作战,以军步兵只携带基本的武器和装具。

金钟护体、战车救星

面对以军的大量重型机械化装备,哈马斯武装几乎只有亚辛火箭筒来对付。这是苏RPG-2/RPG-7火箭筒的哈马斯仿制品,2004年推出,口径有40毫米和85毫米两种,采用两级串联聚能装药战斗部,有效射程据称300米,以色列情报部门的评估则是200250米之间。
哈马斯武装人员使用亚辛火箭筒攻击以军坦克的视频截图。
这种武器难以从正面击穿以军梅卡瓦主战坦克的前部装甲,也很难破D9装甲推土机,但可以对以军的装甲车构成威胁,并在巷战条件下有效攻击梅卡瓦坦克的薄弱点。
但是以军很多梅卡瓦主战坦克和式装甲车上都安装有本国拉斐尔公司研发的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这种系统由安装在炮塔/车体周围的四面相控阵雷达天线分布在炮塔/车体两侧的两个拦截弹发射器两个弹仓以及位于发射器后面的防护罩所组成,重约820千克。
以军梅卡瓦主战坦克炮塔两侧安装的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
一旦战利品系统的雷达监测到有射弹飞向自身,计算机会立即分析威胁性质并自动启动系统展开拦截。两个拦截弹发射器安装在可旋转的底座上,可以灵活对准威胁来袭方向。根据拉斐尔公司的资料,系统会在50米以外发现来袭目标启动时间为0.30.35秒。根据目标来袭速度不同,系统将在距离车辆1030米处实拦截。
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近景
在射出拦截弹的同时,系统会提示车组成员威胁来袭的方向,甚至还能自动将炮塔转向威胁方向,以缩短反应时间。发射后系统会进行自动装填,需要1.52秒的时间再次准备就绪。战利品系统的每个弹仓里装有3套拦截弹,一旦全部消耗完毕则必须进行重新补给。
20098月投入使用以来,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在以军中经历了多次实战考验,被视为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主动防御系统,暂时没有之一。美国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和德国的2主战坦克都引进了这种系统。在此次加沙战役里,以军梅卡瓦主战坦克上安装的战利品系统再次向世人展示了成功的拦截。
安装了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的德国陆军2A7主战坦克。
在以军放出的战斗视频中可以看到,画面左侧那辆梅卡瓦主战坦克的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进行了成功的拦截。
尽管如此,战利品系统也并非没有缺陷。在水平方向,它可以监测并拦截360°全向来袭的威胁,但在垂直方向上的工作角度就只有60°因此它目前还无法拦截攻顶型的反坦克弹药,而这种弹药现在已经越来越普遍它也不能对付各种高速动能穿甲弹药。另外,在战利品系统工作时假如周围有己方的步兵存在,就可能会造成误伤因此以军战车在与步兵协同作战时,通常都会关闭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
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成功拦截来袭射弹。
附带说一下,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在拦截时也会发出火光和巨响,从外部观察很难分辨究竟是被击中了还是拦截成功了。只能通过在爆炸中是否有坦克碎片飞出以及在爆炸发生后坦克是否还在继续作战来确认拦截效果
常年和以军周旋的哈马斯当然对“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的能力心知肚明。在最近流传很广的一个哈马斯武装人员手撕以军梅卡瓦坦克的视频中,就展示了他们的应对手段:他们先是将一枚弹药放在坦克的战利品系统下方延时引爆,将其破坏之后再用亚辛火箭筒攻击坦克。
哈马斯方面释出的视频显示战斗人员正在徒手将一个爆炸装置放到以军梅卡瓦主战坦克的车体侧面。
不过且不论这个视频存在着诸多疑问,就算它是真实的,这种战法也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以军可以任由敌人跳出来在坦克上大摇大摆地安放爆炸物,然后毫发无损地跑回去再冲着坦克来一发火箭筒,还全程录像,那这仗也就不用打了,以色列早已灭国很多次。

僵局难破,前景难料

通过专门设计和改装的机械化装备,以及部队之间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以军在加沙地面战斗的最初阶段显得游刃有余,但仍然不能低估城市战的难度。目前以军尚未全面深入加沙城市地带,而且还面临着令人头疼的人质问题。
D9装甲推土机堪称城市战多面手但前方的钢筋水泥森林依然令人生畏。
目前以色列已经动员了42.5万名军人,占其936.4万总人口(世界银行2021年数字)的4.54%。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如果以我国14亿人口来做对比,相当于动员了6354万人的部队这对于以色列国内社会生产生活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
动员42.5万名军人长期作战,对于以色列来说是一个沉重社会负担。
在历史上,以色列一直寻求速战速决。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只用了6天,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持续了19天,2006年打击真主党耗时一个月,2009年的战争历时22天。只有1982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是个例外,以色列试图控制黎巴嫩的努力一直持续了3年,虽然在军事上达到了所有的目标,但在政治上却是一次失败。
以军撤离黎巴嫩对于国小人寡的以色列而言,速决战是最佳的战争模式。
这次的情况与1982年类似,以军恐怕同样无法在短期内结束战争。以色列想要的是安全,但这在各方势力纠缠近八十年的中东几乎已经变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即便能够通过这次加沙之战根除哈马斯,距离获得真正的安全仍然是遥遥无期。
更何况哈马斯在明知自己不可能在正面对抗中胜过以色列的情况下,仍然通过出乎意料的残暴方式让以色列不得不作出强烈反应,这说明哈马斯想要的最终结果很可能就是:
虽然我们输了,但我们赢了;虽然以色列赢了,但以色列输了。
战场不只是在街巷里,也存在于话筒和镜头前。你以为我们输了?但我们赢了!
相信周围都是敌人的以色列人比谁都清楚,军事上的胜利绝不等于政治上的胜利,但军事上的失败就更加迎不来政治上的成功。他们最终能否避免让哈马斯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只有时间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装甲铲史官作者群像

  Walker

煮酒论疆场,键盘谈兵忙。海陆空天网,英豪话弱强。自由自在假军迷一枚,喜爱技术推动的武器发展,关注地缘演变的大国博弈,痴迷两军对抗的军事谋略,探究战争背后的人性善恶。

end


01

02

03

04

05

滑动查看更多

另外我们的新书《战士的餐桌》仍在持续热销中,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微店”战甲补给站”下单。价格仍然优惠,同时确保正版。请各位继续支持。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复制链接即可购买 https://k.weidian.com/CPDcnL0X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列国战争篇——阿克萨洪水行动梅卡瓦主战坦克被毁事件
以色列害怕了?不敢对加沙发动地面进攻,忙着为坦克加装格栅装甲
击毁“梅卡瓦”的“混合型RPG”,“哈马斯”自制的“亚辛”火箭筒☆☆☆☆☆
邪恶轴心国,反人类以色列“装甲推土机”碾压人民。
加沙已被一分为二,更可怕的事还在后面
以色列扩大地面攻势,装甲推土机打头阵,加沙人心理承受力达极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