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迄今为止,我被标题“坑”得最愉快的一本书

引子

选择入手《承袭的权力:一个驱魔师的故事》出于一种本能反应:对神魔的好奇与对“历史-人类学译丛”的信任。

豆瓣评论说这本书是标题党,第一条评论说,除了做历史人类学研究的人有用,其他人没必要读。唯一的一条长评论,基本上就是在复述其中的内容。

有如欧洲版《叫魂》,从一个17世纪意大利驱魔师的微观故事,讲述中世纪到现代的宏大转换。

我猜想,这本从一位17世纪意大利的驱魔师写起、从中管窥现代欧洲起源的书看似不会引起太多关注。其一,他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与理论定义,不会让读者产生一种“自动传播”的冲动;其二,书中关于驱魔的故事并没有多少,让那些带着猎奇而来的读者,失望而归,加上眼花缭乱的人名和地名,让本来就对17世纪的欧洲史不熟悉的我们无形增加了太多认知成本。

不过这本书却是对习惯了从宏观概念出发了理解欧洲现代性的大多数中国读者提出了新的视角。当然,这个新是基于作者写作的年代而言的。

作者力图在国家内战、社会普遍紧张等大的背景下,讨论一个被欧洲传统历史学家视为“静止”的小乡村,如何呈现出基于原有社会机制而创造出应对未来的新机制出来。

作者最大的两个创造性学术资源,来自与波兰尼和萨林斯。

波兰尼对绝对自由市场的反对及其对人、自然、社会等关键要素的强调,让列维明确了他对古典政治经济和静态经济结构描述的抵制,并演化出将市场行为纳入到具体的社会系统的自觉。

萨林斯对互惠关系的定义,则让他在分析这种具体社会情境中的市场行为之时,多了几重分析进路。

正如豆瓣网友所说的,虽然书名讲的驱魔师,但是他只不过是作者想代入大的社会背景并对其进行动态分析的一个主角之一。

1697年7月13日,一名生活在意大利桑泰纳村的神父被教区审讯,因为他在布道过程中为数百人驱魔,其中违反了《驱魔手册》的规定,并从中获利甚多。

围绕他的审判,我们看到他为539个人实施驱魔的记录,基于他的故事,作者引出了17世纪后半叶该地区因国内战乱、疾病等诸多因素产生的普遍紧张关系。

为了能够说明,为何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内,有几百号人需要被驱魔,作者首先围绕家族历史与土地市场两个核心来论述17世纪中叶桑泰纳居民所面临的复杂世界。

作者利用大量的档案材料,首先梳理了这个距离都灵不远的小村子的人口,并从有限的材料中统计了桑泰纳村在17世纪上半叶的人口规模。这个具有四百人左右的村子,主要居住的是以租赁土地为生的农户。他们耕种的土地之所有权属于居住在城里的贵族们。

基于一种家族整体利益至上和妇女不享有财产继承权的社会机制下,作者介绍了三个不同类型的租赁农户家族的发展过程。以此说明,以家族及族内婚为中心的农村社会,看上去是一个静态的社会结构。传统史学家对这种乡村社会产生重大变迁的原因之分析,都是一种“自外而内”的分析路径,类似于中国近代史“冲击-反应”模式的分析理路。

列维当然是极力反对这种简化分析模式的,因此他进一步去探讨,租赁农户赖以生存的土地是如何支配人们的生活的。他根据土地调查记录,指出不同等级的土地所分属的阶层,租赁农户多半耕种的是第四等级的土地。


由此他因出本书至为关键的两个重要思考概念,土地交易市场与互惠原则。他分析了桑泰纳村的地价在17世纪的变动,发现具有较大同质性的土地,在价格上的波动很大(最低价与最高价之间有25倍)。

如果从一般性的市场理论出发,土地价格的高低与社会距离的原因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熟人和亲戚之间的土地买卖价格,应该是要低于陌生人之间的土地买卖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桑泰纳地区的土地交易,价格最高的是亲戚之间的交易;其次是邻里之间的;较低的是陌生人之间的交易。当然,最便宜的交易是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土地交易。

列维采用萨林斯的互惠理论来解释这种市场行为背后的社会组织及其运作特性。亲戚之间的土地交易之所以价格高,是因为买方往往会通过购买土地的方式帮助卖方度过经济难关,因此购买价格往往高于市场价格,背后的重要价值理念是维持大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邻里之间的土地交易也存在溢价现象,背后的互惠体系是合作劳动的需要。而陌生人之间的土地交易,则反映了人们对于土地价格的一般期许。对于那些城里的贵族而言,购买土地则成为一种慈善的象征,背后支撑的是对其社会声望的经营。

人们围绕土地与家族关系形成了租赁农户与地方贵族之间的相互依附关系,这种社会机制镶嵌在这个不断坚持独立的王国持续不断的战争过程中。但是国家之间的战争及国内的相互矛盾,为自耕农和相对独立的租赁农户的社会生存提供了新的空间。

最终桑泰纳的20多户人家向政府提出抗议,要求摆脱城中贵族的控制。正在双方紧张关系难以调和之时,贵族们想到了很好的办法,就是让神父基耶萨的父亲担任村长。

基耶萨的父亲是一个很有执政能力的人,成功调和了贵族与地方家族之间的矛盾。但是,国家的争斗与地方行政司法过程中的权力模糊性,却让桑泰纳地区的诸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贵族之间的家族关系在一种平衡之中勉强维持,这种互惠屈尊关系因一方的失势而失去平衡;乡村中的家族关系也异常紧张,因为围绕土地的经营往往夹杂着司法公正等问题。

新上任的村长也是这个地方的公证人,他很好的利用了司法行政模糊性,并通过制造虚假信息来为自己谋利。他在旧有的社会机制中,织造了新的社会行动方式。而且,他将自己所获得的收益,投资在对自身社区声望的维持上,并通过将自己的儿子变为神父,以图实现权力的承袭。

但是,1690年他去世后,情况变得异常复杂。原本存在的紧张关系,随着这位调和性村长的去世而彰显出来。他的儿子虽然是神父,但是并没有得到桑泰纳居民的普遍支持,因此他只好到村落以外的地方去布道和驱魔。

此一时期,死亡率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所受的战乱冲击,迫使人们寻求一种心理安全感。基耶萨并没有使用宗教的抽象化概念来为病人驱魔,而是从一个具体的病因出发来告知他的人们产生疾病的根源,从而回答了:为何疾病会找上我?

进入18世纪之后,桑泰纳在国家的集权政策影响下,逐渐回到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中。但是在列维看来,无论是驱魔师留下的笔记,还是围绕土地经营和家族制度而形成的新的社会机制,都为我们思考近代欧洲的现代性留下更多的思考维度。

不过,对我而言,阅读历史书籍从来不是为了获得一种结论,而是从不同作品的叙述中,得到某种共情与反思。在此意义上,本书第二、三、第四章的叙述,值得反复阅读。

迄今为止,这是我被标题坑得最愉快的一本书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次不经意的土地交易,却成为西周王朝衰败的导火索
中世纪欧洲贵族生活
从中西继承制看起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突破口1
英国土地所有权变迁史:贵族们的方式
托古改制引发的社会矛盾,摧毁了王莽理想化的新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