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请彻彻底底离开“所有事”,回归自己,滋养自己

文/苏绚慧,咨商心理师,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咨商研究所硕士,畅销书作者,心灵疗愈专家。曾任医学中心社会服务室、职医学中心协谈中心咨商心理师,工作年资18年。长期带领专业学习课程、心理成长工作坊及团体,并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华人地区进行心理专业工作,推动华人社会及个人的心理健康及成长。 点击【注册】天天心理网www.mypsy365.com,收看心灵治愈类视频。

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倦怠。

即使是休假,或不在工作环境中,我还是抵挡不住内心的焦虑不安。总有一种“来不及了,快、快、快……”的声音催逼着我。

就算我离开了工作场合,也安排了其他放松的活动,但满脑子飞舞的还是我的工作计划、我的生活琐事,还有许多他人的讯息及需求。

而且,总是提心吊胆,好像会在我不注意时,又发生什么事,发生什么状况。

我知道长期的倦怠下,我对生活不再有热情,什么都激不起我的强烈感觉。反正做就对了,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让自己想太多。

累到过头时,反而很难入睡,就算睡了,两三个小时就醒来,反反复覆,隔天的身体状况更糟。

但又能如何?事情还是一件一件地来,还未完成的任务一堆,还要不断接受新的事务,有时,真的觉得快爆炸了。

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的休息?

所谓的成人生活,就是这样吗?

永无止境地负担?永无止境地工作?永无止境地面对压力?

我现在好渴望有一小段时间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不用跟别人交代,不用关注别人的需求,不用担心别人的看法或期待。只要我自己一个人,就好。

这样想,是孤僻吗?还是,逃避呢?

如果我们没有边界地扩张自己,最终只会提早一步失去自己。

我们活在功绩社会的时代,它在不断催促我们,要求每个人必须积极活动,不断扩张自己的触角,有很多忙碌其实是无意义的,你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些什么。

在过度的穷忙、瞎忙之后,我们的内在会不稳定,倦怠大量涌现,使自我产生巨大的被吞噬感。这不仅造成与自我的关系分裂,也使我们什么都不愿意再做。留在我们身上的,是大量的焦虑、忧郁、沮丧、无力、疲倦,还有自我的“无存在感”。

我们内在的心灵神祇累了,内在的英雄也乏力了,我们想要无所事事,好修复长期的伤口,疗愈失去免疫力的身心。

安息,是修复的开始,请彻彻底底离开“所有事”,回归自己。

彻底修复及疗愈。不再以事占据心智。

收复自己,回归安息的中心。不再努力积极地要增强,而是为自己寻回心中的宁静,整合回自我。伤痕累累、支离破碎的自我,需要我们的呼唤,唤回意识,唤回感受。并且允许自己缓慢、安稳地存在。

我们要为自己空出滋养自我的时间及空间,为自己保存那一丝生命之气,允许生机不断循环,一直与我们同在。

时间的意义,是留下生命经验的刻痕

时间,在社会化的操作下,似乎唯有不断产生价值才显得有意义。

反之,时间,恐怕就成了无意义的名词。

实际上,如果从生命本质来理解时间对人的意义,每一刻、每一分钟的时间,都是独一无二,都是唯一。此刻一过,就无法再复制这一刻。

这一生中,你的每一刻,都无法再被复制。时间的意义,是留下生命经验的刻痕,为你的生命经验提供一个刻度,让你确实在时间的刻画中,更加深刻明白生命,更加深刻体验人生。

借着数算自己的日子,请慢慢体会自己的力量如何升起,又如何虚弱。

自己的勇气是如何滋长,又如何消逝。

在每一步的生命历程中,你是如何跌落,又如何爬起。

关于人生的疑惑,你是如何疑惑,又如何明白。

你是如何学习着掌握自己生命的力量,认识自己是谁,然后克服与转化自己的逆境。

时间,在每一个人生命中展现的意义都不同。

如果你知道,时间不是只有社会化的意义,那么就安心在“你的”时间意义里,体会与学习你的生命,领受时间留于你生命的礼物。

生命的活力来源:自我滋养

如果你真的知道自己累很久了,也承担够了,那么,你所感觉到的虚空,是在提醒你,你的里面没东西了;没东西再供应自己,没东西再供应外界。

如果,你不允许视自己为重要的人,也不认为自己值得关爱及重视,你就会剥夺自己需要修复的时间和空间。而这也反映出,你与自己的关系,始终是疏离及拒绝,也习惯性地将自己摆放在次要的位置。从某些角度来看,也就是将自己“工具化”了,认为自己只是执行的工具。

如果你认知到,自己是“生命”,你就会明白,生命的存在,是需要养分及照料的。

生命的运行,不是只有付出与承担,还有接收和休养。

好好照顾自己的生命,就是允许自己接收有益的养分,滋养自己的身心。也同意自己停顿,给自己休养生息的时间。

生命的照顾,最重要的关键,是体察自己所需要的平衡。不论是身体或心灵,若出现疾病或症状,都是在告诉我们,生活的处境及运作的方式,已有所失衡。若我们忽略这些讯号,则失衡会扩大,直到崩解。

然而,即使已濒临崩解,若我们能够实时拉回自己,不再任意抛出自己,我们仍有机会可以给自己足够的修复和滋养,回复健康。

自我滋养,就像是给自己灌溉,或是补充能够吸收的养分。若是太急促,或太过猛烈,想快速解决自己长期的耗损,那你仍然未好好正视自己,而是把自己的状态,当作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仍旧未能以“生命”来看对及对待。

生命是有机体,是身心灵各个部分的总和,不仅有思想、感受,还有深层的渴望及各方面的需求。

如果有一个部分失衡,影响的是生命的整体,环环相扣,而不是只是一个部位。

身心灵其实是不分家的,身体的病症,会影响心灵的承受力及心智功能。而心灵若有不利于自我发展及行动的思维和模式,也会在身体上反映出病症。

例如,胃部有疾患的人,呈现在胃部上的现象是消化不良、打嗝、胃酸多,甚至到溃疡胃痛,长期有这种疾患的人,大多会压抑情绪,特别是压抑愤怒,并且有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模式,对事情的自我要求高,也不愿意让人看见自己不够好的面貌。

虽然人生中难免吃苦,过去也常有人说“吃苦就是吃补”,但要能将苦转化为补,需要自己内在有力量消化这些苦,也能从苦中体会到对生命有所滋补的部分。如果没有消化及转化,苦,始终只能是苦。

而除了苦的转化,可以成为生命的养分之外,所谓的滋养,还供给自己活力的补充。把内在淤积的废气排出,让内在空间新鲜有氧,才能创造出对生命有益的活力。

所以,什么能对你的自我成长有帮助,什么能让你保持活力,乐于经验属于你的人生,这就是你所需要的滋养。

允许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允许自己可以获得好的照顾、允许自己能心想事成,允许自己可进行对自己好的安排。当好的滋养越多,不好的损耗也一一终止,那么,平衡会慢慢回复。健康的自我,也会回到我们生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通透领悟生命意义的人可以清贫但不会穷困可以超然但不会潦倒
看到此文!你有福了!现在可以改变过去
尊重是自己赢得的
人生下半场,请从三个方面富养自己,你的后半生才会越来越好
心灵私语(七十八)
在独处中整理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