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功夫志 | 国术馆“四大金刚”之首·鲍有声
“四大金刚”之首·鲍有声 来自武宗 13:08

鲍有声,字质文(1911年~1995年)。天津北效双街人,生于1911年5月。鲍有声老师自幼喜爱武术,8岁时同村里的武师习练弹腿,为以后的习武打下了一定基础。15岁时经人介绍到许兰州家习武。许家收徒极为严格,许家福见到鲍有声老师后,只应允在许家做家务,暂不收为徒,以后再说。经过半年多的考察,认为鲍有声老师品行端正,忠厚老实,吃苦耐劳,精明强干,武术天分极高,这才将其收入门下。1928年河北省国术馆成立时,他成为国术馆第一批学员。当时许兰洲创办的河北省国术馆以培养武术人才、发扬中华武术为宗旨,学员一旦入选,不但不收任何费用,而且衣食住行全部由国术馆负责,每月还发津贴。据鲍有声老师讲,那时采取全封闭式的训练方法,在深宅大院里,不许外出,每天练功十几个小时,每月只放半天假,而且晚上必须回国术馆,不许在外过夜,河北国术馆由许兰洲任馆长,副馆长为高虎臣,许家福为教务主任。国术馆习武条件相当好,各种辅助练功设备齐全,为学员练功和功力的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鲍有声老师自拜许家福为师后,专攻习八极拳、劈挂掌、六合大枪。三年毕业后,国术馆又让鲍有声、杨同茂、吴玉昆、王绍先、张世忠等尖子学员继续留馆深造,修习深一层的内功心法,并作为第二批学员的带班助教。第一期学员毕业后,国术馆迁到北京,招收了第三批学员,鲍有声老师继续担任助教,同时兼任二十九军军部武术教官。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术馆解散,其他学员各回原籍,许家福老师又把鲍有声老师带回许公馆学艺一年半。前后在许家共练了13年功夫。在学艺期间,所学的各种拳术、器械全部都经过“神枪”李书文的指点和整理,同时也从高虎臣身上学到很多技艺。高虎臣,字仙云。内外功夫极为精深,尤善太极雷拳、形术八极拳、金刚八极拳等。李、高二位宗师对鲍有声老师极为器重。据鲍老师讲,当时国术馆学员有几十人,一般二位宗师很少给予指导,但对鲍有声老师不同,经常给予单独辅导,尤以内功为最。鲍有声老师讲,习武内功极为艰辛,练功之难、之苦,让人难以忍受,如不能以极大毅力坚持下去,稍一松劲就会前功尽弃,无法完成“以气开骨”这个过程。武馆学员得到内功传授者很少,非得意之弟子老师是不愿传授的。“以气开骨”是修习易筋经之高难度功法。如在修习易筋经之“定海针”动作时,动作要求是:弯腰俯身,双手抱住后脚跟,将鼻尖置于双脚面之间,运功行气于周身,时间要能够达到半小时才算功成。鲍有声老师讲,练完此功时,所流汗水能将双脚边一尺方圆的地面浸湿。练其他的动作也是如此,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耗,直到周身骨骼被内气贯开为止。在鲍有声老师练功时,两位宗师及许家福老师经常在旁观察和指导。随着时光的流逝,鲍有声老师度过了以气开骨的过程,使自己的内外功法达到了高深的境界。在国术馆内部进行交手比赛时,鲍有声老师每次都名列前茅。当时,国术馆经常有武术界其他门派的人士来切磋技艺,在鲍有声老师参与的比手中,他总是不负众望,从未失过手,因此成为国术馆“四大金刚”之首。

鲍有声老师参加比赛的主要成绩如下:

民国二十年十月参加南京运动会,其中有武术擂台赛,参加的各省武术运动员有一千多人。在十几天的打擂中,通过奋力拼搏,获得中量级第二名,获银樽一座、银质奖章一枚、奖状一个。

民国二十一年十月参加第二次国术国考,地点在南京夫子庙。夺得枪术第二名,获银樽一座、银质奖章一枚、奖状两个。

民国二十二年十月,在上海市中心体育场参加运动会,获得中量级拳术第二名,枪术第一名,获得金牌一枚,银牌一枚,奖状两个。

民国二十三年,参加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地点在天津宁园体育场。这届是表演赛,获拳术、枪术第一名,剑术第二名,奖品为宝剑一口,宝剑上有河北省会主席于学忠的名字,同时获得金牌一枚、银牌一枚、奖状两个。

1939年6月,经许兰洲介绍鲍有声老师到青岛101集团军司令部武术团任武术教官。日本投降后,在全国各地跑行商。新中国成立后,先在卫生局工作,1958年到西城汽车修配厂当工人,1966年9月受到“文革”冲击,回到天津老家。1973年落实政策转为退休工人。1978年11月到北京,受聘于牛王庙金属结构厂。1981年3月22日患病,1995年4月14日病逝,享年84岁。

1978年初,我把鲍有声老师从天津双街村接到北京,住到家里,吃住一起。那时,每日里除同众师兄弟共同习武外,一早晚都得到老师的单独指导,寒暑不辍。鲍有声老师授艺极为严格。他老人家经常说,练八极拳没有机巧可取,只能像刻模一样,一招一招地练,不能走样,一式不见力,绝不教第二式。他尤其注重金刚八式六大开手的劲力及其变化。在向鲍有声老师学艺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和鲍有声老师的精湛武艺。老师的内外功夫极为精深,尤其是内功更致深化。他在教我们推软架时,只见微一行功,气往下沉,内气一动,浑身骨节就发出爆豆般的炸响,随着动作的变化,这种声响越来越大,如同钢铁磨搓之声响,简直不可思议,令人叹为观止。鲍有声老师说,此乃以气开骨,骨随气动,周身骨节以气摧之,嘎嘎作响,运达四梢所产生的内在的混元一气。此等功法除鲍老师外还未见到第二人。鲍老师来北京后,经常有武术界的人士慕名来访,探讨武术方面的问题,他们对鲍老师的内外功夫无不感到震惊,尤以内功为最。

1978年春,有一天老师教我练“弹肘”,为了增强实战性,让我往他身上发力。因老师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不敢太用力。老师心中自然明白,他说:“你不要考虑我,保险没问题,你有多大劲使多大劲。”我听后心中有数,鼓足全身之力一肘击向老师胸部。老师步一扎,腰一挺,不但纹丝未动,我反而被弹出几步,就像打在轮胎上,震得浑身麻疼。有一次老师教我们“靠山背”,当时在屋里,为了让我们体验靠山背的威力,只见他面对屋墙,一上步,“啪”地一个正面靠,只听“轰”地一声,五间大瓦房震得玻璃窗纸一片声响,尘土纷纷落下。吓得别屋的人们纷纷跑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师说:“这还不敢用力,三七砖墙经不住三下,准能撞个大洞。”这是多年练功,在不同物体上经常操练并内外结合的结果。老师看着我们吃惊的样子,感慨万千,说:“我们现在习武,只能以健身为主,不能太过力,时间不够。像‘靠山背’这门功夫,主要是使内腹充实不怕打。我们那时练功,每天几千下,寒暑不辍,经过多年,才练成此功。当年我们在城墙上试功,以反背靠山进行靠打,将墙上都打上了一个背印,陷进去几厘米。练此功不可太用力,不能让气冲头。你们要千万记住。‘靠山背’以正靠最难练,不易出功,易受伤。此靠山以胸腹攻击,练习时一定要注意要领,以免受伤。”通过老师演示此功,更加深了我们对武术内功的认识。

有一次老师看我们演练双钩,不时加以指导。其中有一个卧云射月的动作,总是做不到位。这时老师站起来,未做任何准备动作,拿起双钩,一个搂钩转体,将钩停在脑外侧,左脚停于嘴前,说声:“看好!”“嗖”地一声左脚向斜上方蹬出,同时双钩右旋,接一个仆步停钩,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当时老师已年逾古稀,如不亲眼目睹,实难相信。

1979年深秋,有一天晚上,众师兄弟在我家聚会,吃完饭后,大伙儿在院子里练了一会儿,回屋内喝水。此时老师兴致很高,说起了国术馆练功时的趣闻。在说到鹰形的变化时,他展露了一手“鹰翻”。当时我们站在屋内两侧,鲍老师走到门前轻舒双臂,身体突然一缩一放,此时面朝东墙方向,眨眼间人已到了后墙,并且已经面朝西。众师兄弟都没看清他是怎样过去的,其动作变化之快,真是疾风闪电一般。老师看着我们吃惊的样子说:‘艺贵精,没有内功和科学合理的练功方法是不能做到高超的身法变化的。没有易筋的‘以气开骨’这个过程,是不能够达到内外合一任曲伸这种机变的。”老师的演示,又一次让我们大开了眼界。有一次,在金属结构厂往汽车上装锅炉配件“大气包',此物重一千多斤,由于固定不牢往下滑动,而下面有人正在干活。鲍老师见状,一个箭步扑上去,双手托住气包,一运气、一挺腰将气包推回原位,避免了一场恶性事故的发生。当时惊得在场之人都说不出话来,而老师则面不改色,气不长出。事后,厂子里的人都说,真看不出,鲍师傅快70岁的人了,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令人难以相信。

鲍有声老师一生忠厚正直,勤奋向上,学习刻苦,尊敬师长。他的技艺,除授子雅君、雅琪外,主要传人有天津的鲍秀华、王景州、郑子谦,北京的刘殿仕、钱震、王世泉、陈升、赵有、赵太安、王福臣等。鲍老师晚年虽然身体不好,但仍带病坚持授功,以教徒为乐。我在向鲍老师学艺的这些年里,所学到的技艺和知识,使自己终身获益匪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典传国术陆功翰老师讲解开胯,只有这种才是开胯,练习武术功
【典传国术陆功翰老师每日武学分享】内无有不靠外成
【典传国术陆功翰老师每日武学分享】入门基本功—开胯
【典传国术陆功翰老师每日武学分享】脊柱的发劲
【视频讲解】看陆功翰老师讲解胯
内功和气功有什么不同怎么练习?谢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