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捕鱼,捕到的是自己的青春

5月9日晚上的篮球比赛,男生完败。

为他们悲伤的同时,我也在为他们高兴,为他们的眼泪而高兴。

我也知道,这是一次稍纵即逝的机会,给他们讲讲为何要在这么紧张的时间里,在大纲要求的阅读书目之外,要求他们读《基督山伯爵》和《老人与海》。

我把想说的话打在ppt上,在第二天晨诵前给他们看——

  基督山伯爵,也就是曾经的爱德蒙,是在什么时候走进监狱的呢?

  在他即将被任命为法老号的船长,正在和自己的爱人举行订婚仪式,事业与爱情都将迎来丰收的时候。

  十四年啊!在座的各位同学们的已经经历的全部时光!

  但如果没有这十四年,爱德蒙也不过是一个船长、一个丈夫,仅此而已。诚然,这的确是世上绝大部分人的人生理想——有一份安定的事业,有一个和睦的家庭。

  可惜,挫折与打击几乎是人生的必然!你必然承受折磨,经受痛苦,并且去愤恨,不是愤恨别人就是愤恨自己。

  如同爱德蒙一样,所有从中解脱出来的人都将获得一笔财富。爱德蒙所获得的是一个睿智的头脑——在挫折中对人性的洞察——这才是基督山伯爵的真正的宝藏。

  如果没有这颗新生的头脑,那些财宝也不过是他余生的生计罢了。

  而圣地亚哥,那个挣扎在海上的老渔夫,几乎所有读者都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

  顺风顺水成就伟业的人,不过是一个人杰;在逆境甚至绝境之中知其不可而为之,依然坚持着生而为人的骄傲与尊严的人,才是英雄。

  英雄,向来无关成败,只关乎人的精神。

  而人,是要在天地之间堂堂正正地站着的,而不是趴着,更不是跪着!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男孩们,我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成长为一个男子汉。

  但你们正在成长着……

  把《基督山伯爵》和《老人与海》带给你们,是——

  希望你能像爱德蒙一样有从挫折中学习的智慧;

  希望你能像圣地亚哥一样有永不服输的倔强!

徐鸿陆

英雄、奋斗、不被打败

《老人与海》这本书,很短,读起来却意味深长。

老人的运气就像一直下雨的天空,怎么都明亮不起来。以打鱼为生的他,已经八十四天未钓到鱼了。于是在第八十五天,太阳还没升起来的时候,他就离开了家,到了海上。从这里,我就深深地感觉到,这个老人不普通。八十四天没捕到鱼,几乎就暗示着“你在捕鱼这条道上走到头了,你的运气也早已回家了,省省吧,放弃得了”,一般人肯定如是说,如是放弃。可是老人却不以为然,不但没有放弃,反而更带劲了。

除了这些,他在海上的举动也让我震惊。

海上,老人捕获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可它经过老人多次攻击后依旧在迅速地游着。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他依旧用钓索狠狠地牵着鱼,尽管手被勒得到处是伤。终于在第三天,老人制服了那条大马林鱼。老人到底是凭什么坚持下来的呢?

因为鱼的血流得实在太多,鲨鱼闻到了那诱人的血腥味,冲上来,不断地啃食着它们的猎物——老人杀死的鱼。他明知道,这是一场必败的战争,但是他却没有屈服,依旧直起腰板,拿起鱼叉,奋力地守护着他的战利品。他明知道他不会赢,为什么还要努力再去守护呢?

结果可想而知,大马林鱼被吃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但老人其实并没有失败,虽然物质上,他最终没有得到那条鱼,但他的精神其实早已丰盈,他勇敢地往前,不在乎输赢,他只为奋斗到底。这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

上了岸,旁人只在震惊那巨大的骨架,老人却回到了屋里,做起了梦。老人正在梦见狮子。狮子是什么?为什么会梦见狮子?这是我震惊的第三个点。当一个人没有钓到鱼,他回来时必然会灰心丧气,或许想着以后再也不打鱼了。可老人,不仅没有失落,还梦见了狮子。狮子是威武的,它就是老人的信念。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老人在八十四天未打到鱼却仍然出海,为什么他会久久不放钓索,为什么他明知自己不会赢却还要去攻击鲨鱼的原因——因为他有着自己坚定的信念。他,会奋斗到底。

除了狮子,其实还有一个小男孩一直陪伴着他。从前,他一直和小男孩一起生活,他们像朋友、像亲人一样亲切。虽然老人这次出海,没有带上他,但其实,小男孩一直都住在老人的心里——他的赤诚之心。信念与赤诚结合在一起,就塑造了他,那个会奋斗到底、永远不会被打败的他。

八十四次失败了,我还会尝试第八十五次、第八十六次;只要我还有力量,我就会奋斗到底,因为我有信念,有赤诚之心。

这就是他,永远不会被打败的他。

王晟权

老人勇气与力量的来源

一个老人八十四天没捕到鱼,唯一让他坚持下去的,正是来自男孩儿的鼓励,以及自己永不妥协的力量。在老人最后的一次出海,他总算捉到了一只大鱼,但并没有完全牵制住它。在和鱼的顽强抵抗中,是什么驱使他继续坚持,即使已经筋疲力尽,在遇见鲨鱼时,他完全可以放下那条鱼,安稳地回去,可他又为什么不?

记得当老人去酒馆时,有许多渔夫投向他的目光要么是怜悯,要么是看不起。虽说老人表面上不在意,但心中,一定还是想让自己恢复昔日的名声的。这是一点,他为了向所有人,尤其是这些看不起他的人证明自己。

但这所有人中,还要把小男孩单独拉出来。小男孩,一个一直鼓励支持老人的人,和老人一起经历过风雨与欢乐。可如今,老人已垂垂老矣,他带给不了小男孩食物,(小男孩现在反过来给他食物),也带给不了他欢乐,但小男孩依旧忠于老人。老人时常念叨自己年轻时有多强,小男孩刚刚当老人副手时,二人共同经历的荣耀……所有人都看不起老人时,小男孩还在支持他,老人还是会很快乐的。总之,小男孩在老人心中的分量是很大的,他对于老人是必不可缺的。老人也是希望男孩可以崇拜自己的。

同时,他是不服老的,在绝望中,他想起之前的自己,与一个黑人壮汉比手劲时的坚定。这又使他如获新生。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信仰,老人对大海的信仰。他每一次也都总怀着敬畏与勇气走向大海,充满未知的大海。每一条上钩的鱼都是大海的馈赠,不能丢弃不顾,也正是因这种信仰,老人坚持到了最后。胜利,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只要坚持到了最后,就是胜利。老人最后虽然没有将捕到的鱼完整的带回来,在别人看来,他也并没胜利。但他对于自己,他胜利了,带回的骨架也向世人证明了他的能力。(这也是他应得的回报。)

老人的力量与勇气的来源,正是因为要证明自己,和对大海的信仰。而作者海明威不也是如此吗?他写《老人与海》,不也是为了向世人证明,他并没有江郎才尽,他还是有能力再写出好的文章的吗?愤怒与不服是一种很强的能量,看你可不可以把它转化成动力,去造就一番伟大事业。

娄维佳

老人与雄狮与青春

作为一位渔夫,而且是位老者,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生活是何等痛苦呢!这就好比我们为了将一件事做成而努力了八十四次,结果都失败了一般。到这时,几乎没有人会想着我还要去尝试第八十五次,可这位捕鱼的老人却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他虽然是个满面沧桑的老人,但在老人的心里,他尚未老去,那双像海水一般清亮的眼睛和老人的选择就是最好的证明。

老人选择去更远的地方捕鱼。这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出的决定,更远的地方意味着更多的危险,更多的挑战,更多的不确定。可能是老人的信念让他这么做的吧。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且有种不服输,想要证明给别人看的精神在鼓励着他,鼓励着老人向狮子走去。黄昏里非洲的草原上有一群狮子,那群狮子们昂扬挺立着。这狮子时老人看见过的,也是他想梦见的,现在他已经好长时间没梦见狮子了。但这次不用梦见,老人,他自己就是狮子,

出海了,老人到了很远的地方,决心钓到一条大鱼。经过等待和一系列的准备,一条大马林鱼上钩了。他终于钓到了大鱼!但似乎上天并不愿意让老人这么简单地收获,在真正的奖励面前,老人还需要做些什么,这就是考验吧。

马林鱼实在太大了,正是因为这么大,在海中它很少受到攻击,所以它这次并不愿意向人类屈服,它执意和老人抗争起来,这一争就是两天。这两天里,鱼和老人都是痛苦的,鱼儿在拼命游,试着摆脱老人的钓索;而面对顽强的大鱼,若想赢得胜利,老人必须表现得更为坚强。但他毕竟是个老人,一般人到这个年龄已经是在儿女的照顾下安享晚年,就算还能出海,也经不起这条大鱼的折腾。的确,老人也快要受不住了,他需要面对的是食物、水的短缺问题,这还不算什么,最大的问题是那条绳索不管勒在哪儿都勒得老人生疼。身体上的痛苦很容易造成精神上的崩溃,再加上海上最难以忍受的一望无际的孤独,老人在途中也想过放弃。但最终,老人坚持住了,或许是因为他的信念吧,或许是因为那孩子,——老人想拥有的青春,还有那狮子,多么威武,多么有气势啊,老人何尝不想和他们一样呢!

终于,老人和大鱼的搏斗有了结果,老人胜利了!可老人并没有得到大鱼。在返程中,老人遭到了鲨鱼群的攻击,鲨鱼们心安理得地抢夺着别人的战利品。这是老人的第三个考验了,他通过了第一个考验,捕到了鱼,又通过了第二个考验成为和鱼搏斗的胜利者。来之不易的成果现在却要被抢走,在经历这么多磨难后,那些懦弱的人可能就会选择放弃,但老人不是,他又一次依着自己心中的青春和信念选择抵抗,不管结果如何,老人在这一刻就是青春的化身,就是一只威武的雄狮。

老人背着大马林鱼的骨架子回到岸上,虽然上面的鱼肉都被吃掉了,但人们依旧看得出这条鱼的分量。当老人背着骨架回来,在别人看来他或许又失败了,但在我看来,老人成功了。

因为老人成为了雄狮,这头雄狮用青春战胜了大鱼。

张晨歌

与命运抗争

命运这个词,很玄。有人说命运是上天注定的,无论如何抵抗都无济于事;有人却说,命运是可以与天相争的,就算失败了,中间的努力、付出也是成功的。而老人圣地亚哥虽然最后什么都没有捕回来,但命运面前,他依旧是一位成功者。

老人在海上与大鱼抗争了三天三夜,这三天三夜他一刻也不敢松手,他也会累,但他的意志告诉他,他不能松手,还差一点就成功了,不能半途而废。老人选择相信这一信念。他成功了,那条鱼被弄得精疲力尽,放弃了抵抗,老人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斗,成功了。

这就是一次与命运相抗争的战斗。老人如同英雄一般,没有选择放弃,就算被绳索勒出了血印、就算把腰脊压得酸痛,他依然像个战士一样没有放弃。在生活中,我们也有很多这样与“大鱼”抗争的例子,这条大鱼就像作业,有时我们会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我们不会松手,也不会懈怠。

老人驾着装着大鱼的船满载而归时,一条鲨鱼夺走了他的战利品。鲨鱼顺着鱼腥味一路追来,想从老人手上把那条大鱼夺过来,老人一次又一次地与鲨鱼抗争,他用刀一次又一次搏击鲨鱼,直到刀折断,这场战斗才结束,老人才停止了抵抗。

老人回到家时,船上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白骨了,他失败了,但他却在精神上成功了。真正的失败是指从没有抵抗、争取就放弃了。但老人没有放下武器,只是再抵抗下去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老人不是一个失败者,而是一个成功者。

在故事最后,有一句话“老人正梦见狮子”,这个狮子其实代表着勇气、力量和信念。老人之所以能在那么多次地相争中不放弃,其实是因为他心中有一只狮子,也正是因为他心中有那个小男孩,可能那个小男孩就是年轻时的他,也是他的一种初心。有信念和初心的支撑,他就可以与命运相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命运是可以抵抗的,但不一定会成功,可如果不尝试又怎么可能会知道呢?就算没有成功,但在人生旅途中,选择顽强抗争的人依然是一位英雄!

应舒与蔚

好汉也记当年勇

每个老人心里,似乎都装着一个英雄梦,那便是年轻时,自己干过的那番大事。但是,他们只能梦想着,不,不能说是梦想,而是回想。那件事或许没有那么大,也没有那么非凡,但仍然能让人终生难忘,日复一日,回味着曾经的那种感受。但又是什么,使得人们只能回想与回味,而不去真正的做出来呢?与其说是受到了年龄的约束,还不如说是他们内心已经没有过去的那股冲劲了。

《老人与海》里的圣地亚哥似乎就是这样的老人。他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老人了,但唯一能值得他骄傲的是——他在年轻时,曾捕到过一条大鱼。那可不是一条简简单单的大鱼,这够老人吹嘘一生的了。但是,老人竟然已经连续八十七天未捕到一条鱼了,一条也没有。

老人出去捕鱼了。太阳还尚未升起,大海依旧,一尘未变。老人对大海总是敬畏着的,他把大海看作女性,她仁慈而又十分美丽,然而她也能变得很残暴,而且总是来得突然。她给人或者不愿给人莫大的恩惠,如果她干出任性或缺德的事儿来,那是因为她由不得自己罢了。就是因为老人对大海有这样的看法,他才能包容一切在捕鱼时遇到的不幸。

终于,老人遇到了大鱼,他的运气来了,也可以说是考验来了。伤口和饥饿困扰着他,使他感到无助,想放弃。老人想了无数次“要是孩子在就好了”,但问题是孩子不在,他必须要靠自己。孩子就如同老人的初心,时时刻刻都警醒着老人。老人在狭小的渔船上,在无数次的昏睡中,他都梦见了那只狮子,让他充满力量,让他有了力量坚持下去。在各种信念的支撑下,老人捕到了大鱼!

但是,在回去的路上,鲨鱼来了。鲨鱼如同无数的诱惑摆在老人面前,如果放弃了大鱼,老人就可以安好地回家,不会发生任何生命危险。但是,老人选择了坚持下来,一战到底,去抵制诱惑。

哦——老人终于战胜了大鱼,战胜了自己。虽然,在最后大鱼只剩下鱼尾和一条脊骨了。但是老人依旧胜利,他的坚强与勇敢足以证明了这一切,也足以证明了他家门口的旗子不象征着失败!他完成了他的英雄梦,也找回了他年轻时的那股冲劲儿!

捕鱼,捕到的是自己的青春。

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老人的故事,还是海明威的故事。海明威是《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是在世界文坛享有盛名的美国作家,也是美国大众心目中富有传奇的文化英雄。但实际上,海明威在晚年的时候,已经被民众认为已经没有曾经的写作实力了。但是,海明威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想着写出一部“既追求博学高雅之士的赞美,又要获得粗通文墨的读者喜爱”的作品,最终他写出了《老人与海》这部著作,证明了自己。这也是属于我们所有在所谓命运命运选择抗争的人的故事。

张文茜

《老人与海》——中外信仰的结合

从《老人与海》中,可看出海明威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能够在表层的故事与情节中添加许多隐藏在深处的深层含义。首先,这部作品是呈现了海明威自身的一种形象,其中的主角老人便是海明威,这是作者在创作时故意透露出来的。

老人在出海远航时,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不用说,这是一条老人从没有见过的大鱼,它的身体比老人所乘坐的船要大得多。这个大鱼的形象是被慢慢的塑造出来的,从海底渐渐浮上水面的过程也是海明威创作作品时的过程。显然,老人捕到这条鱼,是很高兴的,哪怕它大得超乎想象以至无法控制。同样,海明威在完成《老人与海》这部巨作时,内心也是兴奋的。后来,老人遭到鲨鱼袭击,也是海明威设定的。这就好比《老人与海》出版后,遭到无数评论者的唾骂。当然,也有那些把作品抬高的评论者,它们就是海明威在书中提到的“优雅的鲨鱼”,它是“最先达到的那一条”。(原句如此,编者注)

另外一点,是基督教的一个层面。老人,也可以说是耶稣·基督的一个化身,只不过,这是一位离群索居的基督。基督终将被钉上十字架,老人则永远打不到鱼,他的船上的帆收拢后看来像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老人和基督就连外表都是像的,基督也如同一个饱经患难的老人,可折磨却还是不肯从他身上转移,他就这么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它是那么重,把他的腰都压弯了。可是,老人与基督从没有想过“放弃”二字,他们又是那么坚忍不拔。老人八十四天没有打到鱼。这整整八十四天之中,老人每天都在打渔,虽然没有一次成功,但更没有一次放弃。然而,这八十四天也是作者在读过《圣经》后,计算并设定好的天数。这个数字含有深意在内,那是基督教中特有的八十七天。相差的这三天正好是老人出海打渔的天数,也是耶稣·基督复活的那段时间,二者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不过,老人最后的精神永生了,胜利了。的确,他永远存在于天地之间。

其实,《老人与海》不仅仅讲了这些,它还可以与道家融合为一体。

道家,推崇赤子之心。书中说老人在捕鱼时不停地自言自语,说明他习惯于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表面上,老人好似孤独,可他的内心是不孤独的,换句话说,他已修炼到了道家的最高境界——内心没有杂念。老人的心中永远装着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狮子。只要狮子还在,他就不会绝望。老人的心又与小男孩的心一样的纯净,哪怕他饱经磨难。

所有宗教信仰都朝着一个方向——美好与信念。《老人与海》中的所有事物也都有一个象征——大鱼象征内在的营养;鲨鱼象征一切外在的诱惑与内在的堕落;小男孩则是你的初心;老人常常梦见的狮子象征的是勇气、信念与力量,还有内心的信仰。

本书用“老人梦见狮子”这么一个意象来做结尾,说明了《老人与海》从深层意义上理解则是希望,并不是表面上所描写的黑暗与无尽的磨难。

这位消瘦的老人,永生了。

陶静雯

你是圣地亚哥吗

先想象一个场景:你是一位渔夫,你出海远航捕鱼,等了三天,你终于钓上了一条大鱼,但大鱼毕竟是大鱼,它力气很大,你只能静静等待大鱼的力气消耗完,才能将大鱼带回家。那么,你是选择耗下去,还是直接将这大鱼放走?

我的选择是——等待大鱼没了力气,静静等候。老人的选择亦是如此。

《老人与海》讲述的是一位高龄老人在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出海捕鱼,三天三夜都在和一只超大马林鱼作斗争,最后马林鱼不幸被鲨鱼吃掉,老人只带回了一条巨大的脊梁骨。在此期间,老人还多次梦到了一群年轻的狮子。我相信,这些狮子代表了老人和大鱼的斗争的决心,与鲨鱼一决高下的决心,同时,狮子也代表了你面对困难时的信念(信仰)。

在想想老人在与大鱼斗争时,都发生了什么。书中这样说道——“那大鱼掀动了一下,把他拖倒在地,眼睛被划了一道口子。鲜血从他脸颊淌下。”我想,老人经历的不仅仅只有这些,困难也不止这些——不止肉体上的伤害,还有精神上的伤害。在港湾,老人已经不是那个年轻力壮的青年,并且84天未捕到鱼,他成为其他渔夫嘴里的笑话,连他身边最亲近的小男孩也被父母调走……包括这一次出海,没有人陪着他,他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想证明自己可以像年轻人一样,可以捕到鱼!

正是因为他想证明自己,他才会一直梦见年轻的狮子,想着自己也像年轻的时候一样强大,他拥有自己的信仰,而这信仰,是鲨鱼打不败的。

鲨鱼夺走了老人的什么?他的大鱼,还是他的信仰?不,它们什么都没有夺走。大鱼像磨难,你必须时时刻刻和它搏斗;鲨鱼就像外在的诱惑,也就是说,你放弃了大鱼,你同时也被诱惑引诱了,也就意味着你未曾挑战自己或者挑战过程中放弃了。

放弃和接受的选择何不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捕的不是大鱼,而是去捕梦。梦像那大鱼,时时刻刻和我们拼搏,或许有时候会将我们打伤,甚至让我们失去生活的希望,但你去努力实现梦想的过程,难道不是自己成长的过程吗?你同老人一样,需要经历追梦路上的一切困难,你才能捕到属于自己的“大鱼”。而那狮子,就是你去接受大鱼的勇气。

大鱼像磨难,鲨鱼像诱惑,狮子像勇气,而你是那位圣地亚哥吗?

刘颖

为荣誉而战

老人已经是第八十四天没逮到一条鱼了,真是倒霉到了极点。这本书对于我而言,算是个悲剧吧。经历了那么的努力,终是没逮到一条鱼,看来那句“阳光总在风雨后”也不是完全有道理,有时候也得看情况。

老人是个英雄,可以说是虽败犹荣,可我不觉得。今天老师问大家:要是老人是你,你愿意没有物质上的,而只有精神吗?大家普遍都说愿意,其实我有另外的想法。老人是个渔民,并没有着更高的精神上的追求。我要是渔民,我就只会想把最基本的物质层面管好,毕竟英雄这字眼,也是我们给老人冠上的,可这并不代表着老人心里的想法。

一直没捕到鱼,使老人沮丧,可这沮丧背后迎来的是什么?是紧接着的更沮丧,还是撸起袖子加油干?毫无疑问的是,老人他站起来了。过了几天后老人再次出门打鱼,他打到了!是一条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鱼!可天上会白白掉馅饼吗?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回报吗?有可能。可那么重的鱼,会让老人轻而易举的把自己带走吗?不存在的,老人或许要更大的努力才能“抱大鱼”。

鱼跟老人抗衡了几天几夜。其实鱼也是英雄,它也为它的命运不屈不挠地守卫着。在这场恶战中,鱼和老人其实都在为自己的命运而拼命,而这时来了头鲨鱼,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们都在折磨老人。其实老人随时都可以放手,可他并没有,他甚至没有说过一句“不”。即使这是一场结局早已定下的战斗。可经过了一次次的奋斗,他赢了。

老人跟鲨鱼战斗完后,他已经一无所有了,连船桨都在跟鲨鱼搏斗中失去了,他拼命守护的东西早已不见了。在这我想问一个问题:既然老人早已知道自己斗不过鲨鱼,为何还要拼命抗衡?难道这叫破罐子破摔吗?或许是,或许不是。老人可能是为了心中的那份荣耀而去奋斗,就像老人梦里的狮子一样,勇猛,不服输,带着王者的骄傲。

虽然一无所有,可这历程却是万般可贵的,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我要去学习的。强者求更高的层次,弱者去向强者学习。生活中并没有谁比谁低一等,也不用去羡慕别人。努力了起码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可没努力就喊不行的人,连成功的概率都没有。什么都不图,只为心中的那份荣耀而战!

郝蕴恺

《老人与海》,一种解释

(这里不做对《老人与海》的情节梳理。)

《老人与海》所传达的思想很简单——励志。这主要体现在书的末尾,老人捕鱼空手而归,已经连续85天没捕着鱼了,而且搞得精疲力尽。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老人也没有产生负面情绪,老人和小男孩仍然十分乐观地讨论着下次怎样捕鱼。这有一种警示意义:别人困苦到如此地步,却仍然励精励志,你却为何……

《老人与海》整本书都有着一种乐观情调,其中的人物也没有丝毫的萎靡不振,文中的老人,更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仰。当鲨群围攻老人的大鱼时,老人在知道鱼自己经不可能把鱼带回港了,但是老人仍然用桨打鱼、用舵打鱼,就算知道早已无力回天,老人仍然做着努力。

《老人与海》与当时盛行的基督教有着密切的联系,文中老人用吊索拉鱼始终不放,结果磨破的双手,这与耶稣相似。最后,老人回港时只带回一条白骨。这个场景的原型是耶稣背负十字架,《老人与海》和基督都经历了磨难,虽然矢志不渝,可最后却都没得到回报,作者要的不是故事结尾的皆大欢喜,而是人的意志、人性之美。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基督教造就了《老人与海》,也是时代造就了《老人与海》。《老人与海》的很多细节描写都有基督教的原型。比如说老人觉得杀鲨鱼是一种罪过,当鲨鱼被老人打伤还未死的时候的那种顽强、倔强,老人心里竟然可怜这些鲨鱼,其中有一种对生灵的怜悯,这可能与基督教有关。

基督教和《老人与海》都适合一些社会地位低贱的人读,适合一些仕途不顺、命运多歧的人来读。这种东西可以抚慰他们的心,尤其是当他们已经为生活付出了巨大努力,却没有回报的时候。

很多人都需要给自己一个解释、一个理由。如果没了这个解释,人们就会觉得生命失去了意义,困苦的人,就会自杀。《老人与海》就是一个解释,一个给世界上困苦的人的生活的一个解释。所以人生顺利的人,往往会对《老人与海》无感。《老人与海》更适合心中有苦的人来读,这也是《老人与海》可以流传开的原因,《老人与海》找到了一个人类共同的话题,描述了一个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并且给了一个解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人与海》:一个人真正的强大,从沉默寡言开始
海明威:火了60多年,收获亿万粉丝的《老人与海》,你看懂了吗?
对《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解读
海明威:孑然一生,优雅的斗士
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有感:老渔夫桑提亚哥给了孩子们3个启示
随笔||读《老人与海》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