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犯罪构造图解 | 收藏



 既遂的故意作为犯 


1. 构成要件

1.1 客观构成要件

1.1.1 特别的行为人要素

1.1.2 犯罪行为

1.1.3 结果

1.1.4 因果关系

1.1.5  必要时 客观归责

1.2 主观构成要件

1.2.1 对所有客观构成要件要索具有故意

1.2.2 其他主观构成要件要素

2. 违法性

2.1 考虑违法阻却事由是否存在

2.2 针对开放的构成要件,对违法性予以分别确定

3. 罪责

3.1 罪责能力

3.2 罪责故意 在容许构成要件错误的情况下予以排除 

3.3 不法意识 在不可避免的禁止错误的情况下予以排除 

3.4 罪责阻却事由

3.5 特别罪责要素

4. 个人刑罚排除或刑罚免除事由

例如“德国刑法典”第306e条第2款规定的主动悔罪

5. 量刑

例如符合“德国刑法典”第243条规定的原则性例示

6. 刑事诉讼要件

例如,需要刑事告诉“德国刑法典”第194条、第230条、第248a条


 未遂的故意作为犯 


1. 预先检验

1.1 主行为没有既遂

1.2 未遂的刑事可罚性

2. 构成要件

2.1 主观构成要件 行为决意 

2.1.1 对所有客观构成要件要素具有故意

2.1.2 其他主观构成要件要素

2.2 客观构成要件

直接着手实行构成要件,“德国刑法典”第22条

3. 违法性

3.1 考虑违法阻却事由是否存在

3.2 针对开放的构成要件,对违法性予以分别确定

4. 罪责

4.1 罪责能力

4.2 罪责故意 在容许构成要件错误的情况下予以排除 

4.3 不法意识 在不可避免的禁止错误的情况下予以排除 

4.4 罪责阻却事由

4.5 特别的罪责要素

5. 个人刑罚排除或刑罚免除事由

例如“德国刑法典”第24条规定的中止、第306e条第2款规定的主动悔罪

6. 量刑

例如符“合德国刑法典”第243条规定的原则性例示

7. 刑事诉讼要件

例如,需要刑事告诉“德国刑法典”第194条、第230条、第248a条


 过失作为犯 


1. 构成要件

1.1 结果、犯罪行为和因果关系

1.2 结果出现在客观上可预见时的客观注意义务之违反

1.3 结果的客观归责,尤其是:

1.3.1 保护目的关联性

1.3.2 义务违反关联性

1.3.3 自我答责原则

2.违法性

3. 罪责

3.1 罪责能力

3.2 特别的罪责要素

3.3 构成要件行为的个人应受谴责性

3.3.1 结果出现在主观上可预见时的主观注意义务之违反

3.3.2 不法认识的可能性 潜在的不法意识 

3.4 包括对合规范行为的不可期待性的罪责阻却事由

4.个人刑罚排除或刑罚免除事由

例如“德国刑法典”第306e条第2款规定的主动悔罪E.刑事诉讼要件

5. 刑事诉讼要件

例如,需要刑事告诉“德国刑法典”第230条


 故意的不真正不作为犯 


1. 构成要件

1.1 客观构成要件

1.1.1 预先检验 如重要,则进行 

—区分作为与不作为

—有所不为的行为属性

1.1.2 出现符合构成要件的结果

1.1.3 尽管有身体移动的可能,然而没有实施客观必要以及法律要求之行为

1.1.4 因果关系

1.1.5 保证人地位

1.1.6 不作为相较于积极作为的等价性  只针对行为定式犯

1.2 主观构成要件

1.2.1 对所有客观构成要件要素具有故意

1.2.2 其他主观构成要件要素

2. 违法性

3. 罪责

检验参考既遂的故意作为犯;

特殊之处:对合规范行为的不可期待性作为其他的罪责阻却事由

4. 个人刑罚排除或刑罚免除事由

例如“德国刑法典”第306e条第2款规定的主动悔罪

5. 量刑

例如符合“德国刑法典”第243条规定的原则性例示

6. 刑事诉讼要件

例如,需要刑事告诉“德国刑法典”第194条、第230条、第248a条


 共同正犯犯 


提示:当个人的犯罪贡献具有不同的比重并且不能肯定是否所有的参与者满足“德国刑法典”第25条第2款规定的前提时,需要对参与者分别进行检验。与此相反,若共同实施犯罪十分明显,则进行合并检验

1. 构成要件

1.1 客观构成要件

1.1.1 特别的行为人要素

1.1.2 非本人实现的一个构成要件要素:归责依据“德国刑法典”第25条第2款的规定

1.1.2.1 共同的犯罪行为计划

1.1.2.2 共同的犯罪实行

1.2 主观构成要件

1.2.1 对所有客观构成要件要素具有故意

1.2.2 其他主观构成要件要素

1.3 “德国刑法典”第28条第2款规定的构成要件偏移

2. 违法性

3. 罪责

检验参考既遂的故意作为犯

4. 个人刑罚排除或刑罚免除事由

例如“德国刑法典”第306e条第2款规定的主动悔罪、第24条规定的中止

5. 量刑

例如符合“德国刑法典”第243条规定的原则性例示

6. 刑事诉讼要件

例如,需要刑事告诉“德国刑法典”第194条、第230条、第248a条


 间接正犯 


提示:针对间接正犯,对行为媒介的刑事可罚性检验要先于对幕后操纵者的检验。只有当行为媒介的行为完全不符合构成要件、不违法或完全无责时,才考虑构成间接正犯

1. 构成要件

1.1 客观构成要件

1.1.1 特别的行为人要素

1.1.2 非本人实现的一个构成要件要素:归责依据“德国刑法典”第25条第1款第二种情形的规定

1.1.2.1 幕后操纵者的认知支配与意欲支配

1.1.2.2 行为媒介的工具属性:在构成要件、违法性以及罪责层面的缺失

1.2 主观构成要件

1.2.1 对所有客观构成要件要素具有故意

1.2.2 其他主观构成要件要素

1.3 “德国刑法典”第28条第2款规定的构成要件偏移

2. 违法性

3. 罪责

检验参考既遂的故意作为犯

4. 个人刑罚排除或刑罚免除事由

例如“德国刑法典”第306e条第2款规定的主动悔罪

5. 量刑

例如符合“德国刑法典”第243条规定的原则性例示

6. 刑事诉讼要件

例如,需要刑事告诉“德国刑法典”第194条、第230条、第248a条


 教唆犯与帮助犯 


1. 构成要件

1.1 客观构成要件

1.1.1 可参与的故意且违法的主行

1.1.2 教唆行为以及帮助行为

1.1.2.1 教唆:引起行为决意

1.1.2.2 帮助:对主行为的支持贡献

1.2 主观构成要件

1.2.1 对主行为具有故意

1.2.2 对教唆以及帮助行为具有故意

2.违法性

3. 罪责

检验参考既遂的故意作为犯

4. 个人刑罚排除或刑罚免除事由

例如“德国刑法典”第306e条第2款规定的主动悔罪

5. 量刑

例如符合“德国刑法典”第243条规定的原则性例示

6. 刑事诉讼要件

例如,需要刑事告诉“德国刑法典”第194条、第230条、第248a条

✲ 本文来源于「德国大学刑法案例辅导·新生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版,作者埃里克·希尔根多夫

埃里克·希尔根多夫,德国尤利乌斯-马克西米利安-维尔茨堡大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法理学、信息法学与法律信息学教授,大学机器人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中德刑法学者联合会德方召集人。研究重点:医事与生物刑法、计算机互联网刑法、数据保护、机器人科技的伦理与法律

 - 新书推荐 - 

德国大学刑法案例辅导(新生卷、进阶卷、司法考试备考卷)

埃里克·希尔根多夫/著      2019年12月版

在德国,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从第一学期就开始学习解析案例的方法。法学教育和司法实践紧密相连。

本案例集最早可回溯到1993年,从2010年开始以三卷案例集(新生卷、进阶卷、司法考试备考卷)的形式在德国出版。书中详尽收录了在德国法学教育中富有讨论价值的刑法案例,展现了案例解析的结构,并为学生提供了练习的机会。这三卷案例集,可使读者独立掌握在法治国框架内解析刑法案例的方法。

作者希望可以通过这三卷案例集的翻译和出版,为中国的刑法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希望读者开卷有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华伟:数额犯未遂问题研究
德国刑事诉讼中的协商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
郑延谱:预备犯处罚界限论
德国刑法中被宣告违宪的财产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