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一说钱锺书的《围城》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电视剧围城开头旁白的这句话也被写在了很多版围城的封腰、封面、封底。

原文中有类似的一句话。是钱钟书借书中事和书中人,说了一段:

慎明道:“关于Bertie(罗素)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他引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是说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égéé,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但《围城》这本书可看的东西绝不仅仅是一句话可以概括的。

1.信手拈来的用典和处处可见的幽默

如书中写到:“柏拉图《理想国》里就说兵士对敌人,医生对病人,官吏对民众都应该哄骗。圣如孔子,还假装生病,哄走了儒悲,孟子甚至对齐宣王也撒谎装病。”而孔子装病,就出自《论语·阳货》:“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幽默也处处可见,比如写“婚姻是两家人的事”:许多人谈婚姻,语气仿佛是同性恋爱,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是羡慕她的老子或她的哥哥。比如描写方鸿渐忘记了演讲内容:“拼命追忆,只像把筛子去盛水。一着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思想的线索要打成结又松散了。”又比如形容三闾大学的校长高松年是一个老科学家的时候,钱钟书发了一段议论:“将来国语文法发展完备,总有一天可以明白地分开‘老的科学家’和‘老科学的家’。”

有些幽默,即使放在现如今,也不算过时:“房子比职业更难找。满街是屋,可是轮不到他们住。上海仿佛希望每个新来的人都像只戴壳的蜗牛,随身带着宿舍。”不禁让我想起我妈我姨她们在上海搬家的岁月,光是想想就觉得伤元气。

就连损人都损得很有意思。比如董斜川写诗的时候,褚慎明危坐不说话,像内视着潜意识深处的趣事而微笑,比了他那神秘的笑容,蒙娜丽莎的笑算不得什么一回事。不知是在讽刺董斜川还是讽刺褚慎明。

甚至还有如同相声一样的包袱。在方鸿渐和孙柔嘉结婚的时候,方鸿渐的父亲方遯翁送给新婚夫妇一个钟,还说:“这个钟走得非常准,我昨天试过的,每点钟只走慢七分,记号,要走慢七分。”在结尾,又出现了这不准时的祖传老钟,这时候这个钟已经慢了五个钟头。而在五个钟头前,方鸿渐回家路上决意对孙柔嘉好,孙柔嘉也希望方鸿渐和她姑姑和好,并且为方鸿渐找个工作。而在五个钟头之后,孙柔嘉出走,方鸿渐在计划着没有孙柔嘉的生活中睡着了。只剩下这个一直走慢的钟,幽默中带着讽刺和伤感。

2.寥寥几笔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孙柔嘉在白纸上点了几点就画出了汪太太的“扼要”:十点红指甲,一张红嘴唇。钱钟书在书中的笔法也和孙柔嘉这点类似。

比如董斜川写诗的时候,褚慎明危坐不说话,像内视着潜意识深处的趣事而微笑,比了他那神秘的笑容,蒙娜丽莎的笑算不得什么一回事。

我最喜欢的一段,莫过于褚慎明的“经典回答”。起因于方鸿渐初见褚慎明,和其攀谈时问了一句“褚先生最近研究些什么哲学问题?”而褚慎明讳莫如深地等到了苏文纨小姐来了之后才肯回答这个问题。而钱钟书作为旁白,也用了春秋笔法形容褚慎明这是“表演”。褚慎明表演道:“这句话严格分析起来,有点毛病。哲学家碰见问题,第一步研究问题:这成不成问题,不成问题的是假问题pseudoquestion,不用解决,也不可解决。假使成问题呢,第二步是研究解决:相传的解决是正确不正确,要不要修正。你的意思恐怕不是问我研究什么问题,而是问我研究什么问题的解决。”钱钟书又加上了一笔:方鸿渐惊奇,董斜川厌倦。“等苏小姐”、“表演”、“董斜川的厌倦”。几个细节一拼起来,就是褚慎明的“扼要”了。

早在“江一燕体”出现之前,钟书先生就已经讽刺过这种行为了: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可以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书中的张吉民就是这么一个人,几乎有整整一页都是张吉民嵌着英文字的中国话。而在张吉民用美国的“headache”指太太而不是头痛使得方鸿渐自惭寡陋的时候,张吉民卖弄的形象彻底饱满了。

除此之外,更有聪敏伶俐的唐晓芙,为了省钱而偷偷吃烤红薯的李梅亭等一众只着墨几处便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

3.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婚姻

方鸿渐有两个弟弟,鹏图和凤仪,都已结婚,他们的妻子在书中并没有姓名,只用“二奶奶”、“三奶奶”指代。她们两人本有矛盾,但是因为听说方鸿渐订婚的消息,妯娌之间先对未来方家的大奶奶一通臧否,竟然出奇地“统一战线”,孙柔嘉也就这么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做了一回“和平使者”。而且还猜测孙柔嘉是否是未婚先孕所以二人着急结婚,而真的见到了孙柔嘉之后,二人“对她的身材,不无失望”,这一段,也是脍炙人口。

在这一事件之后,书的内容几乎全是方鸿渐和孙柔嘉之间的矛盾以及吵架,两人之间吵架的内容从生活到工作、从家具到房子、从穿衣到吃饭、从亲戚朋友到姑姑的狗,生活中的琐事几乎无所不包。矛盾激化到高潮时,孙柔嘉出走,全书也就在高潮之中结束。

在围城的评论中,不乏对于方鸿渐、苏文纨、孙柔嘉等人物形象的剖析,然后分析为何方鸿渐没有选择苏文纨,为何唐晓芙拒绝了方鸿渐,以及方鸿渐和孙柔嘉为何吵个不停。我虽然偶尔喜欢臧否人物,但是经历了高中语文的洗礼之后,对于“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早就没了兴趣。

围城中可看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还有方鸿渐一行人去三闾大学途中的种种挫折,一群知识分子在三闾大学中的故事,赵辛楣和汪太太之间的情意和他们仅仅去散了一晚上的步就弄得满城风雨,以及赵辛楣、孙柔嘉、方鸿渐如何进入三闾大学又如何从中出来。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以这么一句话总结《围城》没有任何不妥,但是就像用“这是一幅北宋的风俗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一样,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儿,但是真的要体会这句凝练的话,还得自己看看图中到底有什么。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者用政治考试的话说,“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

小说嘛,还是得自己去看才能知道其中滋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钟书《围城》赏析
再读《围城》
[散文随笔]围城,围住心城
《围城》:人生的困局,你该如何突围?
再读围城---我看方鸿渐(摘)
《围城》解读:平凡与平庸之间,你忽略的是这3点人生感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