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喜欢医书的人儿,看过来(荐书)

作者/居业

编校/三三


【导读】耐心读完居业的这篇书稿,深感惭愧。比之于居业的认真与努力,还有那份对中医的挚爱,我们这些每天在医院规培的学生越来越西化了,少了那份中医人本有的踏实。自然,在谈吐一瞬间,对于中医的自信也变得微弱了。而今天居业书稿中的文字,点燃了我似乎已经湮没的热情,我们应该重拾那份对中医的爱,不是吗?而重拾对中医的爱,则从中医书开始!


居业书稿系列

喜欢医书的人儿,看过来(荐书)

喜欢医书的人儿,看过来(荐书)

喜欢医书的人儿,看过来(荐书)


1.《谦斋医学讲稿》秦伯未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年4月第一版

 

推荐理由:秦伯未先生的著作水平很高,他的著作我几乎都有,个个经典。这本书是秦老历年间给学生、实习学生、医院大夫,学校教师等讲课的讲稿集结而成,书中内容广泛,几乎涉及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并且十分贴近临床。

 

比如书中专门有一章是论述“种种退热治法”的,一共列举了十四种,详细而完备,对于临床很有参考价值。还有一章是论述肝病的,详细解释了各种有关于肝病名词的含义,比如“肝阳上亢”和“肝火上炎”的区别,“肝血虚”和“肝阴虚”的不同,真的是大家风范,当时是大二时候读的,让那时的我大开眼界。其他的除了具体的疾病治疗,还有一篇值得一提。

 

就是“运用中医理法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这篇,一看名字,就能知道中心思想,我觉得这种思路对于当代的中医尤其重要,里面列举了秦老颇有心得的几个疾病加以分析,秦老的思路一定会给予大家启发的,内容不多说了,大家买来自行阅读吧。

 

2.《任应秋运气学说六讲》任应秋著 任廷革整理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0年2月第一版

 

推荐理由:对于运气学说,相信任何习中医者都会多多少少有所涉猎,虽然达不到像田合禄先生那样可以据其断病,但大致关于物候方面的了解,多少也会对您判断季节病方面有所帮助。

 

本书是任老研究运气学的主要著作,也是讲稿的形式。书本不厚,但是含金量相当高,我当年研究运气学说,就是从这本书入门的。任老的这本书,虽然比不得方药中先生《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对于七篇大论的详细解析,但是却提纲挈领,整本书完全脱胎于七篇大论,并参以张景岳的研究。记得当时初读这本书时,是在生化的课堂上,整整两个小时的课,我清晰的记得我只读了三页,真的是一句话不懂,理解不了下一句,这一段不懂,无法串起来下一段。如果你想研究运气学说,这本书不厚,却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值得反复研究。

 

3.《临证脉学十六讲》姚梅龄编著 石强整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9月第一版

 

推荐理由:我在推荐《中华脉诊的奥秘》一书时说过,在脉学书中,其对我影响第二,而第一我卖了个关子,现在揭晓答案,就是姚梅龄的这本《临证脉学十六讲》。因为这本书给我的影响实在太大,所以我打算很详细的介绍,具体如下。

 

这本书是以讲座录音整理成的,有很强的阅读性,这是本书的一个亮点。说白了,就是一反脉学书的晦涩难懂,这本书深入浅出,不知不觉中把你带入到讲座的情景当中去。这是我读这本书的第一感受。顺便说一句,封面设计也很漂亮哈!

 

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是:脉诊总论、脉诊各论、临床上几种特殊病脉的转变。在这三篇中,我着重说一下我认为比较刷新脉学观念的几个方面:

 

其一是,以脉率、脉律、脉位、脉体、脉力及脉势六方面,客观分类了29个脉象,纲举目张。并且新提出来一种复合脉的分类,包括革脉、牢脉等等。这种分类方法,非常便于体会和掌握。

 

其二是,提出了脉象的记录格式。倡导记录脉象应三部九侯,无一不漏,这样才能完整的通过各部脉象来判断体质状态与疾病状态,不应该只记录对于疾病有意义的基本脉象。

 

其三是,以脉象的形成机理代替传统脉学专著中的脉象主病,并且根据临床其在临床上出现的概率大小进行排序。例如滑脉主痰是一般的传统共识。但此书中说,产生滑脉的机理,依次是热犯气分、痰、怀孕、食积。最常见的是热犯气分。若一见滑脉即断为痰之为病,岂不漏诊误诊。

 

其四是,一个脉象有几个形成机理,例如滑脉有热犯气分、痰、怀孕和食积四个方面,但是如何鉴别呢?本书在脉诊各论篇,除了脉象形成机理的论述,还就如何鉴别进行了说明。

 

其五是,关于脉症真假及脉症丛舍。这里我附上姚梅龄先生提出的三点理由和三个观点:

 

首先“脉症真假”及“脉症丛舍”的提法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足和错误;其次,这种提法或者相关理论可能带来流弊,可能遗害我们中医不浅;再者,“脉症从舍”关系到我们正确理解脉诊价值的问题。

 

所谓假症假脉,是真实而又客观存在的疾病现象,不能主观舍去。

所谓假症假脉,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疾病本质,根本不能舍去。

所谓假症假脉,有时可提示更深层次的发病机理。

 

其六是,本书中到处都是《伤寒论》的条文解析。并且我觉得解析的非常贴近临床和实际,简直秒杀很多专业研究伤寒论的书籍。可以说,本书也可以作为伤寒论的研究著作,也不为过。

 

好了,说了这么多,也只是本书的九牛一毛。其实重要的不是获得多少知识,而是这些知识能多少的刷新你的观念。相信您读后,也会有我一样的感受。

 

4.《中医临证备要》秦伯未等合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10月第一版第7次印刷

 

推荐理由:秦老的书,都特别贴近临床,这本书尤其如此,是具有临床手册作用的一本书。

 

全书就形体部位分为全身症状、头面症状、目症状、耳症状等20类,分别介绍临床常见症状400多种,每个症状各根据病因病机,再结合四诊和其他兼症,分析其不同性质,然后详列相适应的治法。是一部很好的临床参考备查著作。这让我想起秦老的另一本著作,以前推荐过的《内经类证》,也是按症状和疾病分类。和本书异曲同工。可以互相参考。

 

5.《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修订版]朱步先等整理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10月第一版 2013年6月第二版第18次印刷

 

推荐理由:这本书在中医界可谓是响当当的了,不用我推荐,大家估计也都有所耳闻。本书最早在1989年就出版发行了,至今已是第三版修订,每次修订都增加了最新的内容,使本书日臻完善。里面全是朱老的临床用药心得,由门人弟子整理而成,并且由朱老亲自审订,是难得的大家之作。别的不多说了,如果您还没阅读过,建议现在该入手了。

 

6.《重剂起沉疴》仝小林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

 

推荐理由:仝小林是中科院首席研究员,这本书是仝教授率领团队历时两年编纂而成。研究的是中医关于用药剂量的问题,在这个领域本书很有代表性。

 

在剂量问题上,中医界现在的普遍用方计量,不外乎十到二十克,个别药最大量也不过是三十克。我实习接触到临床之后,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在搜寻这方面的著作,而这本书,在我看来,研究范围之广,态度之严禁,很多这方面的著作难以相比。书中着重对《伤寒论》当中普遍应用药物的剂量论述,是研究《伤寒论》剂量问题的重要参考书。

 

并且书前还有国医大师邓铁涛和周仲英的题词,以及朱良春先生的代序,足可见本书受到了中医界权威的赞赏。

 

7.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第三版)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广东省药品检验所编著 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年2月第三版第6次印刷

 

推荐理由:这本书是我进入中药房开始练习认药抓药后购买的。缘起于对于本药房茯苓的真假疑问。当时查阅了《中药鉴定学》,但总不能得到满意答案。通过中医书友会的平台认识了一名在药厂做中药检验的同道。给我推荐了这本书。

 

本书是在鉴定中药方面权威著作,因为是以图片鉴定为主,所以更加直观。并且在正品图谱后面,列举了市场上最容易作伪的非正品,并配以图谱,相当实用。如果想要学习中药鉴定方面,建议此书必备。

 

还有一本理论研究中药鉴定方面的著作,是谢宗万先生所写,以后会有所介绍。

 

8.《用药心得十讲》第三版 焦树德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7年6月第1版 2012年5月第3版第27次印刷

 

推荐理由:这本书是焦树德老先生在临床用药方面的心得体会,因为是讲稿,所以特别可读。和我之前推荐过的《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体例类似,但内容大不相同。

 

读之可以感受到焦老的用药心得,真是多年的临床总结,书中每每出现“我常用……”“这是我常用的配伍”、“我的习惯用法”、“此法是我常用的方法,不必怀疑”等等的话语。

 

特别是第一讲“用药需注意什么”里面的一些观点,对于临床用药,非常有帮助,比如焦老的“注意结合运用现代科研成果”以及“尽量能认识中药饮片”的观点,就针砭时弊,指出了临床上一些医生存在的偏见和问题。

 

本书出版三十余年来,深受基层临床医生的喜爱,再版多次,印次繁多。焦老本人也是全国著名的中医专家,是少有的学验俱丰的中医家。

 

9.《名老中医之路》周凤梧等主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一版

 

推荐理由:《名老中医之路》在中医界里应该是很有代表性的著作,几乎近代中医界的有所建树的大家都囊括在内了。每一篇都介绍了其从如何学习中医,到一生的经验总结及教训,到给中医后学的学习及临床建议,每一篇都很有价值。

 

我还应该强调,这本书,不止是初学者应该阅读,即使步入临床的医生更应该好好的品读。从前辈的这些介绍性的文章中,难道仅仅是经验的传授吗?我想,更加宝贵的是前辈们在求学和临床上一些教训,应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我清晰的记得其中一位医家(具体哪位忘记了),把《伤寒论》中的方子按照以方类证的思想加以整理,自以为是独创。但其后发现了前人早已做过。但作者回忆说,这次整理对他研究《伤寒论》益处非常之大。如果因为前人整理过,自己就不去亲自体验一下整理的过程,这种益处如何得到呢?要知道这种益处不是拾人牙慧能得来的。这不正好告诉了我们,在这个书籍爆炸的年代,我们应该以什么的态度对待前人的经验吗。这种例子,在书中有很多。所以,我才说,这真的不是入门书一类的。所以,强烈推荐给大家,常读常新。

 

10.《脉诀汇辨校释》清·李延罡著 汪剑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年1月第一版

 

推荐理由:本书作者是明代著名医家李中梓的孙侄儿。众所周知,李氏的脉诊是出了名的,他有一本脉书《诊家正眼》,是中医脉学史上重要的著作之一。而李延罡跟随李中梓习医,尽得其脉学真传。记得《这才是中医》里提到过这本书。罗大伦评价是“脉诊领域很重要的著作”。

 

我再次得知这本书,是因为这是我校全国名老中医胡老推荐给他弟子们的脉学书。起先还没有这么重视,现在赶紧买来。这个版本是目前最好的版本,主编带领团队对本书进行了校对,并且在难懂处加了编者按。此书汇集了清以前历代脉学精华,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


本文由居业原创并授权中医集结号发表,由中医集结号编辑整理,尊重知识和劳动,转载请注明出处与原作者。

--------------------------------------------------------

中医集结号

传递中医正能量

集结中医有志之士

加入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周一缕书香| 临证脉学十六讲拨开迷雾见真章
讲四时脉法 一
扁鹊医书出土有60个药方 首次发现兽医书
脉学解疑:临床脉象与医书所言差矣
[转]余瀛鳌:学中医药典籍必当“善入善出”
医林进阶——阴阳五行脉法篇 | 百草居(原华夏中医论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