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伤寒论》之“误解”| 伤寒

中医肖相如



《伤寒论》第293条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结合临床解读第293条

原文所言少阴病,可以是寒化证,也可以是热化证;八九日乃言其病程较长;一身手足尽热,示人原来没有热,或者没有一身尽热;膀胱为太阳之腑,膀胱之热循经外达,故热在膀胱;由于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故见便血,此可能为尿血。


其实,原文所述的表现,在肾病科的临床中是常见的问题。即肾阴虚或肾阳虚的病人,若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则病人可出现发热,尿血及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


此时的治疗应急则治标。先用清热利水通淋之法,如选用八正散之类。急性期过后,可用猪苓汤,或者知柏地黄汤之类善后。


至于柯韵伯认为轻则用猪苓汤,重则用黄连阿胶汤;常器之谓可用桃核承气汤、芍药地黄汤之类,并不太适合于泌尿系统感染的急性期。


结合临床揭秘“误解”

大部分教材和医家认为这是少阴病由阴转阳,脏邪出腑,病情向愈。并认为血尿是阳复太过,灼伤血络。这显然是没有临床经历的想当然!


一个少阴寒化证的病人,在阳气恢复,病情向愈的过程中会出现全身发烧,尿血,或者还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吗?阳气还有恢复太过的时候吗?


如果在临床上见过泌尿系统感染的病人,概念会很清楚,病人可以有阴虚或者阳虚的表现,但感染的症状肯定是邪实,是热邪或者湿热之邪造成的,不会是人体的阳气。


同时,还应考虑结合后世的温病学说进行理解,有可能是热入血分的表现。


如果尿血的同时有全身性的出血,并有热入血分的其他临床表现,则应遵循叶天士“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原则,选用犀角地黄汤之类。


著名医家的解读举例

 喻嘉言

少阴病难于得热,热则阴病见阳,故前篇谓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然病至八九日,阴邪内解之时,反一身手足尽热,则少阴必无此候。当是脏邪传腑,肾移热于膀胱之证也。以膀胱主表,一身及手足正躯壳之表,故尔尽热也。膀胱之血为少阴之热所逼,其主必趋二阴之窍,以阴主降故也。


汪苓友

少阴肾经也,与太阳膀胱经为表里,少阴病八九日,寒邪郁而变热,热势已极,有不入阳明胃府,而本经之府者,故云热在膀胱也。一身手足尽热者,言其热自内达外,与表热不同,膀胱为多血之经,肾又开窍于二阴,热在膀胱,则下焦之血受伤,故从前后便而出也。


钱天来

必便血三字,前注家俱谓必出二阴之窍,恐热邪虽在膀胱,而血未必从小便出也。


柯韵伯

太阳主一身之表,为诸阳主气,手足者,诸阳之本,故一身手足尽热。太阳经多血,血得热则行,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故尿血也。此里传表证,是自阴转阳则易解,故身热虽甚不死。


写在后面

上述注家虽旁征博引,但不得要领,就是因为没有结合临床体验。


所以学习、研究《伤寒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临床,用《伤寒论》指导临床,从临床理解《伤寒论》。



开公众号以来,后台以及新浪微博里陆陆续续遇见很多朋友询问我讲伤寒的课程,是否可以跟门诊,是否收徒,是否可以师承。目前还没有开放跟门诊抄方,收徒以及师承的计划,因为本身跟诊抄方的学生比较多,但是未来安排合理了,会给大家机会,还请大家持续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床解读《伤寒论》第293条
频数遗沥,前列腺炎,小便不利,点滴而出,小便余沥,尿不尽,七味地黄汤
治尿血伴尿痛尿急≤尿急≥
《伤寒论》学习笔记183
少阴证的兼变证.热郁膀胱证
前列腺肥大 桂附地黄汤龙胆泻肝汤加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