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的画作风格强烈,超越传统,代表性的“指画”,耐人寻味

潘天寿,当代 (1897-1971),字大颐,号寿者,又号雷婆头峰寿者、古竹园丁、懒秃,现代画家、教育家。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擅画鹰、八哥、松、梅等,落笔大胆,画面灵动,点染细心,充满着蓬勃的张力和豪气。

潘天寿《墨梅图》

潘天寿生于1897年3月14日。父亲潘秉璋是村里少有的秀才,担任乡长多年,有文化,写得一手好字,每天的耳濡目染对潘天寿走艺术道路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母亲周氏多才多艺,擅长剪纸,为潘天寿后来走绘画之路创造了非常良好的条件。

潘天寿 《梅竹图》

潘天寿 《梅花水仙》

1915年,潘天寿进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院学习专业绘画。当时,李叔同、朱自清、经亨颐等名师在学校任职,潘天寿开始正式跟随老师进行专业学习,在此期间还积极参加五四运动的学生运动。1923年,潘天寿于上海拜谒吴昌硕老先生,吴昌硕看到他的画后曾为他作诗一首,诗开头即云:“龙湫野瀑雁荡云,石梁气脉通氤氲。久久气与木石斗,无挂碍处生阿寿。”

《指墨八哥》

《映日》

潘天寿先生认为中国画重意境,在绘画中体现诗境与在诗中追求画意,成为诗与画创作中的高层次要求。潘天寿的国画艺术语言特色是强劲霸悍的笔墨线条,在笔墨造型的表现上,潘天寿追求强韧沉雄的表达方式,将画的立意、形态、骨气凝于笔端,“天惊地怪见落笔”也即潘天寿绘画的风格所在。

记写雁荡山花 记写雁荡山花

春色图

无边春色

潘天寿艺术的可贵在于他大胆的创新精神,潘天寿“常中求变以悟常,变中求常以悟变”。在其绘画作品中,指墨画的作品数量占据大半,这便是潘天寿“变”的内容。用手指蘸墨,作大幅画时,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下,其效果和气势愈发磅礴有力、恢弘壮阔。

《松鹰》

潘天寿 鹫鹰磐石图

潘天寿 1962年作 鹰石图(指画)

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布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聚含着天地人文之大道。

潘天寿 秃鹫 (拍品,同潘天寿纪念馆藏品)

潘天寿 松鹰 款识:雷婆头峰寿者指墨

潘天寿 英雄独立

潘天寿 松竹鹰石图

潘天寿 松鹰图

潘天寿 雄视

在潘天寿的画作中,其作品很少包含雍容华贵的牡丹,而且传统画家喜欢运用的梅兰竹菊等君子题材的内容也很少。潘天寿主要结合不知名的野草闲花,让其构成属于自己独特的绘画以及创作特色。在潘天寿的题材拓展方面,采用将花草与自然紧密相连的方式,不断将整个宇宙生机勃勃的特点表达出来,结合大自然的一些野草野花,推动传统花鸟画向着新题材、新的视野方向发展,不断延伸绘画创作的生命力。

从构图或章法方面来讲,潘天寿的作品构图在20世纪其他所有画家作品中也是非常独特的,他的章法和构图是非常经得起推敲和琢磨的。他并没有简单地像其他画家一样去贴标签,而是真正进入自然当中去感受时代的气象。

潘天寿的国画艺术中,线条作为绘画的灵魂,也是构成画面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通过独特的国画艺术语言、个性化的构图特色、拓展的题材内容,也再一次将潘天寿国画艺术的特色彰显出来。

潘天寿先生对艺术的追求和创新的思想主张对当下的艺术界仍然有重要的教育意义。1971年9月,潘天寿的病情忽然奇迹般地转好了,他的大儿子潘炘要为他修剪指甲,他说:“留着吧,好起来我还是要画指头画的……”不过,9月5日凌晨,潘天寿就驾鹤西去。临终之前,他还对指墨画念念不忘,足见他对这样一种非常人能够涉猎的艺术样式是何等地眷恋和痴迷。

潘天寿作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潘天寿国画作品欣赏
潘天寿《江天新霁》
潘天寿:为中国画“强其骨”
在中国绘画史上,除了用毛笔作画以外还有指...
国粹四大家之潘天寿
写意荷花要诀(附潘天寿荷花100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