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嶧山碑
一、背景:
1、嶧山碑簡介:
《嶧山碑》為秦代李斯撰並書,原石唐代已毀,無拓本存世,而其後被翻刻多次。現今流傳最廣的(長安本)刻於宋淳化四年(993),為南唐徐鉉臨寫,鄭文寶重刻現存西安碑林。
此碑常用於小篆學習入門用之,其用筆特點為,藏頭護尾、筆筆中鋒。整體的線條挺拔圓勁、均稱玉潤,形如玉做的筷子。結構嚴謹、橫平豎直。整體章法上橫成行,豎成列。可謂嚴肅之中見生機,靜穆之中有飛動。
2、嶧山碑作者:
李斯,生年不詳,卒於秦二世二年(前208),楚上蔡(今河南上蔡縣西南)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
早年為郡小吏,師從荀子學習帝王之術,學成後西入強秦。入秦之初,得到呂不韋器重,任以為郎。
之後,因勸說秦王政滅諸侯、成帝業,升任長史。秦天下一統大計既定,秦王用李斯計謀,遣人遊說六國,離間各國君臣,並拜其為客卿。秦王政十年(西元前237),秦王欲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被秦王採納,不久又任廷尉。秦統一天下後,李斯出任承相。
秦始皇二十六年,書同文,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採用小篆頒行天下。
3、《嶧山碑》原文內容:
《嶧山碑》全碑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該碑正面,為歌頌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功績。二是該碑的後面是秦二世(胡亥)追刻的詔書部分。現將兩部分內容如下:
【秦始皇刻辭】
皇帝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討伐亂逆。
威動四極,武義直方。戎臣奉詔,經時不久。
滅六暴強,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
既獻泰成,乃降尃惠。親巡遠方,登於繹山。
群臣從者,鹹思攸長。追念亂世,分土建邦。
以開爭理,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
世無萬數,陀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
一家天下,兵不復起。災害滅除,黔首康定。
利澤長久,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著經紀。
譯文:
始皇帝建立了國家,而在此之前,他承襲了諸侯國的王位。他征伐制據為亂的各個小國,威震天下,這是一場正義的統一戰爭。
將領們遵奉他的命令,用了不長的時間,就消滅了六國諸侯的殘暴制據。在秦始皇二十六年,他被尊稱為“皇帝”,明顯地表示出自己是繼承了先祖的法治道路。
偉大的統一事業已經完成,於是秦始皇普降恩惠,親自巡視全國各地。他登上峰山,跟隨的群臣都思緒萬千,感慨不已。追憶動亂不安的年代,由於國家分裂,諸侯割據,因此引發了天下的戰亂。
攻擊與爭奪始終不斷,人民血流遍野,這種情形從上古就開始了。不知經歷了多少年代,直到五帝那樣賢明的君王,也都不能制止戰爭。現在秦始皇統一了天下,戰亂不再發生,災害被全部消滅,百姓安居樂業,利益和恩澤將傳之永久。對於皇帝統一國家的偉業,群臣只能陳述一個大略,把它刻在精美的石頭上,作為國家永久的綱紀。
【秦二世詔書】
皇帝日:“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
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
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
丞相臣斯、臣去疾,禦史大夫臣德。
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
臣昧死請,制曰可。
譯文:
皇帝(秦二世)說:“各地的金石刻都是始皇帝所刻的。現今我承襲了皇帝的稱號,但各地的金石刻中並不稱“始皇帝'(只稱'皇帝’),到了將來,後人看到這些刻石會以為不是始皇帝而是後嗣所刻,那就無法顯現出始皇帝的偉大功績了。”
左丞相臣李斯、右丞相臣馮去疾、禦史大夫臣德冒死上奏:“臣等請求將皇帝(秦二世)的這篇詔書完整地刻在各地始皇帝的刻石後面,那麼後世就會明白金石刻的歸屬者了。臣等冒死請求。”
皇帝(秦二世)下制文說:“可以。”
5、兩個問題:
①《嶧山碑》是鐵線篆還是玉箸篆?
玉箸篆,為什麼?它看上去這麼細。一、我們在學習古帖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古今的差異。千萬不要以現在的視角去理解古代的東西,我們在簡介中提到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翻刻本,而不是真正的秦小篆。
而真正的秦小篆我們可以參照泰山刻石等碑帖進行理解,我們可以窺探到更加接近那時的味道,它實際的筆畫是沒有那麼細的。
二、與李陽冰的鐵線篆《城隍廟碑》、《謙卦碑》相對比,我們也可以感到《嶧山碑》的樸質和線條的圓潤之感,而非實際意義上面的鐵線篆範圍。
題外話,現在也有許多老師將嶧山碑以鐵線篆的形式進行書寫。大家千萬不要感到迷茫,不要去反復質疑它的歸類,《嶧山碑》它就是屬於玉箸篆。
至於我們有些時候看到,一些書法作品的用筆、結字等與碑的原味有所差異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學習碑帖最終的目的,不是完成一次漂亮的複製,而是一種藝術的表達。所以當我們把最基本的東西掌握扎實以後,我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積累和審美力去重新詮釋手中的字帖,並且形式不是唯一的。
②鐵線篆是不是說這種篆書就是寫得像鐵絲一樣?
不是這個意思,其實這的鐵線指的是一種植物,叫做“鐵線草”。這種草與鐵線篆的線條相似,又細又黑,所以便以它來命名了。
二、實踐臨寫:
2.1基本筆畫:
點畫
例字:
橫畫
例字:
豎畫
例字:
撇畫
【注:撇畫的多種寫法可積累】
例字:
捺畫
例字:
鉤畫
【對應豎鉤】
【對應豎彎鉤】
【對應斜鉤】
【對應橫折鉤】
例字:
折畫
【對應橫折】
例字:
baitongjiaoshgi
【對應豎折】
例字:
2.2課前臨帖預備練習:
在嶧山碑學習之前,為了在臨寫的時候可以更加的得心應手,建議可以在臨寫之前做以下幾種練習。
①拉橫線、豎線
要求:盡量將筆畫的粗細保持一致,在多豎多橫排列時保持平行且等距。
(在這強調一個問題:一、就是這種練習大部分稱為學院練習,大概就是指書法專業學生所要做的練習,其實這並都不重要。二、有些網絡上還流傳比今天這個還要詳細的練習,其實這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這個練習是幹嘛的,能對你有什麼幫助。千萬不要盲目迷戀上某個練習,因為毫無意義。)
練習目的:控筆(更好把握筆畫粗細)+中鋒的穩定性。
練習範例:
②對稱弧線
要求:左右弧線弧度保持一致。
練習目的:把握弧線弧度的穩定性、對稱性且對應嶧山碑以下類型的字。
③對稱弧線
要求:兩邊弧度一致,保持平衡。
目的:把握兩邊弧度角度能力,為了臨習時以下類型的字做準備。
以上練習初期可以在每次習字時抽30分鐘左右進行練習,不需要太多時間,也不要迷戀。一定要記住,一切都要運用到字裏去。
2.3臨寫方法
對於這個臨帖的方法其實大同小異,但是篆書有一點就是我們不認識,就更容易形成一種抄書式的練字。就是安安靜靜寫下來,腦子裏一片空白。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