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密:元朝蒙古贵族对汉族女子是否享有初夜权?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长按二维码扫描关注【诗经】,神交君子,邂逅佳人!


在文人笔记与民间传说中,都言元朝的蒙古人占有汉人的“初夜权”。即汉人结婚,新娘必须先送到蒙古保长家过三天,保长享受了“初夜权”后,再将新娘送回。


与这个说法相印证的,中原很多地区汉人有“摔头胎”的习俗,原因就是汉族女子由于“初夜权”被蒙古人占有,必须摔死头胎子女,以保证自家血统的纯正。


中国民俗学开拓人周作人在《谈龙集》中写到:“又浙中有闹房之俗,新婚的首两夜,夫属的亲族男子群集新房,对于新妇得尽情调笑,无所禁忌,虽云在赚新人一笑,盖系后来饰词、实为蛮风之遗留,即初夜权之一变相。”


周作人在文中虽没有明确肯定蒙古人对汉人的剥夺,他显然是认同这些说法的。



其实,这些说法并无史实的支撑,正史更没有相关记载。


这些说法的产生,除了后朝对前朝的污化,主要是文化与制度上的原因。


蒙古人占领中原,依靠的是丛林法则,自身缺少文化,也根本不知晓汉族的文化。草原文化中,没有“贞操”的观念,婚前性行为很普遍,入主中原后同样将这种理念带入汉人区。


蒙古人的“四等人制”,虽然还没有发现有相关法令,但屠寄《蒙兀儿史记》中有记载,也为学术界所公认。元朝建立后,蒙古人作为统治民族列为第一等级,其次根据所征服地区民族的时序,又依次分为色目人、汉人、南人三个等级。四等人的政治待遇有所区别,在任职、科举、刑律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汉人受到压迫,这是肯定的。


在社会管理上,元朝又将“保甲制”推向极端。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制手段,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儒家的政治学说是把国家关系和宗法关系融合为一,家族观念被纳入君统观念之中。汉代有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的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至清,终于形成了与民国时期十进位的保甲制极为相似的“牌甲制”,以10户为1牌,10牌为1甲,10甲为1保,由此建立起了封建皇朝对全国的严密控制。


元朝的保甲制,是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设甲生。这种基层管理者,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这些户的财产等可以随时、随意取用;汉人、南人不得拥有金属刀具,只能共用一把菜刀,且菜刀平日里须寄放在管理者家——对汉人新娶的妻子享有初夜权,与这种为非作歹的管理者有关。


不可否认,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尽管“初夜权”没有作为公开的律令,但不排除它成为蒙古统治者的隐性权利。况且,在汉人形同奴隶的时代,生命都没有保障,更何谈尊严!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朝蒙古贵族对汉族女子是否享有初夜权?
元朝蒙古人“初夜权”是真的吗
100年间汉人女子遭受了太多耻辱,这段历史让人无法忘怀
古人为何要杀死自己的子女?
元朝时的皇室贵族,敢夺汉人女子初夜权吗?
摔头胎和初夜权是谣传:关于蒙元的历史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