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君专栏】名师作文教学专栏:作文捉妖记(1)



搞定作文这只小怪兽


                        ----京冀晋写作教学三人聊



王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任教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陈晓东: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任教于唐山市税东中学

司艳平:中学语文一级教师,任教于山西泽州北义城中学

王:晓东、艳平,借助“语文湿地”这个平台,我们一直在思考研究作文教学的问题,这段时间你们感觉如何?

陈: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啊,我在全年级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学生真正热爱写作的不足百分之十,作文在多数同学的眼中简直如洪水猛兽,让学生闻之而色变。有一位同学在问卷调查表上这样倾泻自己面对写作时心中的苦——

“不是我不喜欢语文,而是不喜欢语文中的作文!甚至一提到这两个字,我的心就发慌,怦怦直跳,它简直就像一个打不死的怪兽,无时无刻不困扰着我。一想到每周一次的作文课,想到作文课上所受的煎熬,这一周的学习都提不起兴趣了。老师,你快救救我吧!”

司:挺心疼孩子们的,在他们眼里,作文就是不折不扣的小妖怪啊,想要捉住它,却感觉浑身是刺,不知从哪里入手。真的就像《捉妖记》里张着血盆大口,四角八爪的怪兽啊!让孩子们用《捉妖记》里的妖们比喻作文,估计大多数人孩子不会选择胡巴,因为作文远没有胡巴可爱,没有胡巴讨人喜欢啊!

王:是啊,教了20多年书了,热爱写作的孩子总体来看比例还是很小的。中语界有句名言,说咱们孩子: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作人,有点儿尖刻,但也基本还是说到点子上的。其实写作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一个人必备的能力。一个人会写作,生命的质量是不同的。但现在搞得如此尴尬,你们觉得问题到底在哪里?

陈:考试就是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无情地勒在了老师和同学的头上。为了应试,老师们不厌其烦地教授学生各种写作技巧,甚至把作文模板化,开头要怎么写,要写几行;中间要分几段,每段怎么开头;结尾怎么扣题。这样完全为了应试的模式化训练极大地伤害了学生写作的热情,学生们沦为了玩偶,沦为了文字的奴隶。

司:从“人格扭曲化”角度来谈……我们经常讲“言为心声”“我手写我心”,写作应该是这个世界通向内心的最真诚的表达,它是沟通我们认识世界、体验生活的桥梁。可是,现在的孩子们,基本不会在作文中讲“真话”,他们会在作文里写“套话”“假话”“大话”,有时甚至是“官话”,一写老师,就是春蚕;一写父母,就是伟大;一写自己,就是要好好努力,天天向上。作文没有真实体验,没有个性化表达,更谈不上人格追求,孩子们都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此种状况着实令人忧虑。

陈: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是我们的学生被困在了笼子里,教室和家两点一线单调的生活,加上厕所最多是三点一线。学生只能感叹现在的生活很无奈,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我们的学生如何能写出好的文章?

司:晓东老师说的问题真实存在,孩子们的生活空间被严重挤压着,生活的大部分内容与学习、与考试有关,贫乏单调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力日趋下降。生活空间狭小,交往对象单一,再加上应试教育的重重桎梏,他们别说体验丰富的生活,就连读点儿书,都成为奢侈,成为稀缺。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没有源头活水的补给,孩子们的作文营养不良也就十分正常了。

陈:我们看世界的方式除了行万里路,还可以读万卷书,现在教科书后面给列出了中学生必读的名著,可是感觉这些名著跟孩子们的生活里的太遥远,孩子们根本提不起兴趣。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吧,一是几乎没有时间,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已经被作业瓜分的所剩无几了;二是你时间这么紧,还读课外书,那简直就是不务正业了。没有了时间,没有了生活,我们学生作文的源头也便枯竭了。

司:对于名著,孩子们更是想说爱她不容易。读名著,悟名著需要静心,安心,才能从经典中真正习得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髓,才能真正悟出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进而慢慢提升人文素养,让自己的作文有人性的味道,有思考的足音,而不是一支没有思想的芦苇。现在的孩子们不但缺少生活的体验,也缺少思想的反思,灵与骨没有,血与肉亦无,这样一来,作文就会成为“豆芽菜”,成为“小病猫”,形销骨立,没有生气。

陈: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虽然我们学生的生活视野很狭窄,如果自己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也还是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你没有发现每天的夕阳都是新的,没有发现冷风中那片红叶还傲然地立在枝头,你没发现清洁工凌晨那准时响起的扫地声,你没发现父亲沉默中的深情,你没发现墙缝中挤出的一株小草,你没发现晚自习后那天上亮起的星星。我们的眼里我们的心里除了考试以外,还应该去发现去体味去收藏更多的美啊!可是啊,我们的心粗糙了,我们的眼睛蒙尘了。

王:网上有一篇挺热的文章,大概意思是“中国人喜欢撒谎,是从写作文开始的”。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但也从一个侧面指出了我们作文教学的问题。作文被妖魔化,首先就是我们写作环境的妖魔化,写作人格的妖魔化。

司:昭君老师说的极是!作文被妖魔化,首先是写作环境的妖魔化,而身为语文老师的我们,不知不觉中,成了写作环境妖魔化的帮凶啊!每到临考之前,我们都会告诉学生开头怎样写,结尾怎样写,中间如何铺排,怎样才能拿高分,如何才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我们战战兢兢,不敢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写作,不敢让他们用小孩的视角去表达,硬是把天真的孩子弄成了世故的成人。久而久之,孩子们的语言远离真纯,变得成人化,世俗化,甚至虚伪化。当我们意识到存在的问题时,才发现我们在错误的路上走了好远。

王:我觉得,要打败写作这只小怪兽,就不能让咱孩子成为校园中的小怪兽,得让他们堂堂正正得做孩子,堂堂正正地过小孩子的生活,堂堂正正地想小孩子的心事……人正常了,文字就容易正常。

陈:是啊,人正常了,他看世界的眼光就正常了;看世界的眼光正常了,他笔下的文字就正常了。我们作为老师,更作为学生的助手,作为学生的朋友,让我们和你,和你们每一个人,携起手来,一起打败作文这只小怪兽,让作文回归生活,露出它天真、可爱的本色。

司:每个年龄阶段的人应该呈现出这个年龄应有的特点,孩子就是孩子,我们不能把孩子教成大人,而应该把我们教成孩子。以“孩子”的心去看待孩子的心,我们就会与孩子一起回归“百草园”,回归“我们的后花园”,在那里,让孩子们任性地当回孩子,随心所欲地想我所想,写我所写。

王:这两个周改随笔,读到不少小清新之作,一扫批改作文之疲惫。我来晒晒,你们来评评,这样的随笔算不算“怪兽”。


 不公平”

                 清华附中小六创新班  诸晨岳

今天,丁丁同学的脚因意外受伤,只能拄杖前行,这下他可成了我们班的“掌中宝”。我们立刻成立了护理小分队,有人帮他背书包,有人帮他拿饭,还有人把自己带的好吃的送给他吃,但最“隆重”的仪式就是护送他上卫生间。

首先,先遣部队开道,他们一路喊着“残疾人出行,请避让!”,一面进行“交通管制”和“道路戒严”,等丁丁走出来,一旦发现“危险”,立即有好几个人把他围在中间,进行重点保护,过度的保护导致丁丁上厕所时,完全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搞得他都不好意思了。

课间,我们还拉着丁丁去晒太阳补钙,而我们却躲在阴凉处聊天,这种“不公平”估计还会持续好一段时间呢!

司:我觉得孩子们写得既真实,又可爱,很鲜活地展现了大家是如何保护丁丁的,这就是活脱脱的生活滋味啊!语言表达天真稚气,但每字每句都弥漫着阳光的味道,很香,很暖。

陈:作文其实没有什么秘诀,我手写我心就好,就让心中的文字自然地流淌出来。

司:这就是细致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的再现。能感受到生活的灵动,能感受到生活中每个人的喜怒哀乐,就能在生活与人的交集中挖掘到触及心灵的素材,这就是最好的写作动力啊。

陈:观察生活,生活是作文永远不会枯竭的源泉。尽管我们的活动空间狭小,但是我们每一天的都是新的,让我们用心来拥抱每一天崭新的生活。

王:这篇小随笔我给了五星级,一个字都没有改。这种文字,是我最欣赏喜欢的。还有一篇小文言,你们看看。

欠我一命

清华附中小六创新班   吕博涵

   甲午九月十七。体育课。一球滚来,德隆掷球还师。师曰:“为何掷?有种投!”德隆曰:“吾有种也!”师怒且喜,曰:“若不入,何如?”德隆自信曰:“切腹自尽!”师颔首。一投,不入。复投,又不入。三投,还不入。德隆弃之走。师呼:“汝欠我一命!拿命来!”众生乐。

司:读完会心一乐。博涵小同学深得文言要义,“怒且喜”“颔首”等表神态的词语用得活灵活现,读来有趣有味。发现生活,精彩表达,作文的境界莫过于此啊!

陈:此文很有古文的底子。真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呢!读书,读书,我们的文字就自然有一种灵气,有一种底蕴。

司:看来,如何引导孩子们爱上阅读,有效阅读也是我们今后要考虑的重中之重呢!对于文言文,我们也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们爱上它。

王:我觉得,要帮助学生打败作文这只小怪兽,咱们首先要做好哪些事?

陈:首先要有生活,走进生活,用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用善感的心灵去思考。

司:其次,我们的语文课要能打通作文与生活的关联,引导学生如何感受生活,如何体悟生活。

陈: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读书对于学生写作,对于学生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事!不读书,便无从成长;不读书,便枉谈写作。

司:这样看来,我们肩头的担子不轻啊!阅读与写作,是语文的双翼,二者需齐头并进,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才能将作文的事做得实一点儿,做得好一点儿。

陈:我们要探讨实用的写作技法。作文不能模式化,但是有规律可循。我们通过我们的讨论,引领学生认识写作规律,在实践中总结写作技巧,会让我们的孩子们更深地认识理解写作,这样作文这只怪兽也就不怪了。

王:嗯,以后我们就一件一件地来聊,让我们帮助孩子们在写作的取经路上“大圣归来”。



【作文展台】

蟹肉中的爱

河北省 唐山市 税东中学 九年级七班 陈思宇

幸福如丝如缕,不知情状,却回味悠长。

——题记

母亲为姥姥、姥爷买了一袋螃蟹,他们辛苦操劳,是该享受享受。

螃蟹蒸出来极漂亮,又大又红的螃蟹端上桌,正放在姥姥面前。姥姥左挑右选,终是找出了两个最大的,放在我碗里。

我自然是不肯吃的,可姥姥也不肯,说:“你不吃,那我也不吃吧!”

我只得从命,看姥姥一直没舍得动一只螃蟹,我便将蟹肉小心剥出,偷偷放在盘中,留下一堆壳,换来姥姥欣慰的笑容。

我窃喜,暗想:姥姥这下总该吃了吧!

晚自习后,家长们来送饭。我本已经饿极,将饭带到教室便狼吞虎咽。晚饭是姥姥给我做的疙瘩汤——到最后,我的嘴中竟吃到什么异物。

我仔细看看,那异物赫然是中午的螃蟹壳,只有小小的一块。汤中丝丝缕缕地掺杂着嫩白的蟹肉,混着白面,不仔细看是决计看不出来的。

我默然了,汤中的蟹肉已远不只我为姥姥剥的那些,怕是姥姥将螃蟹都剥了,才换得如许鲜美。那样细,那样碎的蟹肉,是姥姥怀着怎样的心情,将她对我的爱一刀一刀切细了,揉碎了,好让我毫不察觉,毫无愧疚地吃下去啊!

我知道,我对姥姥的爱,远不及姥姥对我的爱那般深重与轻松。深重着隔代长辈特有的宠溺,轻松着不让我有任何愧疚的关心。边边角角,琐琐碎碎,我的一切都笼罩在姥姥爱的大伞之下,而姥姥对我的爱又何止这些!

那些如丝如缕的幸福,那寓爱于无痕中的蟹肉,我将永远铭记。

(指导教师:陈晓东)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就是描写看似琐碎的现实生活,篇幅虽短,却情深意长,当小作者的姥姥看到这篇文章后,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这种感动来自哪里?我们的文章要怎样才能真正打动别人?

“感人心者,莫逾乎情。”带着感动去写,带着真情去写。那么如何让自己写作的时候能够带着感动与真情?那就需要我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生活;需要我们做一个有情人,用心来感受生活,用心来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伊始

山西泽州北义城中学127  赵呈瑜

校园没什么两样,只是觉得更亲切了。

校园里,见到了很多同学。熟悉的,就笑笑,问问假期的情况;不熟的,就点点头,当作问候致意。走在校园里,书包一跳一跳的,丝毫没觉得它是个累赘,只想蹦着,跳着,寻找只属于校园的青春气息。

教室里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觉得更自然了。

三尺讲台上,方方正正的讲桌一如既往地站着,黑板被不知被哪个勤快的同学擦得干净澄亮,似乎还能照出影儿来。一切看起来都很自然,就像是阔别半年的老友,只剩下亲切与妥帖。我没有在教室门前停留,连蹦带跳地走到座位前,忙不迭地与同学聊天说地。

老师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觉得更熟络了。

数学老师——

刚进教室的时候,并没见到数学老师,我想,这是最好的。我怕见着她,上个学期的成绩,我依然耿耿于怀。之后,教室里的人越来越多,寒暄声越来越吵,大有人声鼎沸之感。上课时间到了。

终于,数学老师姗姗来了。这时,焦点不在彼此,大家举目看向了老师。我仍然盯着蓝桌布,不动声色,也不抬头。我觉察出老师扫视了我们一眼,才开口说话。我缓缓地看上去,正好与老师的目光相接,但像受了惊吓的鸟儿,赶紧又缩了回来。老师的目光呢,温温地,柔柔地,除了亲切,就是鼓励,我觉不出其他。遂将目光抬起,对着老师浅浅一笑,心内芬芳一片。不想被同桌瞧出,逗得她嘻嘻一乐。

语文老师——

再见老师时,是在楼梯口。老师要上楼,我拉着朋友急匆匆地往下窜,看到老师,心内欢愉,脱口而出:“老师!”叫完一声后,没有下文,仿佛这声老师就表达出所有的欣喜。

老师回头,“呵呵”地笑了,孩子样儿地应了一声:“哎!”老师也没多说啥,这一声“哎”,我听来,全是甜蜜。这心里呀,乐开了花儿。学着老师的样儿,跟朋友“哎”了好几声。朋友硬说我是病了,她又何尝不是呢?

英语老师——

这一节是英语课,真的很想见到老师。

在教室门口,她被笑声附着了,我们也笑,她也笑,喜气洋洋。想起平时英语老师总会打着查作业的旗号,与我们聊天,拉家常,总是那么幽默,那么平易近人。可她,却宣布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英语老师要换了,这是“最后一节”英语课了。

谁也没有再笑,笑不出来。我们这个最活泼的班级,像是耗尽了真气,一下变得安静沉寂了。

老师眨眨眼,安慰我们:“没事,咱们以后又不是见不着了,还有那么多体育课呢!”

可是,无论老师怎么劝慰,教室里的氛围依旧沉寂。

那个“空降”的英语老师,我们不知道她叫什么。听人说,姓尹,教的是上一届的初三毕业班。可,哪里会有“您”好。我心里想着。

朋友说,有些东西总不会永远拥有,也许另一种“伊始”也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惊喜。我愿意相信。

(指导教师:司艳平)

【教师点评】

这篇小作文以灵动的笔触,别致的构思写出了开学伊始的种种体验,“校园没什么两样,只是觉得更亲切了”“教室里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觉得更自然了”  “老师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觉得更熟络了”三句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话,让文章的结构错落有致,如同通幽小径,别有一番风味。都说作文长在生活里,我从呈瑜同学的作文里清晰感受着这点。如果能在生活里找到写作的灵感,找到心灵的归属,那么,作文对于孩子们来说,就不再是张牙舞爪的小怪兽了。


作者简介:王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青春语文”的领军人物,现任教于清华附中,以课堂的质量抵抗轻飘易逝的生命,凭借课堂的高度走向生命的高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老师整理:20段金句,往作文里随便一放,学渣都拿满分!
语文老师如实说:想写一篇有气势的作文吗?...
期末复习:特级语文老师整理的100条作文写作攻略,短期提分!
难怪孩子作文次次满分!一份作文技巧归纳,连老师都自叹不如!
特级语文老师:我只教10大写作技巧,掌握吃透,作文篇篇是范文!
特级语文老师熬夜整理:掌握这10大写作技巧,考试多考20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