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科流派之顾氏外科

顾氏外科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外科世家,创建于1862年。

100多年前,祖籍崇明的顾云岩迁居浦东,带着祖传的中医外科医术在浦东杨家渡、烂泥渡一带悬壶。其曾在浦东益生堂坐诊,后在浦西南市万裕码头、紫霞路及杨树浦等地开设诊所,所接待治疗的患者多是劳苦大众,因此颇受当地民众信赖,业务鼎盛,医名远播。此时顾氏外科在顾云岩先生的努力下初见雏形。

顾筱岩(1892—1968),顾氏外科第二代继承人,从师于其父顾云岩、其兄顾筱云,先后悬壶于浦东和南市城里,以治疗疔疮、乳痈等疡科病症誉满沪上,被称为“疔疮大王”,与当时伤科名医石筱山、妇科名医陈筱宝并称为“上海三筱”。1948年,他远涉香港,曾悬壶九龙。1956年返回上海,任职于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潜心著作。上世纪60年代,上海中医学院编著全国统编外科教材时,他支持子侄门人,毫无保留地将顾氏内治心要、外治秘法全部收录到教材,得到了全国同道的赞许。擅长疮疡疾病的诊治,其坚持“疮疡大证其形于表,而根于内,治外而不治其内,舍本求末,焉能得瘳厥疾”的学术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外之症实根于内”的立论,成为顾氏外科学术思想渊源的奠基人。

顾伯华(1916—1993),顾氏外科第三代继承人,顾氏外科最杰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又是现代中医外科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出身于中医世家,是我国著名中医外科学家和教育家。曾历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主任,上海中医学院外科教研组主任。顾伯华先生勇于创新,融通中西,丰富和发展了外科学术思想,夯实了中医外科的临床实践和理论基础,至此顾氏外科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论治体系,实现了腾飞。他主编的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外科学》统一教材初步构建起了现代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结构。教材既全面反映了传统中医外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又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病理与临床。具体疾病的论述继承了传统中医的主要经验,又大致可与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相吻合,给中医外科学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几版本科统一教材以其卓尔不群的权威性在全国得到了有效而普遍地推广。顾老也因此被公认为现代中医外科学的主要奠基人,而他对教育领域的长期关注和身体力行,使之成为一代宗师。

第四代继承人陆德铭、马绍尧、唐汉钧、朱培庭、顾乃强、顾乃芬、顾乃芳、陆金根等在顾伯华先生的指导下在乳腺疾病、疮疡疾病、皮肤疾病、肛肠疾病以及胆道感染等急腹症的诊治上提出了独特的见解。立足于上海龙华医院,以第四代传人陆德铭、马绍尧、唐汉钧、朱培庭、陆金根等老专家命名的名中医工作室立足传统中医理论,博采和融会历代外科医家所长,形成了融特色理论、特色诊治、特色外治法、特色方药等为一体的学术体系;建立了养阴清热法治疗有头疽,凉血清热解毒法治疗疔疮走黄,托毒法治疗有头疽及疽毒内陷,扶正活血、补肾壮骨法治疗慢性骨髓炎,通络法治疗乳痈,解毒排毒法治疗毒蛇咬伤,“通、润、辨、变”法治疗急性阑尾炎变证等具有鲜明特色的诊疗体系;并优化了糖尿病性足病、浆细胞性乳腺炎、肛瘘、银屑病、急性胆源性感染等5个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以及拖线疗法治疗高位马蹄形肛周脓肿、拖线置管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通乳法”治疗乳痈郁滞、中药贴敷热烘封包疗法治疗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等4个特色技术和40多种特色制剂,临床使用率在90%以上。至此实现了顾氏外科的迅速发展。

第五代传人陈红风、阙华发、刘胜、曹永清、张静喆、李咏梅等,在上海龙华医院形成以中医外科疮疡、甲状腺疾病、乳腺病、肛肠病、皮肤病、周围血管病、外伤性疾病及炎性急腹症等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科室,是各自学科领域学术权威与学科带头人。不断拓展顾氏外科的学术内涵,上承师道、下育英才,培养学生无数,现活跃在中医外科一线的学派弟子遍布全国,达数百余人,成为新时期推进中医外科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

附山西外科名家赵尚华先生在《怀念顾伯华老师》文末怀念挽联

承袭古贤,吸收新学,奠定外科发展基础,一代宗师,世人景仰。

勤于临床,创新技术,功在疡医卓越贡献,万世典籍,学子远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顾氏外科:中医外科教父
中医外科学-疮疡-疔:手足部疔疮成脓期切开引流的要求
中西医结合专家余鹤龄
疮疡的中医外科治疗
中医外治适宜技术
新民晚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