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办综合厂传承“义合”酒文化

  1971年,长沟公社建起了综合厂,综合厂设立了白酒酿造车间。

  张凤田任综合厂书记兼厂长。

  陈振岭负责生产白酒。

  当时,白酒生产车间厂房就十几间,外加一处草棚,12个蒸酒水泥池,酿酒工艺设备更是陈旧简陋,可想而知,酿酒产量不仅低,而且酒质差,自然而然销量就少,因此,声誉不佳。

 陈振岭刚从部队复原回来,血气方刚,临危受命,他倍觉压力很大,但是,他深信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排除一切困难,最终取得胜利。他到群众中寻求解决方法,经过一番了解,这位酿酒“门外汉”终于从民间了解到长沟八大酒馆的故事,他深受启发,决定用传统酒文化来发展目前的白酒业,于是,一套借助“义合”名酒的威名来塑造新兴的白酒形象。

兴奋之余,他赶紧向张凤田厂长汇报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张凤田厂长也在苦苦思索此事,两人不谋而合,于是,巧妙地演了一场“巧借八仙过大海”的振兴鲁酒市场的大戏。

他们经过多方运筹,终于把“义合酒馆”第十七代传人张广福和朱培企聘请来,陈振岭当场拜师学艺并虚心向他们请教酿酒技艺和管理方法。张广福和几个伙计看到陈振岭矢志要恢复“义合酒馆”的盛名、尊崇先人义气合作之商德,就毫不保留地将传统的酿酒工艺全部奉献出来,经过数以百计地试验和研究,终于和轩云江研制出了富有“义合”名酒传统特色的“老窖五粮液”,酒香醇洌,晶莹剔透,酒花在酒瓶里上下翻飞,犹如幽灵一般。此酒一出厂便引得消费者蜂拥而至,供不应求,产品销售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张风田搞社办工业的信心大、劲头足,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精力,他见陈振岭年轻干练,又聪颖豁智,为有一个得力助手而自豪。他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经常谋略出兴厂的决策。他们挖掘了“义合”的传统酿酒工艺,随着白酒质量基础的奠定,销售量巨增,促使两位厂长又谋略出扩大白酒车间生产线的决策,在条件差、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增设了车间厂房,蒸酒发酵池增加到24个,工人已增至30多人。

为提高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率,他们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报酬原则,推行两班工作制,特别组织了一支精干的供销队伍。白酒车间主任罗继昌、张开山、田怀建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带领工人大于苦干,使生产效率逐年增长。白酒效益为综合厂带来了极大的收益,也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特别关照。

1977年,社办综合厂改为义河酒厂。此时,酒厂有蒸窖池28个,职工42人,年产白酒量60吨,年产值15万元。

关于义河的名字,还有一段故事呢,当初,有好心人建议,全国八大名酒里面有个“洋河”,咱们何不另辟途径,把“义合”改称“义河”,他们有“洋河”,咱有“义河”,由于商标注册的是“义河”,因此不能再更改了,其实,所谓的“义河”酒正是挖掘和接壤的几百年久负盛名的张氏“义合”名酒。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独领风骚,成为集体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型乡镇企业的山东济宁义河酒厂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久而久之也出现了吃“大锅饭”的弊端。为了破解人浮于事的瓶颈,1984年,长沟镇党委、政府、经委决定全面实行承包责任制,并根据企业实际,核定利润8万元,产值100万元的招标标准。

陈振岭临危受命,在镇党委、政府的信任和职工的拥戴下,担当起重振义河酒厂的重任,出任义河酒厂厂长。

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给新的管理者带来了生产经营的主动管理权,五位具有开拓精神并有一定现代管理知识的年青人接受承包任务后,分析现状,寻找出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企业改革。

首先做出了对义河酒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对未来如何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

现状:一、原义河酒厂位于长沟东西街,厂区狭小不利于扩大再发展;二、酿出的“义合五粮液”、“义河特曲”以质优味美在社会上获誉,小批量生产已满足不了市场供需的要求;三、镇党委及工办负责人,对发展镇办企业有胆略也有气魄,不满足小打小闹。厂长和承包者们看到了义河酒厂生产的发展前程,向镇党委提出了酒厂的发展规划;四、挖据“义合”传统名酒,探研鲁酒,使其“义合”声名一代代传下去,维持其现状是不够的。

建厂计划:预计建厂资金200万元。

具体措施:因陋就简、土洋结合,把钱用在刀刃上。例如,主体工程是250个池的蒸酒发酵车间,面积为2700方米。建厂指挥部大胆设想,请来了南方的建筑设计师和工匠,仅用25万元便搭织起一座占地2127平方米的竹制工棚。同时,还配齐了现代化的酸酒设备。新建起的义河酒厂占地面积为2128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在筹建中,建厂指挥部一班入各尽所能,侧心力,多方运等,付出了心血。

有关“青龙莲花“的接壤:自古,长沟“张氏酒坊”所以能酿出美酒,十七代传人沿用那口“青龙莲花井”里清澈晶莹的泉水,深受来这里参观的全国各地酿酒师青睐而艳羡不已,新建义河酒厂应选在“青龙”附近、获麟街东红大桥北。

他们根据建设计划逐步实施,酒厂旧貌换新颜,到处一派生机盎然,干部、职工激情高涨,特别是有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人、管理人,生产效率迅猛发展。

在生产管理上,他们实行一包到底的责任包干制。坚持“四定两包”和奖惩兑现制度。四定:即一定车间生产人员,二定劳动报三定原材料消耗四定车间经费开支。两包即一包产品产量;二包产品质量。质检工作做到车间班组层层化验,道道设有检测卡。

由于实行了以“包”字为核心的严格、完备的生产管理制度,大大激发了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责任心和创造精神,企业效益得以大幅度提商。

供销管理一包到底。承包前,供销人员吃的是大锅饭,有能力的和能力差的一个样,销售产品多的和销售产品少的一个样,没有积极性导致打不开局面、产品滞销,针对这种弊端,厂里将供销任务彻底承包。供销任务完成,从销售额中计提1.7%作为销售费用提成。反之,完不成供销任务指标,按照一定的比例数予以扣罚,由于实行了这种措施,大大激发了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原材料的供应及产品的销路很快打开,加快了资金周转,使原材料有库存,产品无积压。

人才是兴业之本,是搞好企业的础。这是管理者创业和兴业实践中得出来的经验和体会,他们十分清楚产质量的提高,各种浪费的杜绝、产品成本的降低、新产系列开发,销售方式、手段、途径的寻找,信息的高效及反馈,没有专业技术人才都是无效的。鉴于管理者对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的迫切需要,培养造就自己的人才成了他们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先后耗资几万元,请进来,走出去,培训各类专业人才50人次,使全厂上下形成了一个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从而使广大干部职工提了科学技术水平和业务理论水平。仅几年的时间,便有一人升为工程师,六人晋升为助理工程师,十五人晋升为技求员,一人考取国家部级、省级评酒委员。

通过人才的智力投资和开发,使企业的技术力量更加雄厚,关键部位部有了技术保障,并为研制出系列名酒莫定了基础。

此外,在经营战略上,运渐抛开了“以产定销”的传统经营观念,取而代之的是“以销定产”的现代管理经营思想,根据产品的质量声誉和市场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生产方向,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生产经营的盲目性。

总之,一包到底使义河酒厂走活了全盘棋。

1974年到1984年十年间,蒸窖池只有28个,职工42人。1984年企业实行承包,当年效益可观。1986年,投资200万元,厂址由东西街迁至回林村北头,新建义河酒厂,占地2128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蒸酒车间100个窖池1989年,窖池增加到250个,年产优质白酒500吨。1994年,被评为山东省白酒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1995年,拥有职工120多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24名,固定资产2035万元,厂区面积发展到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当年产白酒850吨,实现产值1414万元,销售收入1421万元,利税342万元,上交税金222万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张弓到孔府宴,那些消亡的地方名酒
青花郎--中国酱香白酒之乡
中国名酒谱
【煮酒故事】之陈香老酒(关于南昌酒厂的文化记忆)
吴晓萍:塔尖上的舞者
『“品牌故事会”之三』夜郎古酒:香从“古”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