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出收获来——读书方法总结

哲学家将哲学命题分为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在这种把生命作为一场灵魂酷旅的世界观的指导下,他放弃了巨额家产,在一次与年轻妻子口角之后,愤然离家,最终感染肺炎,不幸离世。阅读也像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一样。阅读观决定了阅读策略。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将阅读定义为: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下,只是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为止。这种阅读才能使阅读者在克服困难之后体验到自己的成长。采铜老师将阅读看作个人成长的利器,不顾被罚跪搓衣板的危险和痛苦,买来一柜子书,用功研读,终在知乎大放异彩。陈章鱼将读书视为像吃饭一般的寻常事,也就没有了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反而用不上的心焦,拥书而眠,自在逍遥。也有人被想读书又不知从何入手的迷茫,或被一次次努力却又最终放弃的沮丧打败,阅读变成了一件充满焦虑、压力的苦差。要学会阅读,首先得有合适的阅读观。

一、阅读观

1、到目前为止,书籍还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最好载体。网易公开课、百家讲坛等视频课程提供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尽管袁腾飞老师激情澎湃的讲解时而让人热血沸腾时而让人扼腕长叹,但手捧《岳飞传》更能走进历史的深处,默默关照着一个个人复杂的心理,感受命运的无常与必然。人类文明得以不断发展,得益于书籍将知识固化。记忆有极限,理解有深浅,站在书籍砌成的阶梯上,一代代人仰望更高远的存在,一次次突破人类智慧的局限。百思不解的疑惑,耿耿于怀的心结,书籍都能带来启迪(不是答案)。一件事如果注定失败或成功的希望极其渺茫,还要不要努力?那就读读西西弗斯的神话和史铁生。怎样才能高效学习?那就看看《暗时间》。启迪就藏在书中,发现问题,努力寻找,阅读学习,融合提高,是个人成长的途径。三体文明觉得人类最不可思议之处在于思想和表达的不一致。人类固然不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相互理解,每个人的心灵又都是一个幽微的世界,书籍成为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才能窥到一丝人性的复杂:斯嘉丽的善妒与真诚,唐泰斯的善良与算计,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勇敢与坚毅……于是自己便在他们的对照下呈现了出来。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每种生活都是一种局限,而书籍给了枷锁下的人性超越平凡,丰富体验的机会。

2、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是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读书也符合量变引起质变的普遍规律。路遥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翻阅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要的新闻报道并拟定了庞大的长篇小说阅读计划。有如此丰富积累才有了矛盾文学奖上明珠的璀璨光芒。秋叶先生在《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中描述过这样的经历“其实到今天我也不知道这些书是否真的是经典,但是老老实实反复读了几遍,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反思,总结。到了 2005 年,单位搞封闭讨论,讨论了三天三夜,我突然就开窍了”。其中单位封闭是开窍的触发点而没有了前期不厌其烦的阅读、积累又何谈开窍?每当心浮气躁,幻想一步登天时,我就会想起那篇关于阅读达人的报道,他们几乎将所有的业务时间用于阅读,每晚三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几乎两天一本的阅读速度和常年的坚持使他们领略了多少知识的乐趣?又在知识的赛跑中把我甩在了多远的后面?

3、读书并不是个人成长的唯一途径。读完一本《幸福的方法》就想脱胎换骨、获得幸福,这种想法极有可能落空。读书并不能让你直接获得智慧。翻遍《鬼谷子的局》、《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也学不会战场上谈笑自若、纵横捭阖的淡然潇洒,因为任何智慧都是知识、经验以一个个独特的人为载体对复杂世界的表达。“书到用时方恨少”是常态,啃完《经济学原理》也无法预测经济走势。书本知识只是对丰富世界的简化而我们面对的是真实复杂的世界。“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中作者表达的意思只是一部分,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无法被战胜的桑迪亚哥但自己却选择了引弹自杀。总之书绝非万能,因而炫耀就毫无必要。读书就像生活,平常心即可。它既可以是雨夜孤灯,独坐案前地凝神细品;也可以是朝阳未露,斜倚床头地一目十行,书式生活即是寻常生活。

二、阅读策略

完整的阅读过程包括:兴趣激发、资源收集、理解记录、联系评价、运用修正、表达融合。

1、兴趣激发。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张载。阅读效果的差异与兴趣激发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无意中点进亚马逊商店发现《解忧杂货铺》排名靠前,点开网友评论,一片溢美之词,于是买来翻翻。读完也觉得不错,可几天之后,几周之后,几个月之后呢?可能模模糊糊记得一些情节和感悟,其余的没了,更觉得没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些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兴趣是外源性的。换句话说,这就像是学校学习,学什么,已经被教科书和老师固定下来,自己并不能决定学什么,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主选择学习和阅读的能力。因而在兴趣激发环节要少跟风,多从自己的内心出发。

如何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呢?要有问题意识,即以问题为导向。

与随大流的阅读方式不同,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策略关注阅读者自身。即以阅读者内心的困惑为起点,构建出充满个性,结构清晰,目的明确的阅读体系。简言之即从问题出发。

在采铜老师《深度学习的艺术》一书中,引用了这样一个事例:「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这是维特根斯坦思考的第一个哲学问题。那时他只有八九岁,他向自己问了这个问题,并苦苦思索,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个问题的两难性折磨着他,逼迫着他去解开谜团。据《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的传记作者蒙克所说,正是「那种问题激起的强制倾向把他拽进了哲学」。

您发现了吗?正是这样的一种困惑牵引出了一系列的阅读和学习行为。因为这种困惑是源于内心的,所以它带来的阅读动机更加持久。又因为这一问题是自己提出的,而不同的人生阅历,工作经验,性格天赋又各放异彩因而阅读才真正实现了多样化。最后,提出的问题是建立在以往的知识、经验体系中的,阅读也就成为了一种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知识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成为线串珍珠般牢固的存在。

问题又从何而来呢?学校教育的一大弊端是重知识传授轻探索研究。轻探索研究的一大表现是没有教会学生提问。有时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答案重要的多,它表现出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体现出思维不可替代的个性。在经年累月重复、低效的知识传授中,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被消磨殆尽,成为一个不会思考只会接受信息的“机器”。因而唤醒沉睡的好奇心,学会提问成为阅读的首要环节。

采铜老师还引用了“元问题”的概念。元问题即构成一个人最基本的知识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起始问题。它不以固定的答案为表现而以贯穿始终的问题和对问题的思考为核心。在“元问题”之外还有“元技能”。“元技能”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我为自己拟定的“元问题”有

(1)、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2)、生活的真相有哪些?

(3)、有所谓的“幸福”吗?如何获得幸福?

(4)、当今中国社会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如何生存和发展自己?

我为自己拟定的“元技能”包括:

(1)、如何阅读?

(2)、如何学习?

(3)、如何思考?

(4)、如何管理情绪?

(5)、如何高效工作?

(6)、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良好的教育?

(7)、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在这些“元问题”和“元技能”的召唤下,阅读成为了有的放矢的过程,也就有了积累、提高的可能,这比拿一份推荐必读书单硬着头皮读下去是不是更好呢?

2、资源收集

读书既然是个人知识自我构建的过程,那么选什么资源作为阅读对象便成为阅读开始前的重要工作。

资源收集的基本原则是经典性、渐进性、集合性、连贯性。

(1)、经典性

如果想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又怎能错过这座高峰——《红楼梦》?如果想与哲人漫步,聆听智慧的低语,入门级的《苏菲的世界》和《生活的智慧》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在教科书之外触摸中国历史上那些或高贵或卑鄙的灵魂,《史记》作为一曲绝唱正合心意。经典作为一个领域的代表,既从内容上展现该领域的诱人与丰富;更从思想上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当然也成为筛选资源的原则之一。

(2)、渐进性

二月河先生曾批评当今的阅读现状,他说,当今的一名大学生如果不能耐下心读完一本《红楼梦》可称作耻辱。《红楼梦》确不易读,人物繁多,关系各异,闺阁女子性格敏感、关系幽微,几拿几放最终草草了事。怎么才能把它读进去?渐进是方法之一。如今信息爆炸,资源繁多,有《红楼梦》的评书资源,边听边能理清情节。有蒋勋细说《红楼梦》,可以初步领略神韵,台湾大学欧丽娟讲的《红楼梦》更上升到文本解读层次,更加深刻。听完这些再回头细翻《红楼梦》,就能进入状态,品出韵味。阅读能力也是通过渐进式训练地以提高。

(3)、集合性

在“豆瓣阅读”中有许多必读书单。这可以视为一种集合,但仍有缺点:一是主观性——毕竟别人的感受不能代替自己,二是缺少针对性。既然阅读以问题为导向,那么就应该有意识地收集能解决这一问题的书籍形成自己的问题导向阅读书单,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学习,这样才能使无意识的积累变为有意识的构建,从而对一个问题有足够深入的认识。例如:为了解决如何阅读这一问题我收集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拆书帮》、《如何高效阅读》、《他们是如何选书和读书的》等书籍,这些书都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将它们综合起来并融入自己的理解、体会、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这其实也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主题阅读。

(4)、连贯性

一旦开始阅读,就像拿起一根穿上线的针,将一颗颗珍珠串在一起。以刘未鹏的《暗时间》为例,在书中他不仅介绍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时间管理方法、思考策略更真诚地向读者推荐一本本书籍:《横向思维》、《你的灯亮着吗?》、《专注力》……因而一旦开始一个领域的探索,一本好书就像一张地图能让你按图索骥、融通内外——这才是不断积累以期量变引起质变的方法。

2、理解记录

阅读过程的核心是信息的接收与理解。低效阅读的典型特征是尽管文字信息不断地被接收,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些信息并没有被理解,并没有与已知的知识发生联系,并未形成自己的系统,这直接导致了信息浮光掠影般的在脑海里一晃而过,那么如何做好信息的接收和理解呢?

边读边想,边读边记

(1)、边读边想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之一,要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思考不能缺席。问题的关键是想些什么?

①推测:下面会怎么样?

阅读小说最令人陶醉的当然是入情入境的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廊桥遗梦》中弗朗西斯卡因与罗伯特·金凯的爱情究竟如何收场?又能被她的孩子们接收吗?《三体》中云天明和程心究竟有没有重逢?通过已知情节推断故事的发展既能集中注意力又能发现作者的匠心所在。小说家在一步一步营造阅读期待,读者更要用这把钥匙打开通往文本之门。

②提问:究竟说什么?

初中时读《老人与海》觉得那句“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倒”充满了力量,于是把它工整地抄在摘抄本上。大学时再读,发现老人的形单影只不正是那些超越时代的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后来越来越发现一本中篇小说竟蕴含这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老人的谦卑与自信,人与自然仅仅是和谐那么简单吗?人最终的结局也许都如同老人甚至不如老人,因为他毕竟还带回了如此巨大的一副鱼骨。不断追问作者究竟想说什么,藏在冰山下更大的部分才能一点点浮出水面,因为这种追问也使得阅读成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

③原因:为什么这样说?

史铁生先生在《病隙碎笔》中写下这些句子: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这是信心的原则,不可稍有更动。为什么苦难成为了信心的原因?又为什么用不断的来形容苦难?他还写道: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许诺,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维,它的恩惠惟有在渡涉苦难的时候才可以领受。如果一件事即使去做也极少可能成功,那还做不做?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信心有什么意义?在阅读这些充满人生感悟、在痛苦的思考后得出的句子时,一定不能只停留在觉得很深刻进而很佩服的层面上,要不断地追问为什么这样说。史铁生曾说:人生有三种根本的困境。第一,人生来只能注定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因而人生从根本上来说无法摆脱困境和苦难的。既然苦难是无法摆脱的,那么不断的苦难就要求着不断的信心,因为只有信心才带来了泅渡苦难的动力,才使得泅渡苦难的过程充满了拼搏和不服输的意志。不是一件事已经有人成功了,才有信心,也不是这件事在能力之内,才有信心。而是当你面对不可逃避的苦难时你必须有信心。如果一件事即使去做也极少可能成功,也应该充满信心地去做,因为在充满信心去做的过程中,那种全情投入、不卑不亢的巅峰体验已经是对你最高的奖励。也因为每次付出都是对成功的一次量的积累,浇灌着成功的种子开花、结果。这就是信心的意义,它带来了过程的精彩,它体现了人性的不屈,它是自由的保证。有时支撑观点的理由比观点更重要。所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④方法:怎样写?

书籍也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理解内容之后,若能思考作者是怎样将思想用与之切合又富有作者个性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这就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学到能运用到自己写作中的方法。

每次读阿城先生的《棋王》都是一次美的享受。那么阿城是用什么样的方法使一篇中篇小说有如此魅力的呢?读得次数越多,越能有更多发现。首先是简洁:直奔主题——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没有多余的环境描写,没有呆板无味的人物交代,气势已经跃然纸上。我甚至发现,这篇小说中许多句子要剪去不必要的词都很难做到,这才是了不起的文字功底。其次是细腻:写王一生的吃——我看他对吃很感兴趣,就注意他吃的时候。列车上给我们这几节知青车厢送饭时,他若心思不在下棋上,就稍稍有些不安。听见前面大家拿吃时铝盒的碰撞声,他常常闭上眼,嘴巴紧紧收着,倒好像有些恶心。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

口小口的呷。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也轻轻地小声跳着。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将那个饭粒儿放进嘴里,腮上立刻显出筋络。我知道这种干饭粒儿很容易嵌到槽牙里,巴在那儿,舌头是赶它不出的。果然,呆了一会儿,他就伸手到嘴里去抠。终于嚼完,和着一大股口水,“咕”地一声儿

咽下去,喉节慢慢地移下来,眼睛里有了泪花。如此细微的动作都被作者捕捉到了,不得不叹服阿城先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一边是惜墨如金的极简,一边是细微到分毫毕现,如此大开大合怎能不让人反复欣赏。再次是神奇:有的作家编故事功力不足,读者一看就发现,进而少了趣味。王一生的几次奇遇例如:被抓进公安局、偶遇拾废纸的老头,最后的车轮大战……前几次读完甚至有信以为真的错觉,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情节虽奇但又和前后文浑然天成,更因为作者选择的叙述角度是第一人称的讲故事角度,因而才有如此效果。

如果阅读仅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看到的仅仅是表面;如果能深入分析作者,那就是与另一个灵魂的对话。

⑤评价:怎么样?

初读《平凡的世界》,它带来的震撼毋庸赘言。孙少平和田晓霞超越自身阶级,勇敢而富有书卷气的爱情令人神往。孙少平苦难不断的命运和消沉之后不屈的抗争带来启迪。在书的后记里有作者路遥先生的一段话: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做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至今被我奉为圭臬。一段时间里,每谈小说必提及它。2015年开年大戏《平凡的世界》开播,再次翻开书本重温经典,一些感觉开始萌动:文笔是不是略显粗糙?在叙述的过程中作者直接进入文本展开议论会不会影响情节的连贯和破坏美感?农村干部的形象是不是有脸谱化的嫌疑?……经过了这样的疑问,对这部小说开始形成更加清晰的评价:伟大但并不精巧,感人却略显凝滞,政治挤压文学,形式不及内容。

当然不能苛责作者创作出面面俱全的作品,但阅读之后的评价:或纵向,或横向;或题材,或技法……都值得去思考,这样才能去粗取精,才能在自己一点点的努力之下拉进与作者的水平差距,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2)、边读边记

准确地说,记包括记录和整理两个步骤。

大脑的思维容量有限,如果不能及时把重要信息记录下来,为思维和想象腾出空间,脑力就如载满货物的马车,步履维艰,想要进行更高级的思维活动也只能慨叹余力不逮。记录和整理更是思考和记忆的过程。《白骨精学习法》的作者胜间和代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汲取知识的时间与整理学习成果的时间是对等的。阅读作为一种主要学习方式在读过之后就戛然而止当然会功效不彰。

①要点式记录

《清醒思考的艺术》和《明智行动的艺术》是两本介绍人类思维误区的通俗读物,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而内容繁多。对待这类要点、层次、结构明显的书籍,以记录要点为主。例如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下赌徒谬误、黑天鹅效应、团体迷思等。读完书打开思维导图,对照记录的内容进行回忆与联想,将这些普遍的思维错误与生活结合起来才会有更多收获。

②积累式记录

与经济管理类图书和心理学大众读物不同,文学类书籍不一定传授确定的知识或技能,而是引导读者去感受世界的纷繁复杂和人类内心世界的千姿百态,因而记录方式也不同。对于文学类读物,积累式记录是更好的方式。叶广芩女士的《梦也何曾至谢桥》曾获鲁迅文学奖,一段描写极生动活泼:

我想看看父亲和那个谢娘在窗帘的遮挡下在做什么。孩子的好奇心驱使着我,我悄悄向那窗户还回过去。

就在我刚刚贴近窗户,把舌头伸出来,要舔那窗户纸的时候,我的辫子被人揪住了。一双黏糊糊的手,毫不留情地拽着我的小辫,直把我拉到南墙。我疼得龇牙咧嘴,对脸色铁青的六儿喊道:你要干吗!

六儿压低声音恶狠狠一字一顿地说:我、要。操、你、妈!

在金家,没有人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也没有人对我有过这样憎恶的态度,这些令我惊奇。特别对“操你妈”意思的理解,作为一个大宅门里的小丫丫来说还十分欠缺,我说,我有三个妈你操哪个?

六儿说,我都操!

从他那猥亵无耻的神态里,我推断出这不是一句好话,就一脚踢翻了他的糨子盆,将那些没有眉眼的破布攘得满院都是。发脾气是大宅门孩子的专利,我们家的孩子不会“操你妈”,但我们家的孩子都会发脾气,我们要发起脾气来,能让天塌下来。

我呼呼地喘着气,掀倒了晾在墙根的所有袼褙,我在那些袼褙上使劲儿踩,又把那棵树踹得哗哗响。六儿叉着腰,冷冷地看着我在院里折腾。当我掂起半块砖,准备向着北屋的玻璃砸过去的时候,六儿过来干涉了。他拧住了我的胳膊,把我的手使劲往后背。砖是扔不出去了,我伸出空着的手,冲着六儿那张讨厌的脸,自上而下,狠狠地来了一下子,立时,那张脸花狸虎般,出现了几道血印儿。六儿不吱声,提着我的脖领子将我拎出大街门……

每次读到这一段仍会忍俊不禁,京腔京味的口语化叙述,含而不露的分寸把握竟能把这一小小的冲突描摹地波澜起伏。对于这类引发共鸣、印象深刻的文字以积累为目的进行记录,一段时间之后再次翻阅会有更多体会,不断地琢磨妙处甚至能在自己的写作中得以运用。

③背诵与抄写

最慢的方法也是效果最好的办法。远有张溥“七录斋”烧了再抄、抄了再烧,直至文思泉涌、倚马可待;近有茅盾先生抽背《红楼梦》的章节达半小时之久。面对爆炸式的知识增长,心平气和地用背诵、抄写的方式将经典印入脑海使之成为学问、知识的根基,才能达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高远境界。

因为喜欢,曾手录《棋王》。每日一页,前后共历时近三月。每次写完又做旁批,如此反复,才窥得一点门道:阿城先生也是在广泛汲取传统文化的滋养之后,写成《棋王》。小说中文白互现、精练朴实的语言风格或是借鉴《古文观止》?在物质、精神双重贫瘠的年代真切地生存是否是儒、道思想的融合?也许“寻根文学”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思潮更应该是自然的回归和每个中国人的自我确认。

4、联系批判

以问题为导向确保了阅读行为目标明确,以书单为组织形式框定了阅读范围,边读边想、边读边记使思考和记忆伴随始终,但当一本书读完有意识地强化联系和评价将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建立一个索引,不但方便再次提取更使得知识融为一体。

联系既包括书籍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书籍与阅读者的联系。

1848年出版的《茶花女》是文学史上第一次将妓女作为主角。玛格丽特不顾一切地投入与阿尔芒的爱情,为了成全爱侣的家庭和荣誉,最终选择忍辱负重,凄惨离世。“我的心,不习惯幸福,也许在你的心里更好。在你的心里,世界就看不到我了”。这位女性身上洋溢着温柔、善良和伟大的牺牲精神。

明朝作家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同样塑造了风尘女子杜十娘。不同的是杜十娘用怒沉百宝箱这一极端举动控诉了心上人的懦弱无能和卑鄙无耻。这一形象以对真挚爱情的不舍追求和绝不委曲求全的自我毁灭更具社会批判性。

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刻画的是烟花女子的群像。当民族矛盾、国家存亡超越爱情,一群女子为保护教会学校的女子选择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她们的尊严,而她们的人生价值也最终得以彰显。

同样的人物身份却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展现着生命的不同可能,有意识地注意这些联系是阅读书籍之外的收获。

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强调阅读者尽量理解《六经》的本义,我注《六经》

是阅读者利用《六经》来解释自己的思想。只有将书籍和读者联系起来,阅读的效力才能最大化。华罗庚先生读一段文字后就会停下来,想想自己的理解再猜猜下文会说些什么,接着继续读下去,如果和自己想得不一样,又停下来琢磨。在这种阅读中,文本成为了楔子,引起读者思考,读者将自己的经历、理解融入文本又出离文本,与作者进行着无声的对话,这就像是一堂互动良好的课堂,作者、读者借助文本展开交流、讨论才能彼此促进。反之缺少了读者与书籍的联系

就像蹩脚的老师只知照本宣科,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尽信书,不如无书”。批判是由书本知识过渡到智慧的关键一步。文字无法概括丰富的世界,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出来的意思存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过滤,因而停留在牢记知识的层面上的阅读只不过把自己作为了一件容器,而批判性的阅读则把书本知识作为攀登智慧高峰的阶梯,最终把这些知识与自己的人生经验糅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看法。

《这样读书就够了》为职场工作繁忙人士提供了新的阅读策略。强调以阅读者的收获为重心,关注学以致用:这都是切中要害的观点。但阅读本身就是一件享受的事情,过于强调从书本的零星知识中牵引出感受和领悟会不会割裂书本的整体表达效果?又如何确定牵引出来的结果符合整体构思?没有了整体阅读零星的感悟是否能沉淀下来?阅读的一个潜在目的是磨砺性情,把日常生活中的浮躁、急功近利祛除,在与文字的纠缠中获得启迪和享受,这样的阅读可能才会走得更远。

5、运用修正

要么忘记,要么运用——书本知识的这两种归宿取决于阅读者的选择。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策略的另一个好处是:既然阅读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运用就成为阅读之后自然引申出的步骤。在书籍阅读中不仅能获得知识还可以习得方法和态度,而这些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发挥最大效用,阅读的最终目的才得以实现。

在《暗时间》里刘未鹏介绍了他的学习策略(也可以说成是时间管理方法):把闲暇时间变成暗时间,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的东西,让知识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

在秋叶的《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中又提出了另一种时间管理思路:将需要整块时间完成的任务划分成小块小块的任务,并利用碎片时间集中精力完成。

一个强调思考,一个强调分步骤,但都切中生活中大量时间被无意识的浪费的现实。每当沉浸在无意识的千头万绪时,我就提醒自己赶紧抽身,要么去思考、去回忆,要么重拾起好久就想完成的事,又一次开始努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书籍也与现实发生交互关系。强求现实与书本相锲合是本本主义的错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古训犹在耳畔,当复杂的现实与书本知识相矛盾时,正是智慧的火花闪耀之时,也正是对书本知识进行修正之时。

把成功人士的经验搜罗在一起加以概括、综合就成了成功可以复制的理由吗?现实真的如此吗?还是成功只是每个做出一些成就的人都是在自己的人生际遇中克服弱点逐步走向完美却又最终不能到达的过程?《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确实强调了高效训练和长期规律积累对成功的极重要意义,但在普通人无法占有足够资源和完整的大块时间的时候,正确的做法就应该是累计碎片时间,利用暗时间而取得突破。

6、表达融合

记者问史铁生为什么选择写作,他说,心里有一肚子话无处倾诉,又有纸有笔就选择了写。写作不是作家的专长,是每一个独特心魂的诉说。不把表达看成是自我炫耀,就少了几分顾虑;不求面面俱到,也就写得轻松明快。更关键的是知识通过表达将再次得到重组,深埋在潜意识的联系得以调动;杂乱无章的知识在得以重新构建。费曼技巧的实质就是通过复述和表达检验知识、理解知识。

“万物皆备于我”作为一种理想境界固不可妄言,但自己的知识、经验在和现实的交流中得以融合最终形成自己对世界、人生的看法,这才是读书的根本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读书“三要”和“三不要”
博学储能
郑金洲,一名始终关注教师在读书中成长的学者
读万卷书VS行万里路 哪个更重要?
读书,是抵御苦难的壁垒,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