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帝王的用人之道,其实就是御臣术,唐太宗就是其中一个绝世高手

唐太宗

皇帝作为中国古代的最高统治者,各有自己的管理手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权、术、法。

一、确立并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

二、广泛召集天下人才,为己所用;

三、治理国家,确保江山社稷之稳固。

历史上有作为的帝王,除了文治武功卓然超群以外,御人术也都运用的炉火纯青,否则怎么能有效调动手下更好的为我所用呢?所谓的用人之道,说白了就是皇帝的御臣之术。

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阳儒阴法,或者说外儒内法。也就是说,中国帝王表面上遵从儒术,内在的实质却在使用法家之术。

韩非子

所谓的法,乃是韩非子的法。为什么韩非子这么受到推崇,因为韩非子的法术,挠到了皇帝的最痒处。术是什么?韩非子有两个层次的答案: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韩非子·定法》

“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韩非子·难三》

这里明确说了,两层意思合二为一,术就是指帝王驾御群臣的秘密之术!这个术的本质,就是要让大臣们感到天威难测,才能发挥其巨大的威慑力。

但在显示出君威的同时,还要不时地给予必要的恩典,做到“刚柔相济”,才能够使整个团队发挥出最大效能。

唐朝的明君李世民,之所以能带领他的团队,取得贞观之治的巨大成就,其中一条就是炉火纯青的运用了这种御人术。

李靖

第一部分:驾驭武将的所用的招数

(一)李靖的冰火两重天

公元630年春天,李靖带队一鼓作气平灭了东突厥部落,为大唐的开疆拓土立下了不世之功。打了胜仗,大军班师回朝。

踌躇满志的李靖在德胜门没有得到欢迎的鲜花,却等来皇差的一句谕旨:大军回营,李靖次日到太极宫面圣述职。

李靖悻悻的回府后才知道,他被御史大夫温彦博狠狠的参了一本。弹劾的理由是说,李靖管理部队不力,军纪松弛,致使胡虏宫中的珍奇异宝,让士兵贪为己有。 主帅纵容部属趁机掳掠、中饱私囊,这个罪名可就大了,不但劳而无功,弄不好还可能为此锒铛入狱。

次日在朝堂觐见皇上,只见一顿训斥像狂风暴雨一样倾泻而来,李靖顿时就晕头转向了。不敢辩解、不敢邀功,所能做的只能是频频叩首谢罪。等退出朝堂以后,李靖还没有寻思过味来。

训斥

被勒令回家反省的李靖,真有些寝食难安,食不知味。时刻担心会被皇帝找个理由灭了。忽然有一天,太宗忽然又传召他进宫。李靖此刻很是惶恐,这次进宫是祸呢还是福呢?心里一点都不托底。

这次的君臣对话,出乎李靖的意料,皇上的语气和上次截然相反:“从前隋朝的将领史万岁击败西突厥的达头可汗,回朝后却有功不赏,被随便安了一个罪名就杀了。这些事情相信你也很清楚,不过你放心,朕是不会干这种杀戮功臣的事情的。朕想好了,决定赦免你的罪行,奖励你的功勋!”

听完这一席话,李靖顿时觉得拨云见日,连日来忧愁和恐惧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喜获重生的庆幸和感恩。

李世民接着说道:“前些日子有人进谗言,说了一些对你不利的话。朕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你可千万不要为此介怀啊!”

这种关心,这种信任!任谁听了不觉得心里头暖呼呼的。“皇上万岁。”听到这话,李靖顿时老泪纵横,差一点就喊出这句口号来。

论功行赏,李靖被拜为尚书右仆射,赐绢2000匹。那一刻,李靖真的有一种冰火两重天之感。

公元635年李靖再度带兵大破吐谷浑,这次班师回朝,他低调多了。后来又遭人诬告谋反,他就汲取了上次的教训,赶紧闭门谢客、低调做人。从此“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

(《旧唐书·李靖传》后晋·刘昫等)

李勣

(二)李勣受到的龙恩

凌烟阁另一个功臣李勣曾患上急病,李世民前去探望,听说大夫开的药方中要用胡须烧的灰做药引子,太宗毫不犹豫的剪下自己胡须,让他熬药,把李勣感动的是“顿首见血,泣以恳谢”。

李世民并不承情,话头一转宽慰他道:“这是为了社稷江山考虑,并非为你个人,有什么可谢的?”

《孝经·开宗明义章》里说得很明确,“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把头发、胡须看得比命还重。

皇上能抛却了自己的形象和身份,剪胡须为爱将治病,这可不是一般的举动。要知道,那可不是普通人的胡须,那可是“龙须”,这一大碗“龙须汤”,充分体现出了皇帝的皇恩浩荡来。难怪李勣叩头哭谢,把头都磕出了血来。试想,有了这样关心体恤下属的皇帝,为臣子的还能不死心塌地,死而后已为其效命吗?

还有一次,是李世民设宴,席间对李勣说:“朕准备把年幼的太子托付给大臣,想来想去没有比卿更适合的人。你过去不负于李密,现在难道会有负于朕吗?”看到皇上这么看重自己,李勣拭泪辞谢,咬破指头,沾血为誓。

李勣这一激动可毁了,一会儿便喝得酩酊大醉。面对李勣这种失态状态,李世民没有说话,只是解下自己衣服亲自给他披上。

左膀右臂

第二部分:控制文臣使用的办法

(一)对于位高权重的文臣大员

在李世民的团队中,房玄龄是一位兢兢业业、一心为公的宰辅重臣,他应该是最能领会圣意的心腹大臣之一。但依然会时刻感受到李世民的天威难测。

史载房玄龄在贞观年间至少曾经被停职过三次。

第一次是发生在公元636年,被勒令回家停职反省。长孙皇后特意为此事劝谏。最后皇上有了台阶,同时也给了皇后一个面子,于是君臣在握手言和,一切都归于自然。

房玄龄二次触犯龙颜,黄门侍郎禇遂良连忙上疏求情,房玄龄又被召回了朝廷。

但最后一次停职,更体现了一种君臣之间的默契。这一次把房玄龄“谴归”后,一连过了好几天,始终没人来劝谏。

朝中政务繁冗,绝不允许他把房玄龄晾太久。但没有人求情,皇上没有台阶可下,这回可真有点坐蜡了。

李世民思谋半天,脑子突然灵光一闪,很快就有了办法。

于是他告诉侍臣,说明天要去芙蓉园游玩。芙蓉园位于长安城的东南角,要去那里必然要经过房玄龄的宅邸。

房玄龄得知消息后,立刻命子弟洒扫门庭。子弟问其故,房玄龄笑着说:“皇上随时会驾到!”

房玄龄猜测的果然不错,皇上刚游玩了一会,就吩咐起驾回宫。在回宫的路上,“顺道”到丞相府坐坐,最后又“顺便”把房玄龄接回了皇宫。对深解圣意的睿智大臣,不用多说,一切尽在不言中就可以了。说破了圣上难堪,大臣尴尬。

告罪

李世民作为皇上,时不时给房玄龄上上“紧箍咒”,这么做的目的有三:

一、检验自己对权力的掌控程度,以防被暗中坐大的“权臣”架空;

二、借此显示皇权的威严,让房玄龄知道,君与臣之间有一道永远不能跨越的界限,所以,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对双方都有好处;

三、提醒房玄龄:虽然你很重要,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朝廷离了你就不转了,你应该始终保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态度,永远不能骄傲自大、忘乎所以。

作为房玄龄而言,或许一开始一被批评就吓得惶惶不可终日,可他后来就逐渐明白了——皇帝手中的那把“钟馗利剑”尽管看上去有些可怕,可它通常只是起一种威吓作用的;只要你忠心不改、恪尽职守,那把剑就不会真的往你身上招呼。

房玄龄

所以他自此后就有了应对措施。

一方面,他虽然仍旧对他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但却时刻有着被皇帝“谴归私第”的心理准备。他不但再也不会被皇帝的批评吓得寝食难安,而且就算被停职,也权当是度假。因为他知道皇帝离不开他、朝廷离不开他,所以不管怎么“谴归”他都能很快官复原职,一点也不用担心。

可另一方面,他也深深懂得,自己所享有的一切荣宠和恩泽都是皇上的赐予,假如稍有不慎,随时有可能被天子全盘收回。所以,必须时刻保持临深履薄、戒慎恐惧之心,越是皇恩浩荡,越要谦逊辞让。总而言之一句话:为官要尽职,做人要低调。

当房玄龄晚年病重时,唐太宗为了探视方便,竟命令将皇宫围墙凿开,以便直达房玄龄家。他每天派遣使臣前去问候,并派名医去治疗;听到病情有所减轻,便喜形于色,一听说加重,便满面愁云。房玄龄弥留之际,又亲自来到病榻前与之握手诀别。

真是好鸟

(二)对于耿介的诤臣

遇到耿直的诤臣,李世民知道,他们都是直线思维型的,不和你绕弯子。所以,什么手腕都不用使了。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但有时在诤臣那里还倒吃些小亏,比如在魏征那里。

有臣下给李世民送来一只形态俊异、毛色漂亮的鹞鸟,李世民看了,非常喜欢,便放在手掌中赏玩不已。这时魏征从远处走来,李世民已无处躲避——哪有君躲臣的道理?传出去也不好听呀。只好急忙把鹞藏在了怀里。

魏征早在就发觉了,佯作不知。上前来向他禀告事情,禀告完并不走,还给皇上上起课来,云山雾海的讲述古代帝王由于贪图安逸享乐、沉醉声色犬马而最终丧国灭身的事,劝谏“明君”当以此为戒。

魏征

他那里没完没了、滔滔不绝的地讲,李世民却是有一搭无一搭的听着。他心里却很着急,盼着魏征快走。可是魏征就是不走,愣是磨叽了半天才告辞而去。“终于走了。”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伸手向怀里掏去。“坏事了!”他一摸就感觉不对劲,赶紧掏出来一看,这个可爱的小鸟已经被生生的捂死在他的的怀里!当时惋惜不已。

过了好半天才寻思过来味,原来让魏征给涮了,他其实早就知道自己把鸟藏怀里了,所以一直赖着不走,东拉西扯的唠叨了半天,直到小鸟被捂死!

想到这里,气得他跺脚大骂:“好你个乡巴佬,你等着。你今天弄死了我的小鸟,看我哪天不骟掉你的老鸟,让你变成个太监!”

在此事情上,表面看起来李世民吃点小亏,但正因为他有纳谏之心,有容人之量,所以,在诤臣的监督下,避免犯不必要的各类错误。

唐太宗

结语:总之,君臣之间,如果光是皇帝高高在上统御群臣,那君臣之间的信任度就会降低。只有建立了互信,这个团队才能凝聚成紧密的一团,这个团队才能披荆斩棘,无往而不胜。

要对李世民的用人手段进行评价,还是下面这个评语比较全面而且中肯:

“对后世的中国文人来说,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国家由一个精力充沛但聪明而谨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着他的帝国,同时又一贯谦虚耐心地听取群臣,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见。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它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剑桥中国隋唐史》英·崔瑞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2)

参考资料:《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剑桥中国隋唐史》英·崔瑞德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玩转权力控制游戏: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之术
李世民《屏风帖》
鸟尽弓藏:李世民却没有这么做
唐太宗12大驭人谋略!看完评价只有一个字:高!领导者最少读3遍
唐太宗和魏征君臣情谊流芳百世,为何太宗后来悔婚还推到其墓碑?
唐太宗12大馭人謀略!看完評價只有一個字:高!領導者最少讀3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