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对谣言的时候应该沉默还是反击?

大家好我是西门君,每天几分钟,为你解密生活中的传播学。

最近基友小方很苦恼,他被传和隔壁部门的玛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可事实上,两个人只是纯粹的同事关系,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亲密的举动,那就是小方经常捎玛丽顺道回家而已。用小方的话说,“她付费搭我的顺风车,我送送她怎么了?现在的谣言真是无聊啊。罢了,随他们说吧,清者自清。”

然而,我掷地有声地告诉他,“面对谣言的时候,尽量别沉默。”

现代传播学认为,谣言,也就是流言,是一种信息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信息或者言论,通常发生传播渠道不畅通或者功能减弱的时期。谣言的传播形式以口头传播为主,传播性极强,说是“病毒性传播”也不为过。

以小方的苦恼为例,在所有的谣言里,最容易散播开的就是“桃色新闻”。这也是难免的,因为八卦生来就是人类的天性。

为什么我建议小方不要保持沉默?谣言之所以成为谣言,不是因为它是真的,也不是因为它是假的,而是因为它“似是而非”。吃瓜群众基于此讨论和争辩,把小谣言搞成了大谣言。如果此时当事人站出来主动捅破窗户纸,吃瓜群众的围观热情也就会逐渐消弭了。

不过,在主动澄清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三个原则。

第一,主动辟谣,但是不能带着情绪。这里要提到一个著名的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公式——R=i×a。R(Rumour)指流言,I(important)指重要性,a (amfiguous)指暧昧性。只要重要性和暧昧性有一方是零,流言就无从发生。如果问题对人们不重要,无论状况多么暧昧,流言也不会流传,同样,问题再重要,但状况不模糊,流言也不会广泛传播。

回到小方身上,“桃色新闻”这件事的性质已经被定性了,因此“I”几乎无法被改变,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站出来将真相完整且清晰地告知所有人,从而降低“a”的量级。

那为什么不能带着情绪呢?很简单,一个人越是声嘶力竭想要澄清某件事,听众就会觉得“看,你反应这么激烈,心虚了吧!”

第二,先主动和身边的亲近的人坦陈真相。很多人受了谣言的委屈,就一个人在那憋着,就连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不愿透露,这是相当不理智的。不说别的,当你和朋友倾诉的时候,你自己也会好受一点。何况,本来身边的人好心想帮你撑腰,你倒好,非但不领情还让他们吃闭门羹。朋友,在强大的谣言面前,你一个人孤军奋战是很脆弱的,如果这时候有越多的人为你发声,那么辟谣的概率自然也会越大了。

第三,打破传播隔阂,降低沟通成本。这里又提到一个传播学名词,“传播隔阂”。它是指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传播制度,传播渠道的不同导致的传播偏差和误解。翻译一下就是,谣言总是有它的传播路径和范围的,想要消灭谣言,就要切断源头。还是以小方为例,“谣言”的重灾区是哪里?他所在的部门呗。那么,如果有机会开部门团建的时候,小方就可以借此机会澄清真相,打破同事们对事情的无端揣测,从而将谣言的范围降到最小。

好了,说到这里,今天的宣讲也差不多快结束了。西门君最后还想说一句,面对谣言,你当然也有资格保持沉默。只是,用傅首尔的话说:“他们都在传我被包养了,可是他喵的没人给我钱啊!”

作者简介:西门君,前《跑男》一二季现场导演,目前就读浙大传播学在职研究生。关注我,学习最接地气的传播学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流言揭秘:图解2014年十大生活谣言
崔桂忠:以科学粉碎披着“科学”外衣的流言
揭秘十大最凶猛的健康谣言
理性对待流言,不做谣言传播的帮凶
养生帖谣言泛滥朋友圈 五成与死亡焦虑相关
从“假......”说开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