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说奖励与表扬是趋炎附势与巧言令色的小人制造机?

过去,在我们普遍的认知中,孩子们需要批评,需要鞭策,哪怕孩子做的出乎意料的好,也不能被认可,永远不能叫他感到自满,萦绕在我们耳边的是“严师出高徒”,“棍棒之下出孝子”,“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言论都是对这一说法的认可。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一贯的否定孩子们的行为,打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是非常不利于孩子们成长的,人们开始推崇用表扬代替惩罚的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进取心。

专家们认为孩子们的意志力普遍没有成人强大,一味的否定孩子,只会让他们自暴自弃,在心理的打击之下,会让他们对眼前为之倾注心血的爱好丧失好感。

随后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开始把鞭策、批评的教育改为鼓励,激励,用奖励代替了惩罚。学会欣赏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成为了老师和家长们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推广着。

然而近日,小编拜读了埃尔菲·艾恩的神作《奖励的惩罚》,顿时感觉茅塞顿开,观念之新颖,角度之妖娆,令小编啧啧称奇。

书中很不留面子的把表扬制度痛批了一番,作者认为所谓的表扬常常是居心叵测,心怀鬼胎的、不纯粹的行为。人们开始用表扬代替批评,实则是利用了一种控制替代了另外一种控制。区别在于一个利用惩罚控制孩子们的天性,另一个则在用奖励控制孩子们的行为,都是遏制人性自由的恶劣行径,本质上并无二致。

惩罚是对孩子行为一种强制约束,你不按照我说的话做,你会挨“鞭子”,而奖励则是对人性的一种买断行为,一种贿赂行为,大人会承诺给你一些好处,假如你按照我说的做,你将得到“糖果”。用:“你按我说的做,你会得到糖果,代替了你不按我说的做会挨鞭子”。本质上都是恶劣的行径。

这无意打开了人们对奖励和惩罚制度的一种新的解读,就连推荐了这本书的北大郑也夫教授对此也形容为:“要达到一个目的的两种手段”。

小编一方面为对书中一些观点的拍案叫绝,另一方面又觉得作者实在有些矫情,对人和事物的想象存在太多的理想化,如果奖励也不行,惩罚也不行,那怎么做才是得当的?要怎么做才是最优方案?

带着这些疑问,小编又观看了一些关于该书的探讨,其中旅美学者李亚平老师和郑也夫教授针对此书给出了一些让我们非常受用的建议。

小编从中汲取的营养大概为:是表扬有时候也会有善意的行为,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像一棵小树,你不能任由它疯长,需要修剪,它才能成长为栋梁之材。

郑也夫对《奖励的惩罚》推崇备至

同时,表扬也该分为“预设性”表扬和“追认性”表扬,这两者有着很大区别,一种明确的告诉你,你这么做,你按我说的办,你将得到好处,你将得到不错的回报和收益,一种是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出于你自主的意识,做出了判断,受到了别人的认可,两者之间天差地别。

这让小编想起了上小学时候一件让人可笑又发人深思的故事,老师很明确的带有引导性的告诉同学们,如果这个星期谁做了好事,将被老师奖励一朵小红花,于是一位同学,他竟然把家里给他的早饭钱故意丢在地上,然后又拿起来交给了老师,到了中午已经饿的两眼放“绿光”的他,得到了老师的小红花,你们猜,他是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奖励孩子要适度
表扬——父母需要谨慎使用的教育方式
有效教学课堂管理
教育需要表扬和奖励,也需要批评和惩罚
怎样正确奖惩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来了
转给家长||教育孩子必须掌握的8个法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