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愿倒掉酒肉也不给士兵,数十年后发现,这才是霍去病常胜的秘诀

  俗话说“强汉盛唐”,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朝代,两朝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百花齐放,更名扬四海,令万国心服。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明君的治理,也离不开领土的扩张与维护。当古代,游牧民族凭借先天的素质,几乎令各朝各代都闻风丧胆。但在唐朝,李靖等名将却将当时最为强大的突厥覆灭,也为唐朝的盛世打下夯实的基础。在汉朝初年,虽然汉朝在各方面也不弱,但却一直有匈奴的外患。多少年来,想维系和平就只能靠和亲,把希望寄托在女子身上。直到汉武帝登基后,局势才大为逆转,也令强汉愈发强悍。

  汉武帝之所以能完成先辈都做不到的事,自然离不开朝中的诸多名将。而霍去病,就是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位。自霍去病17岁被汉武帝任命为票姚校尉后,他曾两随卫青出击漠南,以轻骑800斩杀两千敌众,其中不乏匈奴高官,而匈奴单于的祖父也正死于此役。此后,霍去病更是锐不可当,在经历数次激战后,他孤军深入,以一万骁骑歼敌3万,匈奴五王及王室60余人,高官63人,都在此役被俘。自此,匈奴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而河西也成为了汉朝的固有疆土,直令匈奴痛呼:“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不过在《史记》中,霍去病也有着极为不光彩的一面。据记载,汉武帝为了让前线将士能打胜仗,特意为前线将士们准备了几十车粮食与肉。但是霍去病在入塞作战时,却将没吃完的粮食通通扔掉,无视士兵已经面黄肌瘦。更过分的是,他吃饱喝足在军营蹴鞠,但将士们却不得不忍饥挨饿。此外,军中也有霍去病鞭打将士,不体恤士兵的传言,更令以司马迁为首的史官忿忿。

  司马迁认为,这是因为霍去病小时就成为皇帝近臣,少年骄纵,不懂爱惜士兵。但即便是这样,每次征兵参军作战时,霍去病手下的军队却是最忠诚也是作战最勇猛的。这就让人有些奇怪了,碰到这样不体恤士兵,拼命压榨士卒的长官,大家为何还对他死心塌地?

  其实,这并不是他真的不爱惜士卒。在汉朝时,就有官员分析过此事,最终发现,这是一种战术!

  纵观霍去病的作战生涯,他用兵灵活,非常善于长途奔袭及骑兵迂回、穿插及歼灭战。这种战术在面对牢占漠北荒漠的匈奴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战术。若汉军携带大量辎重,只会加重后勤负担,限制军队的作战和战术布置。相反,断粮之后,士兵想活下来就得找到匈奴,就得打胜仗,而作战起来,也是个个悍不畏死。毕竟,只有歼灭和俘虏敌人,才能找到粮食补给。《汉书·霍去病传》就曾高度赞扬霍去病的此举。

  而对于士兵来说,同甘共苦不能让士兵心服,几顿酒肉也不会令士兵感恩。但激励士气后取得的胜利及随后带来的荣华富贵,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霍去病的带兵之道:从不体恤士卒,该打打,该骂骂,士兵越忠诚
霍去病为何宁愿酒肉腐坏扔掉,也不给将士吃?
皇帝赏赐10车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给士兵吃,9年后才看出他的聪明
酒肉宁愿倒掉也不给士兵吃?霍去病对士兵真的很刻薄吗
酒故事 | 三个人将酒倒在河里激励将士,最后一个是私生子也是官二代
汉武帝赏赐10车肉,霍去病放臭也不吃,26年后才发现他的高明之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