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倪萍一句话,戳破亿万人的隐痛: 那个最爱你的人,其实在说谎…
userphoto

2022.09.18 北京

关注
作者:李月亮 猛犸姑娘
来源:李月亮(ID:bymooneye)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 兹心说 //

最好的孝心,是老人不用在儿女面前小心翼翼。


看到一条新闻,心里很难过。

四川达州,一位进城的老人错过了末班车,凌晨独自坐在街头。

一个好心的出租车司机路过,把他送回了家。

事情挺暖心的,但老人的几句话,让人心酸。

他说,其实自己的孩子就住在这城市里。

可是天太晚了,他觉得不方便打扰,怕麻烦孩子,所以就准备在路边坐到天亮,再搭早班车回家。

这句“不方便打扰” ,真是……卑微得让人心疼。

而这样的老人,比比皆是。


有一个问题,大部分人应该都没想过:

“你的父母,有多怕打扰你?”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让你很意外。

最近,我看了一档很好看的中老年人综艺,叫《百川老朋友》。

节目很有趣,但一些小细节,把我看哭了。

参加节目的嘉宾,都是普通的中老年人。

有天,节目组想办一场“亲子会”,喊他们的儿女一起来玩。

于是这些叔叔阿姨们,就要挨个打电话问自己的孩子能不能来。

我当时就觉得,那就打呗,愿意来就来,不来就拉倒。

但没想到,叔叔阿姨们的真实反应是——

都很紧张。


可能因为在节目里,压力格外大,好几位老人,都不敢给孩子打电话。

张叔紧张得坐不住,站起来边走边打。

电话没通,他马上自言自语地解释:

“他肯定忙着呢。孩子一上班,手机是不能开的。”


李叔打了好几个,始终没人接。

第二天,女儿才回了电话。

他小心翼翼地解释昨天打电话的原因,然后也不敢太打扰女儿,没聊几句就挂了。

刘叔问他女儿来不来。

他连连摇头,好像觉得理所应当,但难掩心中失落。


还有姜叔,更是紧张得出了一身汗。

最后电话是打通了,可儿子拒绝了他的邀约。

“这几天不行,爸,太忙了。”

姜叔的笑容僵在脸上。

他长叹了一口气,但嘴上还假装无所谓:“那行,没事儿”。


这位姜叔,和儿子同在北京,但不住一起,也不常见面或是打电话。

姜叔给儿子找理由:

“他忙,忙工作忙对象,我也不好意思打扰。”

杨迪后来问:

你们有时候会不会不好意思打扰孩子?

想给孩子打个电话都要做好准备工作那种?

叔叔阿姨们纷纷点头:

对,不会轻易去给他打电话。

好多话想跟孩子说,但是……


观察室里,倪萍一句话说得很到位:

“这不是自觉,已经是卑微了。”


我们做儿女的可能想不到,平日里安安分分,很少给我们“添乱”的父母。

其实可能有一肚子话想讲。

他们特别想知道我们每天都做了什么,吃得好不好,有没有被领导批评,心里有什么烦恼……

可是每次想打个电话,又觉得我们太忙了,不该打扰。

好不容易打通一次,也怕耽误我们时间,匆匆忙忙把主要的事说完,剩下的许许多多话,就都咽回去了。

久而久之,我们就真的以为,他们好像也没什么话要说。

但倪萍说得对:

孩子可能意识不到,电话里妈妈还没说三句,你就说“好,你还有事吗?”

一般老人就会说,“哦那就没事了”。

想说的话,就欲言又止地,不说了。



父母很怕我们无意间透出的那种不耐烦。

而我们往往意识不到。

我们习惯了和父母肆无忌惮、心无城府地说话。

却不太能意识到,父母越来越老,越来越在乎我们对他们的态度。

有时我们随口一句话,他们可能就要想上很久。

但他们不会让我们知道。


其实,父母年纪一大,就特别容易脆弱。

哪怕是强势开朗的人,也会变得多愁善感。

就像《百川老朋友》里的李叔。

从前,他一直是个严父,作风强硬。

关心女儿,只会做不会说,半点不懂温柔。


到老了,女儿好像有点疏远。

已经连续四个春节,李叔都是一个人吃年夜饭了。

他一直在反思,也一直期待能跟女儿更融洽。

节目的“亲子会”,他特别期待女儿能出现,一番话说得可怜巴巴:

“别人的孩子来,我也期待,会不会有我的女儿。但理性又告诉我,应该不会。”

可在打电话的时候,他连这个愿望都不敢提,只是说有点遗憾。


他觉得是自己这个爸爸以前做得不好,才使女儿跟他不够亲近。

可是女儿已经长大了,他不知该怎么弥补。

李叔的女儿,最后也确实没有来。

亲子会上,他看着别人和孩子亲亲密密,一脸落寞。

“看到你们这样,很高兴,很羡慕。但是又很心痛。”



而前面说的姜叔,也是同款老爸。

儿子一句“不行啊,正赶上有事”,他就藏起了期待。

后来节目组读了儿子给他写的信。

一个铁铮铮的东北汉子,听到儿子在信里说爱他,直接哭成了泪人。


信读完,儿子偷偷地来了。

姜叔看到儿子,激动坏了,紧紧地抱住了他。

特别像我们小时候,忽然见到缺席已久的父母。

那么惊喜,那么委屈,那么脆弱。


给大家介绍儿子的时候。

姜叔更是泣不成声,站都站不稳了。



我看到这一段,真是泪目了。

原来年迈的父母对我们的爱和期待,真的跟我们小时候爱他们的心情一模一样。

只不过幼小的我们会哭会闹会表达。

而他们,常常都藏在了心里,不肯说。


有一个词,叫“老漂族”。

说的是一些老年人为了子女,晚年漂到大城市生活。

他们要么每天无所事事,或是打点零工。

要么充当保姆,帮着带带孙子、做做饭。

据说这样的老人,在中国有七百多万。

节目里的张叔,就是一位“老漂族”。

他退休之前在乌鲁木齐工作。

现在跟着儿子到了北京生活,但也是没住在一起。

一个人独居的他,每天都要给朋友们发微信。

“我说如果三天收不到我的消息,就要给我打电话了,看看人还在不在。”

张叔说完,大家都笑了。

但笑过后,是心酸的沉默。


对于独居老人来说,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啊。

他们其实很担心自己忽然发病或者摔倒,却没有一个人知道。

但很多老人又不愿意麻烦孩子,总想自己解决自己扛。

他们太理解年轻孩子的繁忙,理解中年生活的压力。

特别自觉地把自己排在后面。

不到迫不得已,一定不去打扰。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新闻。

南京有一对七十多岁的老人,摔在了地铁的电梯上。

好心人把他们扶起来,发现伤口挺深的,赶紧送了医院。

可是问起子女的电话,老人死活都不肯说。

他们说,儿子工作很忙。

两个人这一次,又是瞒着孩子跑出来玩的。

所以不想麻烦儿子,也不愿让他知道。

和开头那位深夜独坐街头的老人一样,卑微得让人心疼。


还有一个山西太原的网友,拍过一条视频。

他平时在外地,平时打电话,父母都说好着呢,不用惦记。

但是,有天他偷偷回了家,没提前说。

却发现父母都生了病。

妈妈扭伤了腰,动弹不得。

爸爸因为中风,嘴都歪了。

爸爸开门的时候,妈妈还嘴硬地不乐意:

“谁让你回来了?我不是说我们都好好的吗?”

但没说几句,就委屈地哭出了声。


这就是很多中国父母卑微又伟大的爱吧。

他们可以为儿女牺牲掉自己的生活。

却不想让孩子为自己操一点心。

“我们好着呢。”

这句父母挂着嘴上的话,背后常常藏着我们不知道的隐情。


李荣浩有一首歌,叫《爸爸妈妈》。

底下的留言,越看越让人心酸。


中国式父母的卑微,真的好像无处不在。

有次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事,也让我很是感慨。

她说,有次老爸给她电话。

当时她正开会,就压低声音说,“我开会呢爸,啥事儿啊?”

那边老爸一听,立刻慌了,说“啊,那没事没事,你快开会吧。”

老爸的声音,几近惶恐,好像自己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

她第一次听到老爸这样的语气,心里有点难过。

但也没太在意,开完会就忘了这件事,甚至也没给老爸回个电话。

没想到。

半年以后,她回老家。

有天吃完饭,一家人闲聊。

老爸忽然小心翼翼地说:

那天我打电话是不是影响你开会了?

我过后很自责,不该给你打那个电话,唉。

她愣了半天才想起老爸说的电话,当下心里很酸。

一个完全无足轻重的电话,都过去半年了,他还惦记着,自责着,不安着。

其实他也没做错什么,给女儿打个电话而已。

看着老爸那一脸愧疚,她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但还是假装无所谓地说:

哎呀多大点事,你想给我打电话尽管打,开会我就不接呗。

她说从那之后,她就记住两点。

一是没事就给家里打个电话。

二是接到老爸老妈的电话,绝不说自己在忙、在开会。

真忙的话,就轻松地告诉他们“我先跟同事说句话,待会就打回去”。

绝不让父母觉得自己做错了。

我觉得特别好。

有时候,我们做儿女的,不是不心疼父母。

只是没有感知到他们的脆弱和卑微。

那么一旦知道了,就可以主动向前一步。

就像《百川老朋友》里,杨迪说的,我们做儿女的,应该多迈进一步,不要吝啬自己的爱。

父母有他们的脆弱和怯懦,我们应该做一点什么,让他们不必那么小心翼翼,那么顾虑重重。



曾经,父母是我们的天。

他们也许不完美,却是世上最宠爱我们的人。

他们那么用力地把我们养大,现在力气都用完了。

他们老了,特别知趣地,悄悄退到了我们世界的边缘。

“我不能保护你了,至少还可以做到不给你添乱。”

这是他们的心声。

但事实上,他们根本不是不需要你。

相反,他们比以前更在乎你,更想跟你聊天,更渴望你的陪伴。

而我们也该知道,现在是我们好好爱他们、保护他们的时候了。

我们主动一点,耐心一点,多为他们想一点。

他们就会更踏实一点,安心一点,底气足一点。

父母和子女,是永远拆不散的一对。

我们注定了彼此需要,彼此相依。

而这人间最可贵的幸福莫过于:

从前我幼小无助的时候,你在。

现在你老迈无力的时候,我在。

我们都要努力,成为彼此生命中,最温柔最安心的依靠。

不必拘谨,不必卑微。

不用看彼此的脸色。

不要让你在想靠近我的时候,心里横着一道跨不过的鸿沟。

认同今天的文章,还请点亮【赞】+【在看】+【转发】,愿我们和父母,永远幸福亲密。

兹心批注:
不给儿女增负担添麻烦,是老人的明理和自觉;不让老人在自己面前小心翼翼到卑微,是做儿女的孝道和准则。是什么让老人如此顾忌?当然只能是儿女的态度,拒绝得多了,不耐烦得明显了。老人就选择了一退再退。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别让这变成一句空谈,但愿亲情长在,不要让父母越来越老,情分却越来越远。
*作者: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读者成长。新书《好的人生,不慌不忙》当当网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节目戳中亿万人的隐痛:最爱你的那个人,其实在说谎
“妈妈死了,你就轻松了!”一位母亲留下的遗书,震惊所有人!
有一种命运,就是重复父母走过的路
孝敬父母
人人网 校内 - 浏览日志 - 看了这个,我真的哭了。。【我们离家的日子,他们还好吗】 -...
【23@199】是居家养老,还是去养老院养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