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上最美的相遇,是遇见最好的自己
userphoto

2022.11.06 北京

关注
解读:林小白 | 朗诵:飞扬
原著:张德芬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社会环境越来越卷,我们生活在其中,如同一颗沙砾,被晃来晃去。

也许内心想着躺平,但却也被这个大时代推着往前了,只是很多时候,越努力,反而越无力。

这种无力可能会在面对以下情形时更为明显——

每天认真的两点一线,但年终优秀员工却不是自己;

辛辛苦苦跑业务应酬,把自己喝得醉醺醺,却还是没能签下单子;

努力地平衡工作与生活,却被孩子一句“你根本不爱我”而伤了心。

明明自己很努力地在改变,但为什么还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如此动荡呢?

被誉为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的心灵作家张德芬说,“如果你觉得生活麻烦,乱作一团的时候,那一定是你的心乱了,内在频率乱了。”

张德芬是作国大陆心灵领域书籍的拓荒者和奠基者,她在2007年推出的首部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已成为目前国内心灵成长领域的必读经典,影响深远。

在《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中,她告诉我们,我们总是在逃避,而不是去面对自己不想看见的真相。直到宇宙安排一些情境,强迫你去看见、去承认: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

这本书,将帮助我们摆脱生命的旧模式,修炼和突破自己,实现真正的蜕变成长。
'

人生没有白吃的苦,学会直面自我,未来就能一步步走向光明。

要脱离不想要的生活,
你要先跳出“受害者模式”

鲁迅先生写活了一个祥林嫂,她自怨自艾、絮絮叨叨。但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祥林嫂”并不少见。

你总能见到有些人,浑身上下散发着负能量,每天吐槽这、吐槽那,对自己的生活有诸多不满,对他人的生活有不少羡慕。

他们说起自己的故事,都如同祥林嫂提到阿毛被狼叼走的模样。

在张德芬看来,这样的人是陷入了受害者模式。

陷入受害者模式的人,会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别人所做的、所说的,或是没做的、没说的,都让你受到了伤害。

好比一位妻子会认为自己成为终日在家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是因为孩子与家庭琐事把自己不得不困于家庭之中,她会把自己的失意与无奈,全都归于丈夫和孩子。

那这些人为什么会陷入受害者模式呢?

张德芬说,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把眼光收回来看自己。

他们无法安然地接纳生命的安排,所以会本能地抗拒生命中不好的安排,然后把焦点放在让它们身上。但这,反而扩大了不快乐事物的影响力。

所以,如果要想活出自我,最开始的一步是先要走出受害者模式。

首先,可以主动为自己安排一些事情。

种花、慢跑、跳舞、社交……都可以,关键在于去行动起来,而不是保持现状。

其次,常怀感恩,也能让自己脱离受害者模式。

我们甚至可以设定一个闹钟,让它每隔一个小时响一次。

每当闹钟响起时,我们就开始对生命中的某件事表达感恩之情。

它可以是感恩母亲生养了你,可以是感恩今天有个好天气,还可以感恩自己有一头柔顺的头发……

通过每小时一次的感恩,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糟。

不要让自己成为一名“受害者”。

你要明白,没有人可以带走你的痛苦,只有你自己可以为自己负责。

当你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你会发现,生活,真的没有那么糟。


亲密关系,是人生最好的修行道场

在搜索引擎里搜索“为情自杀”,你会发现这类社会新闻的数量多得令人愕然。

这里面的有些人是幸运的,被人救了下来;还有一些人,则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正如肥皂剧里演的一样,那些为情轻生的人,多半会在轻生前,歇斯底里地打电话给自己爱恋的人,并说上一句“我很爱你,我没有你不行”。

在张德芬看来,这并不是真正的爱。这实际上是一种掌控,以及缺乏安全感的抓取。

就像现实生活中不少母亲会给孩子很多压力,让他们上各种培训班,期望他们以后出人头地;抑或是有的老人总喜欢插手儿孙的生活,这其实都是表面上称之为爱的掌控罢了。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呢?

张德芬认为,真正的爱,是永远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不再把关注和期望放在他人身上,而是开始关注自己。

我们要真真切切地认识到,所有的问题在于我们自己的内在。

我们之所以对他人有这样那样的设想与期望,是因为我们内在还缺乏一份稳定的爱。

而自己内在的爱,只有自己才可以给自己。也就是说,只有自己先舒服了,我们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

如果你发现,你总是习惯将关注和期待放在他人身上,不妨试试下面这两个方法。

第一个是,尊重彼此的界限。

学会给家人、爱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不要觉得亲密关系就是一体的, 更不要对方做什么都想过问、干涉。

最好就是,对方原来是什么样子,就让他是什么样子,除非他自己愿意改变。

第二个是,找到其他的情感需求出口。

不要想着抓住家人、爱人,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事业、兴趣,并且投入其中,产生心流。

好比有些画家,当他投入自己的创作中时,会觉得有没有感情依靠是无所谓的。

当然,我们不用做到这样的程度,但是找到一项能让你为之沉迷的兴趣或事业,能让你的生活变得热气腾腾,也会让你这个人变得更加可爱。

永远不要觉得自己一定要依赖某个人才能过得好。

实际上,只有认真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当你真正想要某样东西,连老天都会帮你

高分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主人公兰乔看起来有些“傻乎乎”的,他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会变好的(All is well)”。

兰乔在电影中说,我们的大脑非常狡猾,它会对你撒谎,恐吓你将会处于危险之中,所有事情都会很糟糕。这时如果你念这句咒语提醒自己,“一切都会变好,一切都会变好,一切都会变好”,就可以摆脱大脑的欺骗,之后就会感觉好很多,并冷静下来,于是一切真的都变好了。

我当时在看电影的时候,听到他的这段解释是一笑而过。

但在书中,张德芬告诉我们,相信确实是有力量的,不夸张地说,我们的人生,就是自己的信念创造出来的。

当你拥有正向的信念,你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会围绕这个信念打转。你使出的每一分力气,都会把你向上拉提,而不是往下扯。

如果,你觉得你现在过得不够好,那么,有可能是因为你骨子里并不相信你能够拥有那些更好的事物。

其实很多人是不敢去要东西的。

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小的时候向大人表达情绪甚至是求助,但大人因为太过忙碌或是其他原因,无暇顾及我们,让我们一再失望。

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在心中对自己做了一个宣判:一定是你不够好,你不配拥有,所以要了半天都没有。

这样,就会导致我们长大后,即便表面上看,也在争取什么,但内心的动力缺失匮乏的。

我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不相信自己会成功。

而要改变这个状况,最简单的捷径就是去要,厚脸皮地去跟“老天爷”要。

这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当你理直气壮地去要一些东西的时候,鉴于吸引力法则的作用,你会更容易得到。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练习在生活中把自己想要的说出来。

刚开始我们可能会觉得不好意思,没关系,就是练习硬着头皮说出自己的需要,看看别人如何回应你。

当你成功一次之后,你会发现,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且他人给予回应,真的不是什么难事。

有这么一句话:只有你足够在乎自己,才有人会足够在乎你。

同样的,只有你先真心想要某样东西,并表达了自己的需求,你才有可能会得到它。



人生有幸福,也有痛苦,甚至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但是,有很多的痛苦,其实都是自己给出的魔咒。

当我们对家人、恋人期待太多的时候,当我们的欲望太满的时候,当我们把自己困于受害者模式的时候……

所以,现在是时候与自己和解了。

学着把对他人的期待收回来,放在自己身上;学着把目光从自己的缺点上收回来,放在优点上面;学着把自己的需求打开来,告诉这个世界。

如此一来,你会发生,人生也可以春风十里。

正如罗曼 · 罗兰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命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永远不要自我设限,你,完全可以活得更漂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出抑郁很简单,就看你愿不愿意
如何放下父母对我们的伤害
张德芬:如何满足自我的内在需求
张德芬 -如何满足自我的内在需求
讨好一个人,失去整个世界 | 心问答
张德芬:外面没有别人,一切都是我们的投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