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爱中行走,世界怎会有黑暗?



原著 | 华姿

解读 | 愈姑娘


慈怀为你读的第二百零七本书。 来自慈怀读书会 24:35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素颜如水朗诵



每天一本书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我将用一篇文章的长度,来向您讲解书中精髓。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有这么一个传奇的女人:

 

她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她是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人。

 

  • 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地捐钱给她。


  • 她的组织有7000多名正式成员,组织外还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工。


  • 她与众多的总统、国王、传媒巨头和企业巨子关系友善.,并受到他们的敬仰和爱戴……

 

她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她住的地方,除了电灯外,唯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还是1994年才安装的;她没有秘书,所有信件她都亲笔回复。


她没有会客室,她在教堂外的走廊里接待所有的来访者。她穿的衣服,一共只有3套,而且自己换洗;她只穿凉鞋,没有袜子。

 

她是谁呢?她就是德兰修女,有人尊敬地叫她姆姆。


她的一生都在传播爱,她把光亮带给那些穷人中的穷人、病人、被遗弃的人、没人关怀的人、流浪的人、垂死的人以及那些内心饥饿的人,让他们感受爱与被爱,让他们活得有尊严。


她善良仁慈,哀怜那些卑微且苦难的生命,她怀着非凡的爱,做着微小的事情,把爱传递给世界每一个黑暗的角落。

 

德兰姆姆的故事,被华姿写进《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这本书里。


作者华姿著有多本诗集和散文诗集,她的《两代人的热爱》被第五届“沪、港、粤、新加坡”四地中学生读书征文活动指定为必读参考书。


曾获冰心图书奖、长江文艺散文奖和其他散文奖,并被《青春》杂志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

 

她用丰富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德兰姆姆传奇而伟大的一生。


读完她的故事,你会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福音”,什么是真正的“爱”。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德兰修女大爱无私的一生。

 


为爱而生:德兰姆姆的童年和少年

 

德兰姆姆原名叫龚莎,她出生在马其顿的京都斯科普里城,这是一个充满贫穷、混乱和民族矛盾的小城,她在那里度过了快乐而又动荡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小龚莎有点多愁善感,但也活泼可爱,她和小城里的其他孩子一起上一所公立学校,她并不是功课最好的学生,但她喜欢独立思考,做事脚踏实地,不说空话。


这个重要的品质对她日后为穷人服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那时的斯科普里,贫穷也随时可见,几乎每天都有穷人上门求乞。因此,母亲庄达经常教导3个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失去爱和慷慨。

 

对于上门求乞的穷人,庄达从不让他们空手离去。


而且在施与的同时,她总是面带微笑,尽量地亲切,生怕他们的自尊受损——毕竟没有人会喜欢那种被施舍的感觉。

 

在母亲的影响下,小龚莎很小就开始关心穷人,并且非常想要改善贫穷。

 

龚莎早年的生活不只是受到教会和母亲的影响,也受到其他的影响,比如父亲的影响,而且是很大很大的影响。

   

龚莎的父亲尼古拉是一名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他经常在家里举行一些政治性的集会,小龚莎总是能听到大人们探讨政治激昂的声音。


小龚莎很爱她的父亲,因此,那些集会等于给她上了一堂深刻的人生课,使她从小就明白,一个人在追求一个目标时,力量和决心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1919年8月,尼古拉参加完一个政治性的聚餐,回到家就猝死了。这一年,小龚沙刚满9岁,对所发生的一切都不明所以。


父亲的死,给这个家庭带来巨大的改变,加上尼古拉的合伙人私吞了龚莎家营造厂的所有资产,让他们没有了经济来源,只能变卖家产。

 

那是一段极度黯淡的日子,对于一些意志薄弱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绝境。


可是坚强的庄达和她的孩子们,从未放弃希望,更没有放弃信仰。后来,庄达自己开了一间小店,养活着一家人。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庄达也没放弃对穷人的救助,龚沙从中学到成人最重要的一课是同情心具有永恒的价值。

 


人生的使命召唤:

服务穷人思想的萌芽与实现

 

小龚莎12岁那年的复活节,母亲送给了她一本《圣方济各.亚西西传》作为礼物。


这本书给龚莎的一生带来非同一般的感召,要为世界作贡献的想法开始在她心中萌芽。

 

这本书的主人公方济各,专为穷人和病人服务。而德兰姆姆的一生,在很多地方都与方济各十分相似。

 

1925年,小龚沙15岁,她参加了教堂的一个青年研讨小组的圣母会,有一封来自孟加拉、印度的信上写到:


“这里的生活极为贫苦,即便铁石心肠的人看到也会落泪,人们非常贫困,每天都有几千个人死于饥饿。”


小龚沙开始思索这件事,并朦胧地意识到,也许自己可以为此做点什么。

 

1928年,龚沙18岁,看到神父为即将启程去印度的修女募捐,龚莎心里突然升起强烈的无法遏制的渴望:


“我也要到印度去,到加尔各答去,去那里侍奉基督——去那里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


她决心要加入这次修女会。

 

她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家人,获得了母亲的理解和支持。这一年的11月,修女会安排龚莎前往劳莱德修女会总会做望会生(见习生),这意味着龚莎要离开斯科普里。

 

18岁的龚莎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劳莱德修道院的大门,穿上了她向往已久的黑白两色的修女服。

 

龚沙在这里接受了语言等修会的培训,6个月后,她要去印度的大吉岭初学,为了表示与过去的生活决裂,她为自己取名为德兰,一生以小德兰为榜样。(小德兰是传教士的主保圣女,也是龚沙准备一生效仿的对象。)

 

小德兰的伟大就在于她能以小见大,从细微的小事着手,满含谦卑、敬畏、虔诚地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


她曾说:


“只要是为主而做,即便是拾起一根针,也是有价值的。”


“我承认全能的主,曾行伟迹于我,其中最伟大的一件事,就是使我感觉出自己的无能、自己的渺小。”

 

而德兰修女龚沙所选择的“微小”,以及她走的简朴之路,都是她的精神导师即圣女小德兰曾领悟过的。

 

只不过,德兰姆姆采取了一种更为实际更为现实的方式。她不仅仅是祈祷,同时,她还付诸行动。

 


救助穷人就要到穷人中去

 

两年的初学结束后。1931年5月24曰,德兰姆姆被派往位于加尔各答恩特来社区的圣玛丽中学教学。

 

在修道院的生活平静且舒适,可是姆姆内心却不安,因为她深知,修道院的高墙外,是疾病和贫穷。


于是她请求院长允许她利用业余时间出去帮助那些可怜的人们。

 

获得院长同意后,德兰姆姆带着她所能找到的一些可能对穷人有用的东西,走上了加尔各答的街头,为穷人包扎伤口,与他们亲切攀谈。

 

有一回,德兰姆姆从外面带回来24个女孩子,打算教她们读书。但这些在街头流浪惯了的小女孩,根本就不习惯修道院的安静整洁和秩序,竟然集体逃跑了。

 

这件事给姆姆极大的震动,使她再一次意识到:如果要为穷人服务,就必须走出这道高墙,把自己变成一个穷人。

 

就在这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战争使印度陷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饥荒,大概有500万人在这场饥荒中丧失了生命。

 

彼时,修道院已经两周没有食物补给了,德兰姆姆必须出去找粮食。


当她把粮食带回修道院的路上,每个饥饿的人都把枯瘦的手伸到姆姆面前,乞求她的帮助,他们喊叫着:“求求你,修女,帮帮我!”

 

姆姆痛苦极了。她天性敏感善良,有一颗最柔软也最容易受伤的心。


而且这种情形不仅使她难过,更使她羞愧。她当修女的目的就是为了替穷人服务,而现在她却无法帮助他们。

 

那天晚饭后,姆姆把自己寻找粮食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愧疚难当,告诉了神父。


神父建议姆姆应该提前退隐一段时间,她需要在静思中重新找回工作的喜悦。

 

姆姆接受了修道院的安排,加上那时候高强度的工作让姆姆不健壮的身体染上了肺结核,她不得不退隐。


在加尔各答火车站,她看到一个悲苦的老人,发出气若游丝的声音,喊着“我很渴我很渴”。凄楚得令人心碎。

 

姆姆受到重击,她突然得到一个启示,就是要到穷人中服务于穷人。回到加尔各答之后,德兰姆姆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神父。


天主教有严格的教规和教会法,要到院外工作必须获得特别批准。

 

而主教并不认为德兰姆姆是认真的,让她一年后再写信。因为这不是第一次有人提出这样的申请了,从来没有人能坚持一年。

 

还没到一年,德兰姆姆迫不及待给主教写了第二封信,更深切更诚恳地提出了她的请求。


这一次,大王教同意帮她把申请递交到罗马,但条件是,德兰姆姆必须还俗。


她坚定的拒绝了,然后重新写了一封申请信,接着又是漫长的等待。而加尔各答仍然充斥着死亡病痛,这些都不断冲击着德兰姆姆的内心。

 

又过了一年,姆姆终于得到了批准。随后,她离开修道院,马不停蹄的赶往圣地医院学习医药和护理知识,这是为穷人服务必须具备的技能。

 

经过半年的学习,姆姆回到加尔各答,进入一个叫摩提吉的贫民窟,跟那里的穷人一起生活。

 

德兰姆姆首先拜访了好几个家庭,每个家庭都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这些都令她感到深深的难过。

 

然后她建立了一个露天学校,免费给穷人的孩子上课,因为只有读书,才是孩子们摆脱贫穷的唯一出路。

 

根据当时最保守的统计,加尔各答的流浪人数高达50万之多。


姆姆深刻地认识到,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是一项艰辛而没有止境的工作,为了长久地努力于这项工作,只有成立求助性的修女会才能做到。

 

她做好详细的规划书、记录和规章,在神父的帮助下,这个请求获得了梵蒂冈的特别批准。1950年10月,仁爱修女会正式成立。

 

从此之后,姆姆的追随者迅速增加,全是清一色的年轻女孩。她们一生恪守贫穷,一生服务于穷人中的穷人。

 

仁爱传教修女会自始至终都将为了这些穷人而存在。而且,只为了他们而存在。

 


“我一辈子活得像条狗,

但现在我却死得像个人。”

 

德兰姆姆还建立了临终关怀院,目的是给那些即将死去的人关怀和尊严。姆姆带着几个妇女,给病人清洗、擦药膏、打绷带,并和穷人攀谈,给予他们关爱。


她坚信每一个垂死的人必须受触模,被拥抱,即使是在生命的尽头,也必须让他们感到仍然有人在爱他们。

 

其中有个老人,是姆姆亲自从垃圾桶里找到的。老人死时泪流满面,她感激地拉着姆姆的手,用孟加拉语低声说:


“我一辈子活得像条狗,但现在我却死得像个人。”

 

德兰姆姆还救助了麻风病人,在20世纪中叶前后的印度,麻风病非常地猖獗。


不管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富人,还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人,只要染上了麻风病,就会立刻被当作垃圾丢弃。


很多次,姆姆走进那些散发着恶臭的破烂屋子里,亲眼目睹那些患者因为得不到及时的应有的治疗,以致伤口溃烂,成为苍蝇叮食的对象,最后导致伤口生出蛆虫。


于是,姆姆买了一辆医疗车改造成流动诊所,为麻风病人治疗。

 

此外,对于艾滋病人,德兰姆姆也报以慈悲之心。她在纽约开办了一所“艾滋病人之家”,给艾滋病患者一个温暖的家。


有一个病人,来自波多黎各,刚来的时候非常害怕,无法接受就要死亡的事实。


过了一段时间,他亲眼看到别的病人在修女们的照料下安详地度过最后的时刻,便渐渐安静下来。

 

在照料那些病人的时候,修女们从来不问他们得病的原因,也不对他们作任何的评断。她们知道,这是病人的秘密,也是他们最敏感最自尊的地方。

 

姆姆的爱,像一道温暖圣洁的仁爱之光,照亮世界上所有的穷人,也温暖了我们日渐冷漠的心灵。



来自全世界的义工们

 

仁爱传教修女会的义工遍布全球,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德兰姆姆的仁爱事业不可能发展得这么迅速,这么蓬勃。

 

在加尔各答的仁爱传教会里,各种身份的义工都有。有医生,有教授,还有模特。


很多学生放假后就一直待在这里,有一位意大利的银行家每年必来,一来就是两个星期。


美国加州州长也曾在那里服务过一个月。除了短期义工,还有一些长期义工,他们长年累月地在修会工作,为那里的穷人和病人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真实付出的群体,尽管在这个世界上,伪装爱是那么容易。


很多义工对彼此相爱都有独特的体验:并不只是付出的一方在爱,实际上,接受的一方,也在爱。

 

有些深感人生空虚的义工在为穷人服务的时候发现,原来人生还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而最后获得满足的不仅是被服务者,还有他自己。 



永恒的爱

 

德兰姆姆一生都致力于爱的事业,长期的劳累,使得她进入老年后,各种疾病也纷至沓来,给姆姆晚年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1997年9月5曰,德兰姆姆在加尔各答大雨倾盆的晚上离世,很多人赶来送别,更多的人在雨中嚎啕大哭。


德兰姆姆一生为爱奉献,一生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也受到上帝的照管,上帝赐予她奖杯和奖牌的光荣,使她成为20世纪获奖最多的人。

 

但姆姆个人对获奖并不感兴趣,她认为自己代表的是世界上所有的穷人。

 

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她说:


“事实上,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但我愿意代替世界上所有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来接受这项奖金。


因为我相信:你们是愿意借着颁奖给我,而承认穷人也有尊严,也有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权利。”

 

德兰姆姆最令人尊敬的地方,不在于她在物质上如何帮助了穷人一一而在于,她始终坚信,穷人也是有尊严的。


并且付出一生的艰苦努力,在穷人凄惨卑微的外壳内,寻找和发现他们的尊严。

 

她说:


饥饿的人所渴求的,不单是食物;赤身的人所要求的,不单是衣服;露宿者所渴望的,不单是牢固的房子。


就算是那些物质丰裕的人,也在切求爱、关心、接纳与认同。

 

这就是德兰姆姆所给予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和教育,也是她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是一个仍然为宗教和种族问题所困扰甚至流血的世界,也是一个为各种不平等以及人内心的栅栏所隔膜的世界。


而德兰姆姆的爱冲破了所有的界限和阻隔,使人类向相互谅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与彼此关爱的天国,前进了许多。

   

这个至善的灵魂,以最深的谦卑和最大的热情回应了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呼唤和神的指引,她就像一颗纯美至真的红宝石,被明亮的太阳所照射,其光芒与天国的圣洁恰好相配。


正如她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光辉,她使我们得以认识真正的福音,真正的爱,以及真正的伟大和高贵,就是感同身受的爱人,保留为人最基本的尊严,唤醒人类心底最纯净的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贫民窟的光与盐-德蕾莎修女
德兰修女诞辰百年纪念——稀有照片珍藏集
特蕾莎修女的感人箴言
读《德兰修女传》有感
将世人的悲惨背在身上
西班牙剧情片→《大德兰修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