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时如溪,青年似河,中年像湖,老来是海

深读书房是慈怀读书+会员小程序的精读栏目。深读书房中的每一本书都包含“精华提炼”和“深度解读”两大板块,“精华提炼”板块为我们提炼原书精华,而“深度解读”板块则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书是《苏东坡传》,这本书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长篇传记的标范,被称为中国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

林语堂先生非常喜爱苏东坡,他在《国学拾遗》中写道:“庄子是中国最重要的作家;经过一千四百多年之后,才有一位可以和他比较的天才,苏东坡。”

在这里,我们摘取其中一部分和大家分享。想要了解《苏东坡传》全部解读内容,点击文末图片进入深读书房收听。

少时如溪;青年似河;中年像湖 来自慈怀读书会 00:00 16:37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念念不忘朗诵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里写道: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窥月,望月,玩月,循序渐进,趋于从容,迈入境界。

读书是这样,人生又何尝不是?

少时懵懂,烂漫天真;青年意气,朝气蓬勃;中年沉稳,影映万物;老来安详,汇纳百川。

老子曾说“上善若水”,孔子也是遇水即观。

就像姜太公“直钩垂钓”,钓的哪里是鱼,分明是在钓人。

观水,观水,观的又哪里是水,明明是如水一般、流云一样的人生。

《苏东坡传》,林语堂就记录下了苏东坡如水一般的人生。

少时如溪,烂漫天真

北宋大词人辛弃疾说:“少年不识愁滋味。”

少年时,采花摘果,追蜂逐蝶,正是一生当中最天真烂漫的年纪。

我们眼里的鲁迅,似乎总是那副样子:三道横眉,冷峻又严肃。然而,他的少年时期,也如涓涓溪水一般烂漫天真。

看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迅哥儿的乐园,就是百草园呐。迅哥儿在这里听蟋蟀弹琴、油蛉低唱,翻开断砖驱赶蜈蚣,用手指去按斑蝥的脊梁。人形的何首乌吃了能成仙?他就常常去拔,结果弄坏了泥墙。有时摘到覆盆子,就欢喜得不得了,含在嘴里,又酸又甜。

鲁迅小时最欢喜的事情是什么?

那是去赶酒席,席间有一瓶汽水,迅哥儿偷偷抱在怀里,躲到茅厕去喝,咕哝咕哝,结果呛了鼻子,打了嗝。就是这个。

卡尔维诺的童年是在父母管理的植物园里度过的,先是在古巴,后来在意大利圣莱莫,天天和植物、昆虫、野兽待在一起。他熟知名目繁多的奇花异草,以及树林里各种动物的习性,还经常随父亲去打猎垂钓。

少年时,他过着童话般色彩的、无忧无虑的日子,构建了一座美丽的花园,这成为他日后心灵上的归属之乡。

有人说,卡尔维诺就是他笔下那“分成两半的子爵”,一半在尘世,一半在天上。在天上那一半,就在那个植物园中。

少年就是这样,有一方“百草园”,有一两件欢喜的事,喜欢就是喜欢,高兴就是高兴,想哭就哭,就像小溪在山间曲曲折折,叮叮咚咚,这便是少年光景了。

就像在《苏东坡传》中写:

幼年时,小东坡一下学,就回家往鸟巢里窥探,他和弟弟还常到村中去赶集,或在菜园里掘土,他们还掘出一块漂亮的石板,用来做砚台。十岁的时候,小东坡还写了一篇《黠鼠赋》,描写了一只狡黠的小老鼠,掉入一个瓦瓮里,假装已死,等把瓮倒在地上,它便急速逃去,把人都骗了。

正是:少年如溪,烂漫天真!

点击图片收听本书全部解读内容

青年似河,朝气蓬勃

诗仙李太白诗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还梦想着像古之侠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青年当如此,朝气蓬勃,张扬不羁,一路引吭高歌,携凌云之志,直上云天!

张居正当年去参加高考,随口写了一首咏竹诗。最后两句叫: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

凤毛是典,意指要继贤承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张居正想要登上百尺竿头,一展青云之志。

这个“直上”与“尽头”流露出来的信心和霸气,当真令人侧目!

拜伦二十一岁游西班牙、希腊、土耳其,边游边写诗,这就是《哈罗德游记》,哈罗德是诗中主角的名字。诗寄回英国,头两卷发表后,拜伦向这个世界宣布:“我一早醒来,一夜成名,成为诗台上的拿破仑。”

这就是拜伦:说得出,做得到;做得到,说得出。

青年,就是要当英雄。木心说:“伟人是四平八稳的,是庸人的最高体现;英雄必有一面特别超凡,始终不太平的。”

朝气蓬勃的英雄,就像奔流不止的河,就是捣蛋鬼,皮大王,捣的蛋越大,扯的皮越韧,愈发光辉灿烂。

就如鲁迅所说:“我只愿中国的青年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

在《苏东坡传》中:

苏东坡还是苏轼那会,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一天,他在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有一鹤发童颜的老者前来点拨于他,苏轼羞愧难当,但其志不变,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了两字:“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正是:青年如河,朝气蓬勃!

点击图片收听本书全部解读内容

中年像湖,影像万物

陆游在《鹊桥仙·一竿风月》中吟道:“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他是在说:当时的人都错把我比作披蓑垂钓的严光,然而,我更愿作一位无名的渔父。

年轻时,严光就很有才名,更牛的是,他还和光武帝刘秀同窗好友,俩人经常一起游玩。后来,刘秀做了皇帝,严光赶紧改了名,归隐山林,下落不明。

待一切尘埃落定,刘秀便想起了自己这个老同学,就派人四处寻他。

后来听人说,总看到一个怪人,每天披一件羊皮衣服在湖边钓鱼。

刘秀断定,此人就是严子陵。

在民间传说中,不是严光进京面圣,而是光武帝求贤若渴,亲自赶往桐庐。

严子陵只推说自己在富春江上如何垂钓鲫鱼、如何清蒸下酒,又如何自在逍遥。

刘秀无奈,只好任他继续归隐,消受那无拘无束的游钓隐逸生活了。

《瓦尔登湖》里说:“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

梭罗说我们内心有两种本能,一种是想要过上崇高的生活,一种是渴望体验原始而野蛮的生活。

人到中年,经过世事浮沉,渐渐趋于简单,简单,再简单,一如湖水般深邃。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子?

一片森林,一幢房子,一座花园,一面湖水,足矣。

湖是瓦尔登湖,湛蓝的,清澈而真实,栖息自由的灵魂和一生的过错。

湖畔有褐嘲鸫、绿霸鹟、百灵、山雀啁啾,湖底有狗鱼、闪光鱼、雅罗鱼自在遨游,和水黾、鼓甲、黄松、狐狸、翠鸟、湖边的中年一起祥和共存。

瓦尔登湖既是皮囊,又是心灵。

且看《苏东坡传》中:

苏东坡被派到边远之地黄州工作的第三个春天,在野外沙道偶遇风雨,同行之人都很狼狈,东坡偏不觉得,他吟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等旷达超脱的胸襟,恰似微风细雨下的行人,在湖水涟漪里踱步。

正是:中年像湖,影像万物!

点击图片收听本书全部解读内容

老来是海,任他自由

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

老来是海,其胸怀、其耐性,包容天地,而人,已是返璞归真。任他再大的事儿,投掷在心海,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末汉初,有“四皓”隐居在商山,清贫安乐。刘邦曾礼请四人,被拒。后来,太子刘盈懦弱平庸,吕后遵照张良的主意,聘请四人辅佐太子。四人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

其实,当时流传着一个说法:“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商山四皓已是天下大贤,汉高祖刘邦见了都要叫一声“先生好”,怎么就不如淮阳一老头了?这其中有什么猫腻?

原来,此不如非彼不如也。

当年受邀下山的除了“商山四皓”,还有淮阳山的应曜。商山四皓最终都下山了,唯独这应老头始终不出山。于是,才有了那么一句。

《庄子》里也记载了一个故事:

有个叫士成绮的人,非常仰慕老子,不远万里,跑来拜访老子。

一看到老子,登时大失所望,怎么会是这么一个丑老头,还邋里邋遢的?就很不客气地说:“别人都说你是圣人,我看老鼠是你亲戚嘛。”

老子听后,也不辩解,继续干自己的事。

士成绮不得趣,怏怏地走了。路上反思自己,觉得实不应该,于是返回道歉。

老子只说:“你骂我是猪是狗是老鼠,是什么都好,我还是我。

人生暮年,历尽了世事沧桑,褪去了人间繁华,心如海,清欢如是。

在《苏东坡传》里:

苏东坡离世的前两个月,他写了一首绝唱《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东坡的一生,饱览过大好河山,历经过千难万难。还有什么没有见过?还有什么放不下?

他就如同躺在一叶扁舟之上,漂游大海,眼览星辰宇宙,管他上下左右、南北东西,一任自由。

正是:老来是海,任他自由!

点击图片收听本书全部解读内容

少时如溪,烂漫天真!

青年似河,朝气蓬勃!

中年像湖,影像万物!

老来是海,任他自由!

便了此一生,亦不为憾!

今天,我们探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人们不同的心境状态。其实,人生又岂可一语两语、一章两章就可以讲得清楚?我们不过是随意画了一幅“写意画”,真正如清明上河图一样,画尽了人生千姿百态的,还需要我们迈着步,用脚一寸寸去丈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年如河,中年如湖,老年如海
人生如水(深度好文)
少年如溪,青年如河,中年如湖,老年如海(5)
佛系青年进阶必读书单(2)
少年如溪,青年如河,中年如湖,老年如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