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情商低更可怕的,是做了这5件事
解读:林小白 | 朗诵:素颜如水
原著:松浦弥太郎

“我感觉生活真的糟透了。”

收到一位粉丝留言说,自己要被生活中糟糕的人际关系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因为自己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在公司感觉和同事格格不入,回到家中和公婆的相处也不甚愉快,更难受的是,和先生的交谈往往也没办法调整到同一频道。

“我已经很努力多沟通了,但为什么人际关系还这么紧张呢?”

这条留言让我想到,曾有心理学专家说过,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实际上,人际关系是双面镜,虽说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但一切幸福也皆源于人际关系。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谢谢你:松浦弥太郎处世小哲学》就是一本人际沟通“教科书”,被称作日式温柔情商课。


书中用40条调整脆弱人际关系的诀窍,告诉我们要如何从生活中发觉守护人际关系的珍贵智慧。

作者松浦弥太郎是日本著名的出版人、畅销书作家,还被誉为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他将“诚实、亲切、笑容、

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出版了《100 个基本》等多部畅销书。

现在,我们就一起感受下松浦弥太郎想要告诉我们的与人交往的哲学。

学会多说一句“谢谢你”

松浦弥太郎刚满20岁时,常常有机会被长辈请客,而他会在被人请吃饭的时候道谢,他一直以为这个举动是得体的。

直到有天和某位长辈谈事情的时候,长辈突然聊起“被人请吃饭,隔天打通电话道谢是理所当然的”,松浦弥太郎听了大为震惊。

也是从那时起,他养成了隔天再说句“谢谢你”的习惯。

例如在被请客吃饭的隔天,和对方说一句“昨晚真谢谢招待,能享用美食度过开心的时刻,我很满足。”对方会很惊喜,也更加相信你是真诚致谢。

“谢谢”二字,很简单,也很可贵。

之前某外卖平台给12万骑手发了问卷,问他们最想对用户说什么,收回来得票最高的三句话是:及时接电话;把收餐地址写对;收餐时说声谢谢。

最后一句话,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懂礼貌,但长大后却对表达谢意吝啬了起来。

兹心想说,说谢谢不是义务,但随时随地的一个“谢谢”,都是对身边人最真诚的馈赠。

礼貌从来不是等价交换的筹码,而是人与人尊重的表达方式。如果能坚持做这件小事,人与人的关系便能变得更加紧密。

点击上方关注视频号“一念禅”

永远不说伤害他人的话

松浦弥太郎曾有位智障的男同学,但后来溺死了。

这件事本和松浦弥太郎没什么关系,但他却备受震撼。因为当时大家在一起玩耍时,有位朋友对那位智障的男同学说“你去死好了”。

当时大家觉得这就是一句玩笑,听完了还都在哈哈大笑。但没过几天,男孩就在海边溺死了。

这件事成了松浦弥太郎心中的一根刺。

不是因为“你去死好了”这句话,那个男孩丧命了;而是他不幸离去了,他们对他说的却是这样一句满是伤害的话,而他们也无法再向死去的男孩道歉。

这让兹心想到,恶语相向六月寒。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就无法收回,哪怕你说这句话的时候没有恶意,但言语很可能就很伤人。

就像长大成人后的松浦弥太郎,看到朋友因为父亲罹癌病危而意志消沉,说了一句“丧亲之痛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你要加油啊。”但这句话却让这位朋友神受打击。

言语的力量很大,善言暖心,恶语似刀。

倘若自己的本意是表现爱愿,却可能惹得对方极度不悦,这正是太吃亏了。

所以,最好要在说话前先停一下。当情绪激动想说什么的时候,就先深呼吸一次,稍作停顿再开口。

谨慎小心,止步站定,总是好的。

点击上方关注视频号“一念禅”

不要让对方有所期待

松浦弥太郎的朋友养了一只非常可爱的狗。

那只狗和人很亲近,只要有人上门就会飞奔到玄关迎接。很多访客都会摸摸它的头或是拍打它的身体,狗也很兴奋,开心得不得了。

但是,松浦弥太郎却从不曾摸过它。就算狗一直对着他摇尾巴,他都不伸出手逗它玩。

其实,松浦弥太郎是很喜欢狗的,他也觉得那只狗很可爱。

只是他觉得他没有每一次上门都能陪狗玩的余力,所以就绝对不摸它。

他认为,如果到朋友家办完事情,就匆匆离开,狗可能会想,上次摸我的那个人,今天怎么都不理我了呢,自然会感到失望。

松浦弥太郎对待动物尚且如此,对待人自然也是。

他不会让他人先有期待,却又辜负他们。他会小心从一开始就不让他们有所期待。好比说他不喝酒,那么就会在受到参加喝酒聚餐的邀约时,就表示拒绝,而不是第一次勉强同去,第二次又拒绝。

很多时候他人对我们抱着太高的预期,是我们的一些举动让对方产生了期待。

就像兹心之前听过的一个故事:有一天,乙问甲要了个鸡蛋,后来甲常常会分一个鸡蛋给乙,突然有一天,甲把鸡蛋给了丙,乙就和甲绝交了。

所以,永远不要勉强自己去迎合人,如果不想辜负朋友的期待,那从一开始就不要让他们过度期待。

点击上方关注视频号“一念禅”

人与人的距离可以远也可以近

有的人有可能走着走着就走远了,这样的事松浦弥太郎也遇到过。

之前,他有个“死党”,两人很合得来,不仅可以闲谈,还可以聊一些深刻的事。

后来松浦弥太郎做了件辜负对方信任的事,这件事让两人的关系渐行渐远。松浦弥太郎当时想,这段关系怎么也不可能再修复了。

但谁料,他的这位朋友却对松浦弥太郎说,“让我们俩回到刚认识的时候吧。”

刚认识时,两人还不大亲近,但也还保持着联系。

这种“灰色地带”的关系,至少不会让双方“消失”在彼此的人生当中,说不准两人还能恢复原来的交情。

这一做法,其实是需要勇气的。两个亲密无间的朋友,选择了退回原点,重新建立交情。但这何尝不是另一种人际关系呢?

友谊并非只有亲密无间和绝交两种方式,偶尔还可以选择退回原点。

兹心曾经有个朋友,从小学认识,一直到兹心上大学,关系都非常好。直到后来,我们俩不在一个城市,她步入婚姻,我们俩开始越走越远。

最开始一年见一回,再到后来基本就不见面了。

刚开始兹心还很遗憾,后来便告诉自己,偶尔关心下对方,在路上遇到了问问好,这也算是一种友谊的存续吧。

如果一不小心,两人的关系退回到原点,那就再走一次来时的路吧,不要撕毁、舍弃那张地图。

往后的事交给时间,时间自有答案。

不要一味做自己“想做”的事

松浦弥太郎有回从日本飞台湾,在候机时,买了一个爱马仕的钥匙圈。

他想要把这个钥匙圈送给一位台湾朋友。

这位台湾朋友一直很关照松浦弥太郎,之前松浦弥太郎就想好好表达感谢之情,正好那天在机场闲逛,心血来潮,决定给他带这个礼物。

到台湾之后,松浦弥太郎和那位朋友约了见面,出门时他把装着钥匙圈的礼物盒给放进包里。

两人见面一番畅聊之后,松浦弥太郎才想起了包里的礼物,但是他却在最后关头改变了主意,没把礼物送给那位朋友。

因为松浦弥太郎想到,“想送点东西给对方”这是不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呢?这位朋友并不期望物质回报,这么做会不会造成对方的负担?

结果,他就没有把礼物拿出来,而是收回行李箱,就这么回日本去了。

回到日本后,松浦弥太郎把这件事和对方聊起,对方说,礼物太过贵重,他不能收。而且松浦弥太郎如此认真地替自己着想,对方表示很感动。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常常会陷入我把我觉得好的东西给予别人的情况,但这很多时候并不恰当。

好比有的母亲希望让孩子去学各种技能,却忽视了孩子是不是真的感兴趣;有的情侣会给另一半送贵重的礼物,却忘了对方想要的是更多的陪伴……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时或许不做会比较好。


蔡康永说过: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摸索彼此能继续往来的分寸。

与人交往,就像每天在照顾小小的种子。

要加深与人的羁绊则是一种播种、等待的行为。它很花时间,需要你了解浇多少水是适度的,还要明白播种的时机、浇水的时机。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等待。

人际关系不在于一时,而是持续性地表达善意、为对方考虑、不伤害他人……

这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事情。就像王尔德说过的:太过重视人际交往,只会妨碍自己完成本该做的事。

慢慢来,就很好。

*解读:林小白,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出版了《行动力》《每天多出一小时》《攀升》,公号:林小白向上管理。

*朗诵:素颜如水,幼儿教师,心甘情愿在美食的坑里沦陷。一说平台签约主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人物荟】松浦弥太郎:《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
一个人最厉害的本事,了解自己
人生不需要大道理,一点小哲学就够了
知书丨松浦弥太郎:忙碌的时候制造沟通的机会
性冷淡大叔教你如何做人
职场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