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混元太极拳名师张禹飞

张禹飞,字应龙,号一清道人,1954年出生于河北张家口市。职业:教师。退休前为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市武协陈研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现任北京市武协混元太极拳专委会委员、国际混元太极拳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北京分会会长、北京宇清混元太极研究院院长、武术六段。


自 9岁起,先后随家乡武师习练长拳、八极、形意及刀、枪、剑、戟等器械。1978年考入武汉工大,随武汉名宿丁鸿奎先生习岳氏连拳、形意、劈挂散手及八卦剑、太师鞭等器械。1982年到京,先后随北京武术家刘学勃、王选杰先生习练戳脚翻子和大成拳。1984年5月,由师姐高孚引荐至冯志强先生门下习陈式太极拳,并于1987年与师兄张学信、师妹王杰共同拜于冯志强先生门下修习混元太极,并随冯先生多次参加省、市武术表演和各种研讨会,曾获1980年武汉市武术邀请赛八极拳一等奖并被选为大会表演、1990年北京市武术选拔赛第三名并被选入市武协武术队、1991年北京市陈研会首届太极拳比赛第一名。在1990年与冯志强先生暨张学信、沈鲁钊二先生录完陈式二路后,即受冯先生委托开始创编混元太极枪,历时三年,经冯先生数次修改、个人三年演练,终于95年成型由冯先生认定为本门主要器械之一,并在部分师兄弟中传承,在首届混元大会上由本人公开展演,混元太极枪从此得以面世。

数年来,在《武术健身》、《中华武术》、《中国太极拳》、《混元太极》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并被1999年第一期《精武》杂志列为冯先生三大传人之一。自1995年起,协助冯先生出版了《陈式太极拳讲义》、《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函授讲义》、《太极混元功》等著作及文章,并策划、出版了《混元太极》创刊号。2004年8月应日本青少年文化交流协会之邀赴日交流太极拳。2009年参与冯志强先生八十寿诞庆典工作,并担任首届、三届、四届、五届混元大会纪念册主编及大会竞赛裁判、裁判长。2011年访问香港被聘为香港混元太极拳社名誉会长。30多年来收徒百余人,部分弟子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

秉师门“混元太极,造福人类”的门训,自2014年起成立“宇清混元太极研究院”并在江西龙虎山建立混元道场和龙虎书院,着力于推广普及混元太极并走出国门,分别于2015~2016年二次访问俄罗斯,2017年访问日本,2018年访问加拿大和美国。2016年夏受邀参加启东“东疆决”国际武术文化节,与形意大师宋光华先生同被授予“民族文化卓越传承奖”,并被聘为江苏省通州武协名誉会长。17年夏受邀特约嘉宾出席江西省太极拳健康交流大会。2018年夏,回武汉参与武汉岳氏门立门仪式,被正式认定为“英”字辈传人。自2014~2018年起因龙虎山道场积极参与鹰潭市的地域文化建设,先后被聘为鹰潭市读书会名誉会长、市太极拳协会顾问等职,2015年在鹰潭市“百姓读书大讲堂”主讲第五届讲座,2018年10月被鹰潭市委、市政府授予“鹰潭市文化名人”称号,所创编的“混元八式”被认定为鹰潭市太极拳“六进”项目之一。


近二年对太极文化、武术理论研究颇有进展,先是2018年初在《中华武术》第3、4、5期上分别连载了“王宗岳《太极拳论》新释”,继而下半年又完成了对冯志强先生武学体系的研究,写出《冯志强先生武学轨迹探秘》一文刊于《第五届国际混元太极拳交流大会》纪念册。

自93年被聘为北京陈研会副秘书长至2016年接任秘书长始,一直工作于北京陈研会,是年携徒郑文龙将混元24枪授于陈研会学员,义务培养了八个辅导站的30多人。2018年7月,首次在北京分会开办“混元炮捶基本功讲座”,将冯先生的武学精华予以传播。

本人自幼习武,略通拳理,崇尚武德,精修原道,思想自由,人格独立,求真务实,不尚虚夸,率性自为,处世低调,文武兼修,境界豁达。退休后能将所长奉献社会,实为莫大之幸,能惠及些人,则心下足矣!







































清宇混元太极研究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世林 徐州太极参访国际混元第五届北京大赛
混元无界,华东地区第一座混元太极道场即将开馆
洪式太极庆“非遗”!“武协杯”上放异彩!
沉痛悼念太极大师冯志强先生
视频:由田秋信演练的陈氏太极刀(田秋信先生,中国武术七段,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武协顾问、北京大学陈式太极拳协会顾问等多职)
【百家谈】这位中国武协主席是真正的武林高手,武医结合的大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