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道并非日本造,理解我们自己的茶道




现在每讲起茶道,都以为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和敬清寂”那一套。而我们老祖宗自己传下来的茶道,却鲜有人知。有人把倒茶时的“韩信点兵、关公巡城”当作是古传的茶道,其实这是茶艺而并非道。

 



也有人认为中国的茶道早已经失传了,这也是一种误解。因为喝茶早已经融化进了中国人的生活之中,茶道也蕴藏在传统的艺术、个人修养、道德甚至日常行为的每一个方面,想理解中国茶道,不要拘泥于那些装腔作势的仪式,而要看千古流传下来的茶的精神。



 

其实茶之道有四,且听我细细为你分解。

 

贵族茶道

贵族茶道即是达官贵人豪商巨贾们追求的茶道,最早源于皇室的贡茶。这些贵人们喝茶自然需要讲究,于“茶、水、火、器”等各个方面,无一不穷其究。不仅要讲“精茶”,还要讲”真水“。乾隆皇帝就曾经亲自参与“孰是天下第一泉”的争论,用“称水法”一锤定音,钦定北京玉泉水为天下第一泉。而自此玉泉水万金难求,不再是老百姓所能接触到了的。




贵族们于茶艺四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无不求其“高品位”,用“权力”和“金钱”以达到夸示富贵之目的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然而同时对茶的发展也确实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例如:茶被列为贡品从客观上讲是抬高了茶叶作为饮品的身价,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刺激了茶叶的科学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名茶。俗贡茶制度确立了茶叶的“国饮地位”,也确立了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饮茶大国的地位,还确立了中国茶道的地位。




潮闽工夫茶即是旧时贵族茶道的传承,现今早已不再专属于贵族了,普通百姓也能一尝其妙,有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贵族茶道这一流派的香火,将在广大的普通人之中传承下去。



 

雅士茶道

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古时所有读书人群体都被称为“士”。因茶能助文思,所以颇得文人雅士的喜爱,也因此兴起了品茶文学,品水文学,还有茶文、茶学、茶画、茶歌、茶戏等。可以说是士这个阶级总结推广了茶道,茶叶能够像今天这样融入国人的血脉之中,士当得上首功一件。




隋时有一句名言被后世爱茶的雅士奉为圭臬,“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原本是消渴入口之物的茶,自此被推上了一种神秘学上的高度。茶不仅仅是止渴、消食、提神的饮料,而衍生除了一种能够导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脱境界的作用。这种注重茶的神韵,又将这门特殊的艺能与文化、与修养、与教化紧密结合。就形成了流传后世的雅士茶道。




雅士们比别人更通晓茶艺,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茶艺,著之以文传播茶艺,让茶艺成为了一种艺术、一种文化现象,进而从中衍生出了丰富的茶道源流。

 

禅宗茶道

在佛学里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可抑制性欲。有了茶的帮助,僧人可以更加专心与佛事,有利于丛林修持,因此僧人爱茶者颇多,甚至有禅茶一味之说。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了。




禅宗茶道对茶叶的突出贡献在于:种茶,培植名茶。茶产于山谷,而僧占名山,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最早的茶园多在寺院旁,稍晚才出现民间茶园。如有名的西湖龙井茶,陆羽《茶经》说:“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宋代,天竺出的香杯茶、白云茶列为贡茶。乾隆皇帝下江南在狮峰胡公庙品饮龙井茶,封庙前18棵茶树为御茶。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茶的发现、培植、传播和名茶的研制,佛门僧人立下不世之功。



因此说茶神出释门便不足为怪

 

世俗茶道

茶是雅物,却也是俗物。人人都要喝茶,人人都喜喝茶,这茶叶毕竟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茶通用于不同场合,成事也坏事,温情又势利,茶虽洁物亦难免落入染缸,常扮演尴尬角色,借茶行“邪道”,罪不在茶。茶入商场,又是别样面目;茶入江湖,便添几分江湖气;茶道进入社区,趋向大众化、平民化,构成社区文化一大特色。一个小茶馆就是人间社会的缩影。




茶是日行所必需,无论是自己喝、用以待客又或者作为礼品,都可以用到。而这一切都发端于“口腹之欲”,其主旨是“享乐人生”,这便是“世俗茶道”。中国人在,茶道在,但茶道不会再是古时的格局。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来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了:放茶叶、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仪式又过于复杂或是过于讲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会把日常的这件小事搞得如此复杂。而道,就蕴含在这日常的小事之中啊。



 

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我们老祖宗的茶之道,大约便是这样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茶道的四大流派
茶道简介与四大茶道
中国四大茶道介绍
茶道有灵味,得与幽人言
中国四大茶道及由来
“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浅谈唐朝佛教对茶文化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