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能做到:你快乐,我就快乐?

          13年,我认识了一美国人。没想到几年过去了,依然保持联系。今天他和我聊天,问到我:如果有一天你嫁到美国,你的父母会同意吗?我回答他:可能会很担心,因为太远。然后我问他:如果他娶了中国的媳妇儿,他的父母会怎么样?他说:只要我开心,他们就开心,父母不会说什么。然后,我就在想,是不是真的你快乐,我就快乐?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去了国外,我站在陌生的街头,所有的建筑,来往的行人,和我不同的肤色,轮廓明显俊俏的男男女女,我兴奋的冲身边路过的路人打招呼,他们很热情的回应微笑。我迫不及待拿着相机拍下看见的景色。我竟觉得那种景色是我熟悉的地方。当然,梦醒了,我躺在睡了一两年的床上。哪里也没有去,不过梦里去了一趟还是很开心的。后来我把这个梦写成了一条说说。有一个朋友回应我,我想那一刻,他是为我的开心感到开心的。不过一个梦而已。不会引起嫉妒,也不会有羡慕。也不会危害到他的利益。


        以前总有人和我说,没有人不喜欢穿贵的衣服,没有人不喜欢更高物质的生活。之所以有人说不喜欢,还是因为没有钱。自己达不到那个高度才会说这样的话。以前我真的信了,因为我曾经想买个单反,但就是买不起。然后我就自我安慰的说:小相机也一样拍,只要能拍就行。然后我就满足了。但是想起物质那些事,又不开心了。我的自我满足的快乐,就被动摇了。当我把这样的疑惑说给好朋友听,他们就会安慰我说,你快乐就好了,何必在意那么多?我又得到了快乐,因为朋友说了我喜欢听的话,让我逃避和解决了当时的疑惑。这时候,我的快乐,就是他们短暂的快乐。或是无感。为什么呢?因为让我快乐他们不用付出任何的代价,还能得来我的感激,还能促进感情。他们没有损失。这种好事,我也会做。但是我不是因为朋友开心,真心的替他们开心,我只是安慰一下他彷徨的心。


        如果今天我有钱了,我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估计结果是这样的:一些朋友并不会在意我的开心和不开心。因为他们压根儿不在意我。还有一些朋友并不会因为我的快乐感到快乐,反而是心理不平衡,为什么?因为他们有了嫉妒和反感。当然这些可能都是泛泛之交的朋友。并不是很了解和熟悉的那种。还有一些会因为我快乐而感到快乐,原因是因为等他们缺钱的时候,有一个不用给利息就可以借到钱的备胎了。还有一些朋友,他们会真的开心我过得好。并且和我说:以后谁找你借钱都不要借,挣钱了也不要说实话,这样他们会认为你在炫耀,觉得你在得瑟。我特别感动。可我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不能说实话?为什么我说实话是炫耀?难道现在说实话都成了炫耀么?那我穷的时候,怎么没有人因为我说实话就说我在炫耀呢?不就是因为说了实话要会被人跑来借钱,弄得借也不是,不借也不是么?不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产生了嫉妒才会觉得我是在炫耀么?不就是因为你有的别人没有么?还有可能会被说成是傻。所以并没有多少人会因为你的快乐而真正感到快乐。只有在不伤害到他们的利益,又在他们或许有利可图的时候。才会为你开心。同时也是为自己开心。开心身边有一个有钱的朋友。(不信,你回想一下自己身边的真实情况)


       再说说谈恋爱的事吧。前两天在《知乎》上看见这么一个标题:是不是真的遇到对的人就一切都对了。 然后里面写了这么一句话:曾经说的你快乐我就快乐,如今只是成了最伤人的痛。我们相互删了联系方式,从此再无瓜葛。好吧!什么是你快乐,我就快乐?说白了,就是你的快乐也是能让我也快乐的快乐,才是你快乐,我就快乐。一般情况下,大多人都做不到。


     感情中,要是能做到你快乐,我不嫉妒,也不打扰就不错了。要是有个男人和你说,只要你快乐,我就会替你开心。千万别信。实际上,等你找了男朋友,等你一段时间没搭理他的时候,可能他已经把你删了。就是没删他也基本上连你的动态都懒得看,更别说什么你开心他就开心了。快乐都是讲回报的,只是回报的东西是不是对方正好也喜欢的罢了。曾经有个姑娘和我说,她喜欢一个人,但是那个人并不喜欢她。然后她很诚心的和那个男的说:如果你遇到比我更好的姑娘,我一定会祝福你,如果你遇不到,或是遇到了但是最后发现还是不合适,我要是还喜欢你,那我们就在一起。只要你快乐,我就替你开心。” 这话好感动,这姑娘真是够大气的。她说那个男的开玩笑说:“ 天下最好的备胎吗?” 姑娘说:“ 前提是,如果我还喜欢你的话,如果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找了别的姑娘,我不会在意,祝福你也没有什么难的。” 这个姑娘说出这番话够大度的了。最后这个男的真的是不喜欢她。她也无力再去思念这个男人了。因为她发现对方好像抓住她的喜欢对她已经产生了理所当然的想法。一个是姑娘自愿帮他,和一个是对方要求姑娘帮他,那是不一样的。她做不到对方开心,她就开心,虽然之前说的很动听,很诚心。但是感情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尤其是这种单相思,不能说那些承诺的人都是骗子,只能说那些承诺都是有期限的。而这个期限有可能很久,也有很可能几个小时而已。而你快乐我就快乐只是在期限内或许出现过的一瞬间罢了。


        我前两天写我的爸爸,最后一句话是:只要我的爸爸开心,我就开心。他是我最亲的人,作为子女,我比较在意的是爸妈是否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他们会不会从中体会到快乐。快乐这个是人人定义都不同的。我的想法就很简单,他们开心就好。他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我不太在意。因为喜欢的状态都不同,而且他们用什么方式生活,其实也不太能涉及到我的生活,所以我能真心的祝福他们的快乐。这让我想到了过年在家时候,我和妈妈因为新房院子是否留出土来种花而出现意见不同,害的后来爸妈为此大吵一架。我和爸爸妹妹的意见都觉得院子还是不打水泥比较好,不过老妈就觉得打水泥会比较容易清洁,或者是她更喜欢这样的装修风格。我多次和老妈提这事,老妈因此不太愉快。我当时也不太开心,看着院子的样子感到有些遗憾。这个时候,我就不会觉得老妈开心,我就开心了。因为这事涉及到了我的喜好。虽然老家的房子我住的时候会很少,虽然房子是父母买的,虽然我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但是我还是很难做到你快乐,我就快乐。为啥?因为我也自私。我就是想他们以我的快乐为快乐。不是他们快乐,所以我就快乐。 

        

         13年之前,我是穷光蛋,虽然不至于吃不上饭,但是也差不多就是要什么买不起,吃什么不敢吃贵的状态。那时候,其实我过得还是挺快乐的。我成天没事拿着相机,在大连的小街道溜达,拍拍照,写点文章什么的。没事也和朋友一起逛逛街,聊聊天什么的。小日子还算过得去。不得不承认,我自我的那种满足感还是比较强大的。不过我的父母没有因为我的快乐而感到快乐。他们总是会和我说,让我奋斗,和我说要努力挣钱,或者会和我说,你要是以后结了婚,生了孩子,没有钱的话,你会过得不好。他们很担心我,所以总是鞭策我。各种现实赤裸裸的摆在我面前。然后我的快乐就变成了不快乐,并且微不足道的存在着。这让我很压抑。我就在想,为什么他们不能理解我的快乐?不能因为我的快乐而感到快乐?不都说只有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吗?为什么他们对我还是有那么多的不满和要求?我想他们之所以不能做到和理解我的快乐,是因为他们过多的担忧了我的未来。那些他们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还要多的经验告诉他们,有钱就有未来。所以我当时的快乐就成为了他们的担忧。他们怕我的快乐不能长久。他们怕我的快乐最后会成为我的悲哀。


      还有一个原因,说说其他的家庭,有些父母反对子女找外地的男朋友,或是女朋友。他们不会因为子女的喜欢,子女的开心而感到快乐。因为父母怕以后自己身边没有儿女的陪伴,没有儿女的照顾。但是给出的理由却是,担心以后在外地吃亏没有人为你做主。担心子女受欺负。自己身边又没有个能帮忙的。然后举例曾经有过的这种现象,有些姑娘嫁外地过得不好,开始找朋友和父母诉苦,然后父母就会把这种问题归根在嫁到外地,对方欺负你没有亲戚在身边,欺负你也没人做主。然后姑娘可能就真的以为是自己嫁的太远,所以才让人欺负也没地儿说理。不否认有些娶外地姑娘的男人会有这种变态的想法,但是这和地域进远没有什么关系,问题的根本是选择嫁给的这个人是什么样?多了去了家在同个县城还吵架受委屈闹离婚的。也海了去了嫁到外地,甚至国外还生活的幸福美满的。所以如果父母直接以地域来反对的,都是自私的。而父母更应该在意的,是子女选择的这个人是否是合适自己孩子的。不合适再去建议,但是也只能是建议,毕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能力,就算以后子女后悔,也和父母没什么关系,一些怨父母没有加以阻止的子女,都是抽风了,自己做的决定,怎能要父母来承担这样的后果?选择是自己做的,人是自己选的,能怪的只有自己。包括工作中的事情也是一样的,还有人因为自己家没能力给自己找个好工作而有怨言,我真觉得这是个低级的笑话。而这些现象。谈不上什么你快乐,我就快乐。父母做不到,子女也做不到。


       我也知道有些父母对子女是无微不至的关心,生怕孩子吃苦,宁愿自己辛苦也要给子女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帮助。然后就会说:只要孩子开心,我就开心了。这种父母或许换来的是子女的孝敬,子女也很爱自己。但是也有可能换来的是孩子的懒惰和理所当然的心态。倘若孩子孝顺,这些父母的辛苦就有了回报,你快乐我快乐就在孩子和父母心里应验了。但是要是孩子不孝顺,可能曾经有的这个念头就会成了抱怨。还有很多子女,顺从了父母的心愿,去父母理想的单位工作,或是结婚生子,本想着,只要父母开心,自己就开心。或许有些人妥协了,就这样生活着,过着没有开不开心的生活。也有一些人可能就后悔了,变得不开心。曾经想委屈自己成全父母的想法变成了说不出口又放不下的遗憾。不过,也是有可能有人过着父母安排的理想生活,父母开心,子女开心的过日子。不过我觉得不多。因为人都是有欲望和自私的。之所以会开心,是子女对父母安排的依赖,而父母也对子女的依赖产生的成就感。相互之间也是讲回报的。试问:真的有人可以做到你快乐,我就快乐吗?


      还有些子女因为父母在他们成年以后可以独立生活的时候,没有给他们钱买房付首付,因为父母没有帮自己看孩子,因为父母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帮忙或是做些什么。然后感到不开心,对父母产生厌烦或是怨言。为什么?因为他们把父母的爱当成了理所当然,他们觉得父母就是应该为子女而活的。等父母归西了,那些父母奋斗得来的财产都是他们的,就好像理所当然的那样。如果父母选择把钱给捐出去,我估计作为子女的不但不会为父母做这种行为感到快乐,还会为此恨父母。我爸曾经在我初中那会,说过一句话,他说等他老了,把钱都捐出去,一分不留给我和我妹妹。我当时的想法就是:爸爸竟然情愿捐给陌生人也不给我,他一点也不爱我。他太过分了!不过现在看来,我爸太聪明了。他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人啊!就得靠自己,父母手里的东西,给我是我的,不给就不是我的。我想要就是求他们施舍。只有自己正儿八经挣来的,才是我的。当然,我现在知道爸爸那话就是拿来鞭策我要独立的。他只是吓唬吓唬我,最后他还是会留给我和我妹妹的。就算我现在明白,我也不能坐等他的财产。或是索取。因为父母拥有的是父母的,他们有权利和自由只配自己的一切财物。给不给,怎么给,给谁。他们帮我或是不帮我,怎么帮我,我没有权利干涉。我也怨过爸妈对我的苛刻,但是这也没有什么不对的。这是他们的自由,我已经是个成年人,我已经可以独立的生活,他们没有义务要去顺从我的想法。父母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难道就因为他们生了我,他们没得选做了我的父母,就理所当然的帮我做这做那?就理所当然帮我带孩子找老公?就理所当然的帮我安排工作?并不是的。而父母对子女也有理所当然的想法,你是我的子女,你就应该听我的,你是我的女子,你就应该按照我的想法去生活。有些是要求,有些是建议,有些是抱怨。这些大概大家都经历过。子女和父母都把大多事情当成理所当然。父母会不由的操心,子女会不由的认为他们就该操心,或者认为操心也没有什么不妥的。所谓的你快乐,我就快乐的前提大概是:没有涉及到自身利益,和你快乐的同时,我也快乐。


        我接触的外国人不多,了解到的国外的教育什么的也不太多。我和这个美国的朋友聊天有点费劲,因为我英文不好。他又不会中文。今天我很勉强的问了问他们那边对子女的这种教育是什么样。他告诉我,他的父母并不在意他的选择,他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做什么工作,过什么样的生活,娶什么样的媳妇,大概就是:你快乐,我就替你开心。你有不开心的事,我为此感到伤心。这个和中国子女和父母间的关系很不一样。大多电视里也看到,国外的电影里,很少看见父母反对什么,或是要求什么。曾经看了一部电影《滑轮女郎》父母想让女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参加选美,所以要求她的女儿参加选美。但是女儿接触到滑轮并且喜欢上了滑轮,她瞒着父母去练习和比赛。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妈妈怕她选择错误,怕她未来后悔,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母亲认为参加选美是女儿那个年纪应该做的。所以当爸妈知道以后很反对女儿的爱好,女儿和妈妈大吵一架,爸妈没收了她的滑轮鞋。她很生气的说:我已经是成年人,为什么不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大概说的是这个意思)后来她的爸爸看过她的滑轮视频之后被自己女儿的优秀震惊。并说服妻子同意女儿去参加比赛。本是反对的妈妈也去现场看女儿的比赛,并且也为女儿的努力和选择做出客观的判断和理解。最后同意并为女儿感到开心。这会让我感觉到中外的家庭教育的差异。大概中国的大多家庭,要是知道自己的子女在不合适的年纪选择了不合适的爱好或是什么事情来做,肯定是反对阻止。而不会像电影这个父亲那样,选择去了解再决定是否阻止。可能外国的大多父母都是可以做到只要子女快乐我就快乐。并不会强加太多的个人意愿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不会剥脱他们选择的权利。更多是建议和帮助。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里面还有一个很细节的地方,母亲和老公在说话,她正抽着烟,然后女儿突然进门,她急忙的把烟灭掉。从这里可以看出,母亲是在做一个榜样,她教育自己的孩子远离毒品香烟。她得做到这一点才有说服力。而中国有大多的父母会和孩子说不要抽烟,但是可能爸爸就在家里当着孩子的面抽了。


     电影里,等到女儿伤心和妈妈说,谈了恋爱,并且失身,母亲没有指责,没有生气,而是安慰和替她难过。她说:看来我们有很多话题可以谈。然后起身拿了烟,当着女儿的面抽了起来。由此可以看得出,母亲把女儿的不开心也当成了不开心。母亲很清楚,已经发生的事,指责和生气没有用。安抚女儿的情绪和让女儿不要再难过更为重要。而她之所以当面抽起了烟,我想是因为她觉得女儿有必要知道更多的事情。一些她该知道,可以知道的事。所以电影里面的很多情节发生的事情。都能体现出,你快乐我就快乐。你不开心,我也不开心。尽管父母也有自己的期望和一些要求,但是都是在征求孩子意见和他们意愿的情况下。并且国外的孩子懂得反抗和抓住自己权利的机会。可能大多的中国孩子如果父母反对,就会乖乖的顺从或是偷偷的做。而不会和父母争辩,可能争辩也是输。还有可能挨骂挨打,还不如不去做无畏的挣扎。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和父母很难成为朋友的原因。推荐大家看这个电影,名字《滑轮女郎》里面还有友情的部分。当好朋友不顾自己跑去谈恋爱而进派出所,两个人闹僵了,他们是如何和好的。又是怎么相处的。更值得我们借鉴。其实理解是很重要的。


      往往你快乐,我就快乐能体现在相互没有任何利益冲突,各自生活没有太多现实交集,也各自过的不错。然后大家分享快乐的事情,有可能就会由衷的发自内心的替对方开心。比如,我和杨哥认识五六年。他现在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在离我很远的大连。而我在佛山过着我理想的生活。我们是朋友,我们没有任何利益冲突,我们可能几年才会见一面。但是我们时常聊天。聊我们感兴趣的话题,各自发表看法,相互分享。当他和我分享他女儿的小视频,我是发自内心替他开心的。我真的感到开心。我相信我分享我学手鼓的视频给他看,他也是替我开心的。然后就有了你快乐,我就替你快乐的心态。不过请记住前提。前提除了没有利益冲突之外,大概还有一个就是大家三观是一致的。就算不是一致,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或许是不是有利益冲突,还是现实交集并不太重要,更重要的是思想吧~


     但是人往往都会自我利益考虑的太多。很难理解和感到快乐。就更别说替自己以外的人感到快乐。或许每一个人都应该多多思考一下:有没有理所当然的事?自己的事是不是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是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什么是没有权利干涉的自由?等问题。多反思,多思考。可能人与人之间相处会更加的容易,可能你会发现快乐遍地都是。(其实我也没有做到这些,不过意识到了,但愿是一个好的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学习中等的女儿送进大学,妈妈的教育方法,值得所有父母学习
多陪陪孩子,给孩子一些快乐
这才是父母喜欢干涉你婚姻的“真相”
故事越短,感悟越深,一句话直击你灵魂最深处
做个有想法的姑娘。
给女儿的一封信(温暖人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