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行的记忆随笔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们今天与明天的成长经历。。。

西行的记忆随笔

文/刘传新

01

2018年4月25日~29日,应青藏兵站部宣传队战友盛邀,与重庆十来位战友赴西安旅游观光,品尝陕西美食。

人们常说,艰苦的环境磨炼人,危难时刻见真情,唯有身处其中的人才最有深刻的体会。

想当年在210团和弟兄们同吃一锅饭,同唱一首歌,同睡大通铺,同施工同训练,夜里同在大山仰望天空数星星……

面对艰苦环境和繁重的体力劳动,我们骂过并哀叹 参军走对了路,进错了门,一不留神进了工程团  。过后依然挽起袖子加油干。年轻体壮的我们,总是坦然的笑迎第二天。

工程团的兵员构成,大部分来自农村,仅有少数学生兵,城市兵点缀其中。每到礼拜天(那时没实行双休日,一周休息一天),是兵们最高兴的时候,在大山深处军营里呆了六天的战士们终于可以外出会老乡,逛县城或进小馆子改善伙食啦。

但每个班十来个人,只准外出两人,每周轮换,以此类推。且上午九点外出,下午四点前必须归队。

笔者就是在那阵初识后勤处器材股同年入伍的战友胡明的,胡明是下乡澄城县的知识青年,与宣传队小提琴演奏员朱进利同为下乡澄城的西安知青,他俩关系甚好,朱又与我关系不错,故胡明每次来队里玩耍,都是由朱进利和我与他吹牛聊天,天南海北地侃他们下乡的趣事,农村的趣事,谝到情浓处,他俩维妙维俏模仿农村老太太,老汉的滑稽言语和形态,令听者,观者狂笑不止,捧腹不已。

就从那时开始,他俩就教我学说陕西话,我就教他俩学说四川话。

那时的老乡见面,无非说些家乡的事,关系密切的还相互交流下家事以及个人问题,正值青春萌动的时候,少不了时不时也讲些荤三六事的男女情事,大家关心,关注的话题……

无话可讲时,俩人闷坐着,似乎也是心灵的一种慰藉。

就这样,在部队结识了机敏,诙谐,幽默的胡明兄。

听说我要到西安的消息后,胡明多次打电话问我到西安咋安排的?喜欢吃些啥?听说我喜食西安的葫芦头后,他"哦″地一声说"知道咧"。

按照事先的约定,四月二十六号早上抵西安后,中午胡明专门到酒店来接我们夫妇和王雅(原青藏兵站部通信总站服役),方黎(原第三军医大学宣传处服役)夫妇,驾车同往葫芦头的百年老店驶去。

来到一装修典雅,古色古香,门面不大的酒楼,门口的额头上方一横匾上书"生发春″的中华老字号,据胡明介绍,自他记事起,就有这家百年老店,小时候也来此买几个馍或打一份葫芦头汤回家,在当年物质匮乏的年代可是口福的一种享受哇!

大堂内展台上摆满了陕西各种特产和色香味齐全的各式卤肉,香气诱人,令人垂涎欲滴。

拾级而上,来到二楼雅间,宽大的中式圆桌上,摆满了各式菜肴,有凉菜拼盘,香味扑鼻,勾引着人的味蕾和涎虫……

不一会儿,四医大战友王毅波来了,西安战友王森,张小伦来了,原一医大南方医院政委张有法来了。考虑周全的胡明还专门邀请了宣传队的两位女演员季宝凤和闫香玲。战友们握手相拥互祝问候,其乐融融。一时间,包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气氛热烈,轻松,愉悦。战友们畅叙往事,好不快乐!随着各式大菜的陆续上桌,胡明点的每一道菜都是精品,貌似普通,看不出有什么特殊讲究,却道道色香味俱全,与川菜的麻辣有鲜明的区别,尤其是其羊血制作的一道凉菜,从不吃羊肉的我在胡明的盛情下,禁不住夹了一小块放入嘴中,没嚼就硬咽了下去,随后赶紧将茶杯的水一口喝尽。胡明关切地问道"味道咋相"?吧哒吧哒嘴地我赶紧回答"嘹杂咧!嘹杂咧“!口腔全无羊膻味的味觉!

最后一道菜就是期盼多年的葫芦头了,服务员先端上新烤制的一大盆饼(陕西人俗称馍),每人一个,用手掰成小碎块于碗中,服务员端入厨房操作间。再浇上用大骨汤和猪大肠熬制的汤再端上桌,香味扑鼻,搁上点油辣子,就上一辩蒜,吃得人是开胃,满头大汗,酣畅淋漓,好不快哉!

西安的葫芦头与羊肉泡馍制作方式相同,但食材各异,味亦不同。

尤其是用猪大骨与大肠熬制的汤,汤浓白且鲜,看似并非琼汁玉液,喝一口即清爽鲜美,令食者肠胃舒服,回味无穷,顿时将这顿美食上升到一个至高境界。

席间,战友们咥美食,忆往昔,情谊浓浓。胡明依然手叼一支香烟,笑盈盈面对大家而少言寡语,被笔者称之为他的标配动作,出口则是满满的幽默。

许是与他从事多年的工商,公安工作养成的职业习惯有关吧。

饭后伸手与他话别感谢他,他一挥手,用浓浓的西安话轻描淡写的说道"莫事,莫事,小事一桩说啥咧"?

他的重情讲义,他的真情豪爽,抛弃了人世间的虚伪和客套。

他的真情,犹如家乡嘉陵江水般清亮,透澈……!

感谢胡明兄在古城西安,令我再品陕西美食一一葫芦头!

02

27日晨,5点半准点起床,掀开窗帘一丝缝隙,天边已微微发亮露出鱼肚白,沉寂的城市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喧嚣和繁忙……

望着还躺在床上熟睡的妻,赶紧躲进卫生间,打开抽风机,坐在马桶上吞云吐雾的抽了一只烟。

洗漱完毕,步出卫生间,坐沙发上浏览了下头条的新闻。时间已近七点。对还躺床上已醒了在玩手机的妻说了声″赶紧起床洗漱,我上楼吃早餐去了哈″。

上到31楼餐厅,已有几位战友正在用早餐。这时手机响了,打开一接,里面传来西安战友潘雪峰急促的声音“请转告去临潼游览的战友,赶快下楼,马路边车不敢停车时间太长"!挂断电话,告诉还在吃饭的战友,请他们抓紧时间下楼上车。我赶紧喝了碗粥,吃了一个鸡蛋,向楼下奔去。

到了马路边,潘雪峰正在旅行车旁焦急的清点人数。"齐了!走嘞″!车门缓缓关上,徐徐驶入滚滚车流向城外驶去。

扭头一看,上海战友叶晓山没上车,惊诧地问他为何没去?他呵呵一笑答"和你一样,去过了多次,不去了,回房间睡大觉"!

"你吃羊肉吗″?

"吃呀″!

"走!中午跟我去吃水盆羊肉″

"行!你请客"?

"210团战友请客,反正你在宾馆也没事",

"算了吧,我去不合适"!

"王雅两口子也去,中午你难道不吃饭"?见我态度坚决,晓山只好应允下来。我们约定十点半在大厅等候,出去打车前往目的地。

这时猛然想起临潼是旅游区,去那游览的人们午餐如何解决?当地饮食店众多,乱象丛生,怕遇见卫生条件差,敲竹杠的黑店。

赶紧给潘雪峰打电话,得知旅行社没安排伙食,告之他210团我有一要好战友在临潼请他安排下午餐如何?

征得雪峰的同意,又给临潼战友黄建仁打电话,请他安排中午的午餐,并再三叮嘱价格不能高,卫生条件要好,以陕西特色小吃为主。建仁回话说请我放心,绝对让战友们满意。将雪峰的电话告之建仁后由他俩直接联系。

黄建仁从部队回地方后,靠自已勤劳的双手,脚踏实地的发家致富,成就了一片事业。

现开办了一家印刷厂,还有一栋近千平方米的楼房出租,儿女孝顺并事业有成,建仁兄过着儿孙绕膝,无犹无虑的退休生活。

事情办妥,和晓山兄坐在楼下院内休闲椅上抽烟聊天一阵后,约定十点半和王雅夫妇在楼下大厅集合,然后上楼各自回房间休息不表。

上午十点半,晓山,王雅夫妇和我们夫妻俩,准时集合在大厅后,分乘两辆出租车向目的地一一澄城会馆赶去……

03

一一小巷里的水盘羊肉

大约十来分钟后,出租车把妻,我,晓山载到一僻静的小巷说道,前面不远就是六中,它对面应该就是澄城会馆。

谢过驾驶员出得车来,妻前行一路寻找,我和晓山在后慢随。

西安的背街小巷幽静,街道整洁,许是上班的缘故,街上行人,车辆很少。灰色的砖,墙,显示了与其他城市的不同一一古朴凝重和历史的悠久……

路过一铺面不大的面馆,望着上书"冷怂咥″三个字的招牌,晓山兄楞了一下,一字一顿地轻声念道:冷,怂,(停顿数秒,迟疑地念出)至!听后我哈哈一乐纠正道"那个字是念叠,不念至,陕西话吃之意″,晓山挠挠头,不好意思的用陕西话答道到"错咧?妈妈的"!

说笑间,见妻在前面向我不停地挥手。我俩赶紧跟了上去。来到黑色横匾草书澄城会馆门前拍照留了个影,进门在前台问了所定的房间在三楼,因无电梯,无奈一瘸一拐地拾级而上,沿梯走廊上挂满了反映澄城县各个历史时期的老照片,反映了它悠久的历史和变化轨迹……

到了三楼,闻声出来的王毅波和我们一一握手相拥,并把我们迎入雅间。

高大,俊朗的毅波十六岁入伍,七十年中由210团保送进读书,因成绩优秀留校,先后担任空医系主任,华山基地主任任上退休(大校军衔)。

毅波兄待人热情,真诚,具有西北汉子豪爽的典型特质。

进到房间,见到昔日英俊,帅气的李峰上校,几年未见,显得清廋,问之何故?方知女儿住院着急所致。李峰从石家庄军械学院转业后,经营着自己的一家公司,也是事业有成仍在商场拼打,令人敬佩!

王森大哥还是那么沉稳少言,颇有大哥的范儿;

从湖北天门入伍的肖必新,从基指转业后,定居西安发展事业;黄锡恩,还是那么有趣逗乐儿,时不时和老肖风趣的互掐斗嘴,似老顽童一般;见到渭南粮食局局长郭兴华,久闻大名,初次见面,210团的共同经历,我俩一见如故,也是相谈甚欢,亲密有加;胡贺军也赶到了,这位昔日的刑侦专家,知识渊博,文笔犀利,为我敬佩的贺军兄颇具大家风度。

唯独冷竣,风趣的幽默大师胡明,西影厂的摄影大师张小伦因另有安排未来前来。毅波一一给大家作了解释。

不一会儿,宣传队女战友季宝凤,闫香玲也到了,原一医大南方医院政委张有法也到了。

灯火辉煌的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环视四周,房间装修古朴,典雅,中式的沙发,坐椅,仰头看见屋顶,澄城县地图一览无遗,令人深叹现代声光技术和科技发展的无处不在。

毅波介绍这原是澄城县驻西安办事处,不允许县级政府在外设办事处后才改为会馆。后面还有客房。

猛然间想起胡明和毅波的调侃"你哦澄城会馆简直一个乡村俱乐部嘛",毅波兄的恋乡情结可窥其一斑。

这时,主人毅波大声说道"请大家入席,咱们开饭啦″!

望着吧台上那排满五斤装,两斤装的西凤酒,心中不禁暗暗发怵"幸亏戒酒了,不然又得大醉而归"……

望着满桌丰盛的菜肴,不由得感叹陕西的美食犹如陕西的历史一样博大精深,仅面条的品种就有几十种,令人叹为观止。

毅波立起身来热情地说"今天大家聚一块儿,欢迎我们来自重庆的刘传新夫妇,王雅夫妇及兵站部的战友到西安旅游观光。下面,请欢迎张有法政委致欢迎辞"。

一番推辞,张有法站起身来说道"啥政委咧,都是一帮子退休老汉,一群老战友,一帮好兄弟!欢迎传新夫妇及兵站部战友来西安旅游,今儿中午咱们就冷怂咥,冷怂喝!干杯″!大伙仰脖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并将杯口朝下,以示未剩一滴。

随着各式菜肴的陆续上桌,令人目不瑕接:

那烤的金黄色的馍,咬一口虽不似西式面包的松软香甜,却也是外脆,里嫩,劲道有嚼头;

那微酸带辣的粉皮儿,绝不输四川,重庆的凉粉……

菜品太丰富,太多令人胃口大开不一足。

鸡鸭鱼肉就不一一详叙啦。

有北方血统的我连吃两个烤馍十分受用。

最后上的一道水盆羊肉,贺军兄介绍道,此菜源自陕西的大荔,蒲城,澄城三地,其中尤以澄城的水盆羊肉最为悠久,最为地道。曾入选陕西省2016年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其制作方式是将羊腩肉放入水中,与木耳,大葱等诸多辅料大火熬制两小时,捞出将肉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再搁上香菜,油泼辣子,将用产于渭北平原冬麦粉烤成的月牙饼掰碎放入碗中,浇入滚汤,肉片,就着蒜片,青尖椒未,吃一口香脆可口,其美味无穷,尽入腹中。

贺军兄再三强调,恐为水烹而非水盆的口误,关中人口中的烹与盆发音相近,久而久之,恐顺其自然成水盆羊肉啦。坐我旁边的晓山兄低声对我说道"味道不错,我已泡俩饼了″,想起昨天吃葫芦头时方黎说他也吃了两个饼……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谈到了210团那段难以磨灭的经历,那份艰辛,那份苦楚,尤其是王森大哥,讲到他们班一广东战友被炸山的飞石砸断胳膊血淋淋的场景,幸亏上海二医大一巡医小组在22医院巡诊,一专家亲自手术才保全了他的胳膊。更是令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分……

战友们立起身来,为我们的战友情谊,为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敬酒。

晓山也代表兵站部战友挨个敬了大家一杯酒。

令我惊讶的是季宝凤大姐,在部队从未见她喝酒,大家向她敬酒时均来之不拒,且要求连干三杯,她先喝为敬,其酒量之大,足令男士们敬畏。

两斤装的酒已喝了四瓶见底,还有一瓶五斤装的搁那儿没动。

豪爽的毅波大声说道"今天谢谢战友们光临,欢迎重庆,上海战友再来西安。咱们喝了各自的杯中酒,干″!

席终人散,大家握手告别,乘车前往贺军兄工作室小坐闲叙……

感谢热情好客的王毅波战友!

谢谢西安的战友们!

04

考虑到中午十二点半酒店要退房,大伙才恋恋不舍地走下古城墙赶回酒店。

办完退房手续,存放好行李。在酒店隔壁面馆点了各自喜爱的面食,那口感筋道,极有嚼头,酸辣适中的面条,外脆里软,肥廋相间,嚼一口冒油的肉夹馍,令大伙直呼过瘾!

看着福元发群里正和北京,成都,自贡那一伙儿在高铁站吃正餐的照片儿,羡慕地心想其实也和我们差不多,都撑了个肚儿圆,仅比我们丰盛罢了。

午饭毕,女士们相约到附近超市选购陕西特产,笔者和苏哥,方黎坐在酒店广场的休闲椅上抽烟聊天,等候胡明来车接我们。

昨晚胡明来电话,得知今天的日程安排后,他不容商议地说"明天下午四点,来俩车到酒店接你们重庆八个人,咱们五点开饭,吃完饭再送你们到车站,不耽误行程,来得及"!

说完不等你回话,他就挂断了电话……

表现出他为人的豪气和霸气以及行事的果断。

不一会儿,接胡贺军的电话,因晚上另有安排不能前来送行,他正和妻赶来酒店的路上,一会儿就到。

片刻功夫,贺军夫妇到了广场,妻也正好从超市回来,方黎夫妇和我们向热情的和贺军夫妻话别,并欢迎他们再返重庆一游。

告别了热情的贺军夫妇,我们取出保存的行李,再次重新打点行李不久,接到胡明的电话,叫我们等候电话准备上车。

不一会儿,一辆奥迪A8,一辆丰田阿尔法商务车(香港俗称保姆车)开到了酒店东门,驾驶员去年重返汉阴时见过面,热情地和他打过招呼后,大家分别陆续登车向目的地赶去。

两辆车一前一后紧紧相随,穿大街过小巷,约半小时后,停在一酒楼门前。热情的胡明兄和其妻南姐,正面带笑容的站在门前迎候大家。

已和笔者很熟悉的南姐和我及妻热情地打着招呼,并把大家迎上二楼雅间,入座后,我将胡明夫妇和重庆战友一一相互作了介绍,胡明抬手看了下表说"时间不早咧,咱们赶紧吃饭,吃完饭大家还得赶路"。

身为吃货的胡明,对吃极为考究,尤爱背街小巷的各式小吃和家常菜,川菜是他的最爱,重庆何处有特色菜和小吃,他都能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

就连笔者都不知晓重庆哪里的小面好吃,他都能说出歌乐山有家小面最有特色,最好吃!吃上一口,那叫一个香!

那份描述,那份生动,令人身临其景,仿佛在重庆端着碗挑面吃一般……

胡明兄对重庆,对川菜感情之深可窥豹一斑!

随着各式菜肴的逐一上桌,胡明对每道菜都作了介绍,笔者就不在一一详叙了,但对一道带皮黄牛肉记忆犹新,其制作方式和辅材和扣肉(四川,重庆人讲的烧白)相似,掰开一个烤馍,夹一片肉于其中,嚼一口既脆又软,不仅有肉质的软糯,入口即化,也没有猪肉的油腻并带有腌制咸菜的回香,细细品来,别有一番滋味勾引着你的味蕾……

南姐也是六九年入伍的老兵,曾在原***驻西宁大通某基地服役。看过兵站部宣传队的演出,对我们当年的演出记忆犹新。

如同我们,也是当年的文艺青年呀,她一口漂亮的女中音也是一绝!

当介绍苏云是原舞蹈队副队长,现依然活跃在舞台上时,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在笔者的极力鼓躁和南姐的盛邀下,年逾七旬的苏云也端膀拿腿地展示了民族舞,现代舞的几个基本动作。

笔者妻评价道,别看苏哥平时像个焉巴巴的小老头儿,上台往那一站就两眼炯炯有神,举手投足完全是一个动作完美的舞蹈演员呀!

南姐也感慨地说,受过专业训练的舞蹈演员就是不一样,每个动作都到位,有味儿,有范儿。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全体重庆战友共同举杯,感谢胡明夫妇热情的款待,并期待与他们在重庆再次相聚。

晚宴结束前,胡明硬要让后厨给每家拿几个馍,再包些卤肉和咸菜以备路上吃。

考虑第二天上午就到家,大家婉言谢绝了他的美意(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后悔呀……因为,本人就喜陕西面食那一口儿)。

告别了盛情重义,送我们至楼下登车的胡明夫妇。汽车将我们送到火车站。

此时的西安,已是华灯齐放,霓虹闪烁,到处都是络绎不绝的人流。城市又开始了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夜生活……

旅游大都市的西安,又即将迎来五一假期的旅游高峰。

……

即将落笔之时,再次的西安游和西安战友们的热情接待,笔者心生感慨: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一片天空,或阴或晴;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一段回忆,或深或浅;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一段感情,或淡或浓;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故事,或平淡或精彩。

缘来,来的是温暖,动的是心灵;

缘去,去的是情义,散的是灵魂;

走过,留下的是璀璨,回忆的是繁华;

路过,回忆的是轮廓,回忆的是岁月。

莫去过问过去的故事有怎样的结局,也不纠结多少的眷恋埋藏在心底,只愿珍藏这一路相惜的感动与欢愉,回眸处,是一场深情与感动!……

感谢部队!感谢高原!让我们结下深厚的战友情谊!

我们珍惜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共同经历;

我们更留恋那已逝去,媚力四射的青春年华!

感谢重情有义的西安战友们!

2018年5月19日凌晨于重庆 

————————————————

编辑:青藏线老兵之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西澄城,农妇丁某欠债300余万元,因无法偿还毒杀债主夫妇
七律.重阳节思念战友(外一首)文/马孝定(陕西西安)
陕西又一条高铁将开建, 全长401公里, 届时安康30分钟到西安
《难忘的记忆》
清代陕西“澄城张川”五两槽锭
陕西澄城:精进寺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