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WA | 因地制宜,历久弥新——重庆大学建筑馆的往事与今生 | 起点:建筑教育空间(1)

因地制宜,历久弥新——重庆大学建筑馆的往事与今生

Based on Local Conditions, More Vibrant After a Long Time: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of the Architecture Faculty Building's Construction in Chongqing University


卢峰,龙灏/LU Feng, LONG Hao


摘要:建筑馆作为建筑教育的物质平台,其发展与更新体现了一个建筑学院的风格与传承;本文展现了重庆大学建筑馆的建设历程与空间特点,讨论了建筑馆空间演变与不同时期专业教学理念、教学活动的相互关系,以及当代背景下建筑馆的改造意向。


关键词:建筑系馆,现代风格传承,地域特色


鸟瞰建筑馆


建筑馆作为一类比较特殊的教育建筑,它既是建筑专业教育与实践的功能空间,又是特定建筑理念、建筑思想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建筑诞生至今的100多年里,从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到密斯·凡·德·罗的伊利诺伊大学建筑馆、保罗·鲁道夫的耶鲁大学建筑馆等,建筑馆成为体现不同时代建筑理想的重要物质平台,甚至体现了一个建筑院校的教学风格,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建筑空间认知与基础知识,影响学生的设计感知和设计理念。


1 因地制宜,物尽其用——重庆大学建筑馆的建设与改造过程


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国内许多院校的建筑学专业结束了附属于土木、环境等学院的状态,独立出来,招生规模也逐步扩大,由于建筑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对设立独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空间的需求日益强烈。


1980年代中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即现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前身)就开始酝酿建筑系馆的建设,并在1984年9月特意举办了“建筑系馆及第二综合楼”设计竞赛,后来在学生主办的《建卒》杂志首期上刊登了3个获奖方案[1];1987年,在经历多次讨论和建设用地的调整后,由陈永昌教授主持,周勤、汪克、赵洪宇等青年教师协助,完成了建筑馆的总体设计方案[2],原有方案设想将建筑馆与拟在校园中轴线北侧的科学会馆呈对称布局,并考虑在东侧结合学校大门入口广场设置系馆的东入口及庭院。


然而,由于资金短缺问题和使用需求的变化,在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思想的指导下,重庆大学建筑馆的建设经历了4次大的修建、扩建过程,历经20余年才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总体形象。


1991年第一期时,仅建成了南侧4层教学主楼、阶梯教室与西侧主入口部分,总建筑面积约6000m2


重庆大学建筑馆总体设计方案(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1996年第二期建成了北侧教学主楼和东门厅,从而使建筑系馆真正形成了围合式的中庭空间,建筑总面积也增加到12,000m2左右,号称当时亚洲地区最大的建筑馆;同时,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学术活动,在南侧阶梯教室上增加一层钢结构作为学院的多功能厅。


1998年因建设科苑酒店,建筑馆东侧用地被压缩,原总体设计向东扩展的设想被迫放弃。


2004年,建筑物理原有实验楼因学校建设的需要被拆迁,为了容纳更多的实验空间,实施了第三期工程,整个教学楼的中庭空间下挖一层,同时在南侧4层主楼上增加一层钢结构作为美术教室。


2007年,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加和教师研究工作的需要,在三期的基础上进行了第四期系馆拓展工程,主要在北侧(6层)与东侧主楼(5层)上各增加一层教师研究室,以容纳更多的研究生教学,同时增加了半开敞的玻璃雨棚,将西侧三层的屋顶改造为绿化屋面,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学院师生日常评图、休憩等活动的需求,减少自然气候(特别是雨季)对室外活动的不利影响。


2010年为扩大地下层的实验室空间,将原处于地下层的规划设计院工作空间置换到北侧主楼的二层,并将一二年级的教学空间外迁到第二综合教学楼,置换出来的地下室空间拓展为模型实验室和声学实验室,同时将原南侧主楼的半地下层部分改造成咖啡厅“3A空间”。


至此,场地及建筑中所有能够利用的空间被彻底挖掘干净,整个重庆大学建筑馆规模达到近19,000m2,真正体现了当初提出的利用地形、物尽其用的建设理念。


重庆大学建筑馆各层主要功能及建设时序图(图片来源:由作者指导硕士研究生张程远、李上、董永鹏及冷静绘制)


多功能厅


模型实验室


声学实验室


2 以人为本,历久弥新——重庆大学建筑馆的特色空间演变


“文革”后以“新三届”为代表的中国建筑教育,经过30余年的探索、改革,正逐步由以立面、比例、造型的图面美学训练为中心向以空间为核心的体量建构训练转变,而重庆大学建筑馆空间的逐步建设与改造,也顺应了这一潮流。


肇始至今已历80年的重庆大学建筑教育从办学之初就在教学中特别强调现代主义建筑的特色,建筑馆四角竖向独立楼梯间的造型模式,明显受到当年路易·康服务空间与使用空间分离的设计思想的影响。在建筑色彩上,为了与重庆大学建筑教育的前辈唐璞先生1950年代初设计的老教学楼群相呼应[3],采用了与红砖砌筑的老教学楼色彩相近的砖红色面砖饰面,在南方常年的绿色环境衬托下,建筑形象分外突出。


建筑馆主入口西门厅外结合地形高差设置大台阶,既突出了主入口的地位,又自然形成了两层出入口;基于防止西晒需要而形成的厚重西立面,其水平延伸的体量和阴影,与两侧竖向楼梯间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成为整个校园环境中的标志性建筑。西门厅内部通过设置通高两层的边厅,将两个标高的主入口整合成一个统一的空间。作为面向校园中心的主入口,以西门厅为背景拍摄全年级的毕业照,已成为学院的一个传统,也将建筑馆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位重建学子的脑海中。在西门厅周边的室外场地上,由不同年级校友赠送的桂花树、石刻与雕塑,也成为学生毕业留影的主要背景。


原有的中庭空间是完全对空开敞的庭院布局,在加盖半透明的天棚以后,又先后添加了校友捐赠的休息亭、竹林和玻璃走廊等景观设施,成为容纳年级评图、学院集会、学术展览等功能的学院主要公共空间。


复合使用的中庭空间


近年来,为了应对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教师科研用房需求的增长,同时解决设备与材料老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学院先后利用几个暑假,对师生们诟病较多的卫生间、走廊、电梯、监控、网络系统等进行了改造升级,并借此进行了多次公共空间的优化和功能调整,其中有两个亮点值得一提:


一是2010年将南侧半地下的库房空间改造为咖啡厅“3A空间”的同时,将建筑馆南侧室外场地一并纳入进行景观建设,成为学院师生工作学习之余最受欢迎的日常休闲空间。


二是由学院上海校友捐资、设计,将一楼阶梯教室改造成为“建卒厅”,增加了空调设备,大幅提升了内部空间的质量,彻底改变了原有室内的破败景象,同时又保留了其极富特色的由井字梁构成的屋顶形式,成为学院日常学术活动、校友报告、学生年级大会的主要场所。


2016年校友捐资并设计、重装的建卒厅(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重庆大学校友凌克戈提供)


通过这样的渐进式改造,建筑馆为学院师生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学术空间和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成为师生们记忆里深深眷恋的港湾。


3 优化环境,突出特色——重庆大学建筑馆的未来改造设想


为了突出建筑馆在整个校园空间中的主角形象,学院将建筑馆与周边校园环境的协调与外部空间质量提升作为了今后改造的主要方向。2017年,结合学生创新项目,开展了针对东门厅室外场地的景观改造学生设计竞赛,力求使其更具识别性,成为延续学院文化的重要景观节点。位于建筑馆西门厅顶层的露天平台,由于可以向西俯瞰整个校园、远眺歌乐山,成为学院师生特别喜欢的停留之处,但由于缺少相应的休息设施,其利用价值还有待提高。下一步的改造计划还包括地下实验室空间、教师研究空间、教学空间的优化与设施更新。


改造东门厅外部空间(摄影:龙灏)


作为一个可以实践并验证新的建筑教学理念与设计理念的天然实验平台,相信重庆大学建筑馆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更多更深入的关注和改进,成为新一代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的最佳摇篮。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传统毕业照


参考文献

[1] 建卒杂志编委会编. 建卒,1984(01): 81-87.

[2] 张兴国,谢吾同编. 教师建筑与规划设计作品集(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45周年院庆学术丛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中国当代建筑师》丛书编委会. 中国当代建筑师唐璞.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全文刊载于《世界建筑》201707期P66-71。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筑】中国院作品:北大附中实验中学设计 | 小中见大,历久弥新
【老八校篇快题集】重庆大学2016建筑学初试
上海现代交通工程中心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图书馆,上海
隐秘而伟大——重庆大学医养建筑设计教育的历史与未来
7平米能干什么?修个房子足够了! - 今日头条(TouTiao.com)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