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误读的「大漆家具」

明清以降,硬木家具一统天下的格局逐渐形成,曾为中国家具主流的大漆家具逐渐被边缘化,加之粗制滥造的民间漆木家具的流行,大漆家具一直以来被藏家误读,地位尴尬……

今天,我们就来重新认知大漆家具,为大漆家具正名。

要解释清楚大漆家具,还要弄懂一个词儿——漆木家具。一字之差,天上地下。先来看几件家具,同样都是故宫博物院的藏品:

黑漆南官帽扶手椅 故宫博物院藏

明 黑漆棋桌 故宫博物院藏

明 宣德款彩漆嵌螺钿云龙纹海棠式香几 故宫博物院藏

第一张的南官帽椅就是在木制椅子外直接挂漆,做法简单,毫无技术难度,明清以来的民间家具多采用如此做法。这是“漆木家具”。法。这是“漆木家具”

第二张的棋桌以及第三、四张的香几则不然,它们是以木为胎,要调制漆灰、批麻加固(披麻挂灰)、反复髹漆、漆面绘彩镶嵌,工序繁杂,技术要求极高,是明清以来宫廷高路份家具的主要做法。这是“大漆家具”

中国人对自己向往的、表示赞赏的东西都会冠以“大”字称呼,例如“大上海”、“大红酸枝”,“大漆”之“大”,即为漆器之最顶尖工艺。

明 黑漆嵌螺钿花蝶纹翘头案 故宫博物院藏

我们必须明确“大漆”家具与一般“杂木挂漆”家具的区别,它不仅具有装饰性,而且还有实用性,一旦用漆髹饰过后,它就具有了防潮、防腐、防虫蛀的功能,调和成不同的颜料,经过绘画和雕饰,一件艺术品就跃人眼前。

大漆不仅是中国家具的制作工艺,也是各类陈设器与日常实用器常见的制作工艺。

宋元明清,是我国漆器制作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漆器制作技术体系已经高度发达,一代代工匠的积累使漆器装饰具备了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表现力。

根据明代黄成所著《髹饰录》,将中国古代漆器的装饰工艺分类归纳为:一色漆、罩漆、描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剔红、剔犀、款彩、戗金、百宝嵌等共十四个类别

这样的工艺成就显然是杂木挂漆家具所无法比拟的。下面我们逐一为大家解释说明这十四种工艺的区别:

1

色漆

一色漆器是指器物表面上只髹一种颜色的漆器,因其通体光素一色,不加任何纹饰和花纹,又被称为“光素漆”。

素髹漆器是出现时间最早、最为简约,也是传承时间最久的漆器品种,历代都有制作。

一色漆的日用品精致内敛,气息古朴,根据质色的不同,有“黑髹”、“朱髹”“黄髹”、“绿髹”、“紫髹”、“褐髹”、“金髹”等各种。

有时会出现一件器物上漆层表面的颜色和底下的漆层颜色不一样的情况,或者虽然表里同色,但是器物足的内部颜色不一样的情况,我们仍称之为一色漆器。

2

犀皮漆

犀皮,又称西皮、犀毗、波罗漆、虎皮漆,在传统大漆工艺里,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漆艺表达形式。

'犀皮'并不是犀牛皮,而是由于多用黄、赤、黑三色填入,纹理常似犀牛皮、虎皮,所以又常被称作“犀皮”或“虎皮漆”,特指中国古代漆器制作中的一种装饰工艺。

智慧的唐朝人创造了犀皮漆的技法,时而平滑时而褶皱,犀皮的美感一张一弛,变幻莫测。

它先将不同颜色的漆料堆涂在高低不平的器胎上,漆料干燥后再经打磨,从而产生出色泽亮丽、光滑异常、自然生动的艺术效果。

3

雕漆

明永乐 剔红牡丹纹脚踏 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 剔红云龙纹床 故宫博物院藏

雕漆是在器胎上层层髹漆至数十层或百余层,再用刀雕刻出纹饰的漆器,按所髹漆色和雕刻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剔犀、剔黑、剔红、剔黄、剔彩等,是传世漆器中数量最多的品种。

雕漆作品造型古朴庄重纹饰精美考究,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并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是中国漆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

清乾隆 剔红福寿纹炕几 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是雕漆工艺的发展时期。'剔红' 和'剔犀'都已经出现。元代雕漆工艺随看工匠的流动,由浙江嘉兴等地传入了北京。

雕漆工艺是一种典型的工繁料贵的工艺美术品,在厚重的漆层上进行创作雕刻,经历了从唐朝到清代整整五朝,依然传承延续。

雕漆工艺的制作技术不但程序复杂、耗工繁巨、技艺亦高难。一件真正的雕漆艺术品,一般耍刷上厚度15毫米左右的漆才能进行雕刻,一般来说,1毫米厚的漆要刷17遍。

4

雕填

雕填技法盛行于明清两代。

其做法是:先用填漆的方法做好花纹,然后沿着花纹轮廓勾出阴文线,在勾出花纹上的纹理之后,在阴文线内填金,实际上是一种把填漆与戗金两种方法结合到一块的新技法。

从现有收藏的明清雕填器看,许多被称为雕填漆器的彩色花纹,有的是刻后用色漆填成的,为真正的雕填做法,也有的是用色漆绘成之后剔刻阴线填金的。

清康熙 填漆戗金花卉纹炕案 故宫博物院藏

雕填在《髹饰录》中被称为“戗金细钩填漆”和“戗金细钩描漆”,这是根据两者不同的做法来命名的。

这两种做法虽有不同,但其外貌却十分相似,只有仔细审视才能分辨出来。现在文物业把两者统称为“雕填”。

5

堆漆

堆漆是用漆或者漆灰在器物上堆出花纹的装饰技法。这种技法在汉代已经出现,唐宋以后有了较大的发展,明清时期则更加趋于成熟。

雕漆是雕,堆漆是塑,它使漆画突破了平面的局限,增加了雕塑的因素。

堆漆的做法有好几种,一种是花纹与地子颜色不同,不同层次的几种漆色互相交叠,堆成的花纹侧面显露出有规律的色层,效果极像剔犀;

另一种是用漆灰堆起花纹,然后上漆,花纹与地子为同一色,具有浮雕般的艺术效果。

明清时期,堆漆还出现了在堆好的漆灰上加以雕琢和上漆的做法,叫做“隐起”或“堆起”,这比单纯的堆漆更富于艺术感染力。

6

款彩

在漆地上刻凹下去的花纹,里面再填漆色或油色以及金或银的一种装饰技法,丰富纹样画面。款彩有小自箱匣、插屏,大至高达丈余的八扇或十二扇的屏风。

款彩一般用黑漆作地,花纹轮廓都保留下来,轮廓以内的漆地则剔去,以备填漆或油。

北京的文物业不称之为款彩,而叫它为“刻灰”或“大雕填”。扬州称'深刻',苏州上海称“刻漆”。

漆或油填入之后,并不与漆地齐平,所以花纹轮廓略为高起。这样,在感觉上,真像是木刻的印板了。

7

描金

描金,又称泥金画漆,是一种汉族传统工艺美术技艺。起源于战国时期,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常以黑漆作地,也有少数以朱漆为地,也有把描金称做'描金银漆装饰法'的。

明黄成《髹饰录》:

描金,一名泥金画漆,即纯金花文也。朱地、黑质共宜焉。其文以山水、翎毛、花果、人物故事等;而细钩为阳,疏理为阴,或黑里,或彩金像。

清雍正 紫漆描金山水图床 故宫博物院藏

清初 红漆描金龙纹箱 故宫博物院藏

沈福文《漆工资料》具体介绍了描金漆装饰的制作过程:

将打磨完的素胎涂漆,再髹涂红色漆或黑漆,这层漆叫上涂漆。干燥打磨平滑后……推光达到光亮后,用斗透明漆调彩漆。薄描花纹在漆器面上,然后放入温室,待漆将要干燥时,用丝棉球着最细的金粉或银粉,刷在花纹上,花纹则成为金银色。

这种方法制成的漆器有金碧辉煌的效果。

8

描漆

描漆包括描漆和描油等。

描漆就是在光素的漆地上,用各种彩色漆来描绘花纹;描油,又称描锦,是以桐油代漆,调制出各种鲜艳的颜色绘制出花纹。古代彩绘漆器有只用彩漆或只用彩油者,但更多的是二者兼施。

先秦以前,漆器均为描彩漆,自汉代漆器出现油彩以后,油彩的使用日渐增多,使漆器的色彩更加艳丽和丰富多彩。

明清两代,漆器上油彩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有的漆器花纹几乎全部使用了油彩。

9

戗(qiāng)金

戗金,又称沈金、枪金,是一种在漆器上刻划出金色线条、细点的装饰技法。

在推光漆或罩漆完成的漆器上用针或雕刀刻出线条或细点进行纹饰,在刻痕内填金漆,或再贴入金箔、黏敷金粉后轻拍,使金箔、金粉深入凹槽,令刻在漆器上的花纹呈现金色,表现出漆器纹路的立体感,具有快速流畅却又沈稳的美感。

最早记载这种戗金工艺的文献见于《辍耕录》。戗金工艺在明朝时十分盛行,曾在元朝时传入室町时代的日本,日本称之为“沉金”。

10

填漆

填漆,即在漆器表面阴刻出花纹后,用不同的色漆填入花纹,干后将表面磨光滑。

填漆有两种工艺:一是填彩和漆面相平;二是雕填后花纹凹陷,不与漆面平,显出刀刻味。

漆器制作工艺

漆器制作:制胎

漆器制作:生漆和灰

漆器制作:生漆搅拌

漆器制作:调漆

漆器制作:上漆

漆器制作的部分步骤六: 打磨

中国漆器经历了两次高峰,一次是在战汉先秦,一次是在宋元明清。

其实漆器从实用器皿的功能性而言,早在汉代就已被淘汰掉了。它之所以历千余年流传至今,是已经抛除、剥离了功能性,仅仅将价值求诸审美性和艺术性的制造动机。

一直到今天,优秀的漆器都是很昂贵的艺术品。

明 万历款黑漆嵌螺钿彩绘描金云龙纹长方桌 故宫博物院藏

明万历 黑漆嵌螺钿书案 故宫博物院藏

大漆之美如人生,有时厚重才显贵重,有时脱胎化羽方成蝶,关于漆器,与所有轻盈之美一样,它终成精灵,却如幻如电,震惊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漆器——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漆器的十三种工艺
漆器,永不褪色的人间繁华!
漆器的十三种工艺,震撼世界的美!
比起红木家具,它在历史上闪耀了7000多年,印证着永不褪色的繁华
明清漆器分为14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