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孝渊景皇后汪氏:从王妃、皇后、废后再到王妃,传奇而长寿的一生

前言: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十二月十五日,80岁高龄的郕王妃汪氏去世。朝廷一面让汪氏的侄子汪奉以兄终弟及的方式袭职锦衣卫指挥佥事,一面让礼部召集文武大臣讨论如何操办这位郕王妃的葬礼。

丁卯,礼部以郕府妃汪氏薨,会府部大臣及翰林院儒臣、科道官酌议。言汪妃系景皇帝之配,与在外王妃不同。丧葬之礼,宜如皇妃礼从厚。况景皇帝陵寝已定,亦当合葬。宜自明日始辍朝三日,祭九坛。太皇太后、皇太后、中宫、亲王、公主、王妃、皇亲、驸马、文武大臣命妇各有祭。制可。—《明武宗实录卷二十》

正如礼部官员所指出的,汪氏的身份不是一个普通的王妃,她还是恭仁康定景皇帝的原配,丧葬之礼不可马虎。最终朝廷决定让汪氏与景皇帝合葬于金山,葬礼则按照皇妃的规格再一切从厚。

汪氏剧照

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二月,汪氏被葬于金山。当年十一月,朝廷为其上谥号为“贞惠安和景皇后”。明代著名文学家沈德符在其所著的《万历野获编》中,认为这位景皇后这一生的命运沉浮堪称传奇:

凡为王妃者二次,为皇后者一次,为庶人者一次,为追赠母后者又一次。凡历五帝六朝,前后六十二年。升沉兴废,更叠为之,终得与景皇同穴,实前古未之闻。—《万历野获编卷三·宫闱景皇后寿考》

上文中的五帝,指的是英宗朱祁镇、景皇帝朱祁钰、宪宗朱见深、孝宗朱祐樘和武宗朱厚照,六朝则指的是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和正德这六个年号。那么这位汪皇后的一生究竟有何传奇之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从王妃到皇后

汪氏,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属北京)人,中兵马指挥汪瑛之女。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二月十三日,当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下旨为唯一的弟弟郕王朱祁钰选妃。当年八月,遣英国公张辅为正使,吏部尚书王直为副使,持节册封汪氏为郕王妃。

郕王妃与郕王剧照

郕王朱祁钰生母为宣庙贤妃吴氏,乃先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庶次子。每年除了正旦节和冬至节后第二天,出现在奉天门东廊接受百官朝拜之外,在朝堂上几乎就是透明的存在。也许是平日里实在闲极无聊,这位郕王殿下居然在大婚之前就有了儿子。

朱祁钰长子朱见济的年龄问题,一直是一个谜。《明史·后妃传》中称其出生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但是在《明史·诸王传四》中又称其曾为郕王世子,两者之间互相矛盾,不可能同时成立。据明代著名方志史学家何乔远在其所著《名山藏》的记载,日后景泰三年改易太子之时朱见济八岁,则其出生时间当在正统十年。

怀献皇太子见济,景帝长子,母曰杭妃。景帝以郕王居摄,已为真。既三年,怀献八岁矣,意欲立为太子。—《名山藏卷三十五》

难怪明英宗突然急着给弟弟选妃,因为七天后的二月二十日,朱见济就出生了。明代王妃还没过门,亲王就有了儿子这种情况,郕王朱祁钰是第一个。换句话说,汪氏刚踏入郕王府,就多了个六个月大的儿子,这喜当娘当得可真够窝囊的。

明英宗朱祁镇剧照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十五日,御驾亲征的朱祁镇在土木堡兵败被俘。为了稳定朝局,孙太后先是册立英宗年仅三岁的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随后又命居守北京的郕王朱祁钰监国。

明廷的算盘打得挺好,如果英宗回来,就让他继续做皇帝。如果朱祁镇不幸“殉国”,就让皇太子朱见深即位。然而瓦剌太师也先偏偏不按常理出牌,他裹挟着朱祁镇在大明境内到处流窜,所到之处就让这位大明皇帝出马去“叫门”。

消息传回京师,文官们自然大为不满。他们此前被英宗利用太监王振打压得极惨,现在正好趁这个机会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皇帝好好地上一课。八月二十三日,一群文官在朝堂上公然发难,甚至以群殴的方式打死了所谓的王振党羽: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从而逼得郕王朱祁钰表态立刻清算王太监。

孙太后剧照

九月初六日,郕王朱祁钰即位,尊兄长朱祁镇为太上皇帝。随即大赦天下,改明年年号为景泰。当年十月,瓦剌大军对北京城发起进攻。景泰帝放手重用于谦、石亨等文武大臣,一举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当年十二月初八日,靖难元勋太保、宁阳侯陈懋出任正使,礼部尚书胡濙出任副使,持节册封郕王妃汪氏为皇后。而汪氏的祖父汪泉因此升任都指挥同知,父亲汪瑛为锦衣卫指挥使。

从皇后到废后

在史书的记载中,汪氏这个皇后,称得上是“贤后”。在此前的北京保卫战中,大明军民虽然击退了瓦剌人,但自身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战斗最激烈的彰义门、西直门等处,还有大量的尸骸未来得及掩埋。汪皇后在听说之后,立刻传皇后懿旨,让锦衣卫去着手掩埋遇难军民遗骨,期间产生的费用由内帑进行支付。

乙未,锦衣卫指挥使刘源奏: “内官兴安传奉皇后懿旨: '去岁虏寇来犯京师,将士战死于彰义、西直门等处者甚众,亦有老幼被其笺害。即今暴骨原野,实切吾心。其令锦衣卫差官率旗校拾之,苫以厂房。日逐计数闻奏,量赏赉之。’本卫差千、百户石真等率领旗校,连日于各战场共拾遗骨五千八百有奇。”—《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一·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十九》

汪氏在大婚后为朱祁钰生了两个女儿,其中一女日后早夭资料不详,另一女则生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正月二十七日。和大明朝另一位有名的“贤后”,明宣宗朱瞻基原配胡皇后相仿,汪皇后也没有儿子,这为她今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朱祁钰与朱见济剧照

上文说过,朱祁钰虽然做了皇帝,但皇太子依然是太上皇帝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换句话说,上到孙太后,下到文武百官,都把他朱祁钰当成一个过渡皇帝,百年之后皇位还是要还到大宗那一脉的手上。

然而“父有天下,必传于子”这句话,无时无刻不在景泰帝的脑海中回响。望着身边的儿子朱见济,想到今后要传位给侄子朱见深,朱祁钰的心中就说不出的难受。是我挽救了大明的天下,理应由我的儿子来做皇帝。

汪氏在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立刻予以了强烈的反对。也许她对于朱祁镇和朱见深这对父子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好感,但一旦朱见济被立为太子,自己还能安安稳稳地做这个皇后么?当年不就是因为如今的太上皇帝被立为皇太子之后,才让现在住在清宁宫中的这位孙太后,从贵妃变成了皇后么?难道自己也要像当年的胡皇后一样,去做个什么静慈仙师”吗?汪皇后性子刚烈,有一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劲儿,她可不想委曲求全,即使被废也要轰轰烈烈地反对一场。

妃杭氏生子见济,景帝欲立为太子,而废宪宗,后执不可。以是忤帝意,遂废后,立杭氏为皇后。—《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

景泰帝与汪皇后剧照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五月初二日,朱祁钰立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进封皇妃杭氏为皇后,原皇太子朱见深降封为沂王。汪氏当然不会想到,她今日反对改易太子之举,日后竟然会救她一命。

从废后到王妃

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十一月和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二月,皇太子朱见济和皇后杭氏相继去世。由于景泰帝只有这一个独生子,因此朝中要求复立沂王为皇太子,以及复封汪氏为皇后的呼声非常高。

望陛下允蹈斯言。或朔望,或节旦,率群臣朝见延和门,以展友于之情,实天下之至愿也。更请复汪后于中宫,正天下之母仪;还沂王之储位,定天下之大本。如此则和气充溢,灾沴自弭。—《明史卷一百六十二·列传第五十》

自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四日开始,病势沉重的朱祁钰连续多日没有视朝,一时之间人心汹汹不安。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一帮野心家打开南宫,请太上皇帝朱祁镇出山重登大宝,这就是著名的“南宫政变”,也称“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剧照

朱祁镇在稳住局势之后,立刻着手对弟弟一家展开了疯狂的报复。正月二十二日,已故杭皇后的神主牌位被迁出太庙。二月初一日,英宗以孙太后的名义将朱祁钰废黜为郕王,让他在皇宫西内安心“静养”。二月初六日,景泰帝生母吴氏被革去皇太后的尊号,仍称宣庙贤妃。已故肃孝皇后杭氏,及贵妃唐氏等一干后宫妃嫔全部革去封号,已故怀献太子朱见济降封为怀献世子。一系列的大动作之中,在冷宫中待了四年的汪氏却否极泰来,又被复封为郕王妃。

二月十九日,郕王朱祁钰去世,享年30岁。在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进士,时任监察御史的杨暄所著的《复辟录》之中,英宗曾在正月二十日左右向朝臣们表示景泰帝的身体状况已经好转。

上复宝位二三日间,诸文臣首功之人,列侍文华殿。上喜见眉宇,呼诸臣曰: “弟弟好矣,吃粥矣,事固无预弟弟,小人坏之耳。”诸臣默然。—《复辟录》

朱祁钰剧照

故而当时就有传闻说朱祁钰实则是被朱祁镇派太监害死,清初史学家查继佐在其所著的《罪惟录》中就持这种看法: “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己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

对于这个软禁了自己七年的弟弟,朱祁镇毫不客气,先是赐谥曰“戾”。谥法“知过不改”曰“戾”,是个十足的恶谥。再是以亲王礼将朱祁钰葬于金山。最后更是命郕王妃嫔全部殉葬,汪氏也包括在内。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李贤为此极力进谏,认为汪氏尚有一女,且此前已被废黜,论理不应殉葬,这才让汪氏逃过一劫。英宗对于曾经支持过自己儿子的汪氏尚且如此凶狠,很难让人不怀疑朱祁钰确实是被他派太监害死。

景帝崩,英宗以其后宫唐氏等殉,议及后。李贤曰: “妃已幽废,况两女幼,尤可悯。”帝乃已。—《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

结语:汪氏当年做皇后之时,对皇嫂钱氏,即明英宗原配皇后相当照顾。而沂王朱见深在被复封为皇太子之后,和生母周贵妃都很念汪氏的情。郕王死后,汪氏既然不需殉葬,自然要搬出皇宫。在钱皇后和周贵妃的斡旋之下,让汪氏“得尽携宫中所有而出”

汪氏剧照

反而是明英宗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始终对汪氏这个弟妹看不顺眼。有一次太监刘桓告诉皇帝,宫中有一条玉玲珑系腰被汪氏带走了。不过是一条玉带而已,朱祁镇这位堂堂“大明堡宗”竟然好意思让刘桓去向汪氏讨要。汪氏何等刚烈,老娘扔了都不给你,有本事再让我去殉葬。

后投诸井,对使者曰: “无之。”已而告人曰: “七年天子,不堪消受此数片玉耶!”—《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十七日朱祁镇驾崩,皇太子朱见深继位,即明宪宗。这位宪宗皇帝极重感情,特别是对当年有恩于他的那些人都非常照顾。他对汪氏这位叔母“事之甚恭”,周贵妃也时常请她入宫,以家人礼相见。不过日后宪宗虽然恢复了叔父朱祁钰的皇帝身份,给他上尊号“恭仁康定景皇帝”,但可能是出于各方面考虑,没有恢复汪氏的皇后身份。说实话这也不算过分,因为毕竟是朱祁钰自己废黜了汪氏,朱见深又何必给自己没事找事。

汪氏的两个女儿中一个夭折,另一个跟着母亲一起吃斋念佛,到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已经21岁了还不愿意出嫁。由于这年冬天一直没有下雪,内阁大学士彭时借着天象提醒宪宗赶紧解决他这位堂妹的婚事。朱见深欣然应允,封其为固安郡主,下嫁仪宾王宪。

己亥,以郕府固安郡主下嫁仪宾王宪。时郡主年已长,母妃不欲离之,故不及奏请。内阁臣以为言,上欣然从之,命资送悉如制从厚。仍以故尚书蹇义赐第改赐之。—《明宪宗实录卷七十三》

固安郡主剧照

由于郕王已经不可能前往封国就藩,王宪这位仪宾自然也就此长居京师。仪宾也是臣子,平时也要去上朝,可他的位次应该在哪里呢?毕竟此前没有先例。最后宪宗让礼部给予王宪牙牌朝参,班次列二品都督佥事之下。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二月十六日,固安郡主去世,享年43岁,葬祭视嘉祥公主(英宗第八女)例。

至于汪氏,无论是宪宗,还是后来继位的孝宗和武宗,都对她执礼甚恭。比如宪宗在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赐郕府武清县河东地五百四顷一十亩。孝宗在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赐郕府杨村河西地二百顷。而在汪氏去世后,武宗又恢复了她的皇后身份。

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以明日上贞惠安和景皇后尊谥册宝,武宗遣新宁伯谭祐祭告天地,驸马都尉黄镛祭告宗庙,惠安伯张伟祭告社稷。此后每年的十二月十五日,朝廷都会派官员前往景泰陵进行祭祀。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义军攻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殉国。经过一番争斗,崇祯帝的堂兄福王朱由崧登基称帝,即弘光帝。为了凝聚人心,弘光朝廷将朱祁钰的谥号改为“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而汪氏也得到了新的谥号“孝渊肃懿贞惠安和辅天恭圣景皇后”,简称孝渊景皇后。

从王妃到皇后,从皇后到废后,从废后再到王妃。从险些被殉葬,到死后被追尊为皇后,再到大明王朝覆灭之间被赋予正统皇后的谥号规格。汪氏的一生,确实是一段传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有位皇后,生前与世无争,死后却被毁掉陵墓,连尸骨都找不到
中国各朝代帝王——明(二)
孝翼皇太后吴氏:大明第一位皇妃出身的皇太后,为何会晚景凄凉?
明代宗原配汪皇后:因反对改立太子被废,免于殉葬,终年80岁
明朝后妃选讲28-昙花一现的明肃孝皇后,景泰帝之杭皇后
明朝代宗朱祁钰的皇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