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善宝十笏园/孙葆田賸园:园林之胜,鲁志之峰(下)

十笏园并不大,或者应该说今天保存下来的十笏园并不大,因外面在翻修,所以此次入园所走的是偏门。前行不久,即见有一戏台,想起丁善宝藏书同时喜欢戏曲,他不仅自己编写剧本,还亲自设计服装,常在家中组建戏班,每逢节庆,免不了请戏班来唱戏。楼台在目,台上无人,耳边却不自主地响起了“咿呀”声,忍不住驻足多拍了几张。然而此行重点是十笏园中的藏书楼——砚香楼,故直奔砚香楼而去。经过戏台,始看见原来的正门,一切格局都在,只是多了景区常见的入口栏杆,只是因为正门前的一整条马路都在翻建,所以暂时让游客从侧门进入。

小池照影

十笏园保存颇好,亭台、楼阁、游廊等皆一步一景。途中路过深柳读书堂,据说原为主人客厅,左有静如山房,左有秋声馆,现在里面布置成了学堂模样,一位蜡像先生带着两位蜡像学生在里面做读书状。读书堂的名称,出处为唐代诗人刘慎虚诗句“闭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丁善宝借此诗,意思是柳荫中的堂屋正好读书。过了深柳读书堂不远,即有两层高楼,便是藏书阁——砚香楼。

深柳读书堂

其楼格局为典型的藏书楼样式,砖木结构,两层硬山顶,前有小庭后有小院。前庭中间立有一块太湖石,石后为小池,池中又有阁。此楼与小池、与十笏草堂为一条中轴线。砚香楼前对联为“课子小书斋聊可借观鱼鸟,连家新仔圃何须多构湖山”,落款儿为“板桥郑燮”。侧有简介,称此宅原为明代嘉靖年间刑部侍郎胡邦佐故宅,几经易手后,被丁善宝以重金购得,并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在此宅基础上修建了整个十笏园。

砚香楼前的对联

为显示砚香楼的藏书历史,现在的楼中放置了几个书架和文房四宝,室中有楼梯可以向上,但被栏杆拦住。砚香楼正中前后皆有门,穿过后,为一正在修建中的小院,说是“修建”而不是“翻修”,是因为正在建的小院是全新的,丝毫没有旧建筑的部分。而砚香楼右边同样在翻建的小院,看得出尚有部分建筑体是旧的。从后面看上去,砚香楼二楼的窗户仍然是空洞洞的,连窗框都未曾装上,显示翻建尚未完全结束的样子。

给我一个小楼吧,顺便把书也给我

十笏园前的小院右边是春雨楼,简介称此楼虽为清建,却有宋代建筑特点,当年电视剧《西游记》中猪八戒娶亲一场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左边为正在维修中的小院,中间以月洞门相隔,其月洞门上正好就是我欲寻找的“賸园”石匾,其背后为“紫气东来”四字。拍完照片往外走时,始有闲情好好打量眼前的园林,以及读一读布置于各房间里的简介。

砚香楼后部

前来十笏园寻访,主要的目的之二,就是要找这个賸园石匾。于是在十笏园中,果真看到了賸园匾额,此额在四照亭后院的圆门之上。賸园本不是十笏园中的建筑,是什么原因来到了十笏园中,我没能查得结果,但我知道賸园本是山东藏书家孙葆田的堂号。孙葆田的藏书处有山渊阁、问经精舍、山对斋等等,而今均无迹可寻,为了纪念这位藏书家,我只能来十笏园去瞻仰賸园这个匾额。

孙葆田撰《校经室文集补遗》民国刘承幹刻本

对于孙葆田的藏书事迹,李玉安和黄正雨编著的《中国藏书家通典》有如下的说法:“光绪十一年(1885)由安徽宿松知县调任合肥县令,以宋代名臣包拯为法,严正清明,民众口碑颇好。光绪十六年(1890)主山东通志局总纂,主修有《山东通志》200卷,因对李鸿章有不敬之言,被排挤后辞官归里。后主山东尚志书院、河南大梁书院、京师大学堂监督。与王懿荣、陈介祺、罗振玉、高鸿裁等人为文字交。其先祖有藏书数万卷,到葆田时已经散佚过半,任通志局总纂时,搜集了不少古籍。”

賸园之匾

孙葆田对于文献学的贡献如上所说,就是那二百卷的《山东通志》,当年编这部大志书并不容易。光绪十六年,山东巡抚张曜开设通志局,张聘孙葆田为《山东通志》总纂,然而正当孙葆田开展工作之初,张曜就病逝了,下一任巡抚当然不愿意续做上一任的半截之事,于是修志这件事被搁置了下来。这一停就是十几年。到了光绪三十一年,杨士骧任山东巡抚重新开局修志,此次任命孙葆田和法伟堂同为总纂。

賸园匾后正在翻修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法伟堂就在通志局病逝了,于是修志之事由孙葆田来独任,但当时的修志条件并不好,重要原因是资金紧张,于是孙葆田决定不拿编辑费,并且自己出资到处跟人商议编志的细节。到了宣统三年,《山东通志》终于完稿,但是孙葆田却在此书印出的前几个月去世了,据说就是为编《山东通志》而累死的,因为这部书的确体量庞大,有620万字之多,初刻本一部书就有128册。

找到了賸园匾额,就在月亮门上

孙葆田自家藏书量也并不小,《山东藏书家史略》上说他:“少嗜学,其祖藏书数万卷,至葆田散失过半,复有万馀卷”;“葆田卒后,藏书散出。善本如明人奏议之类不少,尽售于北京书贾。济南张景栻收得其查初白手批《杜诗笺注》。”

《孙明复小集》孙葆田序言

孙葆田也跟一些当时的著名藏书家有往来,比如海源阁主人所写的《楹书隅录》就是清孙葆田给该书写的后序,而孙葆田自己的文集——《校经堂文集》则是清缪荃孙写的序言,缪荃孙在此序中第一段就回忆了他认识孙葆田的过程以及孙在社会上的名声:“荃孙昔年供职京师,曾于意园座中晤荣城孙佩南先生。询知为丁卯同年,见其持躬端谨,出言尔雅,颇爱其人。城区内外未能常晤。戊子己丑,荃孙在江南,传闻有合肥孙大令者,治狱精察,不避权贵,亢立声闻天下,问其人,则佩南先生也。时先生早以修墓回籍矣。不特爱之,而且敬之。”

多少年前的剧照呢?

由此可知,孙葆田不但是位藏书家,同时也是个正直之人,正直且喜欢藏书,这种人太过难得,我真想说一句:这样的人与吾戚戚焉,哈哈,我也觉得自己脸皮有点儿那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南京大学首任校长,也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
清代四大藏书家之一陆心源《致缪荃孙书札》
《近代藏书三十家(增订本)》简介
宁波的清朝藏书楼
明清藏书家之 阮元文选楼
【书楼】梁章钜黄楼:读书曰专实博,楹联杂录誉今(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