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中国第一个邪教教主,长达数百年的三国南北朝乱局因他而起
中国的朝代,据说是举世之最。不过秦、隋、唐、宋、元、明、清,无论是哪个朝代,都无法与这个相比,那便是汉朝。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都自称为汉人,而不是糖人、怂人和倾人。可这万人称颂、世代景仰的大汉帝国,绵延了四百余年,经历了内战(七国之乱)、外患(匈奴)、外戚夺权(王莽)、宦官(十常侍)等种种祸乱,也终有了结的一天。

  只是谁都未能想到,敲响大汉丧钟之人,竟是一个邪教教主。

  为什么说是邪教教主?因为当时大汉正流传一种“疫气”。而这所谓的“疫气”,其实就是一种流行性疾病,当时的中医把这种病叫做“伤寒”,一般多发于春天,因为这时候的天气,常见忽冷忽热的变化,而大家都知道,人在这种情形之下是最容易头痛脑热的,这便是“伤寒”。

  头痛脑热伤寒会死人吗?当代自然已经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形,但在那个时候,这是个普遍现象。普遍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张仲景,大家都知道他是那个时代的名医,世界上第一部总结性临床医学着作《伤寒杂病论》就是他写的,可是你知道不?他的宗族原来有200多口人,十年后还活着的居然只有三分之一,那些人哪里去了?除了一小半是死于战乱,大部分其实就是丧命于伤寒。

  正是因为“疫气”如此猛烈,在当时的大汉帝国,人们是闻之色变的。而在张仲景之前,医生对待这种流行性疾病的办法其实也不多(汉代的另一位神医华佗精于外科,帮关公刮骨疗伤是他强项)。

  怎么办呢?“疫气”一来,便通过口鼻传播,汉人又没有口罩,几乎完全没有办法来隔离,于是一旦发生,疾病流行便是不可避免的事。

  医生没办法,人心便慌了,而一慌,那便必须求诸神灵了。这时孙悟空尚压在五行山下,佛教在中国人的影响还很弱小,于是道教便成为了唯一的宗教信仰。

  一个叫做“太平道人”的家伙,便在此时出现了,他跟别人说,他曾入山采药,遇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头,瞧见他采药辛苦,就把他叫到一处山洞中,授予他三卷《太平要术》,叫他普救世人——但这普救世人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能有自己的野心,“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这便是埋下了伏笔

  后人云,这老头其实就是南华老仙,也就是道家的前辈楚人庄周。而这幸运地得到救世良方的“太平道人”,便是张角,在这个“疫气”施虐的时代,他用符水为人治病,据说都能灵验。

  自然,所谓的符水,其实就是把一张药符煎熬在汤水里,换句话说,抛开神秘的笼罩,那其实就是国人现在还在喝的中药汤剂。既然是汤药,很多人喝了便痊愈了。

  如此说来,张角本有机会成为一名举世无双的良医,名利双收在东汉末年。可实际上这时候他的野心已然大了许多,以至于他不再自称“太平道人”,而叫做“大贤良师”。

  既然是“大贤良师”,他便收了许多徒弟,据说有五百余人之多。而这五百个徒弟出去又广收弟子,就好比是开枝散叶的植物,数量越来越多、分布也越来越广,最终居然是建立起所谓三十六方(类似后来天地会的分舵),多者万余人,少的也有六七千。而这分舵(方)主叫什么呢?不叫方丈也不叫长老,叫做将军!

  这个称呼便暴露出张角的野心来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将军,实在不是一个卖药治病的组织该有的称呼,那是领兵打仗的军官。换而言之,张角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动武的心思。要对哪个动武呢?就是对大汉王朝,打倒汉家天子,他张角要做新王朝的开国皇帝。

  呵呵!好端端的一个医药达人、深受百姓和一些官员爱戴的社会活动家,因为这一念之差,便成了意图谋反的乱臣贼子,也就是南华老仙所说的“萌异心”。

  可是张角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实际上很简单,那就是他觉得自己一定能行。因为不但是地方的普通百姓都听他信他,就连帝都洛阳皇宫中的一些宦官,也都表示愿意服从他“大贤良师”的指令——既然如此,他又何必谦让呢?

  于是,张角便决心放手一搏,就在这时,他向全国信徒发出了十六个字: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斩首汉灵帝:张角的原计划是要来个中央突破、四面开花。

  众所周知,黄巾起义的爆发,其实是因为一次突发事件,张角派去联络洛阳城中内应,结果泄露身份被捕,以至于全盘计划破产,不得不来个星夜举兵。


  那么,大贤良师的原计划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这便不得不提到一个宦官,此人姓封名谞,据说是汉桓帝宫廷中主管保洁工作的一位内务高管。此人虽然在史书上事迹不多,却在演义里扮演了不轻的角色。首先,他是著名的汉末内务高管界十大英杰之一,在演义里叫做“十常侍”,哪十个呢?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

  瞧见没,张让、赵忠之后就是他。要知道张让可是皇帝口中的“阿父”,赵忠则是“阿母”,呵呵,如此看来,封谞的地位绝不能算差。

  可这是演义里的说法,在历史记载中,“十常侍”其实是十二个人: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瞧见没,压根就没封谞这号角色。


  然而不论是否史实,在演义中,这位大内界的高管封谞居然就信奉了张角的太平道。大概在他想来,皇帝真是没用的(这大概是他所见的事实),汉朝也真是没救了(差不多也有点依据),既然如此,说不定真要改朝换代了,没准下一届天子就是这张角呢?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身在皇宫内院的内应,太平道便形成了中央突破、四面开花的起义计划。

  所谓中央突破,就是封谞在皇城内发动宫变,而太平道的洛阳分舵(大方)负责人马元义则发动徒众在皇城外起义,来个内外夹击。

  而在洛阳发生事变的同时,张角在黄河北岸,他的兄弟张梁、张宝则在河南岸,联合发动其余三十五方的大起义,总人数据说高达四五十万人之多。

  在制订下这个方案之后,张角便派自己的得意弟子唐周,到洛阳去联络封谞、马元义。然而令张角大失所望的是,万万没想到的情况就在此时出现,问题就出在了这个唐周身上。


  唐周为什么会叛变呢?既然张角视他为自己最亲信也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那就该是个意志坚定的太平道信徒。可事实上却不是如此,正因为距离张角比较近,他发现这个老头根本就不是什么传说中的“神仙弟子”,也不是能救世人于苦难的“大贤良师”,而是一个普通人,略懂点草药医术的半巫半医而已,现如今,更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造反家。

  若是张角真有一举推翻汉室自己做皇帝的能力,那唐周也许就跟着他混了。可事实却是,张角自己的身体便有些问题(后来起义发生不久便病发去世),而他的那些渠帅将军们,显然没有足以推翻汉室的强大能力。

  所以,唐周觉得造反有点悬!他不能把自己的性命押在这个上头。

  这么想,他便有了自己的打算,那就是进京去,但不是联络京中的同党封谞、马元义等人,而是直奔省中,向当局告发这惊天的密谋。

  在唐周想来,这件功劳不小。

  大汉帝国的执政当局,与后来的三省六部制不同,他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三公九卿制,可在具体执行中,又有一套与之相异的办法。譬如说,从名义上看,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公,就该是朝廷的最高长官,可实际上,三公压根就管不了什么实际事务,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国政出现重大失误或是天象出现重大异象时出来担责任。

  那么,实际管事的是谁呢?大将军。

  大将军又是谁来做呢?外戚。

  外戚又是谁呢?从字面而言其实就是外面的亲戚,也就是皇太后或是皇后的家族成员。此时汉灵帝的皇后姓何,所以大将军的人选,就是何皇后的哥哥何进。

  也就是说,何进此时便成为东汉帝国的武装部队总司令(大将军),第一步,就是在唐周的指引之下,逮捕马元义和封谞一干相关人等。


  第二步,便是颁布紧急逮捕令,宣布太平道为非法组织,派出特使,前往冀州逮捕张角等人。

  应该说,第一步何进是做到了,而第二步,只能做到一半,因为张角等人一旦联系不上京中的马元义,便立即明白事情已经败落,于是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立即起义。

  “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

  公元184年,一场席卷东汉十三州中八个州的起义,就此爆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角(东汉太平道创始人和黄巾起义领袖)
东汉末年黄巾军首领:张角
天公将军张角: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学习繁体字是否对学习中国古代汉语和古诗更有利?
三国游戏里功能神奇的太平清领道、太平要术都是些什么书|文史宴
广宗之战——大贤良师身死下数十万黄巾军的末路悲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