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化贞在大凌河边痛哭,熊廷弼讥笑道:不是要一举荡平辽东吗?

  熊廷弼(之十六)

  要命的惨败很快来到。

  十二月,熊廷弼率领五千人马进驻右屯,这五千人还是他东拼西凑而来的。右屯距离广宁一百五十里。总兵官刘渠率两万人驻守镇武,祁秉忠率一万人驻守闾阳,罗一贯率三千人驻守西平。熊廷弼的命令是各城坚守,危急之时互相救援,违者必诛。

  天启二年正月,王化贞上疏,提到努尔哈赤对辽民的凌虐,要出兵解辽民于倒悬,同时牵制镇江方向的敌军,他夸下海口:“臣愿请兵六万进战,一举荡平……即有不称,亦必杀伤相当,奴不复振,保不为河西忧。”

  同时他不忘讥讽熊廷弼几句:“臣又愿与经臣约:无摧战士之气,无灰任事之心……其军前机宜,许臣便宜从事。如以臣言为不可,愿罢臣,或削去今官,仍以道臣管事,专责经臣,一意图贼。”

  熊廷弼马上像斗气一样,也上了一本:“抚臣欲以六万人进战,一举荡平。恳乞陛下亟如抚臣约,乘冰急渡,免使兵因不战而怨,并亟罢臣,以无摧战士之气,灰任事之心。”


  (熊廷弼书法)

  吵嘴斗气的同时,王化贞始终没有出兵,反而是五万八旗军挥师西来。在西平堡遇到当头一击,守将罗一贯率军顽强抵抗一昼夜,炮火轰毙众多八旗军,遗尸累累。后金军队只好解围而去,转而进攻振武堡。王化贞派总兵官刘渠等人率军迎战。充当前锋的孙得功是王化贞的亲信,此前已经秘密投降八旗军,两军刚一交手,孙得功率领的兵马立刻四散而逃,一边大喊:“兵败啦!”

  刘渠的兵马顿时一片惊慌,刘渠拼命维持队伍,结果被冲撞落马,死于乱军之中。祁秉忠也被流矢射死。

  从抚顺失陷开始,战死的明军总兵官一共十四位,分别是:抚顺的张承廕,四路出击时的杜松、刘綎、王宣、赵梦麟,开原的马林,沈阳的贺世贤、尤世功,浑河的童仲揆、陈策,辽阳的杨宗业、梁仲善,广宁的刘渠、祁秉忠,各级将官更是数不胜数,十分惨烈。

  后金军队大胜,再一次包围西平堡,李永芳招降,罗一贯凛然拒绝。八旗军凶猛进攻,鏖战之后城中火药用尽,最终陷落,罗一贯自刎而死。

  孙得功奔入广宁城,大呼军民剃发迎降,又准备生擒王化贞。广宁城中一片混乱,参将江朝栋把王化贞从官署里拖出来,王化贞双腿颤抖无法行走,坐骑又被部将偷走,只好骑上江朝栋的马,用两匹骆驼载得行李,由江朝栋护卫出城。他所信赖的蒙古军士和逃兵混在一起,疯狂劫杀逃难的百姓。

  王化贞在大凌河上遇到从右屯率兵赶来的熊廷弼,立刻痛哭起来。熊廷弼此时仍然不忘刻薄,微笑道:“六万众一举荡平,竟然落到这种地步?”

  王化贞止住悲声,与熊廷弼商量如何防守宁远和前屯等地。熊廷弼叹息一声:“晚了!事到如今,只能护着这些百姓进关吧。”

  熊廷弼下令焚毁所有辎重粮草,把自己手中的五千兵马交给王化贞,和大批百姓一起进入山海关。两天之后,孙得功等人把八旗军迎进了广宁城。

  至此,整个辽东镇的重要城市全部陷落。

   

  熊廷弼(之十七)

  广宁陷落之后,义州、西兴堡、锦州、大小凌河、松山、杏山、十三山驿、塔山等四十余座堡镇全部陷落,从辽河到山海关的大片土地失手。明军失地丧师,无数辽民被掳被杀,损失之惨重,超过当年杨镐之败。

  此外,物资上的损失也十分惊人。《满文老档》里记录八旗军的收获,在广宁一城,努尔哈赤“取库贮之蟒缎、绸缎四千疋,于汗所居之衙门,分为八份”,赏给八旗。又“将熊乾所购之四千五百六十疋布,分给众军士,以做营帐。”

  后金最大的收获是军粮,其中最大的一综是:“右屯卫存米数目:老米四十二万一千一百三十石五斗二升,小米一万五千零二十石七斗一升。黑豆五万四千三百二十石一斗一升,高粱一万三千二百一十石五斗三升,共五十万三千六百八十一石七斗七升。”

  明朝廷方面记载的数量更为惊人,天启二年二月,户科给事中许可徵说:“今粮积右屯八十余万,积觉华岛二十余万,而芝麻湾之饷亦多。”

  许可徵建议把这些粮草运回关内,不然可以派敢死之士,前去烧毁。

  兵部左侍郎王在晋引用王化贞的说法:“觉华岛有粮料二十六万,河东堡有八十万,芝麻湾粮料七万有余。”至于溃退时士兵们丢下的战车、盔甲、器械更是数不胜数,据说光是丢掉的战马就不下两万匹。

  这些粮草器械是各地官员从农民手中征收而来,历尽千辛万苦运送到辽东。水路的运输量比较大,内陆供给辽东的粮豆辗转运输到觉华岛和右屯等地,再由那里上岸,运往各个卫所。

  这其中,最后一段的陆路运输量也相当巨大。天启元年十月,王化贞在一份文件中提到,为了把觉华岛的军粮运出来,动用了一万多人和大量的牛车。后来造出一种人力的拖车,用一个人拖着走,可以装运五石米,每天行进七八十里路。这种拖车一共造了八百辆,运力相当于一千五六百辆牛车。也不知道当时的牛车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运力只有人力拖车的一半。

  由此可见当时运输能力的低下。要供给广宁附近的十余万明军的粮草,困难巨大。另一方面,东北土地肥沃,辽河平原和辽西走廊都很适合耕种,明朝早就有屯田的制度,熊廷弼以前也提出要在辽东屯田,到头来仍然需要大量输入粮饷,可见屯田的效果是一塌糊涂。

  现在,十几万明军连一场像样的防御战都没有打一打,一下子溃败到这种地步,损失如此巨大,身为经略的熊廷弼和巡抚王化贞罪该万死!



  (医巫闾山白云关)

  关于辽阳、广宁失陷的原因,太仆寺少卿满朝荐谈过自己的看法,颇为恳切:

  “辽阳之祸,起于袁应泰之纳降,被降夷尽占居民妇女,故辽民发愤,招奴攻城。事发仓卒,未闻有何人献送之说也。广宁之孽,起于王化贞饷金以啖西虏而不给卒伍,偶有声息,驱之城外,捍御谬闻。奴酋过河又不见西虏策应,不觉手脚慌忙,抱头先走,亦事发仓卒,未闻有何人献送之说也。深求奸细,不过为败抚脱卸之地耳。”

  王化贞把大量的财富拿去收买蒙古人,对于部下的将士却缺少体恤。到了生死鏖战的紧要关头,蒙古人却不肯出力。最可信赖的还是自己的子弟兵,如果平时不知爱惜,寒了大家的心,关键时刻当然也不能指望他们卖命。

  二月,王化贞被捕入狱,熊廷弼罢职听勘。


(十八)

  二月,王化贞被捕入狱,熊廷弼罢职听勘。

  天启二年四月,会审熊廷弼、王化贞,最后对于王化贞的评判是:“朴实不知兵,用虏而反为虏用,用间而反为间用”,“有忧国之心而无谋国之智,有吞胡之志而无灭胡之才。”

  对于熊廷弼的评判要比王化贞更差一些,指责他从一开始就没有重视广宁,“其刚愎之性、虚憍之气,牢不可破”。而且经略、巡抚之争就是由他最先挑起来,不顾大局,“笔锋舌枪相寻不已,守备之计等闲置之”,所以熊廷弼“比之杨镐更多一逃,比之袁应泰反欠一死。”

  评判准确而锐利,基本称得上公允。最后的结论是经略、巡抚同罪,熊廷弼和王化贞被判死罪。

  有人指责兵部尚书张鹤鸣应该与熊、王同罪。张鹤鸣上疏为自己辩解,再一次表达对熊廷弼的不满:熊廷弼有分配兵力的权力,他所在的右屯有马步兵将近三万。熊廷弼所谓的三方布置之策,不过是巧借名色。熊廷弼的职位是经略广宁,不是经略山海关。张鹤鸣几次催促之后,熊廷弼这才勉强离开山海关。

  这期间熊廷弼或者他的亲属一定有过自救的行为,据说,刑期将至时,熊廷弼拿出四万两银子,请中书舍人汪文言贿赂掌权者。事情不知道怎么泄露出去,汪文言被捕入狱,越来越多的人被牵扯进来。

  对于自己贪污行贿的罪名,熊廷弼在狱中所写的《告夷、齐二先生》诗序中这样说:“今天下事岂不皆以贪坏,而辽东尤甚。向来镇、抚、道、将以下,每任满,率人人渔猎官私金钱,多至数万计。”

  这些金钱大多用来送给经略、巡抚、巡按等官员,或者送给朝廷中的当权者,为的是更好的前程。熊廷弼说他两次出任经略,都要对关帝发誓:“如受人一文钱,及以一文钱送人者,戮于而身及其子孙。”

  熊廷弼把这样的誓言写在碑上,公之于众。没想到,到头来他却被指责“盗饷行贿”。熊廷弼忍不住叹息流泪,感慨“廉吏之果不可为”。


  (杨涟杨忠烈公像)

  当时魏忠贤正要除去杨涟等人,熊廷弼的案子有两个很关键的条件,正好可以拿来利用。一个是案件涉及到边镇事务,足够重大。第二,熊廷弼是湖北人,正好和杨涟同乡。于是由御史杨维垣出面,诬告熊廷弼在失去广宁之后,用大车装满金银到北京行贿,托请京官帮助他说情,其中就涉及到周朝瑞、顾大章、汪文言、杨涟、左光斗等人。

  杨涟,字文孺,别字大洪,应山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兵科右给事中。杨涟和熊廷弼的关系并不好,比如他曾经上疏批评辽东经略熊廷弼态度消极,行为顽钝。他认为,既然熊廷弼不能以全副精神清剿外虏,就应该收回他的尚方宝剑,撤职问罪。杨涟进而批评朝廷用人的错误方针,认为在边将的选择上,应该:“傅采群谋,择一得当之人。宁议而后用,无用之而后议;宁储人而待用,无停用而寻人。”

  明熹宗天启三年冬天,杨涟为左佥都御史,第二年春天进为左副都御史,同年六月,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列举其二十四大罪。魏忠贤度过危机之后,对杨涟起了杀心。

  天启五年,杨涟被指责弄权纳贿,党同伐异。在汪文言案中,负责办案的许显纯是魏忠贤的亲信,严刑逼供,一定要汪文言诬告杨涟收受熊廷弼的贿赂。汪文言仰天大呼:“世间怎么可能有贪赃的杨涟啊!”

  汪文言至死不肯诬告。许显纯干脆自己动手,伪造了一份供词,认定杨涟收赃两万两。杨涟被投入监牢,许显纯施以酷刑,杨涟受尽折磨,体无完肤,天启五年七月在狱中丧命,终年五十四岁。
  ●

(之十九)

  同案受到牵连的还有左佥都御史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实际上,左光斗对熊廷弼的评价比较一般。熊廷弼复出时,左光斗就很怀疑他的能力,认为他虽然有才干,但缺乏肚量,过去以之守辽有余,如今以之复辽不足。这样的评价是相当恰当的。

  政治上,左光斗与杨涟的立场相近,都反对魏忠贤的阉党,他曾经草拟疏文,准备弹劾魏忠贤等人。魏忠贤先下手为强,也把左光斗的名字加入到汪文言一案当中,诬他贪赃两万两银子,施以严刑,逼他交出赃款。在杨涟屈死的同一天,左光斗也死在狱中,终年五十一岁。

  同一天死在牢狱中的还有魏大中,罪名也和杨涟、左光斗一样,但是受贿的数量少了一些,只有三千两银子。

  魏大中,字孔时,嘉善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工科给事中,是东林党的积极分子,平时树敌比较多。入狱以后,魏大中吃了许多苦头,被打得血肉狼籍。死了许多天之后,家人才得到消息,尸体已经烂得一塌糊涂,难以辨认了。

  极有讽刺意味的一点是:当初熊廷弼被判死罪,却迟迟没有行刑,许多大臣为他求情,魏大中却坚决反对。到头来魏大中自己反而陷入牢狱,罪名竟然是接受熊廷弼的贿赂。

  同样罪名被打死还有礼科给事中周朝瑞、御史袁化中,另一位礼部郎中顾大章在狱中自尽。

  杨涟等人都属于东林党,而东林党中的许多人比如大学士叶向高等人,并不同情熊廷弼。熊廷弼在政治上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

  《酌中志》中的“正监蒙难纪略》一节提到,熊廷弼与大太监王安走得比较近,而王安在同魏忠贤的斗争中落败:“经略熊廷弼再起赴辽,雅敬重监(王安),及都宪邹元标等,后闻监亡,咸为之流涕悼惜也。”



  (明熹宗)

  熊廷弼孤立无援,被处死只是时间问题,最后的命令要由皇帝来确定。据说,直接导至熊廷弼被处死的是一本书坊里出售的通俗读物《辽东传》。晚明时期,市面上出现一种时事小说,用演义小说的形式,描述刚刚的军政大事,比如描写毛文龙的《辽海丹忠录》。《辽东传》就是这一类的通俗小说。

  《三垣笔记》中说,是丁绍轼把《辽东传》献给明熹宗、并用它陷害熊廷弼。《酌中志》中却有另一种说法,在明熹宗面前陷害熊廷弼的不是丁绍轼,而是大学士冯铨。因为《辽东传》的四十八回中有一节《冯布政父子奔逃》,写到了冯布、冯铨父子的狼狈形象,让冯铨异常痛恨。于是趁着讲筵的机会,拿出《辽东传》给明熹宗,说此书是熊廷弼所作,熊廷弼想以此书为自己洗清罪责。

  明熹宗闻言大怒,下令处死狱中的熊廷弼。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天启五年八月二十八日五鼓时分,皇帝的驾帖送到牢中。主事张时雍命令狱官把熊廷弼骗出来。熊廷弼知道大限已到,仔细梳洗一番,说:“我大臣也,必当拜旨,岂得草草!”

  张时雍说:“芝岗兄失陷封疆,应得一死,尚何言?”又看到熊廷弼胸前挂着一只小袋,问里面装了什么东西。

  熊廷弼说:“给圣上的谢恩疏。”

  张时雍说:“兄没读过《李斯传》吗?囚犯不能给皇帝上书。”

  熊廷弼盯着张时雍看了半晌,慢慢说:“这是赵高说的话。”

  《三垣笔记》中的描述更让人扼腕:熊廷弼被押到刑场时,挺立不跪,刽子手只把刀砍进脖子的一半,然后慢慢切割,硬生生把熊廷弼的头割下来。

(之二十)

  据说熊廷弼死后的某一天,丁绍轼在北京的街头突然遇到熊廷弼,大为吃惊,回家以后便脑裂而死。另一个陷害熊廷弼的张鹤鸣,人生的结局也挺惨,后来落到李自成的手里,被倒挂在城门上,逼迫交出所受的贿赂,最后是“身首碎裂”。

  熊廷弼被斩于西市,传首九边,尸体丢弃在荒野之中,不许收葬。

  人死了,熊氏一家的磨难还没有结束,有人指责熊廷弼侵占军资十七万两,又有人说熊廷弼的家产超过百万。于是魏忠贤假借明熹宗的旨意,要求严厉追查赃款。熊廷弼的亲人和姻亲因此破产,长子熊兆珪自刎而死。女儿呕血而死。可怜熊廷弼家破人亡!

  一直到崇祯皇帝即位,才下令停止追赃。而熊廷弼一直抛尸荒野,没能安葬。到了崇祯二年,熊廷弼的儿子向朝廷提出请求,崇祯皇帝最初不肯。首辅大学士韩爌在崇祯皇帝面前替熊廷弼说情:“廷弼之死,由逆奄欲杀杨涟、魏大中,诬以行贿,因尽杀涟等,复悬坐廷弼赃银十七万,刑及妻孥,冤之甚者。”

  韩爌认为,熊廷弼“不死于封疆,而死于门户”,令人痛心。韩爌的诚恳谏言终于打动了崇祯皇帝,准许熊廷弼的儿子为他收尸安葬。熊廷弼在传首曝尸三载之后,终于得以入土。



  此时,同案的王化贞还关在狱中。

  王化贞的处境一直要比熊廷弼好得多。天启二年七月,有御史请求早日把熊廷弼、王化贞正法。明熹宗同意,但大学士叶向高认为,不应该因为言官的一句话就决定行刑,应该正常程序来办理。

  天启四年九月,大学士孙承宗提议,为因辽东战败而被判死罪的杨镐、熊廷弼、王化贞等人减刑。到了天启六年二月,袁崇焕宁远大捷之后,又有御史提议,王化贞在蒙古人中很有声望,可以让他的妻子代他坐牢,让他前去联合蒙古军队一起对抗努尔哈赤。三月,崔呈秀建议让王化贞出狱,戴罪练兵。

  王化贞的老部下毛文龙也趁机上疏,愿意用自己的功名为王化贞赎罪。蓟辽总督王之臣据此提出一个很荒谬的建议:既然毛文龙是王化贞的门生,不如暂缓王化贞一死,让他戴罪出海,监督毛文龙,限期三年。如果能成大功,可以免其死罪,不成的话,照样按原罪处置。明熹宗当然不会答应这种荒唐无据的提议。

  对于这一类的求情,吏科给事中熊开元很不以为然,上疏说,王化贞的家里很有钱,每一次审案时,王家花钱收买北京街头的一些少年人,围在街边起哄,看见熊廷弼的囚车经过,一起向着熊廷弼投掷碎石,恨恨咒骂,同时大声感叹王化贞被冤枉,希望以此影响舆论。

  熊廷弼安葬之后,王化贞终于没有逃过一死,在西市被斩首。

  对于熊廷弼的功过是非,《明史》给出的评价是:“以盖世之材,褊性取忌,功名显于辽,亦隳于辽”。

  清代乾隆皇帝对熊廷弼的评价非常高,为他的屈死深感怜惜:“明之晓军事者,当以熊廷弼为巨擘。读其陛辞一疏,几欲落泪。而以此尽忠为国之人,首被刑典。彼其自坏长城、弃祖宗基业而不顾者,尚得谓之有人心、具天良者乎?”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末大将临危受命经略辽东,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却被自己人害死
盘点万历之后,镇守辽东的8位军事统帅,堪称有军事作为的仅三人
纲鉴易知录 明鉴易知录卷十二
【历史】《清朝三百年 风起辽东》(46)
熊廷弼
重读历史:熊廷弼身何以身首异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