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曾推行类似后世英国君主立宪的体制,你知是哪个朝代?

这种体制,其实是一种虚君政体,那便是汉初的丞相负责制。

话说汉文帝时代,有一次皇帝和丞相坐在一起聊天。汉文帝问左丞相陈平,宰相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陈平的回答很精妙,他先用两个字概括了丞相的职责所在,这两个字叫做:“主臣”。陈平进一步解释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依照陈平所述,丞相的管辖范围几乎包括了整个帝国政务,包括内政、外交、人事,所以说汉初的丞相相当于现代的政府首脑,大致不差!

陈平是不是在吹牛?非也。汉朝初年,帝国实施的是丞相负责制,从萧何开始,丞相就掌握着整个国家的事务大权。所以,刘邦临终之前,吕后最关心的是丞相的人选。

“倘若萧相国去世,叫何人接任为好?”

“曹参!”

“曹参之后呢?”

“王陵可用,不过他太过愚直,让陈平协助他好了。但是陈平也不能独当大任,可以命周勃为太尉,有这三个人,刘家的天下便安泰了!”

事实正如刘邦所料,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这五个人,先后担任丞相,他们主持下的汉帝国政府,延续着汉初的黄老政治,给西汉王朝的崛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正因为天下太平,百姓称颂的是丞相,而不是深居宫廷的太后和皇帝。

这种丞相主导、皇帝反而居于幕后的格局,古人称之为“君弱臣强、屈君伸臣”,今人叫做“虚君政体”,在这种政治格局中,皇帝是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丞相才是真正的治国者。

这种格局的背后隐约是黄老的影子,老子有云:“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汉帝国实行的是君主政体,天子的宝座由刘氏一族世代传袭,这样以来,保证了皇位的稳定性,却有一个不确定因素,即继承人的贤愚问题。没有人可以保证刘邦的后代永远英明神武,一旦出现不称职乃至渎职者,朝廷将何以堪?

也正因为帝国朝廷之上,发号施令、治理国家的是丞相(三公),所以一旦政策失败或发生天灾人祸,丞相(三公)便要引咎辞职。

丞相负责制与皇帝专制独裁相比,显然有三大优势:一是丞相(三公)不是家族世袭,可以举贤而任之;二是丞相不是终身制,一旦有重大失误、不能胜任可以罢免;三是丞相(三公)人数上比较灵活,可以专任一人,也可以两、三人甚至更多,实施集体管理。因此,说丞相负责制为中国古代政治中比较科学合理而灵活的部分,并非虚言。

黄老思想的主导之下,天子无为,贤相执政,这是汉初最大的“王道”,也是汉朝之所以兴起的最大根本。

这种丞相负责制从汉初开始实行,一直到汉武帝初年,还是行之有效的政治原则,但是雄心勃勃的少年天子终于不能忍受丞相对他的约束,一场从丞相手里夺权的政治斗争很快在武帝一朝上演,最终以丞相一方的决定性失败告终,从而回到了“秦皇陷阱”这个老问题。

(满58包邮)汉朝的密码 9787224092356 司马路 陕西人民出版社

¥11.50 京东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帝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说三国争霸之时,只有曹魏政权,才是三国时期的“正统”?
唐帝国的衰亡
野鸡的奋斗史之太后临朝大封诸吕
《资治通鉴》第十三卷.三
听说韩信要谋反,刘邦慌了,陈平一招轻松解决问题!
从“宰相到军机大臣“”入手,探秘相权生存的艰辛历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