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徽宗险完成祖宗百年灭辽目标,因个人一兴趣导致北宋灭国

文|黄全彦

《水浒传》第12回, 落魄的杨志对梁山好汉讲了他的来历——“— 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 少侯杨令公子孙, 姓杨名志, 流落在此关西。”至于落魄原因,杨志说是“: 道君因盖万岁山, 差一般十个制使, 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 不想洒家时乖运蹇, 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 遭风打翻了船, 失陷了花石纲, 不能回京赴任, 逃去他处避难。”

杨志这里说的“ 道君”, 即北宋徽宗皇帝“, 花石纲”即奇花异石之类的贡品。宋徽宗就是这样一个喜爱奇花异木、假山怪石,身上满含文士风情的一个君王, 在那个强敌环伺、边患不断的年代, 需要更多的是枕戈待旦、励精图治的精神, 这样一个醉心于自我闲情逸致的皇帝, 无疑面临极大的危险。

宋辽世仇, 一直是北宋历代皇帝的心腹之痛。徽宗年间, 辽国统治终露败亡之兆, 辽天祚帝荒淫无度, 昏庸无能, 民怨沸腾, 军士疲惫。北方渐趋强大的金人更是虎视眈眈, 在几次作战中, 金均将辽轻松击溃。政和元年(1111年), 徽宗重臣童贯使辽,看到了辽国的虚弱, 并带回了燕人马植, 马植向徽宗详细汇报了辽天祚帝的荒淫和政治的腐败, 并进一步献计说, 北方金人对辽恨之入骨, 宋如从登莱过海, 与金人结好,相约攻辽, 则燕地可取。徽宗十分高兴, 宋朝为此养精蓄锐, 几年时间, 带甲之士大备。重和元年(1118年), 宋遣马政使金, 金人十分配合, 次年遣粘木喝使宋, 共商攻辽大计。宣和二年(1120年), 宋再遣赵良嗣使金,金随即也遣使入宋。你来我往, 好不融洽,最后双方约定, 宋金同时攻辽, 金取辽的中京大定府, 宋取辽的燕京析津府, 这就是宋金历史上的“ 海上盟约”。

从马植入宋到宋金双方和约达成, 中间历经10年, 一切都在向着宋人的意愿靠拢, 祖宗百年来耿耿于怀的未竟之功, 似乎真的要让这个显得有些文弱的徽宗来完成这一历史的壮举了。

于企图收复河山的马不停蹄中, 丝毫也未影响到徽宗个人的情趣。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在花石纲的采办中, 官员们的劲头甚至超过了对政事的处理, 当时平民人家只要有一石一木可观, 官军常常是直入其家, 强行夺走。

浙江睦州青溪县帮源洞, 盛产漆楮竹木, 正是皇家看中的上等物品, 属于花石纲猎取范围, 许多人家因此倾家荡产。家有漆园的方腊, 受害也很严重, 家里多次被造作局“ 酷取”。宣和二年(1120年), 方腊不堪忍受,率众起义,起义原因,方腊言道“: 吾侪所赖命者漆楮竹木耳, 今悉科取, 无锱铢遗。”(见《青溪寇轨》)。由此可见, 漆楮竹木实为方腊起义的“ 导火索”。方腊起兵这年, 正是宋金“ 海上盟约”的签订之时。

方腊攻取了睦、歙两州之后, 势力大增, 各地也纷纷响应, 短短几月, 义军竟达百万之众, 成为两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在方腊攻破了睦州等地后, 徽宗皇帝赶紧下令撤消了苏杭造作局并停制花石纲, 以示悔过之意。但历史不能重来,方腊起义此时已呈星火燎原之势, 八方蔓延, 势不可挡。

义军掣肘东南, 影响全国, 也完全打乱了宋朝联金攻辽的计划。眼看方腊势大, 宋尽驱全国精锐之师与之作战。宣和二年底,徽宗任知枢密院事童贯为江、浙、淮南路宣抚使, 并调原驻淮东的东南第一将和原驻荆湖北路的东南第七将, 以及驻于京畿的第四将南下镇压方腊义军。后又派准备与金联合攻辽的“ 陕西六路汉蕃精兵”南下,“ 辛兴宗、杨惟忠统熙河兵, 刘镇统泾原兵,杨可世、赵明统环庆兵, 黄迪统延兵, 马公直统秦凤兵, 景翼统河东兵, 刘延庆都统制诸路兵马”(见《宋史·兵志》)这几十万精兵当初全是为将来攻辽而苦心经营的结果, 宋军全力以赴, 于宣和三年(1121年)五月, 终于剿灭了方腊。

宣和二年方腊起义, 主持“ 海上盟约”的重臣童贯以及准备攻辽的几十万精兵尽皆南下, 国内空虚。宣和三年二月, 金遣使促宋如约攻辽, 宋分身乏术, 草草写了封含含糊糊、模棱两可的国书, 让金使带回, 也不再派遣使者继续协商, 以致金认为宋已毁约。

宣和三年底, 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也不管宋是否出兵, 大举进攻辽国。金长驱直入, 次年正月即攻克辽中京大定府, 辽天祚帝狼狈逃窜, 辽败亡之势十分明显。宋看到辽的崩溃, 心想若再不出兵, 燕京势必为金所取, 这一带也再不能归宋所有。于是徽宗赶紧派童贯、种师道出兵。远征方腊, 大伤元气, 军士早已困顿不堪, 此番征辽, 本为仓促, 军队更显散乱。与金兵的势如破竹相比, 宋军几次出击, 竟被辽的

不整之师击溃, 场面之惨实在狼狈。正是看到宋朝攻辽态度的畏缩以及宋军的不堪一击, 金在灭辽之后, 也兴起了图宋之念。宣和七年(1125年) 十月, 金大举侵宋, 不到两年, 靖康二年(1127年) 二月, 金克汴梁, 徽宗钦宗被掳至塞北苦寒之地坐井观天, 北宋就此灭亡, 此即为“ 靖廉之难”。

宋主动结盟, 处心积虑准备10年之久,假如当初按和约行事, 按部就班谋定后, 动以精锐之师攻击辽国, 想来不至于如后来那样仓促出兵不堪一击, 并进而被金看透宋朝虚实。无奈方腊起兵东南, 分身乏术, 多年部署皆被打乱, 从而违约败事, 身陷国亡, 此皆“ 花石纲”之引发。国君有个人喜好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但若超越政事, 波及全国, 危害生灵, 那国家就十分危险了。花石纲所采办之漆楮竹木, 当时从两浙路运一竿竹子到汴梁, 所费达五十贯钱, 相当于宋一般平民的全部家产, 何苦来!历史上有许多事看起来极小, 但产生的后果往往极大并远在意料之外, 确实不容忽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徽宗丑态百出的宣和北伐
详解北宋靖康之耻(一):昏聩无能宋徽宗自掘坟墓
宋徽宗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趁辽国分裂,北宋收复燕云为何遭遇白沟惨败,埋下靖康祸根
梦想工程让宋徽宗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辽宋燕京之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