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弄妆 | 对镜帖花黄

有女夭夭称细娘,

珍珠落鬓面涂黄。

額黃,又叫貼黃,是在額間塗上黃色,

它起源於南北朝,在唐朝盛行。

那時寺廟雲集,佛像林立,善男信女常侍佛前,

漸漸地,開始模仿慈眉善目的金黃佛像,

於是誕生了額黃。

塗黃主要有兩種方法,壹種為染畫,壹種為粘貼。

染畫方法又分兩種:壹種為平塗法,

是唐時女子最愛的妝法,

“雲髻幾迷芳草蝶,額黃無限夕陽山”

額頭全部塗黃,沒有深淺變化,沒有濃淡過渡,

最明亮的黃,燦爛至極,美,不留余地,

像極了唐代女子的性格。

另壹種為半塗法,在額部塗壹半,或上或下,

然後以清水過渡,由深而淺,呈暈染之狀。

北周詩雲“眉心濃黛直點,額角輕黃細安”,

“薄鬢約徽黃,輕細淡鉛臉”,都是指這種塗法。

染畫是用毛筆蘸黃色染畫在額上,而粘貼是用黃色材料剪成薄片狀飾物,使用時以膠水粘貼於額上。

由於可剪成星、月、花、鳥等形,故又稱“花黃”。

北朝《木蘭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便是指的這種飾物。嚴格說來,

它已脫離了染額黃的範圍,

更接近另壹種妝飾——花鈿。

《雜五行書》說: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

人日臥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額上,成五出花,

拂之不去,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

因故稱之為'梅花妝'或'壽陽妝'。到了隋唐壹代,

花鈿已成了婦女的常用飾物,至宋朝時,

仍在流行梅花妝。汪藻在《醉花魄》中吟

'小舟簾隙,佳人半露梅妝額,綠雲低映花如刻”

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各種絹畫、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中的花鈿,大都為紅色。而杜牧詩'春陰撲翠鈿'、

溫庭筠詞'眉間翠鈿深'所詠,是另壹種顏色的奇特

花鈿,為翠鈿。由各種翠鳥羽毛制成,

整體花鈿呈青綠色,晶點閃閃,清新別致。

唐溫庭筠《南歌子》詞'臉上金霞細,眉間翠鈿深',五代後蜀張太華(孟昶妃)《葬後見形》詩'尋思往日椒房寵,淚濕衣襟損翠細',都是指的這種希罕飾物。

古代還有壹種在面頰貼花鈿的化妝術,稱為面靨或笑靨。韋莊詩雲,西子去時遺笑靨,謝娥行處落金鈿。

相傳三國時期,孫和酒後失手打傷了寵姬鄧夫人的臉頰,太醫用白獺調和琥珀給鄧夫人治傷,傷愈之後臉上留下斑斑紅點,孫和反而覺得這樣更為嬌媚,很快宮廷、民間就興起了丹脂點頰,流傳後世。

梁簡文帝詩:'分妝開淺靨,繞臉傅斜紅。'即在形容這種妝飾,詩中的斜紅是壹種和面靨配套的面飾。面靨在唐朝時依然風行,高承《事物紀原》中記載:'遠世婦人喜作粉靨,如月形,如錢樣,又或以朱若燕脂點者,唐人亦尚之。'花鈿在宋代猶有余風。

古時女人愛花,妝於面上,亦繡在鞋上,

正蹊堂桃之夭夭,

讓妳的美麗不留空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黃花閨女”的由來
面三针
庾信文《鏡賦》
《節氣23小寒詩》32首 元稹等
69
情緣如幻夢,唯有妙蓮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