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通没放一箭,献出居庸关,孝陵异兆预示悲剧即将发生

【崇祯十七年三月辛丑,十三日】

《明史·五行志》记载,崇祯十七年三月辛丑日,也就是三月十三日的夜里,“孝陵夜有哭声”。

孝陵中这种奇怪的哭泣之声,《明史·五行志》称其为“鼓妖”:“无形有声,谓之鼓妖,上不恤民则有此异。”

按照这种说法,“鼓妖”的出现,意味着皇上没有很好地体恤民间的疾苦。有意思的是,《明史》中一共记录了十六次“鼓妖”,发生在崇祯年间的就多达五次。其中,天启七年八月崇祯皇帝即位那天,上朝的时候空中就有一种来历不明的奇怪声响,如同天鼓一般。

孝陵位于南京,安葬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现在,那里传出来“鼓妖”之声,似乎预示着莫大的悲剧即将发生。

《甲申传信录》中说,三月十三日这一天,北京的各个城门增派了守军。

实际上,北京城中可用的兵员就是那么多,如果增加守卫内城的士兵,那么守卫外城的士兵必然减少,反过来也是一样。

城门上的士兵多了,吃饭的问题更显突出。现在已经没有太监再来送饭,士兵们只能自己掏钱去买。问题是军饷一直被拖欠,到这时每人只给了一百钱。军士们只好节省着花,一个个饥饿不堪,一片抱怨。看起来,这一切简直如同儿戏一般。

各个城门上安设了大将军炮、红夷大炮等,每尊大炮周围设立了守卫的军营。这些火炮和高厚的城墙,是北京可以依靠的最后的防御工具。

《再生记略》中说,兵部尚书张缙彦向各处调兵勤王,要求刻不容缓。都察院的李邦华安抚军民,严禁传播讹言,北京城中贴出来许多的榜文。

这一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李自成率军抵达了居庸关。

在居庸关之外有一处柳沟天堑,是李自成的必经之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此关键的地方,据说只需要一百人就可以扼守。可惜,总兵官唐通和监视太监杜之秩都没有理会,没有派兵守卫。

于是,李自成顺利抵达居庸关外。几天之前刚从北京领到一大笔银子的唐通和杜之秩未放一炮,出关迎降,把从北京带来的钱粮当成了见面的礼物,献给了李自成。

对此,《明季北略》中有一段十分荒诞的描述:

唐通率军迎战李自成的军队,两军刚一接战,李自成的营中突然冲出一只猛虎,所向披靡。

唐通一见吓倒在地,老虎扑过去,朝他一顿啃咬。农民军趁机冲过来围住唐通。那只老虎竟然站了起来,拿掉虎皮,原来是农民军的大将谷大成假装的老虎。唐通于是投降。

明显虚构的故事,破绽百出。即使在这样瞎编的一个故事当中,唐通也是一个怂包。不知道这一个拙劣的故事是谁编出来的,要用它为谁开脱。

协守居庸关的巡抚、右佥都御史何谦匆忙逃走,总兵官马岱知道大势不可挽回,杀掉妻子,自己逃往山海关。中途遇到蓟辽督师王永吉,对王永吉说:“事势如此,何以自安?”

那以后,马岱出关投奔吴三桂。

李自成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居庸关,崇祯皇帝寄予厚望的一道屏障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整个京西顿时一片混乱,各郡县的官吏望风而逃,留下来的都像唐通他们一样弃械投降。

至此,李自成前往北京的大路一片顺畅,再无障碍。

前篇:崇祯皇帝梦见一个“有”字,大臣说是好兆,太监却伤心大哭

城变三十天(之十三),于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崇祯皇帝的最后时刻,他掀翻龙椅,在御案上留下了六个血淋淋的字
崇祯皇帝和李自成互挖对方的祖坟
李自成兵败北京城的原因:竟然因为做了这三件事
人心散了……
明朝灭亡时,号称明朝最强的15万锦衣卫做了什么,怎么没有救国?
李自成兵临北京城时还请求过和谈, 你知道崇祯是怎么应对的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