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形势危急,崇祯皇帝愁得要死,但北京城里的富人照常享乐

【崇祯十七年三月癸巳,初五日】,

崇祯十七年的这个三月,有一个名叫陈济生的长洲人正好住在北京。

陈济生的父亲名叫陈仁锡,字明卿,是天启二年的进士,授翰林编修,曾经参与编修明神宗、明光宗实录,也曾经遭受过魏忠贤一伙的迫害。

陈仁锡死后,崇祯皇帝诏赐祭葬,于是陈济生在崇祯十六年七月进京拜谢,然后在北京找了一个地方住下来,等待皇帝进一步的恩赐。一直等到了崇祯十七年的三月初,焦头烂额的崇祯皇帝终于又有旨意下来,给陈仁锡的后代赐荫。

接到这一个好消息,陈济生却有点儿高兴不起来,因为此时北京形势大恶,戒备森严,禁止人员离城。也因此,陈济生亲眼目睹了北京城陷的整个过程,后来写成了《再生记略》一书。

在陈济生看来,三月初的北京城里,官贵和富人的享乐还和平时一样,“大僚饮酒赴席者,雍雍如常时”。而此前的一天,朝廷还下令让官员们进行反省,因为钦天监最近发现帝星下移。

此外,城中还四处张贴告示,无论军民,只要能捉到一名奸细,朝廷赏银百两。

捉奸细要赏银子,边军的军饷需要银子,北京的守军需要银子,各地入援的将士需要银子……需要银子的地方太多太多,但银子从何而来?

国家财政面临的困难由来已久,到了崇祯末年,整个国家财源日渐枯竭。大明这一架庞大的国家机器本来已经千疮百孔,支离破碎,需要更多的燃料和润滑剂,也就是更多的财力来支撑。没有银子,就是神仙来了也救不了它。

但是,几十年来的天灾、战乱、官吏贪腐、富绅盘剥,致使百姓生活日益艰难,朝廷很难再从百姓那里搜刮到什么了。

开源不行,就要节流,想办法省钱。

《崇祯长编》记载,崇祯皇帝从自己做起。崇祯十六年十月,在发给礼部的一份谕旨中,崇祯皇帝提出“崇俭去奢,宜自朕始”。皇宫当中,只有冬至、春节、寿诞之日、端阳、中秋等重要的节日庆典场合,才使用器乐。皇帝使用的器物只有铜、锡、木器,不用金银器皿,宫中原有的贵重器物都收入库中,用来赏赐功臣。

崇祯皇帝进一步要求臣民节俭克制,反对当时普遍存在的奢侈浪费风气,对暴殄天物的做派极为厌恶,下令:“如有仍前奢靡宴乐,淫比行私,又拜谒馈遗,官箴罔顾者,许缉事衙门参来逮治。”

甚至对于官民平时的衣饰也加以限制,包括个人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衣袖不许过一尺五寸,器具不许用螺紫檀花梨等物,及铸造金银杯盘。”

北京之外,各省的官员也要告示民众,大力提倡,违者要被究治。看得出,崇祯皇帝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了。

到了三月初,大家终于又想出一个办法,就是要求官员们捐款,设立黄绫册,加以记录。另外,有罪被关押的官员也可以充饷赎罪,这其中包括曾纓、董象恒、侯恂、王志举、王永祚、陈睿谟、鄭三阳等七人。

前篇:迟到的决定:崇祯皇帝命令吴三桂放弃宁远,率军入卫北京

城变三十天(之五),于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思宗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
性格悲剧:劳模皇帝崇祯吝啬花钱断送大明
崇祯本有挽救明朝的机会,却犯下了这三个致命的错误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10.3
最可能拯救大明的两件事 崇祯只要做一件 明朝就不会灭亡
坑死崇祯,跪舔李自成却被杀的明朝第一无耻状元首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