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著红楼:几次过年描写,为何均一反常态只字未提饺子?

中国春节有一种古老的习俗,过年吃饺子,寓意“更岁交子”。这是一个古老的习俗,起于唐,盛于宋,沿袭至今。在古典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中,几次的过年描写均一反常态的只字未提及饺子,不仅不提,还首饮屠苏酒,对其他一些习俗刻画极深,这令一些红学研究者非常困惑,同属中华民族,为何贾府如此特殊?

贾府没有此习俗

贾府过年不吃饺子,是因为贾府本无吃饺子的习惯。这其实和小说中提到的京都在哪里的问题,有密切关系。京都在哪,小说中必然体现众多当地的人文风俗。红学界有三种言论:其一,在北京。其二,在南京。其三,在西安。是北京的话,则贾府必然会吃饺子;是南京,则不尽然,不见得会青睐于饺子。

1、贾府在南京,吃饺子观念淡薄

小说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通灵玉蒙敝遇双真》,贾环放学归来,王夫人便让他在炕上抄写《金刚咒》,这里提到炕。在古代,所谓燕北苦寒,是以都会有土坑。它烧火排烟,又可以用来室内取暖。即便如今,东北地区某些地方也还是有的,而南方却绝然不存在。由此看来,似乎贾府在北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然而且慢,看下文。

荣国府

小说第二回,冷子兴提到贾府时,雨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这里提到了金陵、石头城,二者都是南京别称。可见,贾府所在,很有可能是在南京的。如果贾府世家生活在南京,那么世受秦淮文化熏陶,南方习俗自然较多,因此吃饺子观念极有可能非常淡薄。

宋以后,北方年节必食饺子,既然贾府在南京,是不是就意味着从来不吃饺子呢?倒也不是。虽然在南京,但实际上贾府也吃饺子。首推小说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中,刘姥姥来贾府,贾母专门设宴热闹一番,饭毕后,便有小丫环端来点心,其中就有饺子,且看书中记:一时,只见丫环们来请用点心那盒内,一样是一寸来大的小饺儿,贾母因问:“什么馅儿?”婆子们忙回是螃蟹的。贾母听了,皱眉道:“这油腻腻的,谁吃这个?”

由此可见,贾府日常的饮食中,存在饺子的身影。然而并非北方人年节所食的水饺。这里所指的饺子,应当是南方人所食的小吃饺,海鲜馅为主,一笼一笼的。正如书中自己所描写的,一寸来大的小饺子,和北方动辄巴掌大的东北大水饺,不是一个概念。北方饺子肉馅为主,是煮着吃的主食,而且不仅年节,日常生活中,也是隔三差五就会煮一次饺子来吃。

可见,吃饺子观念,在贾府是真的很单薄。

贾母

2、吃饺子不假,但过年不吃

第四十一回讲到,贾母厌烦海鲜馅儿的蒸饺。如此昂贵和大费周章的食物,贾母都不看在眼里,更不用说平常的水饺了。

由于贾府家大业大,极尽荣华富贵,铺张浪费之下,普普通通的饺子自然难入其法眼。而且此处对饺子的定位是点心,精致点心,并非我们所熟悉的北方主食。且不说书中没有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的详细流程,甚至都没有北方饺子的概念。可见,由于饺子在贾府心中,不过是道小吃,因此年节这样的重大场合,怎么会轮得到饺子呢?

正如王熙凤所说,他们这个家,看着表面风光,实则处处都是要些体面的。上上下下都是有身份的人,即令存在一些丫鬟会有吃饺子的习惯,但年节这样的盛大场面,碍于虚荣排场,也不会令饺子上堂。

贾府有着比饺子更为重要的习俗

既然贾府过年不吃饺子,那么吃什么呢?且来看小说原文第五十三回时,宁荣二府过年的描写。书中写道:两府男妇、小厮、丫环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摆上合欢宴来。男东女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毕。贾府过年的的习俗,叫做大摆合欢宴,其中至为重要的一环,又是首先屠苏酒。

屠苏酒

1、首饮屠苏酒

饺子,在北方算做主食,年节时,会使其它菜肴退居其次,是必不可少的习俗。直到现在,很多地方仍旧会在饺子中包上硬币,图个吉利。可以说,是京圈文化的一大特征。

而实际上,在江南年夜习俗中,除夕夜秦岭淮河以南基本不吃饺子,反而必喝屠苏酒,它又称“分岁酒”。在这种阖家宴,是由年少者先饮的,在江南沿袭甚久,我们熟识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便是描绘的这场景。

这个习俗,在江南世族历久弥长,千年之远。唐代顾况《岁日作》:“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屠苏酒的配方出自华佗,又为历代名家所推崇,久而久之,元旦佳节饮屠苏酒便形成了民风民俗。遍及全国各地和多个民族,使得古时除夕夜吃年夜饭首先要饮屠苏酒。作为江南数一数二的大家族,首献屠苏,自然替代了吃饺子。

2、精品甜点排挤饺子存在感

或许,年节吃这种主食,会是个影响贾府“形象”的“恶习”。毕竟,贾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和普通的庄户人家,大有不同。我们可以看到,屠苏酒之后,尚有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等精致甜点,简直琳琅满目。

除了这些,书中还详细描写了“茄鲞”“野鸡瓜齑”“鸭子肉粥”等那么多念不全名字,看不懂做法的细致食材,试问,又怎么轮得上平平无奇的大水饺,登上年节这样的大席面呢?

贾府过年

刻意杂糅南北习俗

自胡适先生以来,学界有派观点认为,《红楼梦》的背景地域是北京,写的是江宁织造曹氏家族的兴衰史,也就是曹雪芹自己家的故事。《石头记》是“京味小说”,旗人文化的产物。

无论是曹公自身的经历,出身豪门,玩少不恭,家道中落,与书中宝玉极其相似;还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家族关系,与史上杭州织造孙家、苏州织造李家,均有对号入座之处。更甚者,曹雪芹的几任妻子,也都是可以在黛玉、宝钗、湘云身上找到影子,尤其是他的原配夫人表妹梅氏,直接催生了林黛玉这个千古角色,可见,《红楼梦》与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

更重要的一点是,曹家落败后,曹雪芹便离开西园,返回了北京老宅,在这里度过了他剩下的岁月。或许常年的京城生活,使他更加熟稔北方生活习俗,加之早年的南方见闻,进而在文学创作中杂糅运用,形成了模糊不清的京都概念。大清的文字狱相当厉害,金庸先生深有体会。

因此曹雪芹不敢直言不讳,凡事都编,比如宝玉说的《古今人物通考》。曹雪芹先生说过这书是“满纸荒唐言”,所有的内容和人名都是虚构的。为此胡诌了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这块顽石,更是提出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的中心思想。在真假结合的思想指导下,曹公刻意模糊故事真实性,杂糅南北习俗,年节这样的重要时刻反其道而描写,就见怪不怪了。

曹雪芹

总结

吃饺子是中国人祈愿来年风调雨顺的象征,由来已久。然而,这却并不是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明的全部,从《红楼梦》看去,古人重礼尚食的观点,不输现代社会。而且大清故去已久,我们无从得知曹雪芹真实想法。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集大成者,在风俗习惯的描写上,可以说非常真实和广泛细腻,有些甚至旁征博引。例如清人潘宗鼎《金陵岁时记》、范祖述《杭俗遗风》等笔记,均有记载。

参考文献:

1、《红楼梦》

2、《金陵岁时记》

3、《杭俗遗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里的贾府过年不吃饺子,藏着曹雪芹的真故事
红楼梦中贾家过年不吃饺子的原因,贾母款待刘姥姥之时已经透露
红楼梦中的茶与酒|红楼梦,茶,酒|::e景苑::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网~~放眼天下风物秀,容思...
醉读《红楼梦》醉外篇:《红楼梦》里的酒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如何让正月过得更有年味儿?古人最有发言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