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禅修心得 | 修行真的不需要离开生活



寺院每年都有连续十个精进禅七,我分了两次去参加,一次是两个七,第二次是四个七,下面两段是我第二次结束后向果如法师汇报的修行情况(真的感觉自己很幸运,修行上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果如法师、常真法师、Jason老师请教)

1,正知见的重要。第二次到寺院,刚开始的时候,从前遇到的种种情绪还是会升起,但我这次可以直面它们,知道有但不和它们纠缠,用正知见去关照,当下一念放下分别计较,我就与佛无二无别,具有与佛一样的智慧德相,清净无碍;诸法因缘和合,当下空寂,哪有一个永恒的存在。当经常这样关照,尤其是走过来之后,感觉这些正知见不再只是从前字面文字的理解,更像是从心里升起的认知认同,而且很有力量。这样的关照也让我有一个相对自然自在的心态,随顺当下的因缘,善尽这些因缘用功,每一个结果的呈现都是最圆满的,没有好坏的分别。前期我的方法应该就是着在相上用功,身心也经历了挺多考验,这样的心态确实让我很好的走过来。

2,方法上我参的是“什么是无”,从开始很长的时间,自己都是着在这四个字上,比如从哪里起疑,“什么?是无”“什么是无?”,还有该怎么停顿,怎样的节奏,甚至和呼吸都会有些联系,总之这四个字让我问的“五彩缤纷”,因为我从开始用方法一直都问的很紧,有时候是握紧拳头问,身体出现胸闷胸痛等各种不适,心理上感觉承受更多,祖师们包括师父您都说参话头很简单,是省力处,我为什么参的这么辛苦,有时候感觉自己用上方法了有时候感觉用不上,其实那时候一直是没用上方法,自己那段时间真的不知该如何,还好有正知见的确立,反正我就是疑,其他都不管,在第五个禅七的时候(两次一共参加了六个七),有几支香经常出现人很清明 像空掉一样,但方法也没有了,这应该就是您书上(每天都会翻看《念佛是谁》《禅门轻叩》这两本书)说的失重的状态,需要继续提,但有一支香怎么也提不起来,这个时候突然意识到就如您书上说的,“着在了语言文字相上用功”,我这是为了生疑情而刻意造作的疑,而且“死在了句下”。参禅应该如您所说的“经典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我为什么不明白”“参禅要保持醒觉的心去和生命全体相应”,从那一支香开始我是这样参的:(现在一上坐基本上身心都很安定)比如有身体的不适或其他影响到自己的事情,开始反问,“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不安呢,因为我们把自己和外在的一切当做实有,这正是我们众生痛苦无明颠倒的根本,佛陀讲诸法当下空寂,诸法的实相就是“无”,那到底“什么是无?”……“我们与佛无二无别,为什么我们却不能了知这个诸法实相——无,为什么?这个无到底是什么?”,身心遇到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拿来问,不仅可以消融掉自己的问题,还可以转为疑情;走在外面,外面的从前所有认知的“有”,好像都在反问自己“什么是无”,这个时候自己身心真的有乌云散去的感觉,而且话头像活了,有生命一样。

果如师父肯定了以上的方法,就这样疑下去。师父也希望我把这篇心得与大家分享,因为我那时候马上就回家了,师父们也说修行是不能离开生活的,所以我就想用心体会一下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一并和大家分享。

在家里一共呆了半个多月,也没有刻意的去打坐,刚开始也有担心方法会不会退失。但发现躺下沙发上、散步时、陪老妈看电视等等都可以用上方法,这些天过去,确实感受到修行不离我们的生活工作,如果真正掌握了方法,反而更有利于方法的落实。当我们用心去观察,不管是自己、身边的人亦或是电视剧中的角色,当遇到一件事情或经历一个因缘,往往就会执着在上面,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是实有的,所经历的事情也是实有的,所以有种种的分别计较甚至是争执。大家都很忙碌,都是为了家人,即使得到了想得到的,但也很少看到他们的笑容或者那种真正由心而发的喜悦,自由自在更是奢望;不应该是这样啊,我们都是与佛无二无别,我们都是具有与佛一样的圆满智慧德相,那为什么身边的亲人还有更多的人却活的如此纠结不安,为什么,我已有幸得遇佛法,那这个诸法的实相到底是什么?这个“无”到底是什么? 越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种种的现状和发生,就更能升起对“到底是什么”的渴望。

下面我讲一下我自身用方法的例子,我相信很多师兄都有这样的想法,这一生想努力做点事情,也认为自己可以做些事情,但当面对自身心理上的一些关口或习气时,一次次的败下阵来是很让人挫败的,做自己的主人,相信是我们大家内心一直的渴望。这个例子就是我自己面对这些问题走过来的过程,当发现“当自己的家”原来并不是那么遥远,我们也可以做到,那种自信喜悦真的难以形容。

当我遇到影响自己心绪的事情或者是一些妄想杂念,我知道了这个发生,这点很重要——我只是知道了这个发生,但我没有“怎么又这样”的想法,有这个排斥的想法就意味着认为这件事情或妄想杂念是不好的,已经落在了分别计较里面,远离了清净心。正是因为我们落在分别计较里才会认为这些是不好的,想要对抗它、除掉它或者想要逃避、远离它,然后会试种种方法,很辛苦,效果却不好,很懊恼很受挫,其实这样更是着在了相上,离清净心越来越远。所经历的一切包括妄想杂念都是因缘和合的,一切都是变化的,当下空寂清净,当下就是实相,就是“无”,哪有好坏对错是非,那这个诸法的实相到底是什么,这个“无”到底是什么,一直疑下去。现在我再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只是一句“这个无到底是什么”,带动的疑情可以瞬间消融情绪的波动,应该不仅是消融,更可以把这些情绪进一步转化为疑情,原来让自己一直的纠结瞬间就可以化解,这是我感受到的金刚王宝剑的锋利。我自己目前的修行应该也只是到了门口,还没有那种二六时中,时刻在成片成团的疑中,但这种修行的受益已会让我终生受用,不管以后经历什么,都可以用上方法,汇归到疑情上。

修行真的不需要离开当下的生活,因为生活当下的一切也都是诸法的实相,都是清净如如的,因为我们有了分别对待执着才会想要远离,才会想要去找一个清净的地方,但离开了那颗清净之心哪里还有清净的地方。就在生活的当下,越是影响我们最深的事情,让我们产生情绪波动最大的事情,用上方法去参究,应该更有利于我们切入参禅用功。随顺着当下的因缘,当逐渐的不再遇事就分别计较执着时,反而更有利于去善观所处的因缘,从而善尽这些因缘,这应该就是真正的当下承担。这样我们不管是家庭、事业,都可以处理的圆润圆满,更重要的是随处自在精彩。请问我们有没有真正掌握了师父传授我们的修行方法,我们有没有付出真正坚持踏实的努力。

在寺院第二个禅七的时候,心理有了很大的反应,那是一种莫名的恐惧不安。这让我想到人死亡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应该会有很强烈的恐惧和不安,加上疾病等会更痛苦。那个时候的自己面对这一刻的到来,一点方法也用不上,真的是束手策、坐以待毙,那种迷茫、彷徨也真的刻骨铭心;更想到了父母,他们都已渐渐老去,这一刻终将面对,既然终将面对,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自己能做什么,想想如果父母面临那一刻的时候,面对他们恐惧不安痛苦无助的时候,我们却什么也做不了,那个时候的自己该是怎样的心境感受。所以对于“生死自由”“了生脱死”真的会升起很强烈想要认知的心力。“既然祖师们也是参透了”无“而可以了生脱死,那这个”无“到底是什么,可以带起很强的疑情。

当然那个时候面对这些身心反应,真的是无所适从,最后请教果如法师,师父的回复是:“修行中遇到这些身心反应是很好的,不管是不安还是恐惧,我们都要真实的面对它,不要只想着把它制止或者逃避,恰恰用这些当做一个话头,‘既然诸法当下空寂,当下清净圆满,为什么我会不安害怕’,把它当作切入参禅的用功,对自己的参禅会有很大助益“,真的是受益。这也是我最后想和大家分享的,佛法难闻今已闻,真正的善知识更是难遇,今也已遇。真正的善知识可以引导我们直接在心性上用功,而不是落在相上的分别对待。这些身心反应,这些恐惧不安,也是因缘和合的相,当下空寂清净,哪有好坏是非对错,怎么会落入“业障现前啊,需要先消业障啊,多陪福报啊”,如果我当时陷入这样的循环里面,真的是苦不出来了,以分别之心想让清净心显现,真的太难太难了。

现在请大家好好的想一下自己,把时间跨度放开,想一想多生累劫,在生死苦海中轮回的自己,面对如此殊胜难遇的缘分,我们该如何珍惜。

所有的师兄们,“脚踏实地的落实方法”,永远不要忘记,不怕有问题,就怕我们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有什么问题或心得大家一起讨论分享,然后把问题集中,可以向Jason老师、常真法师、果如法师请教,然后大家再一起分享。平时一起共修+每月一期的祖师生活禅共修(Jason老师带领我们)+果如法师指导的精进禅七和禅十,大家可以有足够的信心,只要按照师父的教导,踏实用功,肯定可以落实方法,得到佛法的真受用。有条件来香海做义工的师兄,欢迎大家,我们一起工作,一起修行。我已在香海,我们一起努力,净中合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修禅
我在晃动不安的大地上足足走了半个月。。。
圣慧法师:我出家的因缘很简单,因为喜欢光头
传喜法师:我的出家因缘
解读弘一法师诗词的空灵境界
汾州无业禅师悟道因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