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家企业都会有业务员这个岗位,毕竟他算是企业的收入来源。没有业绩,企业谈何发展、谈何生产。所以业务员部门往往都是老板最为重视的部门。
这么关键的岗位,老板一定会想尽一切的办法留住他们,有的老板采用高底薪+高提成的方式,有的老板甚至还用期权的方式留住。今天我们来谈谈底薪+提成的方式,这么做是否真的有效可行?
某外贸企业的业务员提成机制
某连锁企业销售员的提成机制
1、有的销售员为了获得当月的高提成,将业绩拼到其他销售员,以达到表面上的高业绩。
2、有的销售员发现当月业绩达不到高提成目标,将业绩硬推到下个月。
3、有的销售员因为做不到高业绩,但由于低业绩的提成点数很低,内心存有诸多不满。
4、有的销售员为了达到更高销售级别,有的销售员不是在业绩上做文章,而是钻空子、搞关系。
说明:在设计分配机制上,要避免对企业文化的冲击,失去公平分配的基础,防止经常发生的漏洞。
1、新客户提成点数高、老客户提成点数低:因为开发新客户的难度、时间长度都要大于老客户。
2、客户首次购买、首次之后的购买,提成点数不相同:让客户从对公司产品服务不了解到接受,这个难度肯定大一些。
3、销售提成点数的差异应着眼于产品与客户:一名优秀、高级的销售员必须是通过卖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不是因为等级高、工作时间长获得比其他销售员更多的收入。
4、不能因为同一产品和服务,当月销售额越高就相应按更高的比例提成:表面看上去,是对员工冲刺更高销售目标的激励,实际是将目标管理简单地交给提成点数,而忽视目标激励的设计。
5、销售服务与技术服务是不相同的:销售同一产品或服务提成点数应该相同,但是对同一服务项目而由不同技术人员来完成的,技术人员获得的提取完全可以不同。例如,同一家理发店,最好的理发师可以收人头100元,而一般的理发师只收40元。
1、不同产品和服务,提成点数各不相同。毛利高的提成高,开发难度大的提成高,开发技术高的提成高。
2、同一产品和服务,新客比旧客高。(也可以对新客开发给予特别奖励)
3、同一产品和服务,首次成交高。(也可以对首次成交给予特别奖励)
4、针对销售业绩高低,设计丰富的目标激励:
目标的3+1激励设计
1)对赌式激励:例如,当月达到某个目标,特别奖励500元,若未达到乐捐100元(一般3-5倍,根据目标订立的难易程度)
2)PK式激励:例如,销售团队中每个人分别订立目标,低于目标的乐捐,公司根据乐捐金额进行1:1跟投,奖励给达到目标或排名靠前的人。
3)排名式激励:将销售员的业绩进行排名,但要按销售员的业绩水平分成若干个组进行排名,以保证PK的公平性和激励性。排名靠前、达到目标的给予特别奖励。
4)压力式激励:销售员达不到月度底线目标的,提成要打折。但是,若季度或年度累计达到目标的,则将打折的部分退回给销售员。
5)福利式激励:给高绩效的销售员更多福利,例如旅游、学习、内部排名、特别优惠等。还可以通过员工积分管理,让优秀的销售员得到更多丰富激励。
6)荣誉式激励:除了金钱、物质,还必须设计精神、荣誉方面的激励。例如,名头-销售冠军、销售小王子,上墙-英雄榜、锦旗或证书。
7)发展式激励:优先安排优秀的销售员带新的销售员,甚至允许骨干销售员自建细胞组织,成为未来的销售领导者。
5、对业绩进行专项管理和激励,强化员工的业绩观:
1)每月公布销售员业绩排名,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见第4项)。
2)季度、年度统计销售员业绩排名,给予排名前列的销售员特别的奖励。
3)对新的销售员进行底线目标管理,在规定的时间内若达不到底线目标,可以辞退、转岗,不允许转正等。
6、设计销售、业务人员的多元化激励:如下图
对薪酬绩效激励感兴趣的老板,可以了解全国唯一一本针对老板与员工进行共赢设计的薪酬全绩效书籍。用高弹性薪酬来引起员工对绩效的关注,从而让企业业绩倍增。
(需要买书《绩效核能》行动版,或联系作者jxhn222,获取附赠的学习视频,可点击上面微店进入,即可获得专业老师为您提供辅导。)
KSF是一种能让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薪酬模式
它一般会给管理者开拓6-8个绩效激励渠道,并在每一个渠道上找到平衡点,超出平衡点即做出分配,这个模式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企业赢得的是高绩效、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
KSF增值加薪法,给员工提供了没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结果,为自己加薪。
对企业来说,员工拿的越多,赚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如何提取与设计KSF:
第一步 :岗位价值分析
第二步 :选取6-8个指标
第三步 : 设立权重、定义
第四步 :分析历史数据
第五步 :选定平衡点(设计重点:传统薪酬方案只需调整为这个点)
第六步 :测算、套算
这种薪酬方案设计最为核心点就是利益平衡点设计:
平衡点是KSF重要的支点,这个支点的一头是企业的利益,另一个是员工的利益,而支点的核心两个面是:产值+价值!
盈亏平衡点
也称“保本点”,对于刚创办的企业、处于亏损期的企业比较有用。
历史均值
全年平均值、AB季均值、参照期均值等。对于快速发展的企业,可能并不会参考全年的均值,而是看最近一个周期的均值,即参照期均值。
共识点
即企业与员工达成共识的支点。常用于历史数据不完整、不准确的情形,也适用于以前没有要求、不需要数据支持、依靠经验或感觉来判断的情况。例如,培训课时数、工作制度每月完成个数、小微企业员工流失人数等。
保守预算
由于可参考数据不全或新业务存在不可对照性等原因,可用保守方式进行推测、预算。同时很多企业喜欢做大预算、做高目标(乐观预算)。不同的是,保守预算强调正常情况下的可实现性,排除一些可能性与单纯期望性。例如,公司明年新开一个项目,预计可做到销售额1000万,但这可能是乐观估计,管理层可能更愿意接受800万的销售目标。
同期可比值
通常是对AB季或特殊期的直观对照,令平衡点更准确、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