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脾虚是中医“试金石”:庸医忙开药,良医忙辨证,大医忙挖根

脾虚是中医临床常见病症,因为脾脏和肾脏互为表里,好得如同穿一条裤子,所以一般以“脾胃虚弱”共称。

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做一些损脾伤胃的事,使脾胃运行受限,慢慢出现问题。脾是后天之本,脾胃合力则气行血旺,反之则百病渐生。

脾胃出现问题,就要对症调理,但很多人对调理脾胃至少有5点误解:

1、把脾虚看“小”了,对肾虚、肺虚、肝郁很重视,其实脾虚才是“百病之源”。

2、把脾虚看“单”了,认为脾虚就是治脾,忽视了疏肝、健胃、养气血等系统工程。

3、把脾虚看“轻”了,以为脾虚只调理一次就万事大吉,其实脾虚会反复出现。

4、把脾虚看“窄”了,以为脾虚就是脾气虚,其实至少还有5种脾虚证型。

5、把脾虚看“偏”了,以为脾只有运化作用,其实还有升清、统血等重要功能。

如果是病人对脾胃虚弱有误解,可以慢慢科普纠正过来,但如果中医或没有中医执业资格的医生也存在这些认识,那么起码会让病人久治不愈,把一个病症变成好几个病症,花了很多钱没看到效果,甚至会出现其它较大问题。

从调理脾虚,也能看出一个中医水平如何,有3个维度作为“试金石”。

第一个维度:庸医只会开几味药。

无论是药材或是组方,还是中成药,调理脾虚都有大量优秀“选手”。从药材看,有茯苓、党参、陈皮、白术、芡实、山药、沙参等等。从中药组方和中成药看,有四君子汤、六君子丸、香砂六君丸、参苓白术丸等一大批。

有的药方是治疗脾胃虚弱、健脾醒胃的“通用方”,没有很突出的优点,也没有明显短板,对各种脾虚症状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对轻度的脾虚很快见效,成为一些资质一般的中医“至宝”,如四君子丸、二陈丸、归脾丸等。

这些方剂是脾虚经典方,有的病人会很快对症,但脾虚至少有6个证型,靠这些方剂“通吃”,无疑是“单打一”行为,特别是对一些久病、顽固的脾虚,像踢到了“铁板”一样。

第二个维度:良医会认真辨证。

负责一点的中医,会认真进行“10个问查”,问感觉、问睡眠、问食欲、问二便、问病史、查舌、查脉、查形体、查精神、查面色,在观口唇、鼻子、眼睛、耳朵等方面获得第一手资料。

然后对脾虚的6个基本证型,如脾气虚、脾阴虚、脾阳虚、心脾两虚、脾不统血、脾虚气滞等进行分析,其实较少见只有一种脾虚证型的,较多是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夹杂,或某个证型为主证,其它为辅。

所以,调理不同的脾虚,用不同的药方,如轻症的脾气虚,用四君子汤很快见效,脾阳虚用附子理中丸,脾不统血用人参归脾丸,等等。

不过,这种方法属于局部调理,如果病人好了之后不注意维护,不久以后病症会卷土重来。

第三个维度:大医会从系统调理入手,分步推进。

有经验的中医会从整体上调理,从三焦之间的关系、肝脾、脾肺、心脾、脾肾等方面入手,抽丝剥茧,从现象看到根源,然后逐层推进,常见的是4步:

1、疏肝郁——肝郁克脾,需先疏肝理气,一般用逍遥丸开路。

2、祛湿邪——湿邪有湿气、湿热、痰湿、寒湿、水肿等表现,它们是影响运化、统血、升清的基本阻力,一般对症用二妙丸、二陈丸、参苓白术散、平胃散、实脾饮等汤剂或中成药。

3、健脾胃——在解肝郁和除湿邪基础上才能补脾,健脾胃根据辨证用药,常见的有香砂养胃丸、六君子汤、补中益气丸等。

4、补气血——把前期因病损耗、折没的气血补足,补气血需因性别、年龄、病史、时节而异,有的缓补,有的急补,有的大补,有的平补,方子很多。

这4步下来,看着是药开多了、时间长了、钱花多了,但能从根子上扭转脾胃虚弱问题,而且不容易复发、波动。

庸医、良医、大医调理脾胃的区别,如同建房子一样,正常是筑地基、排水完成后,然后盖房子、装修、水电、调试和打扫卫生,最后搬家具住进去。大医是全套不折不扣落实,良医是盖好房子不装修就住进去,庸医是直接搭个帐篷就完事,这里面差距还是很大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逍遥丸能和柴胡舒肝丸同时服用吗?
家庭健康守护官
中医交流会上,我大谈:糖尿病,补脾才是正道,让吃降糖药的都是庸医
简单有趣学中医:原来补脾就是补气血,难怪经常脾虚!
关于脾虚的几则医话
为什么说脾虚最可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