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在发愁怎么降蛋白尿?找准1点,比盲目用药更有用

尿蛋白总反复或降不下来可能是哪些原因?

多数人首先会考虑到是不是用药不对。大部分人降尿蛋白都会用到激素搭配免疫抑制剂的组合,少部分人对激素不敏感或存在依赖性,尿蛋白下降速度较慢,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抑制肾脏内的炎症。其实并非是用药方案出了问题。

但如果误认为是用药问题,着急盲目的换药,反而会造成尿蛋白的波动,引起病情变化,以致病情加重,适得其反。

除了药物问题,还有饮食、免疫力、感染等问题是尿蛋白波动的诱发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及时纠正这些因素,尿蛋白大多能稳住。

要解决尿蛋白“顽固性”的问题,还需要从根源上下手。

一方面是控制免疫炎症反应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检查诊断问题。

肾脏炎症反应的问题关键是找准病灶,针对性治疗,如果诊断都不准确,治疗方案肯定是有偏差,造成“久治不愈”的错觉。

肾病检查中,这几项尿液相关检查也非常关键:

  • 尿蛋白组分检查

判断尿蛋白情况的检查主要三项即尿常规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肌酐比三项指标。

通过这三项指标可了解蛋白流失的情况及肾功能受损的程度。但要进步一判断肾脏受损的部位,还需要做尿蛋白组分的分析,进一步检查尿蛋白中的成分。尿蛋白中包含多种蛋白成分,除了白蛋白,还有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等。

尿蛋白不同成分反应的肾脏受损部位也有不同,比如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多提示是肾小球出现局部损害,而尿β2微球蛋白异常往往提示肾小球出现了问题,如果这些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异常,则表明整体肾功能受损较严重,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等肾脏细胞组织均出现损伤,病情相对严重。

那么针对肾病的治疗,就不能仅以修复肾小球为主进行,需要全方位的及时控制病情的稳定。保证剩余肾功能的稳定运转。

  • 尿液沉渣分析

肾病发生尿蛋白后,常观察到尿液有大量细小的泡沫,除了尿蛋白其他尿液杂质过多,也会引起尿泡沫,偷偷的损害肾功能的,同时加重尿蛋白的流失。

因此尿蛋白治疗往往不能只看这一项指标,其他尿常规指标也要重视,尤其会影响尿蛋白稳定的指标。如尿糖、尿胆原,还有尿结晶体的情况,通过尿沉渣可以判断尿液中除蛋白之外的杂质。对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更有益处。

典型的还有尿红细胞、白细胞的情况,尿红细胞在高倍镜下超过3个,基本可以判定血尿。血尿相比尿蛋白对肾功能的影响小,但也会加重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需要及时诊治。白细胞的升高表明存在炎症反应,不论是肾脏炎症还是尿路感染的情况,都

会影响尿蛋白的稳定,要尽快找到感染病灶,及时消除感染,也是预防尿蛋白反复的关键。

  • 尿液渗透压

一些肾友可能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这项指标,那这些指标与尿蛋白有什么关系?

尿渗透压主要反映的是肾脏对尿液浓缩或稀释的情况,进而进一步了解体内液体平衡的状态。尿液浓缩功能受损,那么要警惕肾小管的受损,而尿液浓缩会导致尿蛋白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对肾小球的滤过也非常不利。

尿渗透压下降多发生于肾衰竭、多囊肾、肾盂肾炎等类肾病。所尿渗透压下降后别大意,注意调节体内液体平稳,减轻尿液浓缩的情况,保证尿量的稳定,尿蛋白也能更稳定。

尿蛋白的问题是肾病治疗的核心问题,马虎不得,如果你的尿蛋白不稳定,或者

肾友们还有肾病相关问题如肌酐高、血压高、肾衰竭等,可以点下方“了解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眼浮肿家长要警惕
比尿蛋白更重要的事情,是恢复肾功能!除用药外还需注意3点
4个祸首会让肌酐飙升!早做好2点,不用担心肾衰竭
尿蛋白1 2 不严重?3 4 才需要治疗?肾内科医生给出答案
膜性肾病,尿蛋白转阴停药!不复发的秘诀也告诉你
肾尿蛋白高能吃豆制品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