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阳明一句至理名言,当年方孝孺要明白,就不会被诛十族

方孝孺,因为被朱棣诛十族而被人们所熟知,他作为朱允炆的左膀右臂,为其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虽说是因为尽忠而被灭十族,但朱允炆痛失江山,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方孝孺对朱允炆的忠诚是毫无疑义的,后面的举动大家都看得见,但他在治国治军方面的才能实在太过平庸。所以我们就引出一个观点了,忠臣就一定能够成就大业吗?大儒就一定能够安邦定国吗?道德就真的一定能够打败敌人吗?

很显然,并不能。这本身就是个错误的思维,搞得忠臣就一定本领要很强似的,朱允炆的失败,并非兵不强马不壮,而是因为诸如方孝孺、黄子澄这样的儒生误了大事。

就拿黄子澄来说吧,他用汉朝“七王之乱”的例子来鼓励朱允炆削藩,其实就是个错误的决策。当时朱允炆刚上位不久,理应养精蓄锐,韬光养晦,搞哪门子的削藩啊,而且他们又没有一个类似纵横家主主父偃的人给他们出谋划策。

这些人擅长的是搞学问,并非治国治军,但后世有一人除外,他就是王阳明。

儒生们用兵多喜欢多愁善感,多是纸上谈兵,甚至还试图用道德去感化敌人,你说这不纯属扯淡嘛。就拿朱允炆在北伐削藩之时曾下过的一个命令来说吧,竟要求不得伤害朱棣一根毫毛,否则斩立决。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可笑的行为,一次又一次地帮助朱棣成就了霸业。

高晓松在说南明史的时候就曾感叹说,如果南明能有一位纵横家,也不至于会崩塌的那么迅速了。其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因为愚忠的思想。

忠诚是一种精神,对于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并没有什么过错,但为了表示忠诚而影响到他人,是否合适呢?方孝孺为了成就自己的美名,却丢了十族人的性命,实在可悲可叹。

太平之世用儒生,乱世之秋就该用纵横,但可惜的是明朝后来的皇帝貌似还是没明白这个道理,吴国之臣一波接一波,比如东林党的钱谦益等人。可怜的朱允炆,算是白死了。

要不说还是王阳明牛X呢,他曾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心存大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可惜的是这个道理方孝孺不懂,黄子澄不懂,朱允炆更不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灭十族的人,族人被杀了七天七夜?
“灭十族”惨案
咏方孝儒
每日点滴阅读
朱棣灭了方孝孺十族,但也烧掉了建文一朝奏折,得到了众臣拥戴
方孝孺直言遭祸,上六:咸其辅颊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