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肾病综合征和肾小球肾炎有什么区别?

作者: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来源:李青大夫


肾病综合征和肾小球肾炎是肾内科的常见病,许多患者搞不明白二者有什么区别,个别医生可能也不知道二者的关系。

一、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NS)是以大量蛋白尿(>3.5 g/d)、低白蛋白血症(<30 g/L)、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其中,符合前两条就可以诊断肾病综合征。

上述四个症状中,大量蛋白尿是核心指标。因为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白蛋白和脂蛋白在肝脏按比例合成,白蛋白持续丢失,而脂蛋白分子量大丢失较少导致脂蛋白蓄积引起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组疾病,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遗传性三类:

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2、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由肾外疾病导致的肾病综合征,包括: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系统性小血管炎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肿瘤相关性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肾淀粉样变等;

3、遗传性肾病综合征:如Alport综合征等。

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如果不特指,一般说的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原发于肾小球的疾病,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我国最常见的肾脏病,病情轻重不一。“原发性”意味着不是由其他疾病引起。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绝大部分由自身免疫活动的参与。

根据病理类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分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

根据临床进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又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四类。

三、肾病综合征与肾小球肾炎有交叉也有区别

肾病综合征由许多病引起,其中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当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情加重,尿蛋白定量超过3.5 g/d、同时血浆白蛋白低于30 g/L时,就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由于我国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高发,所以,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大部分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个“杂物桶”。只要检查发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没有明显的糖尿病、过敏性紫癜等病史者,一般临床先诊断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当经过免疫学检查、肾脏病理学检查等深度检查发现其他原因时,再从这个“杂物桶”中捡出来做出其他诊断。

比如,20多年前,医学界对系统性小血管炎还没有认识,许多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的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都被诊断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后来,医学的发展认识到了这个疾病,通过ANCA检查、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将这些原诊断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捡”了出来,明确了系统性小血管炎肾炎的诊断。

四、从一个病例看肾病综合征与肾小球肾炎的区别和演变

一45岁女性患者,体检发现尿蛋白2 就诊,门诊诊断为“肾小球肾炎”并收入院检查。住院后检查尿蛋白定量1.2g/d,但进一步检查发现抗双链DNA抗体 ,抗Sm抗体 ,SSA(52)抗体 ,类风湿因子略高。

抗双链DNA抗体 意味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而抗Sm抗体 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这两项指标就基本确定该患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最后,肾组织病理学结果回报,进一步明确了该病的诊断。

如果该患者不治疗,病情进展,尿蛋白进一步加重超过3.5 g/d,同时血白蛋白<30 g/L时;或者她没有常规体检,等出现严重水肿了才来就诊,检查发现尿蛋白>3.5 g/d、血白蛋白<30 g/L,就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总而言之,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疾病,其中包括肾小球肾炎;而肾小球肾炎是一个疾病,病情加重了可以发展为肾病综合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肾炎,肾病综合症,尿毒症秘方
【资料】蛋白尿 - 肾脏泌尿专业讨论版 -丁香园论坛
肾病综合征的原因、症状及诊断
一种难缠的疾病正在年轻化,你注意到了吗?
【病例分享】以肾病综合征为首发的肺癌
认识肾病综合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