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口窑的记忆系列之十六


安口陶瓷的发展鼎盛与陨落

走近华亭县城的广场,眼前突兀耸立着一座高大巍峨的宫殿式建筑群,金碧辉煌,华丽耀眼,那就是华亭县的地标建筑:“四馆两中心”。正对大门的最底层,就是“华亭县博物馆”,在它的后面,就是华亭县博物馆的特色展馆:“华亭县陶瓷博物馆”。

走进展示大厅,那琳琅满目的各类陶瓷产品,就会使你眼前一亮,五颜六色、形体各异、从古到今的陶瓷摆满了大厅。大到粗瓷水缸,小到酒盅调羹,涵盖了生活日用陶瓷的方方面面,大多数都是七八十年代最兴盛时期的产品,也有为数不多的一些陶瓷生产工具,可以管窥“安口窑”陶瓷的一斑。
在展品中,其中有一件“吉居图”土青花“雄鸡罐”,罐面上书“吉居图戌寅秋初画于安口镇私舍陇上陶夫款,在上面还题诗一首:“忆及当年往浮梁,清夜小舟入昌江,徐风明月松竹影,举酒与客话故乡”。古时景德镇叫浮梁;“昌江”是流经景德镇的小江;“陇上樵夫”,“陇”为甘肃省别称;“戌寅”年经查证是1938年;当是1933年安口窑派往景德镇学习的某人所作。
安口镇,四面环山,山清水秀,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处于陕甘宁交汇处,是华亭县的东大门。如果你到安口镇,走进安口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幅大型瓷板画:《古镇新姿》、《陇窑变迁》,在这两幅作品中展现的就是安口窑陶瓷的窑火景象。
在安口镇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到陶瓷的身影,就连那水泥铺的路面,在磨损的“伤痕”处,都能看到有陶瓷的碎片镶嵌在其中,那是因为从安口窑淘出的河沙中混跡的瓷片缘故。尤其是安口镇北方的窑头镇,你仿佛走进了一个陶瓷世界:家家户户,一排排大瓷缸、坛坛罐罐一溜排在堂屋、厨房里,是安口窑的一大特色,有俚语“安口窑人搬家有罐罐哩”。
过去在井上汲水,担水,都使用易碎的瓷罐,就有了“瓦罐不离井上破”的俗语。在窑头镇的大小路面上闪耀着色彩斑斓、熠熠生辉的瓷片,所有的土平房上都有瓷器躯体代替建筑材料,外围的墙上,更是各种形状各异、大小不等、五颜六色的瓷器垒砌而成,俗称“罐罐墙”,没有那一座建筑缺少陶瓷身在其中。还有星罗棋布烧造瓷器的瓷窑残废了的身躯和废瓷堆积遗存,向后来者彰显着历史。这就是安口窑的窑头镇,古老而遐迩的瓷镇。
安口窑的窑神庙,是华亭县最大的庙宇,坐落在窑头镇的山坡上,顺坡势三台三院,宫殿式的建筑,雕梁画栋,斗拱飞檐,金碧辉煌,松柏森森,内供“三皇五帝”,塑像庄严神威,是方圆百里闻名的神庙,陕甘宁周边凡是开煤窑、瓷窑、砖窑、石灰窑、住窑洞的,和窑“沾亲带故”的,都来这里敬祀窑神。院南低处,面向大殿,有两层大戏楼,这座戏楼,上下两层、殿宇式建筑,是周边陕甘宁区域数一数二的大戏楼。每逢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的庙会日,秦腔大戏连唱五日五夜。届时,周边地区男女老少,扶老携幼,敬香看戏的人潮如蚁,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家家宾客盈门,亲朋满座;做生意的摆摊设点,生意兴隆;场面宏大,热闹轰动;是安口窑一年两度的宏大盛会。可惜文化大革命中,在“破四旧”、“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极左路线狂潮下毁于一旦,虽经改革开放后广大信众竭尽努力重建,却是小巫见大巫,不可同日而语。随着煤矿、瓷窑的陨落,日见萧条,每况愈下,惨淡经营,已如强弩之末。
安口窑一带,储藏着丰富的煤炭和陶土、坩泥、釉土、石英砂矿藏。尤以高楼坡和堡子后的高山最为储量大,这两处矿脉是安口窑陶瓷原料的供应地。高楼坡的釉土(黄土),是历来粗瓷釉料的产区,是粗瓷缸盆罐行(音)等“穿衣”的衣料。它可以在窑变中神奇的幻化出黑、红、青、黄等浓淡不同的色泽,使瓷器釉色丰富多彩,是不可多得的制瓷原料。这些矿藏就是“陇上窑”、“安口窑”烧制陶瓷的宝贵基石,从而奠定了安口窑千年陶瓷在中国的基础。
安口窑陶瓷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在安口地区,就发现挖掘出几个那个时期的遗址,出土了一些陶器。从杨家沟沟口围绕安口的堡子,现在还可以看到好几处古代窑址。在安口窑的杨家沟,就有“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古窑址,经故宫博物院专家对瓷片碳14鉴定,为唐宋时期的陶瓷窑口。由于华亭在关山东麓,是古时文化中心长安的西域屏障,战乱不息,“城头变幻大王旗”频繁,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史料记载欠缺,也没人重视,很多史实掩埋在漫长的历史尘埃之中,只能从现存的文献中显现一鳞半爪。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所著的《开工天物》中提到“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中国出惟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平凉华亭,开封禹州;南则泉郡德化、徽郡婺源、祁门”。现代学者傅振伦注释《陶说》附录《我国古代烧造瓷器重要地区表》中载:“甘肃.

明:华亭(安口镇)[陇上窑]”。可见从唐宋到明代,“陇上窑”已驰名全国,不但是民用陶瓷生产的大窑口,还是自周秦时代各代帝王祭祀用品的生产基地,是明代供应平凉韩王祭祀日用的皇家瓷器的窑口,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著名窑口之一。瓷器,是民用不可或缺的家具。尤其是名贵瓷器,破损了还舍不得丢弃,就有了“钉锅锔缸钉碗”的行当,一直存在到60年代才渐渐销声匿迹。由此而衍生出俗语:“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至今流传。
大多数学者认为,“安口窑”就是“陇上窑”的传承,兴盛于唐宋时期,驰名于明代,发展于清朝,鼎盛于民国,壮大于新中国。七八十年代由于机械化程度提高,交通运输发达,技术先进,安口窑的瓷器,曾经销售到大半个中国,是安口窑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加之安口窑周围有五个保密国家部管兵工厂,四个大型医院,工厂林立,商旅如蚁,成为陕甘宁一带驰名的工业重镇——甘肃省“四大古镇”之一。安口的火车站也以古镇命名,名叫“安口窑”;以至于人们只知道安口窑,不知道华亭县;安口的人被外界戏称为“瓷娃娃”。
在民国之前,史料欠缺,大部分都是道听途说,相互传抄,想当然人为的主观臆造所出炉的一些文章,不敢认真推敲串并,一旦扎实考证,即漏洞百出,相互矛盾。安口窑的窑火,有明确记载的,也就是新中国后的“安口陶瓷厂”、“安口电瓷厂”、“安口砂器厂”、“安口灯泡厂”、安口砖瓦厂”几个工厂的暂短时期。
据甘肃省档案馆保存的民国时期的《甘肃省轻工业调查表》统计,在安口窑经营陶瓷的厂家及店铺就有142家,瓷窑50多座,从业人员3000多人;生产的窑货日用陶瓷,以粗瓷缸盆罐行(音)最为闻名遐迩;那是广大农村储粮储水、腌菜盛物的主要器具;它以形美内外光滑、透气性好而倍受大众的青睐。还有那餐具、茶具、酒具和各种美观大方的工艺品,更是大众居家过日子不可缺少的实用器物。据老瓷工讲述,那时安口窑炉火昼夜不息,尤其是窑头镇的炉火,映红了安口的天空;驮运瓷器的驼队车马川流不息,产品销往整个大西北,是大西北陶瓷的主要供应地。
1939年,有华亭人赵尔英、幸邦荣、朱志明赴景德镇学习,回来后在王世杰为校长的“甘肃省立华亭陶瓷职业学校”任教。(后改名“华亭初级陶瓷实用职业学校”,朱志明接任校长)。王世杰(不是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的另一人),四川人,日本帝国工业大学陶瓷系毕业,首任“江苏省立宜兴初级陶瓷职业学校”校长,他和“江苏省立宜兴陶瓷职业学校”毕业的优秀学生李弃疾、张之仁等人,共同被国民政府教育部推荐给甘肃省,创办了“甘肃省立华亭陶瓷职业学校”。还创办了省立“安口陶瓷研究所”和陶瓷实习工厂,为安口窑陶瓷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后来大多数都是安口窑陶瓷领域技术人才的佼佼者,一直活跃在安口陶瓷的最前沿,为安口陶瓷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民国元老于右任先生,1922年率军经过华亭、1939年登崆峒游览、民国30年(1941年)深秋,到静宁寻亲(访舅家),三次到过平凉,安口陶瓷学校还给赠送了一件安口窑的细瓷青花瓷瓶。安口陶瓷“博古轩”的收藏中,就有民国时期安口窑陶瓷职业学校制作的一个刻花瓷瓶,上面就有于右任途径华亭时的诗句:“幽艳居邱(丘)壑,孤芳欣有托,茅屋二三间,门前种芍药”。
1913年,河南籍工匠范致昌来到安口窑,在汪如海的作坊烧卖“琉璃瓷”工艺品和琉璃建筑构件,填补了甘肃省没有琉璃瓷的空白。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寇侵占了中国东部,工厂沦陷,国家和军队急需的战略物资供应中断,国民党中央资源委员会决定在大后方生产电瓷产品,供应军需民用。1937年派遣留德工学博士温步颐到陕甘考察,最后把电瓷生产基地选定在甘肃省华亭县的安口镇,1942年办起了军管安口电瓷厂,1943年投产,生产急需的电瓷产品,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安口由甘肃省政府出资30万元办起了“甘肃省光华陶瓷厂”生产日用陶瓷。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翌年,电瓷厂奉命迁往四川宜宾,该厂不动产及笨重设备估值变卖。1948年由安口窑士绅王元伯、朱志明、范致昌、王金山等25人合股购买,王元伯(王秉乾)为董事长,副董事长潘生桂,厂长张瑶林,朱志明(朱勋来)为副厂长,成立了股份制“甘肃安口电瓷厂”,继续生产低压电瓷产品。由于经营不善,产品销路不畅,于1947年破产解体,按股分割,各自办起了各种形式的陶瓷厂,转产生产日用陶瓷产品。
这期间,朱志明聘用范致昌在他的“明兴瓷厂”利用本地原料烧制成功细瓷产品,填补了甘肃省没有细瓷的空白。
解放以后,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政府贷款扶持发展,私营工矿向雨后春笋般涌现,瓷厂规模不断扩大,瓷窑遍布窑头镇、杨家沟、庙沟、赵家沟、冯家沟、下河滩、楼后街,形成正街、东街两条街陶瓷销售市场,规模空前。
1950

年,人民政府接收了官僚资本的光华陶瓷厂,更名为“华亭县新华瓷厂”,1951年因经营管理不善停业。1952年人民政府没收改造了王元伯、张瑶林、李树周三家私营瓷厂,并入了“地方国营华亭县新华瓷厂”。1955年,把“新华瓷厂”由王元伯在安口正街的瓷厂迁往朱志明的“明兴瓷厂”内(现安口电瓷厂),同时兼并了“明兴瓷厂”。
1954年,国家采用赎买政策,先后兼并了私营“建国瓷厂”。1956年实行全面公私合营,又成立了“公私合营建中瓷厂”。1957年又从“公私合营的建中瓷厂”、“新华瓷厂”、“建国瓷厂”三家抽调人员组建了“地方国营安口窑水管厂”。至此,工商业改造公私合营基本结束。主要生产粗瓷缸、盆、罐、碗、行(音)、坛、水管、耐火砖;细瓷有碗、碟、茶具、酒具等等,厂房基本上还是“瓷片做脊罐罐墙,木头柱子土顶房”,生产还是“开采靠人工镢头錾,运输靠畜驮人背肩挑担,加工靠畜拉碌碌碾,成型靠人工捏人搅石轮转,直烟窑烧费力费煤炭”的老模式,手工拉坯生产,细瓷大部分采用模具成型。是年,被誉为“天然的野鸡红罐”送往“北京陶瓷陈列馆”展出,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1958年大炼钢铁,华亭县同崇信县合并,县政府迁到安口镇。安口镇成为平凉地区(当时辖现在的平凉、庆阳、固原)大炼钢铁的最大基地,抽调所属各县干部、工人、公社社员集中到安口镇,号称十万人大会战(现在安口周围山上还有他们居住过的一排排土窑洞遗迹)。实行准军事化建制管理,成立了大炼钢铁指挥部,将“地方国营华亭县新华瓷厂”改为“新华营”;“公私合营安口建国瓷厂”改为“建国营”;“公私合营安口建中瓷厂”改为“建中营”;“地方国营安口水管厂”改为“水管营”。同时,省上给“新华营”投资10万元,调拨球磨机、粉碎机各一台,28千瓦电动机5台,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
1959年,华亭县同平凉市合并,由平凉市人民委员会批准,把“新华营”、“建国营”合并组建成“地方国营平凉市安口陶瓷厂”;把“建中营”、“水管营”合并成立“平凉市耐火材料厂”,之后又兼并了“平凉市太统耐火材料厂”;主要生产大炼钢铁急需的各个形状规格的耐火砖及其他耐火材料硫酸塔、硫酸坛等等;又试制“以陶代钢”产品;如瓷质“电机定子”、瓷质“矿井枕木”等等。1960年又兼并了“安口砂器社”、“安口砖瓦厂”,兼营砂器、砖瓦产品。
安口窑的砂器,原料是以陶土、坩泥、炉灰等混合制成,烧成的砂锅、茶罐、暖锅,透气性好,煎炖不变味,是大众偏爱的抢手产品,享誉大西北,至今畅销不衰。1984年,安口砂锅还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梁仁生教授收藏;还被当做礼物珍品送给了美国、日本国际友人。
1962年,县市分家,华亭县人民委员会批准,将“平凉市安口陶瓷厂”更名为“安口陶瓷一厂”;“平凉市耐火材料厂”更名为“安口陶瓷二厂”,因耐火材料销路不好,转产日用陶瓷,细瓷车间设在窑头镇的新庄。并将砂器厂和砖瓦厂分离,成立“华亭县安口砂器社”,“华亭县安口砖瓦厂”。
同年,省委副书记焦善民来安口窑视察后,由省财政厅拨款22万元,建起了圆形倒焰窑三座,购买机轮30台,球磨机8台,干碾机3台,双缸泥浆泵、滤液机各一台,鄂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各一台,提升机2台,提高了原料加工、瓷坯成型机械化程度。省冶金工业厅又给陶瓷二厂拨款21.26万元,新建方形倒焰窑4座,购买40匹马力柴油发动机1台,轮碾机一台,粗瓷泥料加工设备,使缸瓷实现半机械化生产,使手工三节制缸机械一次成型。
1963年,甘肃省轻工业厅派工程师来安口推广“倒焰窑”烧成技术,建成倒焰窑一座,安口窑始用倒焰窑烧瓷技术。
1964年,县人民委员会按照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将华亭县安口陶瓷一厂和二厂合并为“地方国营华亭县安口陶瓷厂”。
1966年八月,西北五省(区)陶瓷行业的专业会议在安口陶瓷厂召开。是安口窑陶瓷的一次盛会。
1969年,引进推广江西景德镇“双刀旋压碗坯成型”技术,告别了手工拉坯、单刀机旋成型的历史。
1971年,将窑头镇、杨家沟、庙沟的旧窑拆除,在厂内修建直烟窑12座。省轻工业厅和省机械局共投资90万元,建成电瓷隧道窑一座;购买120吨摩擦压力机、6吨摩擦压力机各一台,60吨油压机一台、万能材料试验机一台,提高了高低压电瓷生产能力。又进行了水泥试制;修建水泥车间437平方米,当年生产400#水泥26吨。
1972年经华亭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在策底建立”新华水泥厂”,设备调拨水泥厂。
1975年经华亭县革命委员会决定,把安口陶瓷厂的高低压电瓷车间整个分离,成立”华亭县安口电瓷厂”。将高山、高楼坡的陶土、坩泥开采及矿产资源整合,组建了“华亭县安口陶土矿”。
1976年安口陶瓷厂被甘肃省列为重点技术改造企业,省轻工业厅投资383万元,自筹25

万元,建成细瓷泥料加工、成型、烧成、烤花一条龙生产线,使细瓷生产能力、质量大幅提高。
1980年,二缸产品被评为“甘肃省质量信得过产品”受到奖励。“三泡台”茶碗、色釉辣椒盒、黑釉泡菜坛子被评为平凉地区优质产品。
1981年,经平凉地区地委、行署批准,把安口陶瓷厂同陶土矿合并为“华亭县安口陶瓷厂”,由乡镇行政级别提升为副县级。
1982年轻工业部在安口陶瓷厂召开了“全国第二次大缸技术经济协作交流会。翌年又召开了自动碗线技术鉴定会。
1984年,甘肃省副省长葛士英来安口视察。翌年,省委书记李志奇莅临视察。1987年经甘肃省工商局批准更名为“甘肃省安口陶瓷厂”,成为甘肃省陶瓷行业龙头厂家;李志奇书记又一次来厂视察。同年,陶瓷厂的工艺美术瓷“反弹琵琶”被评为“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推动了工艺美术瓷的创新大发展,出现了众多的名优作品。
七八十年代的大规模技术改造提升,安口陶瓷生产销售进入鼎盛时期,新的品种花色不断翻新,效益逐年增加,产品合格率达到87.5%。1991年到1995年的“八五”期间,共生产陶瓷7278.76万件,完成产值6251.46万元,销售总额4650.44万元,实现利税547.22万元。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安口陶瓷业最辉煌的阶段,除了生产粗瓷、细瓷各类日用陶瓷产品,同时开发出各种惟妙惟肖的精细美术工艺品,如滴水观音、天女散花、反弹琵琶、八仙人物、文房文具、紫砂花盆、猫枕头、人物、动物等等,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产品销售区域拓展到大半个中国,安口窑闻名遐迩,安口陶瓷享誉大西北。然而,在大好形势下,暗流涌动,危机四伏。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七五”期间省上的拨款投资,变成银行贷款,每年给银行支付利息近百万;期间,国内瓷厂竞争愈演愈烈,生产过剩;安口陶瓷质次档低,企业应变能力差,领导决策失误,职工素质整体不高,管理混乱,在这期间逐渐显露,跟不上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变革。陶瓷产品,逐渐被搪瓷、塑料、玻璃、不锈钢替代,压缩了陶瓷销售空间。比如缸盆罐之类,过去人穷,常年吃腌菜;装面、粮食、储水、腌菜泡菜大量用缸罐坛;现在用上自来水,也不担水储水;生活水平提高,一年四季有鲜菜,除了好这一口,改改口味,少量制作,也使用其他容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讲究起来,高档起来,安口质次档低的产品,很快被市场淘汰。
1996年,厂里投资240万元,新建釉面砖生产线,由于质量粗劣,市场不欢迎,只好下马,关门大吉。投资打了水漂,给厂里无形中雪上加霜,当年亏损358.37万元,加速了滑向破产倒闭的进程。
1997年10月,中共华亭县委、华亭县政府、安口镇、安口陶瓷厂作为东道主,承办了“甘肃省华亭第一届陶瓷商贸交易会”;甘肃省副省长崔振华参加了开幕式,应邀前来的江西、湖南、河北、宁夏、陕西、甘肃等全国重点省区陶瓷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来宾也观摩参与了这次盛会。开幕式上,礼炮轰鸣,锣鼓喧天,彩旗招展,万人空巷,盛况空前。这是安口窑陶瓷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盛会,也是最后一次盛会。
1998年,县上调整了领导班子,提出了“一年走出困境,二年稳步提高,三年取得成效”的发展目标。采取了“精简机构,划小单位,分兵突围,分块搞活”的改革战略方针。把安口陶瓷厂一分为八,分别成立了一分厂、二分厂、三分厂、动力分厂、经贸公司、物业公司、铁山公司、陶研所八个子法人单位。制定了“围绕市场造产品,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的机制。同时,把厂部12个科室精简为4个,82个科室人员减到22个;重新定职定责,改变了人浮于事的现象。在厂里实行定编定员,定岗定薪,全额承包,打破铁饭碗,独立核算。及时扭转了吃“大锅饭”的弊病,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2001年被省体改委列为“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改制试点单位”。同时成立“甘肃省安口飞天陶瓷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了省体改委验收。全年完成产值1106.9万元,销售753.11万元,减亏59.93万元,上缴税金48.87万元。还投资48.87万元建成4孔28m辊道窑一座。同时设计出“飞天”商标,让飞天陶瓷飞进了千家万户。
截止2003年有统计资料显示,安口陶瓷厂系统主要产品粗瓷、普瓷、细瓷、建筑工业瓷、工艺美术瓷、紫砂陶共六个大类、223个品种。产品销往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四川、贵州、河北、江西、北京、天津等12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县市。
安口窑的电瓷产品以质量好同时享誉西北,电瓷产品主要有高、低压架空线路瓷绝缘子、电站电器绝缘子、电气化铁路绝缘子、耐火耐酸材料等4个大类140多个品种。涉及民用电器、工农业生产的电力、铁路、水利、等等多个领域。远销除本省以外的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四川、湖北等12个省区和郑州、兰州、西安铁路局管辖区域。

安口窑的砂器产品,有着百年历史;以炖肉烹菜,味道鲜美,煎药熬茶,性味不变而称誉,深受西北各民族大众喜爱,除在西北广大地区销售外,还打开了云贵川、京津冀及东北的市场,至今畅销不衰。
“安口的灯泡厂”改制为“甘肃安口照明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电灯泡同样销售到广大的西北市场。
同时,安口的这些厂家,从古至今,都是和其它陶瓷产地往来不断,学习先进科学的生产技术,把别人的好的学回来,充实提高自己,推进发展;向外推广交流,帮助其它地区建厂提高。在解放后至2000年期间,就向外派遣200余人到外地的河北唐山、山东淄博、湖南醴陵、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宁夏石嘴山、甘肃靖远学习取经;同时邀请这些地区的知名厂家工程技术人员,前来进行工艺指导和技术培训。先后向外派遣20多名技术人员,前去西藏拉萨、青海大通、新疆乌鲁木齐、陕西的杨凌、陇县、凤翔、凤县、甘肃的天祝县、白银市、两当县、崇信新窑、甘南的合作市、舟曲县、临夏市等地办厂指导。产品还获得多项省部级奖项,为安口窑的陶瓷增光添彩。
2002年,县委、县政府为加快国有中小型企业民营化改制,决定将“安口飞天陶瓷有限责任公司”下放交给安口镇人民政府管理。同时下交的还有安口电瓷厂、陶土矿、安口灯泡厂、安口面粉厂,安口联合运输公司几个厂矿,统归到安口镇管理。
2003年,对“安口电瓷厂”实施了“净资产一次性买断,债权债务全部承担,职工身份置换”。以职工每年工龄800元买断工龄,置换了全民国有职工身份。电瓷厂由本厂厂长潘秀成出资200万元买断全部资产,成为民营企业;随后更名为“甘肃安口成秭电瓷有限责任公司”,挂牌经营,照旧生产低压电瓷产品。
2004年对“甘肃安口飞天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改制,由销售公司经理于登科出资100.6万元,买断了一、二分厂全部资产,组建了民营企业“甘肃安口华煜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对总厂机修车间由本厂职工王文杰以11.7万元竟买,组建了民营“华亭铁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对本厂陶瓷研究所由本厂干部徐文平以10.5万元买断全部资产,更名为“华亭陶瓷研究所”,生产小件陶瓷产品。对安口陶瓷厂宾馆由潘秀龙出资49万元买断全部资产,更名为“安陶宾馆”。
陶瓷厂工人以每年工龄500元买断工龄,置换了全民国有职工身份。总厂其余资产还由安口镇政府管理待处理。
年底,对“甘肃安口照明有限责任公司”先以每年工龄500元买断工龄置换职工身份。2008年由“唐山晓坡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马新民出资330万元一次性买断全部资产,组建了“华亭安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口的陶瓷业至此,安口窑全民制国营企业改制基本结束,职工下岗待业、自谋职业。安口窑的瓷器经销店,外地产品云集,琳琅满目,成为安口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外地客商慕名而来,却买走了外地产品。
2012年,石堡子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引进投资1.4亿元,创办了“甘肃庆华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建筑陶瓷,以琉璃瓦为主导产品。成为安口窑唯一生产陶瓷的工厂,但已不是传承的安口陶瓷。
几千年的传承的安口窑火,现在成为探访者寻踪觅跡的历史见证,静静的耸立在茫茫荒草中,企盼着有朝一日,重新点火熊熊窑火,照亮安口窑的陶瓷天地,重续安口窑的辉煌,全体华亭人民,拭目以待着“柳暗花明”的这一天早日到来!

附注:一:电瓷厂民国时变卖、陶瓷学校的概况,同以前文章中的董事长、厂长有不同,此文据甘肃省档案馆民国时期原始资料,和当时的民国时期电瓷厂工程师赵尔英先生从加拿大寄回的文献材料:电瓷厂变卖文件、股东会的每次会议原始记录为资料参考引用,会议记录原稿,现保存于安口陶瓷厂退休党委办公室主任何玉峰先生处。
二:安口窑的细瓷及琉璃瓷两项产品填补了甘肃省的空白,是根据《甘肃省轻纺纺织工业志——日用硅酸盐制造业》一书中得知
三:县志记载:安口窑琉璃瓷是汪如海烧制。安口窑细瓷是朱志明研制成功。实际是,范治昌1913年来到安口窑,由于瓷行排外找不到活,就到他在山西阳城认识的汪如海的作坊,租借场地窑口自己烧制琉璃,他的“红嘴绿鹦哥”有口皆碑;并有传人李九成在安口1978年还烧制琉璃为证。朱志明聘用研制细瓷,他应用琉璃釉的配方和经验,用安口产原料配制瓷细瓷釉成功;有朱为此感谢赠送的瓷茶壶为凭。这些局外人不得而知,只看到现象误认而写入县志。
四:瓷娃娃,1:安口盛产瓷器,每个家庭都有人参与瓷业工作,安口以外的人戏称安口人为“瓷娃娃”。
2:瓷,在关中一带方言把娃娃调皮捣蛋叫“瓷”,如:“这个娃娃瓷的很”!“这个人瓷的很!”
3:瓷,引申为“瓷弹”,意为“瞎折腾”,如:“你瓷弹了几天顶个屁”!
4:瓷弹=动弹,如:“瓷弹了几下就不动了”。

5:外地人对安口窑人的戏称。
安口窑的记忆之十七

安口窑的大三线军工厂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和美帝斗,跟苏修斗,中国的东南部沿海已不安全。中央指示“备战备荒”,把很多兵工厂转移到大后方的西北、西南一带,如四川、甘肃等地。安口窑周围的沟沟叉叉,一下子就冒出大小五六个兵工保密厂,以及和这些厂有关的单位。
他们都是中央五机部直属单位,对外只有代号和信箱,牛B而神秘。安口窑的街道上,突然就多出一群群高人一等的保密厂工人。他们或她们,来自全国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南腔北调,各种口音,洋腔洋调,穿戴时髦,花钱大方,一下子安口窑就热闹了起来。随着消费的增长,华亭县在安口镇的各个商业商店,也升级为副科级单位;当然,农副产品的价格也毫不客气的节节飙升。
安口镇附近的小庄子的黑沟,驻扎着“华丰机械厂”;石堡子的汭水边有“胜利机械厂”,又名“5203总厂”,简称“03厂”。策底河的沟里,顺沟一字摆开着“前进机械厂”,又名“5204厂”,简称“04厂”。配套的还有“5203医院”,简称“03医院”、“北”、简称“北医”,“5203中学”、“石堡子小学”、纸箱厂、“平凉地区矿区供应公司”。
还有以安口为中心的平凉市土谷堆乡,摇身一变为土谷堆镇,因为附近也有两个兵工保密厂,分别是“跃进机械厂”、“丰收机械厂”;这两个厂,一个在土谷堆镇区,一个在烂柴沟,在土谷堆河中游的一条沟里。
这些工厂对外通讯,每个厂分别都有一个独立的邮政信箱代号。提供给和厂里厂外通讯联系、通过邮局的信件往来使用。
北,是为了支援三线建设、改善贫困落后地区的医疗卫生状况,从北京的一些大医院抽调的各专科的专家教授(当时说是些“臭老九”的“反动权威”);还有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医术精湛,态度和蔼,认真负责,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口碑,人们亲切的把这个医院称为“北医”。陕甘宁周边群众从四面八方前来就医,每天络绎不绝,门庭若市,人们至今也还念念不忘。
这个医院在文革后撤销,人员大部分返回北京,少部分由于种种原因,留在平凉、兰州。这个医院现在还存在房舍,曾经是华亭矿务局的技校。
这些保密厂,每个厂的干部、工人、家属人口综合都有几千人,安口镇凭空增加了一万多人的消费群体。粮食、食品、供不应求,在那计划经济的凭证凭票的年代,华亭县的供应显然捉襟见肘。于是,“平凉地区矿区供应公司"应运而生,这是平凉地区商业局直属单位,商品由平凉直接供应;在石堡子建起平凉地区最大的商业综合大楼;楼共三层,一二层是商场,三层是办公及宿舍。在石堡子还修建了医院、中学等配套单位,规模在华亭都是数一数二的。
华亭县还在石堡子设立了粮站、派出所、法庭、邮政所、新华书店、银行等等单位。石堡子一下子和安口镇“分庭抗礼”,成为一个商贸中心。商品供应丰富,一时间吸引了华亭和安口人也涌到石堡子购物、游览,一窥石堡子崛起的风貌和百货大楼的风采,顺便购买一些紧俏商品。
安口镇的人,常常骑着自行车,到石堡子去购物,因为这里的商品比安口丰富,有些还敞开供应。最远还经常到神家庄、土谷堆、烂柴沟去,有时候就为了倒一点平凉酿造的醋。前期自行车驮载着安口窑生产的瓷器,行行(hang)罐罐作为装醋的容器,后来有了塑料桶就简单了许多。
每年的正月耍社火,这几个厂子由于汽车多,技术先进,实力雄厚,他们的社火队,是华亭县、甚至于平凉地区规模最大的队伍,也是最为规模庞大、装扮崭新靓丽、内容丰富豪华的队伍,曾经在平凉独领风骚,盛极一时,至今人们还记忆犹新。
这些工厂,是中央直属保密军工厂,工资高,福利好,各种待遇优厚,成为地方高人一等、人们仰视的好单位,成为老百姓眼中可望而不可即的神秘地方。因此,平凉地区有权有势的人,趋之若鹜的挤破头走后门,安插自己儿女。厂里由当地进厂的多是“官二代”、“富二代”。
可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备战备荒”的淡化;也是这些厂生产的常规武器已经落伍,武器生产量逐渐减少到停止生产,脑袋上的光环也随之消失。国家减少了国库拨款,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只有自谋职业,另辟蹊径,开源节流。他们利用优势的军工技术和先进的机械设备、优质的军工材料,各厂都开发出自己的民用产品。
5203厂生产“熊猫牌”自行车,曾经在自行车紧俏的年代风靡一时、供不应求,成为紧俏货。5204厂生产安全锁,造型独特,坚固耐用,防盗性能优越,也是市场上的宠儿;其余的厂记不得生产什么了。但随着市场变化,物资丰富多样,他们的市场逐渐萎缩,产品积压,又给他们的生存堵上了一道坎。
何去何从,成为政府和厂子的头痛事。这些厂里多是外地人,兰州为多。他们寄希望于迁厂,挽救他们的凋零;妄图借助大城市东山再起。于是,胜利厂、前进厂搬到兰州;当然,兰州市是进不去的,只有屈就于兰州附近的皋兰县。华丰厂搬到天水市,合并到岷山机械厂。

再后来,穷尽办法,也没有挽救他们的命运,在改革洪流的大潮冲击下,大浪淘沙,无法生存。中央决定,由北京石景山的“首都钢铁公司”,简称“首钢”;把这些厂子统统兼并,成为“首钢”的一员。工人们取长补短,组织多个小分队,在北京周围承揽活计,自谋职业,养活自己。尤以北京郊区的河北省燕郊为最多,现在还有很多人在那里打工居住,他们的下一代也在那里发展。
当年的社会宠儿,红极一时的保密军工厂,谁能料到,竟然如此境遇,真是做梦也难以预料。这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多变,世事难料啊!

安口窑的记忆之十八
安口窑的红旗山


安口窑有座红旗山,文化大革命以前叫“娘娘殿山”,因为山上有座娘娘殿而得名。文革时,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破四旧,立四新”的运动中,出于政治原因,改名为“红旗山”,老一辈人习惯上还叫娘娘殿山,是安口窑著名的一座神山。站在对面仰望,犹如一座巨大的弥勒佛端坐在天际,笑眯眯的俯视着安口镇街区。
清晨,云雾缭绕,她如害羞的清纯少女,薄纱遮掩了面容,静谧神秘;登巅眺望,山峦起伏,在云雾中漂浮,犹如海上蓬莱,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旭日跃出,鸡飞兔窜,蝉鸣鸟啭,毛驹溜(松鼠)在土崖上上蹿下跳,长尾巴的花喜鹊,间或在树枝上飞来飞去,生机盎然。山上遍布各种树木花草,百花争艳,郁郁葱葱,一年四季繁花似锦;春夏之际,满山的桃花、杏花、槐花、梨花,荆条花、山丹花、刺玫花如云似霞,轮番开放。从新春到金秋,草莓、蔓莓。樱桃、玫瑰、马茹、杏、桃、梨、郁李、面李、黄李、刺梨、菅子、沙棘、野葡萄等等硕果累累,五颜六色,挂满枝头,游人可饕餮大饱口福;秋高气爽,金黄的野菊花、张棉花漫山遍野,草木五颜六色,绚丽多彩,装点着即将退去的绿色,像是一幅大写意的风景画;冬日雪后,银装素裹,黑白相间,寂静而突兀凌空。
红旗山在安口镇西街社地盘上,在南川河的西面。山顶到半山腰都是砂砾积层,看来远古时大概是泽国水底,是造山运动时崛起的山峰。说明安口窑一带古时是一片汪洋或湖泊。据庙上老一辈人传讲,此山最高峰名叫无量山,顶上修有寺庙,被雷电(球雷)焚毁;二次重修,又被大风(疑是龙卷风)刮倒,就再没有修建。
如今最高处的无量殿,是2013年新建,原来的庙宇在最高的山巅平台上,比原先庙址低一个台阶。大三间宫殿式殿宇,飞檐翘角,五脊六兽,雕梁画栋,巍峨壮观,殿脊砖雕二龙戏珠;前廊九樑十二柱、装饰雕有龙45、凤13、象17、虎2,是山上最高大的殿宇,雄踞于最高峰巅。两廊写有对联:上联“出三宫别六院修成玉体”,下联“入五(武)当归九天炼就金身”,横联是“万法归尊”。大殿塑有无量天尊(无量祖师),胯坐雄狮,足踏乌龟,森严威武。左右金童玉女,两边塑有四大护法,个个气度不凡,伟岸雄壮。
实际塑像是真武大帝,是道教北方最高神。北方为玄武,龟蛇为北方七宿玄武神的象征。宋代为避其祖赵玄朗之讳,改“玄武”为“真武”。四大护法即四大元帅:马元帅、赵元帅、温元帅、关元帅。马元帅就是民间俗称三只眼的马王爷。赵元帅即赵公明,民间俗称黑虎武财神。温元帅是泰山神,五岳大帝的部将温琼。关元帅就是三国的关羽关云长,道教被尊为关圣帝君,民间亦作财神敬拜。传说大帝部下有龟蛇二将,三十六天将,五百灵官;有金童玉女为侍从,民间俗称周公和桃花女;周公为命相业祖师,桃花娘娘为厌胜祖师。
红旗山的药王洞东面,据传早年间有桃花宫,大概是祭祀桃花娘娘的吧。是因为山上古有桃花娘娘殿而得名,叫娘娘殿山;不是后来修建的子孙宫、供奉的三霄娘娘而得名。
红旗山,是窑头镇的凤台山为讫,向西展延,依西是县坡梁、双凤山(宫山)、雷神山、九龙山、龙王山、玄凤山一直延绵到关山;山脉的南面脚下,是安口镇辖区的南川河,北面是绕过县城的南汭河,两河在牛心山下交汇,经崇信县融入泾河,在咸阳汇入渭河,有了“泾渭分明”成语景观,向东加入黄河奔流大海。在这一条山脉上串连着华亭县诸多著名寺庙,从窑头镇的关帝庙、大爷庙、窑神庙;南川的佛爷寺、八里庙、丘爷庙;东华的药王洞、玉佛寺等等。还有很多与寺庙沾边和美丽传说的地名,如见子河(据传是唐王李世民征谢举时和儿子在此相会)、寺柯、寺沟、寺坪、庙沟、珍珠庙、谢家庙等等,这些地名,大概早年间也是由寺庙而起的地名。这条山脉,象一条巨龙横卧,贯穿华亭县整个境内,把华亭县一分为二,是华亭县的脊梁;各个山峰庙宇都有着美丽的神话传说,可以说是华亭县的神山龙脉。
站在安口镇翘望,红旗山上面星罗棋布着大小十座寺庙,红墙黛瓦,绿荫环抱,彩旗飘展,殿宇雄伟,坐山踞顶,历历在目。最古老的是娘娘庙,药王洞。文革以后至2015

年,又逐年增修了龙王庙、五圣宫(供山神、土地、牛王、马王、苍神(虫王))、孤魂庙、灵官殿(王灵官、赵灵官)、无量殿、菩萨殿、财神庙。菩萨殿廊柱贴一副对联:“佛度众生无贵贱,神保黎庶没贤愚”。
菩萨殿背后的台地上,还有一溜排二尺见方的四个小窑洞,里面摆放着三皇、太上老君、关圣帝君、海龙圣母、九天圣母七位大神的牌位。这几位重量级的尊贵神仙,原先驻跸在安口街区、堡子下的大庙中(现回民大寺址);塑像高头大马,高大逼真,金装彩绘,器宇轩昂,非同凡响;殿宇有山门、戏楼、叠套着几个院落宫殿,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飞檐斗拱,金碧辉煌,香火旺盛,游人香客如蚁,是安口窑街区最大兴隆的庙宇,亦是安口街区的一大胜景。1958年,华亭县、崇信县合并,县政府挪到安口,这里驻扎了“劳改队”,后来又陆续被派出所、法院占据。殿宇被毁后,可怜这几位重量级的尊神,就流离失所,从此失去豪华,便成了居无定所的“游神”;改革开放后,信众们就恭请他们移驾红旗山,就屈尊在方寸之地的土窑洞中,过着清贫的日子。
整个山场,是以道教为主的山场。大小庙宇沿盘山公路分布在各个台阶上,只有娘娘庙独占一峰,无量殿最高,药王洞拦腰凿洞;下方有终年不竭的水泉,水质甘洌清爽,据说可以疗疾,是山上的神泉,有神龙守护。
现在娘娘庙的地方,据会首王天禄讲说,老一辈相传早先这里是白鹤寺;下面的崖上窨子(洞)据说可通往山后;洞内还有壁画,有好奇探险者曾进洞见到过。不知什么原因,佛寺消失了,成了道教的道场。历史上华亭县曾经发生过因僧徒不法,奉旨焚寺事件。还有历史上几次灭佛运动,有没有关系,也没有确凿记载。是否与这些有关,已无从考证。
在娘娘庙西边的一个两沟夹峙的一个山头崖壁,看起来像刀削似的,那下面的土堆,掩埋着整座一个寺庙!原先那个寺庙前,两沟的水在那里汇聚成潭,叫“老龙潭”,这些全部被半个山头坍塌下来掩埋,不见了踪迹,也形成了那个齐崖,据说是早年间一次地震造成的。
娘娘庙是祭祀三宵娘娘,是《封神演义》中的三姐妹女神,是武财神爷赵公明(戏剧中的黑虎)的妹妹;他们同是殷纣王驾前的神将,同被周武王的神帅姜子牙擒杀,又被姜子牙在“封神台”前封神,名列“封神榜”神仙系列。娘娘庙又叫子孙宫,殿内高坐着三位娘娘的塑像,不是《封神演义》中的女将风范,倒是是慈眉善目,清秀端庄的贤妻良母形象。左右两边排列着十二属相神像塑像(皆男性),或踩或坐、或擎或拿着十二相动物,是妇女们祈求子嗣的神庙。据说妇女们想生什么属相的孩子(都要男),一般是掰掉该属相的“牛牛”(泥捏),请回家后把“牛牛”研细,和符一起喝下,很快就会“开花结果”,随了心愿,非常灵验。
2014年除夕,人们都给先人上坟,恭请老先人回家过年,烧纸引起山火,烧毁了娘娘庙。是年,信众布施筹资,重新在原址盖起规模超前的大殿,前廊六樑六柱,装饰雕有龙33、凤27、象21;又翻新了塑像,比前更加气象一新。
药王洞,据说该处以前有个桃花宫,药王洞是在桃花宫原址靠西一个台阶,在黄土崖上挖洞,洞内雕像,是祭祀唐代神医孙思邈的山洞(殿),故称“药王洞”。原先只有一个洞窟,内塑“药王”神像,慈眉善目、正襟危坐。文革后的1992年,又在洞前重修三间大殿,形成前殿后洞格局;殿门外的廊柱上贴有对联一副,上联“施丹药救世人敕封为王”,下联“济妙药驱温邪万病回春”。殿内正位雕塑坐虎擎龙的药王神像,一对童子分立两旁;从神像两侧可进后洞。殿堂的两边粉墙上,彩绘着古代十位名医画像配祀;左边有扁鹊、张仲景、朱丹溪、李东垣、王叔和;右边有华佗、李时珍、张子和、葛洪、刘河间。
据传孙思邈救了唐王李世民的王妃一命,被封为“药王”;被后世尊崇为神,能保佑人们益寿延年无疾,是中医药行业的至尊神仙。据说他当年来过华亭县,还在关山一带播撒药种,使华亭成为药材丰富的药乡。所以,华亭县很多地方都有药王洞,纪念这位造福华亭人民的神医。如果你慧眼识药,山前山后,可以看到很多中草药:藿香、香薷、柴胡、银柴胡、党参、沙参、玉竹、地黄、黄芪、黄精、郁李、石竹、独活、薄荷、秦艽、龙胆、柏子、酸枣、苍耳、莨菪、茵陈、杜梨、槐米、菟丝子、刺五加、曼陀罗、蛇麻花、淫羊藿等等,品种不下百十余种,简直就是一个天然中草药的大药库。
除了每月初一十五的例定敬神日,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十一和七月二十三是娘娘庙的盛大庙会;昔日有秦腔大戏连演五天,是华亭县知名的较大庙会之一。届时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蜂拥上山进香拜神看戏,求子的妇女络绎不绝,摊贩们摆摊设点,不失时机的做生意,红火热闹好几天。

如今,山上虽然林木茂盛,花草遍地,一年花开花谢,繁花似锦,庙宇原来有森森松柏,在文革时被县财政局砍伐。除了药王洞前的几颗参天的国槐、榆树外,其它庙宇院内已无绿荫如盖了,显得单调,没有了原来的古朴幽静。初一十五和庙会时节,还是信众络绎不绝,还依俗举行二月和七月的两次庙会。红旗山上的其它寺庙没有庙会,只有初一十五日例行开门。但是在娘娘庙庙会的日子,这些大小寺庙都跟着“沾光”,也享受着信众香火布施,也跟着热闹几天。可是随着老一代信徒逐渐老化,身体每况愈下,上不得山,烧香布施的人日渐减少,庙会的会戏也随之简陋,且只有草台班子的秦腔、或“肘猴子”(木偶)演出、华亭曲子戏清唱,时有时无;神职阴阳的念经的道场依旧,不过规模今非昔比了,但由于紧靠街区,“近水楼台先得月”,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比起周围山场,还是一枝独秀。
2014年,山上在会首及信众努力下,修筑拓宽了盘山通衢大道,汽车可直通娘娘殿。站在山巅鸟瞰,远眺万山千壑,俯观安口全景,一览无遗。每天的清晨,有大批的晨练人顶星踏雾上山,打羽毛球的,跳绳踢毽的、跳广场舞的,吼秦腔的,吊嗓子的、沾花惹草的、游览观景的,红男绿女,欢声笑语,响彻山谷,给山上增添了无限乐趣和生机。
红旗山,总是那么生气勃勃,是安口人敬神拜佛的神山;是安口镇没有公园的天然公园;是大众调剂生活的乐园;是安口人野趣休闲踏青赏景的好去处。
安口窑的记忆之十九
安口窑的煤窑

煤炭,过去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息息相关的重要物资。安口窑的煤炭开采,具体没有具体的记载,但从很多历史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大约唐宋时期就有小规模开发。“陇上窑”的崛起,除了安口有天然的优质陶土,煤炭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况且煤炭和陶土相伴生,是大家公认的。故宫专家考证确定的宋代杨家沟古窑址,就是曾经风靡中华的“陇上窑”遗址无疑。就是在近一个世纪,杨家沟到现在还是盛产优质煤炭的地方。
童年的时候,家中有瓷器作坊,瓷窑上烧窑用大炭,大炭是骡子驮来的。那时的各家的瓷窑,都是要烧大炭;各家都饲养几匹骡马,专门用于进进出出的运输。大车很少,尤其是胶轮大车更加稀罕;何况各个瓷厂都坐落在山坡上,骡马是运输的最佳选择载体。
只要是有骡马的瓷厂,都雇佣驭手,就是负责喂养畜生,驮运物资时就跟随牲口,或在前面拉,或在后面吆,总之,就是驾驭牲口的人员;瓷厂里叫做“拉骡子的”。这些人还要协助货物的装卸,装载时核对货物的数量,好在卸货交割时清点交付。每天晚上还要半夜给牲口上料添草,就是俗话说的“马无夜草不肥”。 我经常听他们说装煤炭的地方,什么水沆沟,黄蒿渠、庙沟都是当时驮炭的地方。水沆沟、黄蒿渠都在杨家沟的高山的半山上,庙沟是在高山的西面是山坡上。当时可能都是私人开矿的小煤窑,平凉、崇信、华亭、陇县所用的煤炭,就是出自这几个小煤窑。这些个煤窑,都是围绕高山开采煤炭,直到今天还有开采。
老年人说,安口镇街区背靠高山,高山是紧靠街区的最高山脉,是一个聚宝盆,是安口窑的风脉。可惜这风脉现在被破坏得千疮百孔,如今成为安口镇最大的污染源。
过去安口附近群众的煨炕沫煤,就是这高山上挖出的浅层煤,群众叫“燻煤”;易燃,火度小,引燃块,重量轻,价钱便宜,是大众煨炕的首选燃料。
那时候的煤炭开采,全靠人工用镢头铁锨,后来改用洋镐,就是“十字镐”。矿洞很窄小,工人直不起腰,几乎没有防护设备。挖好的煤炭,用荆条筐拴上麻绳拉拽出来,有的路段,工人们就得跪着前进,膝盖都磨蹭出老茧。工作环境相当艰苦,产量很低,收入当然不高,不能和现在的矿工同日而语。

以后,矿产资源归国有,就有了“安口煤矿”,主矿井就开在庙沟,前面又建设了办公和生活区域。水沆沟和黄蒿渠作为小型煤窑继续开采,都归“安口煤矿”统管,供应一些小型用户和群众生活用煤。“安口煤矿”,简称“安矿”,是华亭最早的大型煤矿,也是华亭煤田最早的国有公家煤矿。
后来有了“华亭矿务局”,在华亭县城东面的嘴头新建了“东峡煤矿”。在安口又建设了“杨家沟煤矿”,简称“杨矿”,开采的是“陇州坡”下面的矿藏。“安口煤矿”开采的是高山西麓的庙沟资源;以后在杨家沟又建成“马蹄沟煤矿”,开采的是高山南麓的矿藏,还是水沆沟和黄蒿渠地盘。总的都是高山区域的矿藏。
以后,“安口煤矿”更名为“华亭矿务局一号井”,“杨家沟煤矿”更名为“华亭县矿务局二号井”;简称“一号井、二号井”,都是县处级单位。那时候,这些煤矿可谓红极一时,从陕甘宁一带前来拉煤的汽车,在这几个煤矿都是车水马龙,昼夜排队,没黑没明的生产,工人们没有节假日,连过年都在生产。这也是这几个煤矿建矿以来的黄金时期。

以后,“马蹄沟煤矿”同“杨家沟煤矿”合并,统称“马蹄沟煤矿”。
安口的煤矿,从最初开采到现在,已经延续了近一个世纪,基本都是围绕在高山开采。原计划设计开采都在60年以上,可是在科技进步,设备先进的生产模式下,很快就资源罄尽,提前结束了开采使命。“安口煤矿”、“杨家沟煤矿”资源枯竭停产,取消了番号,只留一部分后勤人员工作。
在安口,除了这几个大煤矿,前前后后还陆续有一些小煤矿,他们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乡镇企业。这些煤矿都是由乡镇筹资,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产量都不大,开采时间都不长;最长的也就二十多年。
最早在七十年代,建创的是以上关公社为主导的联合体煤矿,取名“华亭县团结煤矿”,群众称为“团结煤窑”。这个煤矿选址在如今的高镇村,当年的高镇大队的下河滩。安口煤矿的河对面,风台山下的南川河边,挖煤挖了一个露天大坑。后来这里交给安口镇,取名为“安口镇煤矿”。煤矿办公最先设在窑神庙,后来搬迁到关帝庙,最后搬到矿坑口。这个煤矿,算是小煤窑在安口寿命最长的一个。
同时期开办的还有三个煤窑。在红旗山下面,记不得是哪个乡镇,开工建设,修建了一些瓦房,挖了一个矿洞,没多长时间就折倒了(结束了)。
最红火的还有“南川煤矿”,具体位置,就是今天的安口窑火车站向南的高镇村宾馆一带。同“上关煤矿”一样,这也是一个露天煤矿。是当年“农业学大寨”时,高镇大队的社员在河滩平整河滩造地,打井的时候掏出了煤炭,公社居为己有,卖给了“南川公社”,在那里开办了“南川公社煤矿”。以后公社改乡,又叫“南川乡煤矿”,群众一直叫“南川煤窑”。后来,露天的大坑挖完了,又打了一条斜井,继续生产,直到无法开采才停止。
“安口镇煤矿”(前上关乡煤矿)开采的露天大坑,和“南川煤矿”开挖的大坑,在废弃之后,由雨水和河滩的渗水聚成大水潭;由于是危险水域,就作为安口镇的垃圾填埋场填平。南川煤矿的大水坑填平后上面盖了房,是高镇村桥头的村民搬迁户。
这期间,南川乡在蔡家庄又开挖了一个煤矿,取名为“南川乡蔡家庄煤矿”。这个煤矿,一直开到新世纪,由于种种原因,开办不下去,承包给私人,又延续了几年就关闭了。
另外,还有杨家沟的高山脚下的胡家窑大队,开办的一个安口镇唯一的队办小煤窑;不过时间不长,归安口镇接手,叫“安口镇白草洼煤矿”,存在时间也不长,在政府整顿小煤窑的政策中关闭了;安口的小煤窑也全部消失。
如今,在安口镇,就只有“华亭煤业集团马蹄沟煤矿”一枝独秀,成为安口唯一的煤炭企业,继续延续着安口的煤炭事业。
安口窑的记忆之二十
安口窑的学校

安口窑什么时候有学校,没有文献记载,也没有人说得清办过什么学校。在我童年的时候,也就是五十年代初,安口窑街区一共有三个小学。有“安口正街小学”,位置就是今天的“安口小学”的地址。有“安口女子小学”,位置在下东街口,即今天的原“安口陶瓷厂宾馆”一带,原来的东街从麻市街通往这里,是窑头镇的人上街便捷通道,以后被陶瓷厂圈占去,把路口堵死了。还有个“安口回民小学”,地址就在今天的安口医院(原来的华亭县第二人民医院),是民国时期的陶瓷学校旧址。
在我的童年,启蒙教育时,有幸在这三个小学都转了一圈。该上学了,年龄小,大概刚担上六岁,家长就央求上隔壁一个在安口正街小学的赵姓同学,让他带我去报名;人家不要,嫌小,七岁才收。没办法,赵姓同学不辱使命,就带领我去回民小学,我们俩就都在回民小学上学了。可是回民小学要上晚自习,九点钟才放学;回家时要经过南川河滩,上高楼坡一架山,回去也半夜了。两个小学生,黑天半夜,很不安全;当时回民小学还有打板子的规定,稍不注意,要挨揍,就是用一把“戒尺”,打犯了错误的学生手心。几天后,就不去了;害得赵同学也辍学了。
我的家长还不死心,又央求我家下隔壁一个在安口女子学校上学的王姓女同学(比我大一岁),带领我报名到女子学校上学。上了三天就死活不去了,原因是:那里尽是女孩子,我一个男娃,就如同国宝大熊猫一样,是个稀有动物。首先,下课后有很多女学生前来围观,参观校园里的一个与众不同。她们无孔不入,一群群前来窥视,胆大的竟动手动脚,要掀开我的开裆裤一探究竟,看与她们有何不同之处!竟有胆大不害臊的还要伸手揣一下!吓得我时刻夹紧裤裆不敢有丝毫松懈,提心吊胆,防患于未然。就这样,我难受女同学热情的好奇,又一次失学了。
第二年,我和赵同学才报名到安口正街小学上学。以后,记不清是那一年了,安口的这三个小学合并到安口正街小学,更名为“安口小学”。我们这隔壁邻舍的同学又在一起上学了。

58年大炼钢铁,安口小学被炼铁的民工占居,学生们被赶到南川公社去帮助农村收秋。那时候,成立了“平凉市完全大学”,我们是完全大学的小学部学生。(已有专文在前,就不赘述了)
后来,平凉市变回平凉地区,完全大学也解体结束了,就诞生了现在的华亭二中。他是新中国在华亭县建立的第一所中学;是华亭县现在带有高中的第二个中学。
文化大革命中,在八里庙(官庄),创办了一个农业技术专科红专学校,群众叫“红专学校”;以后改为农业中学,简称“农中”,农中以后又变为职业中学,简称“职中”;职中迁往华亭县城,又成了教师进修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搬迁到华亭县城以后,那里就闲置了,现在是煤贩子的煤场。

另外,还有石堡子胜利机械厂子弟中学带高中。其他几个军工厂都有各自的子弟学校。安口煤矿有一个子弟小学。杨家沟煤矿有一个子弟小学带初中。矿务局还利用原来北的旧址,创建了一个煤矿技工学校。安口镇还有建立了一个“安口初中”,前几年不知那个神经病给撤销了,招来了一片骂声。至今安口的娃娃上中学,都要跑五六里路到二中去。前几年都骑自行车,公路上事故频出,家长们怨声载道,可也无奈。
现在,安口镇范围有两所中学,一个就是华亭二中,另一个在原南川乡的武村铺,叫“南川中学”。
安口的小学,现在基本上行政村都有一个;离家远一些的孩子,还可以住校;还有每天的免费营养餐供应;在我们吃不饱肚子年代,这种事想都不敢想。这个要感谢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能够享受改革的红利。
安口镇的幼儿教育机构,就是幼儿园,是八十年代起步的,有公办的“安口幼儿园”,群众称之为“大幼儿园”,地址在安口广场舞台后面的上东街口;如今挪到原来的安口初中旧址,是一个设施较齐全的现代化幼儿园。
最早还有一个私人幼儿园,是80年代贾丽琼在正街创办,是租借原安口弹花社院内房屋当教室,招收了一些幼童就开张了。这是一个随潮流的创举,当年私人办幼儿园是个新鲜事,是个新生事物;后来还由政府在安口小学隔壁划拨了一块地皮修建。平凉地区专员还视察过,并且还提写了名字:“安兴幼儿园”五个大字,至今还在大门上方能看到。
从此以后,幼儿园像雨后春笋般办起好几个。如一号井的幼儿园,二号井幼儿园,私人租借安口电厂的闲置幼儿园办的“小天鹅幼儿园”,原平凉汽车道路管理站旧址的幼儿园,粮站背后的一个幼儿园,陶瓷厂院内也办过一个幼儿园,回民东寺的楼上有个幼儿园。一时间,幼儿园众多,生源就紧张,互相竞争激烈,有些就是昙花一现,撑下来的寥寥无几。现在,除了公办的“大幼儿园”一家独大外,还有粮站背后的小幼儿园还在开办,回民寺的幼儿园前几年就搬迁到石堡子去了。
好了,就谈这些乱七八糟不成文的零碎记忆,也不是专业教育工作者,也没有详细的、完整的资料,只是管中窥豹,看到皮毛;如有出入不妥,谅解而已。


(未完待续)2019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档案为证 甘肃曾支起抗战电瓷业半壁江山
没落的安口陇上窑,新的征程,将会在哪儿起航
华亭县(甘肃平凉市下辖县)
路遥和他的“天下第一瓷”
范显广其人其文:
宋治清:薛鸿林与铜川工业陶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